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很多年沒有出現這麼嚴重的情況了:冀東地區二代棉鈴蟲暴發!

蟲情暴發

近期,冀東地區二代棉鈴蟲暴發,三代棉鈴蟲更是來勢洶洶,很多年沒有出現這麼嚴重的情況了!

這兩天大量成蟲在大田、溫室的花生、玉米、棉花、辣椒、番茄上產卵,產卵量極大,

5天左右即能初孵危害,最近幾天正是預防的最佳時機!

另據全國病蟲害測報區域站監測,今年華北、西北和黃淮大部地區一代棉鈴蟲殘蟲量偏高,預計今年二代棉鈴蟲在各棉區Bt棉田偏輕發生,但北方大部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偏重發生,西北和華北部分區域加重為害態勢明顯。預計棉田發生面積約1000萬畝,其他作物田發生面積為3000萬畝。

如何識別棉鈴蟲

成蟲:體長15~20mm,

翅展27~38mm。雌蛾赤褐色,雄蛾灰綠色。前翅翅尖突伸 ,外緣較直,斑紋模糊不清,中橫線由腎形斑下斜至翅後緣,外橫線末端達腎形斑正下方,亞緣線鋸齒較均勻。後翅灰白色,脈紋褐色明顯,沿外緣有黑褐色寬頻,寬頻中部2個灰白斑不靠外緣。前足脛節外側有1個端刺。雄性生☆禁☆殖☆禁☆器的陽莖細長,末端內膜上有1個很小的倒刺(煙夜蛾無)。

卵: 近半球形,底部較平,高0.51~0.55mm,直徑0.44~0.48mm,頂部微隆起。初產時乳白色或淡綠色,

逐漸變為黃色,孵化前紫褐色。卵表面可見縱橫紋,其中伸達卵孔的縱棱有11~13條,縱棱有2岔和3岔到達底部,通常26~29條。

▲二代棉鈴蟲危害花生玉米

▲青椒、花生、玉米、棉花上產卵

▲棉鈴蟲幼蟲

▲棉鈴蟲成蟲

防治辦法

為避免由於三代棉鈴蟲大發生造成花生和玉米等作物產量損失,提醒各地引起高度重視,加強田間調查監測,隨時掌握蟲情動態,及時向當地農牧局植保站回饋蟲情資訊,適時開展防治指導。由於棉鈴蟲4齡後食量大增,為害加重,因此須掌握在幼蟲3齡(體長9-12.2mm,頭寬0.59-0.79mm)前集中開展化學防治指導。

防治適期:7月下旬到8月上旬。建議集中連片的地塊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

防治重點:個別發生量較大的花生田,晚播春玉米田,特別是已經抽雄但尚未吐絲的玉米田,以及茄果類蔬菜田。

防治藥劑:建議使用低毒長效的5%氯蟲苯甲醯胺(普尊)1000倍、或10%四氯蟲醯胺(9080)750倍或10%氟苯蟲醯胺(壟歌)1500倍等藥劑防治。

注意:

清晨或傍晚打藥,如果還沒蟲子,著重打上面葉片,因為卵大多產在上部葉片葉正面,如果是幼蟲已經危害,需要全天細緻周到噴霧,花生玉米一畝地不少於兩桶藥。

作者:張冬梅 唐山農科院

提醒各地引起高度重視,加強田間調查監測,隨時掌握蟲情動態,及時向當地農牧局植保站回饋蟲情資訊,適時開展防治指導。由於棉鈴蟲4齡後食量大增,為害加重,因此須掌握在幼蟲3齡(體長9-12.2mm,頭寬0.59-0.79mm)前集中開展化學防治指導。

防治適期:7月下旬到8月上旬。建議集中連片的地塊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

防治重點:個別發生量較大的花生田,晚播春玉米田,特別是已經抽雄但尚未吐絲的玉米田,以及茄果類蔬菜田。

防治藥劑:建議使用低毒長效的5%氯蟲苯甲醯胺(普尊)1000倍、或10%四氯蟲醯胺(9080)750倍或10%氟苯蟲醯胺(壟歌)1500倍等藥劑防治。

注意:

清晨或傍晚打藥,如果還沒蟲子,著重打上面葉片,因為卵大多產在上部葉片葉正面,如果是幼蟲已經危害,需要全天細緻周到噴霧,花生玉米一畝地不少於兩桶藥。

作者:張冬梅 唐山農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