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海底撈投5000萬進軍方便火鍋,群雄亂戰,誰能成為最後的王者?

近日,海底撈關聯企業——頤海上海與新派上海公佈,

將成立合資公司,拿出5000萬從事方便火鍋產品的生產及銷售。作為火鍋業界的老大,海底撈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行業風向。方便火鍋,是個好生意麼?

實際上從去年年底簡易型方便火鍋在為商管道中流傳,到今年5月份達到階段性爆發式高☆禁☆潮,大龍燚、小龍坎、海底撈、德莊……你能想到的火鍋大佬基本都已入局方便火鍋這個大潮中。

然而人紅是非多,就在前不久,海底撈卻被大龍燚指責抄襲,無論包裝、封條、底料包,從外觀上看,海底撈與大龍燚專利產品都如出一轍,就連“肉多多”“菜多多”的命名也是一致……

實際上隨便一搜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方便火鍋,包裝上看高度雷同,且生產技術也不存在什麼壁壘,進入門檻低,目前方便火鍋市場正處於群雄亂戰階段。

職業餐飲網梳理了目前市面上正在做方便火鍋的比較有影響力的火鍋企業——大龍燚、小龍坎、海底撈、德莊,發現在短短三四個月,有的品牌產品已經升級到了3.0版本,有的品牌一直只專注一種方便火鍋產品。

未來誰能成為王者?從職業餐飲網的梳理中,

也許能發現一些端倪。

命名上花樣百出

誰能定義方便火鍋,誰就能佔領消費者心智

方便火鍋作為一個新事物、新品類,目前在市場上並沒有統一的名稱,各家品牌都有自己的定義。

大龍燚的叫隨身鍋,小龍坎的叫方便火鍋,海底撈的叫自煮火鍋,德莊的叫微火鍋。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產品自稱懶人火鍋、自熱火鍋等等。為什麼僅僅在命名上就有這麼多花樣呢?

一個新事物出現,消費者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接受,誰能最先佔領消費者心智,誰就能最先搶佔市場。而一旦真正佔領消費者心智,對競爭對手的打擊是災難性的,幾乎沒有再出頭的可能性。目前入局方便火鍋這個領域的餐飲企業,

明顯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

命名的背後,實際上是對這個新事物的定義,企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教育消費者,接受自己對於這個新事物的定義,在方便火鍋市場競爭的初級階段,封殺品類,不給其他品牌留機會。

產品上的不斷升級

菜品、配料、包裝升級

方便火鍋某種程度上是工業化產品,如何設計產品,在控制成本和食品安全的同時,又滿足顧客的選擇需求,需要市場的不斷磨合和檢驗。據觀察,有的品牌做方便火鍋雖然才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產品卻已經升級了好幾代。

1

精簡口味,降低成本

小龍坎目前在售的方便火鍋已經是3.0版本,據瞭解在1.0版本時,小龍坎有麻辣、清湯、酸辣三種湯底,而在3.0版本,只保留了經典的麻辣牛油湯底。大龍燚、海底撈、德莊等品牌基本上也只保留麻辣和牛油口味。

在無辣不歡的今天,可以說這樣的精簡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同時作為零售的工業化商品,企業也可以降低成本。

2

產品線簡單,洞悉消費者需求

在菜品上,大龍燚最為豐富,有肉多多、牛多多、菜多多、蹺腳牛肉四個產品線,海底撈也有菜多多、肉多多、粉多多三個選擇。而小龍坎和德莊,沒有在菜品上多過多細分,只有葷素搭配一種選擇。精簡菜品也是降低成本、佔領市場的企業戰略。

小編網購了一盒德莊的方便火鍋,葷素搭配菜量很大,火鍋的麻辣味很濃,但是吃著吃著發現一個問題:沒有米飯!

