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54.9億元,中央這麼花

今年中央共下達退耕還林還草各項資金254.9億元,安排14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017年度退耕還林還草任務1230萬畝,並完善了退耕還林政策措施。

國家林業局退耕辦主任周鴻升說,2014-2016年,國家共安排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任務3010萬畝,其中還林2758萬畝。截至目前,2016年度退耕還林任務已完成造林1252.7萬畝,占計畫任務的93.5%,完成進度好於去年同期。

周鴻升說,按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的量化指標,6月初國家林業局聯合有關部門安排14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017年度退耕還林還草任務1230萬畝,其中還林1110萬畝。

同時,今年中央共下達退耕還林還草各項資金254.9億元,其中2017年度退耕還林還草任務補助107.1億元、2015年度任務第二次補助和前一輪完善政策補助147.8億元。

此外,今年國家完善了退耕還林政策措施,新一輪退耕還林種苗造林費補助標準從今年起由每畝300元提高到400元;前一輪退耕還林補助期滿後,將符合條件的退耕還生態林納入國家生態效益補償範圍,享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

特別是,為解決新一輪退耕還林落地困難、規模偏小等問題,今年5月初國務院批准調減雲南等18個省區符合條件的陡坡耕地基本農田用於退耕還林還草,使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總規模擴大了近一倍,有效破解了制約退耕還林健康發展的關鍵難題。

草原是生態環境的保障系統

草原生態系統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主體,

草原植物貼地面生長,能很好地覆蓋地面,草原上的許多植物根系較發達,能深深地植入土壤中,牢牢地將土壤固定,是全球生態環境穩定的保障。

1

防風蝕作用:草原植被可以增加下墊面的粗糙程度,降低近地表風速,從而可以減少風蝕作用的強度。

2

固沙作用:草本植物是綠色植被的先鋒,防治荒漠化的技術措施中植物治沙是最有效的,在乾旱、風沙、土瘠等條件下,

林木生長困難,而草本植物卻較易生長。乾旱區天然草原在其漫長的生物演化過程中,已成為蒸騰少、耗水量少、適於乾旱區生長的主要植被類型。

3

防治沙塵暴的作用:研究表明,隨草原植被覆蓋度的增加,風蝕模數下降,當植被蓋度達70%時,只有6級強風才可引起風蝕。

4

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功能:完好的天然草原不僅具有截留降水的功能,而且比空曠裸地有較高的滲透性和保水能力,

對涵養土地中的水分有著重要的意義。

5

調節氣候 淨化空氣系統:草原對大氣候和局部氣候都具有調節功能。草原通過對溫度、降水的影響,緩衝極端氣候對環境和人類的不利影響。

6

調節局部小氣候:草原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從土壤吸收水分,通過葉面蒸騰,把水蒸氣釋放到大氣中,能提高環境的濕度、雲量和降水,減緩地表溫度的變幅,增加水迴圈的速度,從而影響大氣中的熱交換,起到調節小氣候的作用。

7

影響全球氣候:健康的草原生態系統可起到維持大氣化學平衡與穩定,抑制溫室效應的作用。

8

淨化空氣:草原生態系統還具有減緩雜訊、釋放負氧離子、吸附粉塵、去除空氣中的污染物的作用,從而起到改善環境、淨化空氣的作用。

編輯:李慧斌

從而影響大氣中的熱交換,起到調節小氣候的作用。

7

影響全球氣候:健康的草原生態系統可起到維持大氣化學平衡與穩定,抑制溫室效應的作用。

8

淨化空氣:草原生態系統還具有減緩雜訊、釋放負氧離子、吸附粉塵、去除空氣中的污染物的作用,從而起到改善環境、淨化空氣的作用。

編輯:李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