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戰狼2》:中國電影重工業的邁步,前所未有的軍事大片

文|叩敏 編輯|朴芳

不管在哪個檔期,大片都是市場增量的主體。大投資、大製作、大規模、大陣容、大場面的電影是觀眾最喜聞樂見的,光是重金砸出來的大場面,就已經“值回票價”。

在今年暑期檔中,《戰狼2》是其中難得的真正的國產超級大片。但值得一提的是,《戰狼2》並不是簡單的“重金砸出來的大場面”,影片通過一個中國人在非洲的故事,反映了中國走向世界道路上的境況,其中有大國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有我們在國際舞臺上的責任與擔當,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情懷和理想,也有暗流湧動的危險和挑戰。

在《戰狼》收穫了5.25億的高票房後,《戰狼2》明顯更加有底氣和信心,

從一部講述特種兵邊境小規模衝突的“小米加步槍”,一下子跳躍到了好萊塢式的超級大片。坦克漂移、無人機突襲、直升機墜落、水下肉搏、軍艦導彈發射……吳京這回是大展身手,上天下海全都嘗試了一遍,各種重型軍事裝備也全都亮相。

《戰狼2》升級2.0版本軍事大片展示中國力量

兩年前,《戰狼》上映之初,當時誰也不會想到這樣一個題材冷門、類型受限的軍事片居然能拿下5.25億票房,

這一結果也是作為導演的吳京不曾預料到的,本來是一個軍事迷的圓夢之作,卻意外地叩開了中國電影市場的一扇大門。

現在回過頭分析《戰狼》的成功要素,偶然中存在著必然。軍事題材是市場中的冷門題材,但也因為稀缺性讓觀眾感到新鮮,特種兵作戰的動作場面流暢,中國軍人保衛國境的故事也容易喚起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特別是那一句“犯我中華者,

雖遠必誅”,鏗鏘有力,彰顯我國軍威。

《戰狼2》比第一部更加燃,升級版的《戰狼2》延續了《戰狼》的故事線索,在此基礎上各方面都全面升級,提高製作水準,而故事也從“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演變成“殺我國人者,皆我天敵”,口號還是一如既往的激起愛國情緒。

不劇透的講,在這個2.0版本中,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在於武器裝備上的更新換代,小槍小炮換成了重型機械裝置,這回直接開著坦克玩漂移了。爆炸場面、激烈槍戰、動作格鬥、水下肉搏、導彈發射、軍艦發動……相比《戰狼1》,走出國門的吳京這回是放開了手腳,坦克、軍艦、導彈、無人機等軍事專業裝備也一一出現在銀幕上。

這也難怪,《戰狼》當時只是小成本的投資,多少有些捉襟見肘,很多槍戰場面雖然好看但也是局限在小格局。《戰狼2》在動作、槍戰方面更加緊張刺激,火力更猛,場面更火爆。

《戰狼2》輸出的不僅是中國力量,還有中國精神。影片裡,吳京飾演的冷鋒來到了非洲,這一次是為了拯救在動亂中的同胞,展開殊死搏鬥。雖然戰場在非洲,但主人公的“戰狼精神”卻未改變,鐵血剛毅的不屈意志和愛國精神,這份民族情結成為了打動觀眾的關鍵。

大片感、國際化、重工業《戰狼2》向好萊塢大片看齊

毫無疑問,吳京這次給人帶來了更多驚喜,並展示出駕馭超級大片的能力。

中國電影在某一層面上來說,除了講故事的能力,缺乏的就是重工業電影,也缺乏具備國際大片思維的主創團隊。想真正拍出好萊塢式的大片很難,由於基礎弱、底子薄,拍攝製作難度大,投入人力物力多,非普通影視公司可以完成。

而《戰狼2》中出現的爆炸、槍戰、動作等火爆場面和重型裝備都是華語電影中非常少見的,需要有工業基礎和能力才能完成。你會聯想到《黑鷹墜落》、《狂怒》的好萊塢戰爭片,動亂、實戰、逃難、死亡;而它的商業性質又非常像《速度與激情》、《極限特工》,緊張、刺激、過癮、燃爆。難得的是,影片的故事並沒有拖後腿,愛國情懷的恰當展現同樣錦上添花,吳京拍攝中展現出來的拼命精神,更是令人肅然起敬。

吳京飾演的冷鋒是一個桀驁不馴的軍人,但他不同于傳統主旋律電影中主人公的偉光正,個性獨特,擁有像好萊塢大片中的英雄一樣的“打不倒的中國軍人意志”。

如今,吳京和《戰狼》都成為了觀眾認可的品牌,其背後是在軍事類影片與日俱增的實力和影響力,《戰狼2》已經跳出了第一部的軍旅小格局,完成了國際化的開闊視野。

用“硬實力”說話《戰狼2》能否暑期檔奪冠?