事實上為了應對這個問題,在大龍燚隨身鍋的3.0版本中,已經加入了單獨盒裝的自熱米飯,小龍坎3.0版本也有了米飯鴛鴦鍋可供選擇。

3

配料上增加幹碟和醋包,還原門店火鍋感覺

小龍坎在3.0升級版方便火鍋中,增加了幹碟和醋包,充分還原在門店吃火鍋的味道,這在眾多方便火鍋品牌中,尚屬唯一一家。

4

包裝設計上不斷優化提升安全性

產品升級最明顯的就是包裝,大龍燚、海底撈、小龍坎每一個版本包裝設計都在進行改進,大龍燚不再沿用1.0版本的包裝設計,海底撈目前1.1版本的包裝與被指抄襲的1.0版本也有了很大不同,小龍坎甚至由原先的長盒變成了方盒。

在安全性能上,海底撈1.1新版自煮火鍋做出了幾點創新:包裝上使用安全無毒耐高溫的PP材質,增加蓋子打開口、新增水位線、全方位防燙式隔熱設計。這一升級也解決了方便火鍋廣為詬病的安全痛點問題。

管道上各顯神通

目前依託線上,未來競爭線上下

方便火鍋以其工業化生產、標準化產品、無線規模化,已經成為了一種快消品,走的是零售。既然是零售,管道就是命脈。

在餐飲電商化的趨勢下,目前各個品牌的方便火鍋,都在依託自己的淘寶、京東等店鋪,進行線上管道的銷售,有一部分品牌也會選擇與微商合作。但作為方便食品,未來的競爭一定是線上下的管道。

那麼線下該怎麼玩呢?

1

大型商超

雖然在產品尚未完全成熟之前,各大品牌線上下的佈局仍未全面鋪開。但商超是方便食品零售的必爭之地。

德莊憑藉自有的火鍋底料管道,目前已經在重慶、成都的重百、永輝、新世紀等鋪貨,並逐漸往四川、湖北等地蔓延。

其它品牌也會陸續跟進,畢竟有品牌曝光才能有銷量。單從商超管道來說,可以大膽推測,火鍋底料鋪貨最廣的海底撈,會成為其它方便火鍋品牌的勁其它

2

景區、機場、火車站等特供管道

方便火鍋的消費場景,不只是日常圖方便,旅途中、景區裡都有需求。德莊已經將新疆、阿壩等位置偏遠的核心景區,作為線下管道鋪貨的重點。不久的將來,相信在火車站、機場也會有其他品牌的方便火鍋存在。這就要看哪家企業的線下銷售拓展能力強了。

3

門店、加盟店外帶

既然是火鍋品牌衍生出來的零售產品,利用門店、加盟店天然的線下優勢和消費人群,也一種很好的選擇,飽餐一頓後再帶回去兩盒,且不美哉。不過目前還沒有品牌將方便火鍋放在門店零售,也許跟現在方便火鍋的產品還不成熟有關。

4

走出國門、佈局海外市場

除了國內市場競爭,大龍燚已經走出國門,佈局海外市場,在美國亞米網上架銷售。火鍋企業想走出國門的很多,但面對未知的海外市場,開荒拓店不僅成本高,而且並不能保證成功,如今有了方便火鍋,通過零售延伸到品牌觸及不到的地方,不失為增加品牌勢能的一個機遇。

總結:

火鍋業進軍方便火鍋市場,是為了使消費場景進一步延伸,企業增加新的贏利點,延長品牌壽命。但方便火鍋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還需要與市場和不斷磨合,初期頻繁的升級和調整是必然。但最終誰能成為王者?一定是那些在應對市場變幻時,能及時調整自己軌道、並且擅於發掘自己優勢的企擅於

據觀察,有的品牌做方便火鍋雖然才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產品卻已經升級了好幾代。

1

精簡口味,降低成本

小龍坎目前在售的方便火鍋已經是3.0版本,據瞭解在1.0版本時,小龍坎有麻辣、清湯、酸辣三種湯底,而在3.0版本,只保留了經典的麻辣牛油湯底。大龍燚、海底撈、德莊等品牌基本上也只保留麻辣和牛油口味。

在無辣不歡的今天,可以說這樣的精簡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同時作為零售的工業化商品,企業也可以降低成本。

2

產品線簡單,洞悉消費者需求

在菜品上,大龍燚最為豐富,有肉多多、牛多多、菜多多、蹺腳牛肉四個產品線,海底撈也有菜多多、肉多多、粉多多三個選擇。而小龍坎和德莊,沒有在菜品上多過多細分,只有葷素搭配一種選擇。精簡菜品也是降低成本、佔領市場的企業戰略。

小編網購了一盒德莊的方便火鍋,葷素搭配菜量很大,火鍋的麻辣味很濃,但是吃著吃著發現一個問題:沒有米飯!

