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供給側改革行情持續發酵,化肥行業的春天來臨?(附股)

事件驅動

化肥板塊今日領漲大盤,化肥板塊指數自大盤築底之後就實現穩步上升,7月17受到創業板拖累,跌幅高達4.54%,之後強勢回升,7月19日即收復失地,繼續呈現上升之勢,今日實體突破7月7日高點,

多空線堪堪沒有形成死叉,強勢反轉為金叉,但仍需謹慎回檔。

現狀分析

1.化肥的重要性

肥料對提高我國糧食生產能力的貢獻率為45%-50%,化肥在農業生產成本中占25%以上,占全部物資費用的50%左右。化肥基礎化肥主要是氮肥、磷肥和鉀肥,化肥的二次加工主要包括複合肥和混配肥。

我國的化肥生產主要以氮肥為主,占化肥比例高於60%,國內氮肥的生產主要以尿素為主,佔據氮肥總量的67%。

2.化肥行業低迷原因

近幾年化肥行業產能過剩,需求不足,導致化肥價格低迷,相關化肥企業業績持續下行。之前管理層為了大力發展化肥行業,提供了許多的優惠政策,化肥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各種中小企業如雨後春筍,紛紛冒頭,

導致行業產能不斷增加,而且化肥品質參差不齊。近幾年我國糧食供應過多,且生產成本較高,受到國際糧食衝擊,銷量大受影響,玉米、小麥等價格持續下滑,難以遏制,從而影響到化肥需求量。此外國際複合肥需求低迷,也嚴重影響了國內複合肥的出口貿易。

3.環保治理

今年管理層大力進行環保整治,山東、河南、內蒙、江蘇等地不少尿素生產企業安排檢修,此外不少企業處於停產當中,

整體開工率比較低,產能也不斷下降。環保治理會嚴重打擊一些中小企業,迫使一些品質不過關的小企業退出行業,從整體上控制化肥的產能。後期繼續關注市場開工情況及終端需求情況。

4.供給側改革

化肥行業產能過剩,行業發展出現重大問題,高層開始進行調控,進行供給側改革,高層取消了行業優惠政策,且採取措施淘汰落後產能,並擬定了限制氮肥總產能及提高產能使用率至80%的發展計畫,

2015-2016年,中國尿素總產能由3780萬噸減少至3550萬噸,小型生產商的市場份額由12%下降至9%。今年行業供給側改革加大力度,嚴控化肥產能,進行產業資源加速整合,促進產品結構升級,此外環保治理也大大限制了化肥的產能, 打擊了中小企業,遏制了低品質化肥產能。

5.產品價格上漲

環保治理和供給側改革會促使供需逐步恢復平衡,今年行業有望恢復景氣。

隨著行業產能過剩狀況的緩解,加上糧食價格企穩,尿素價格從16年下半年就開始大幅反彈,今年以來繼續維持上升趨勢,磷肥、鉀肥價格也開始回升,一季度複合肥價格也已經企穩,其他多元醇、PC、燒鹼均在今年一季度價格處於相對高位,己內醯胺一季度價格大幅走高。

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