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三次能源革命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能停嗎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如火如荼,然而,國家對2016-2020年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由於受到騙補行為的干擾,政策的執行遲遲無法落地。專家認為,騙補一定要嚴懲,但不能因為個別騙補,就把補貼政策放棄。

因為這事關整個新興行業的發展。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不穩定,已經影響到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廣大企業無所適從。

經過調查瞭解,現在很多地方公交都規劃純電動客車的購買計畫,但是卻因為2016年的補貼政策遲遲沒有落地,而沒有客車企業敢於接單,

陷入到無車可買的境地。上半年,有些已經採購了純電動公交的企業,則因為政策沒有落地,也沒有提車。2016新能源客車補貼沒有明確,不但影響了客車企業的日常運行,也讓很多公交公司的採購計畫擱淺。

新能源補貼政策為何不能停止,這項“花錢”的政策,能給政府和公眾帶來哪些好處呢?

新能源補貼政策作為國家的一項投資,回報是非常可觀的。

可以說,國家在新能源產業上的投入回報要遠大於投入其他產業的回報。

第一,從稅源問題,如果政策不變,5年後,新能源行業對國家的稅收、就業、環境保護,遠大於直接投資其他行業。

第二,新能源技術在國際上的地位將在工業現代化之後,借第三次能源革命,走在世界前列。

第三、通過對純電動車的普及,對樹立公民節能減排的意識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面對近段時間坊間的一些傳聞,

比如說純電動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按能量密度進行補貼,將續航里程作為必要指標,個別車企也著自己的算盤,因為政策的不明晰極有可能製造新一輪的騙補現象。單一追求電池能量密度對行業沒有好處。因為國家的補貼是一次性的,所以極有可能,很多車企會蓄力製造超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切勿“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因為忽視了安全、電池壽命,

這樣又能對新能源行業發展有何意義呢?【據分析,2020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報廢量將達到17萬頓,這是忽視電池壽命造成的重度污染,這樣真的是可持續發展之路嗎】

同時若是按網傳的消息,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按能量密度進行補貼,將續航里程作為必要指標,將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因為單純讓純電動汽車反復不斷地提高續駛里程(對應電池能量密度)實際上是一個誤區,

實際上,對於動力電池,應該結合安全性能、續航里程、全生命週期三點來考察。

單一追求電池能量密度對行業沒有好處。因為國家的補貼是一次性的,一輛車50萬,這樣做沒有考量到車輛的全生命週期。如果按照這樣的標準,一輛車的黃金時間是2-3年,那麼這之後的運營效率無人監控,補貼也就毫無意義。更何況發展動力電池的動機是節能減排,如果10年做5套電池,光生產電池的能耗和污染,節能減排的意義何在?”

動力電池作為一條產業鏈,核心目的是要尊重消費者及用戶的使用習慣。因為國家補貼不可能一輩子,如果5年後還不能改變由政策導向這個趨勢,新能源的動力電池都將不會存在。因為整個新能源產業鏈也不光是一個電池,所有的零部件和整車品質,新能源汽車“斷奶之日”必須具備在無需補貼的時候能和傳統車去競爭。

總之,面對第三次能源革命,目前看來,新能源客車的政府補貼還不能停。

光生產電池的能耗和污染,節能減排的意義何在?”

動力電池作為一條產業鏈,核心目的是要尊重消費者及用戶的使用習慣。因為國家補貼不可能一輩子,如果5年後還不能改變由政策導向這個趨勢,新能源的動力電池都將不會存在。因為整個新能源產業鏈也不光是一個電池,所有的零部件和整車品質,新能源汽車“斷奶之日”必須具備在無需補貼的時候能和傳統車去競爭。

總之,面對第三次能源革命,目前看來,新能源客車的政府補貼還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