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典詩詞+四季之美:《一年好景君須記》引領全民閱讀新潮流

在2017年上海書展即將開幕之際,一本新書引發了對傳統詩詞文化的關注。

不久前,《一年好景君須記:古典詩詞中的四季之美》一書出版發行。這本書以“百科全書”式的寫作風格、跨界融合的獨特筆法,用現代人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傳遞優秀古典詩詞的豐富精神內涵,著力於家庭教育和家風傳承,引領起全民閱讀古典詩詞文化的新潮流。

“古典詩詞+四季之美”是這本書的“關鍵字”。本書以春夏秋冬季節交替變化為“經線”,以優秀的古典詩詞為“緯線”,

通過對古典詩詞的品讀,巧妙帶出自然世界、節日節氣和古人生活的種種趣味和細節。每個季節各有十篇美文,形成4×10的總體架構,全書融會貫通從《詩經》以來膾炙人口的200多首經典古詩詞。

信手拈來、渾然天成,是《一年好景君須記》一書行文的突出特點。例如,春天裡“桃花流水鱖魚肥”,“蔞蒿滿地蘆芽短”,人們可以在《吃貨,你們的春天到了》裡找到各種時令美味;到了夏天,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這是《初夏草木物語》;蘇東坡的秋天,是中秋時節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黃州歲月的《承天寺夜遊》與前後《赤壁賦》;寒冬時節,從“孤舟蓑笠翁,獨角寒江雪”,“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到“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衍生出《唐詩裡,雪天三大樂事》。

美觀大方的裝幀設計、別具一格的版式編排,配圖大量選用齊白石先生的經典名畫和全球各地攝影家的精美照片,

都給讀者帶來清新怡人、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

本書由全國百佳新聞出版單位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作者楊金志,筆名“大詩兄”,是一位資深媒體人,文字功底扎實,文史素養深厚,曾獲得多項省部級榮譽。他表示,從事古典詩詞解析寫作的初衷,源于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眾多“粉絲”和社會各界的厚愛下,他把興趣轉化成責任,

把家庭教育拓展成文化普及。

上好的古典詩詞,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作者認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不是泥古不化,也不是咬文嚼字。對於古詩詞的解讀,應該要有“人氣”,契合現代生活。“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包括古詩詞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是更具有高附加值的教育投資,是對身心健康的長久滋養。經典文化的種子 一旦播撒,

就一定會萌發、開花、結果,讀者一定會遇見不一樣的風景。

有品位、有趣味,是出版方和作者共同宣導的閱讀方式。他們建議讀者以“2+1”的方式來讀這本書,也就是父母帶著孩子一起讀。可以坐在書桌前讀,蜷在沙發上讀,靠在枕頭上讀,讓讀書成為一件有趣的、輕鬆的事情,而不是當成一門功課、一項任務。“一年好景君須記”是蘇軾的一句詩,這本身就是一種閒情逸致的體現。

眾多讀者和網友對這本書愛不釋手、評價活躍。讀者“目不識丁”說:“‘大詩兄’對古代詩歌的解讀深入淺出,能把古詩詞和現代生活聯繫起來,為現代人瞭解、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探索了一條好路子。”讀者“小金丫丫的 ”則在讀後深有共鳴:“早上出門看到田裡土趟平了水放滿了,幾隻小白鷺在田埂間起起落落,膽大的幾隻停在了犁田的拖拉機上,好一派梅子黃時雨中!”

出版業界認為,《一年好景君須記:古典詩詞中的四季之美》一書的出版上市,有效探索了“傳統文化、現代傳播”的新路徑,是圖書和文化市場“供給側改革”的一次成功實踐。

(見習編輯:劉辛未)

眾多讀者和網友對這本書愛不釋手、評價活躍。讀者“目不識丁”說:“‘大詩兄’對古代詩歌的解讀深入淺出,能把古詩詞和現代生活聯繫起來,為現代人瞭解、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探索了一條好路子。”讀者“小金丫丫的 ”則在讀後深有共鳴:“早上出門看到田裡土趟平了水放滿了,幾隻小白鷺在田埂間起起落落,膽大的幾隻停在了犁田的拖拉機上,好一派梅子黃時雨中!”

出版業界認為,《一年好景君須記:古典詩詞中的四季之美》一書的出版上市,有效探索了“傳統文化、現代傳播”的新路徑,是圖書和文化市場“供給側改革”的一次成功實踐。

(見習編輯:劉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