雖然今年暑期檔為國產電影提供了一個無“好萊虎”打擾的競爭空間,但多數影片都沒達到市場預期。

《戰狼1》的檔期是在清明檔,是一個週期較短的節假日檔,但擋不住大家對《戰狼》的觀影熱情。《戰狼2》是暑期檔,是票房增量的黃金檔期,無疑比第一部的檔期要好得多,況且還有第一部好口碑之下的巨大加成。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影片自身具有過硬的“硬實力”,這是《戰狼2》的核心競爭力。

另一個體現《戰狼2》“硬實力”的是影片的提檔行為,從7月28日上映提到7月27日晚8點01分,我們猜測一方面影片是用行動致敬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的英勇壯舉,另一方面是對影片足夠自信。

當下暑期檔大盤表現平平,影院已經嗷嗷待哺,觀眾也並沒有太多好的觀影選擇。而本週末將是暑期檔最高☆禁☆潮的一周,《戰狼2》用“硬實力”說話,必然會聯手其它影片帶熱大盤,從它的賣相來看,影片極有可能達到10億,甚至成為暑期檔的票房冠軍。

但主人公的“戰狼精神”卻未改變,鐵血剛毅的不屈意志和愛國精神,這份民族情結成為了打動觀眾的關鍵。

大片感、國際化、重工業《戰狼2》向好萊塢大片看齊

毫無疑問,吳京這次給人帶來了更多驚喜,並展示出駕馭超級大片的能力。

中國電影在某一層面上來說,除了講故事的能力,缺乏的就是重工業電影,也缺乏具備國際大片思維的主創團隊。想真正拍出好萊塢式的大片很難,由於基礎弱、底子薄,拍攝製作難度大,投入人力物力多,非普通影視公司可以完成。

而《戰狼2》中出現的爆炸、槍戰、動作等火爆場面和重型裝備都是華語電影中非常少見的,需要有工業基礎和能力才能完成。你會聯想到《黑鷹墜落》、《狂怒》的好萊塢戰爭片,動亂、實戰、逃難、死亡;而它的商業性質又非常像《速度與激情》、《極限特工》,緊張、刺激、過癮、燃爆。難得的是,影片的故事並沒有拖後腿,愛國情懷的恰當展現同樣錦上添花,吳京拍攝中展現出來的拼命精神,更是令人肅然起敬。

吳京飾演的冷鋒是一個桀驁不馴的軍人,但他不同于傳統主旋律電影中主人公的偉光正,個性獨特,擁有像好萊塢大片中的英雄一樣的“打不倒的中國軍人意志”。

如今,吳京和《戰狼》都成為了觀眾認可的品牌,其背後是在軍事類影片與日俱增的實力和影響力,《戰狼2》已經跳出了第一部的軍旅小格局,完成了國際化的開闊視野。

用“硬實力”說話《戰狼2》能否暑期檔奪冠?

雖然今年暑期檔為國產電影提供了一個無“好萊虎”打擾的競爭空間,但多數影片都沒達到市場預期。

《戰狼1》的檔期是在清明檔,是一個週期較短的節假日檔,但擋不住大家對《戰狼》的觀影熱情。《戰狼2》是暑期檔,是票房增量的黃金檔期,無疑比第一部的檔期要好得多,況且還有第一部好口碑之下的巨大加成。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影片自身具有過硬的“硬實力”,這是《戰狼2》的核心競爭力。

另一個體現《戰狼2》“硬實力”的是影片的提檔行為,從7月28日上映提到7月27日晚8點01分,我們猜測一方面影片是用行動致敬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的英勇壯舉,另一方面是對影片足夠自信。

當下暑期檔大盤表現平平,影院已經嗷嗷待哺,觀眾也並沒有太多好的觀影選擇。而本週末將是暑期檔最高☆禁☆潮的一周,《戰狼2》用“硬實力”說話,必然會聯手其它影片帶熱大盤,從它的賣相來看,影片極有可能達到10億,甚至成為暑期檔的票房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