事實上為了應對這個問題,在大龍燚隨身鍋的3.0版本中,已經加入了單獨盒裝的自熱米飯,小龍坎3.0版本也有了米飯鴛鴦鍋可供選擇。

3

配料上增加幹碟和醋包,還原門店火鍋感覺

小龍坎在3.0升級版方便火鍋中,增加了幹碟和醋包,充分還原在門店吃火鍋的味道,這在眾多方便火鍋品牌中,尚屬唯一一家。

4

包裝設計上不斷優化提升安全性

產品升級最明顯的就是包裝,大龍燚、海底撈、小龍坎每一個版本包裝設計都在進行改進,大龍燚不再沿用1.0版本的包裝設計,海底撈目前1.1版本的包裝與被指抄襲的1.0版本也有了很大不同,小龍坎甚至由原先的長盒變成了方盒。

在安全性能上,海底撈1.1新版自煮火鍋做出了幾點創新:包裝上使用安全無毒耐高溫的PP材質,增加蓋子打開口、新增水位線、全方位防燙式隔熱設計。這一升級也解決了方便火鍋廣為詬病的安全痛點問題。

管道上各顯神通

目前依託線上,未來競爭線上下

方便火鍋以其工業化生產、標準化產品、無線規模化,已經成為了一種快消品,走的是零售。既然是零售,管道就是命脈。

在餐飲電商化的趨勢下,目前各個品牌的方便火鍋,都在依託自己的淘寶、京東等店鋪,進行線上管道的銷售,有一部分品牌也會選擇與微商合作。但作為方便食品,未來的競爭一定是線上下的管道。

那麼線下該怎麼玩呢?

1

大型商超

雖然在產品尚未完全成熟之前,各大品牌線上下的佈局仍未全面鋪開。但商超是方便食品零售的必爭之地。

德莊憑藉自有的火鍋底料管道,目前已經在重慶、成都的重百、永輝、新世紀等鋪貨,並逐漸往四川、湖北等地蔓延。

其它品牌也會陸續跟進,畢竟有品牌曝光才能有銷量。單從商超管道來說,可以大膽推測,火鍋底料鋪貨最廣的海底撈,會成為其它方便火鍋品牌的勁其它

2

景區、機場、火車站等特供管道

方便火鍋的消費場景,不只是日常圖方便,旅途中、景區裡都有需求。德莊已經將新疆、阿壩等位置偏遠的核心景區,作為線下管道鋪貨的重點。不久的將來,相信在火車站、機場也會有其他品牌的方便火鍋存在。這就要看哪家企業的線下銷售拓展能力強了。

3

門店、加盟店外帶

既然是火鍋品牌衍生出來的零售產品,利用門店、加盟店天然的線下優勢和消費人群,也一種很好的選擇,飽餐一頓後再帶回去兩盒,且不美哉。不過目前還沒有品牌將方便火鍋放在門店零售,也許跟現在方便火鍋的產品還不成熟有關。

4

走出國門、佈局海外市場

除了國內市場競爭,大龍燚已經走出國門,佈局海外市場,在美國亞米網上架銷售。火鍋企業想走出國門的很多,但面對未知的海外市場,開荒拓店不僅成本高,而且並不能保證成功,如今有了方便火鍋,通過零售延伸到品牌觸及不到的地方,不失為增加品牌勢能的一個機遇。

總結:

火鍋業進軍方便火鍋市場,是為了使消費場景進一步延伸,企業增加新的贏利點,延長品牌壽命。但方便火鍋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還需要與市場和不斷磨合,初期頻繁的升級和調整是必然。但最終誰能成為王者?一定是那些在應對市場變幻時,能及時調整自己軌道、並且擅於發掘自己優勢的企擅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