華文網

恐怖陰霾下,倫敦“第四基座”將呈現亞述帝國被毀文物

近日,“倫敦第四基座藝術項目委員會”從五件候選作品中分別選出了2018年和2020年將被置於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第四基座(Fourth Plinth)的公共藝術作品,他們分別是一個被“伊斯蘭國”摧毀的古老雕塑的複製藝術品和一塊點綴櫻桃、帶有無人機航拍功能的奶油。

在倫敦被恐怖襲擊的陰霾籠罩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將古城摩蘇爾內古亞述帝國文物“毀於一旦”之際,“第四基座”公共藝術品的選擇是對“文化滅絕種族”的譴責和全球化移民問題的探討,也暗示了歡愉慶祝的表像下,隱藏著的不安情緒。

“第四基座”建造於1841年,原為威廉四世騎馬雕像的基座,空置150年後,英國皇家學會於1998年發起委派公共藝術項目。

再現亞述帝國文化幻象

美籍伊拉克藝術家邁克爾·拉科維茨(Michael Rakowitz)的作品“隱形的敵人不應存在”(The Invisible Enemy Should Not Exist)將從2018年起“佔據”第四基座。此件作品是藝術家拉科維茨對於“文化滅絕種族”以及發生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等地人類悲劇的回應。

邁克爾·拉科維茨作品“隱形的敵人不應存在”將從2018年起置於第四基座。

拉科維茨的雕塑重建了尼尼微的守護神拉穆蘇(Lamassu),這件守護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人首雙翼牛神在西元700年被擺放在城市的入口,卻在2015年被“伊斯蘭國”佔領摩蘇爾博物館時遭尖鎬重錘。

同守護神拉穆蘇一樣被“伊斯蘭國”毀壞的亞述帝國的古代文物不勝枚舉。

19世紀學者繪製的考古發現的尼尼微的守護神人首雙翼牛神。

拉科維茨無比慶倖自己的祖父母早在20世紀40年代便離開伊拉克,來到美國生活。而如今愈來愈多的人被迫逃離伊拉克和敘利亞到歐洲各國尋求庇護。

在這個特定時間下,倫敦“第四基座”選擇“隱形的敵人不應存在”在明年接替大衛·斯利格利的作品“相當不錯”(一隻7米高的大拇指)意義非凡。

拉科維茨認為,無論是“文化滅絕種族”還是焚燒書籍,在人類災難中永遠伴隨著的文物的破壞。

而自己的這件作品是對人類不能被重建文化和藝術品的哀悼。

從2003年伊拉克戰爭開始,拉科維茨就開始有關伊朗和伊拉克被毀古代文物的重建工作。到目前為止,他和他的團隊已經重新製作了巴格達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內失蹤的7000餘件文物中的600件。對於自己的工作,拉科維茨遺憾的說:“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毀滅性的事情會發生,我所能做的只是創造出被毀文物的‘幻象’。不管我們的技術發展到何種程度,重建歷史都是不可能的。”

推土機推倒摩蘇爾著名的尼尼微古城門的一刹那。

被燒毀的摩蘇爾圖書館。

“隱形的敵人不應存在”主要由伊拉克製造的糖漿空罐製成,拉科維茨曾走訪倫敦的伊拉克商店並收集來自伊拉克的瓶子。而倫敦的多元文化讓拉科維茨的工作被更多的人理解和關注。

拉科維茨說:“我參觀了倫敦埃奇威爾路(Edgware Road,一條可追溯到古羅馬時期的街道,被倫敦人稱之為‘小開羅’),並穿梭於那些帶有伊拉克或者伊朗痕跡的名叫‘巴格達’或‘巴比倫’的雜貨店,這些名字隱藏著不同時期的伊拉克人在倫敦的不同經歷,這也是我在倫敦做‘第四基座’的樂趣之一。而作為公共藝術專案,這也是對如今移民問題一次低調的全球化討論。”

傲慢和瀕臨崩潰的紀念碑

2020年,接替拉科維茨的作品安置於“第四基座”的是英國藝術家希瑟·菲力浦森(Heather Phillipson)帶來的名為“終結”(The End)的作品,這件作品是一件用玻璃鋼製成巨大甜點,巨大的白色漩渦狀奶油上除了頂著一顆嬌嫩欲滴的櫻桃外,還趴著一隻不受人待見的蒼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作品上方還配備了無人機,將24小時航拍倫敦特拉法加廣場。

希瑟·菲力浦森的作品“終結”將於2020開始在第四基座展示。

菲力浦森說自己選擇奶油這一形態是因為它象徵著揮霍無度的豐裕和慶祝,卻又總處於崩塌的邊緣。正如“特拉法加廣場”特殊的政治意義,它除了是英國慶祝集會的重要地點外,也是抗議集會的所在。在看似歡愉的慶祝之下,隱藏著極度的不安。

在如今的社會和政治背景下,無人機航拍將通過無線設備傳送即時視頻,公眾可以通過手機等設備觀看“特拉法加廣場”即時發生的一切,並對此進行評論。而“第四基座”也成為了傲慢和瀕臨崩潰的紀念碑。

不管我們的技術發展到何種程度,重建歷史都是不可能的。”

推土機推倒摩蘇爾著名的尼尼微古城門的一刹那。

被燒毀的摩蘇爾圖書館。

“隱形的敵人不應存在”主要由伊拉克製造的糖漿空罐製成,拉科維茨曾走訪倫敦的伊拉克商店並收集來自伊拉克的瓶子。而倫敦的多元文化讓拉科維茨的工作被更多的人理解和關注。

拉科維茨說:“我參觀了倫敦埃奇威爾路(Edgware Road,一條可追溯到古羅馬時期的街道,被倫敦人稱之為‘小開羅’),並穿梭於那些帶有伊拉克或者伊朗痕跡的名叫‘巴格達’或‘巴比倫’的雜貨店,這些名字隱藏著不同時期的伊拉克人在倫敦的不同經歷,這也是我在倫敦做‘第四基座’的樂趣之一。而作為公共藝術專案,這也是對如今移民問題一次低調的全球化討論。”

傲慢和瀕臨崩潰的紀念碑

2020年,接替拉科維茨的作品安置於“第四基座”的是英國藝術家希瑟·菲力浦森(Heather Phillipson)帶來的名為“終結”(The End)的作品,這件作品是一件用玻璃鋼製成巨大甜點,巨大的白色漩渦狀奶油上除了頂著一顆嬌嫩欲滴的櫻桃外,還趴著一隻不受人待見的蒼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作品上方還配備了無人機,將24小時航拍倫敦特拉法加廣場。

希瑟·菲力浦森的作品“終結”將於2020開始在第四基座展示。

菲力浦森說自己選擇奶油這一形態是因為它象徵著揮霍無度的豐裕和慶祝,卻又總處於崩塌的邊緣。正如“特拉法加廣場”特殊的政治意義,它除了是英國慶祝集會的重要地點外,也是抗議集會的所在。在看似歡愉的慶祝之下,隱藏著極度的不安。

在如今的社會和政治背景下,無人機航拍將通過無線設備傳送即時視頻,公眾可以通過手機等設備觀看“特拉法加廣場”即時發生的一切,並對此進行評論。而“第四基座”也成為了傲慢和瀕臨崩潰的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