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關鍵?BMS笑了!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區別于傳統燃油汽車的動力電池長期向來被視為發展關鍵。隨著技術創新,市場對動力電池的要求也愈發的高,但動力電池安全保障低、使用壽命短、功率小等問題卻成為創新瓶頸。

此時,電池管理系統(BMS)作為銜接電池組、整車系統和電機的重要紐帶,逐漸被企業視為最核心技術。

電池報廢問題嚴重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飆升,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也進入高速發展期。據預測,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受此利好提振,從2015年起,中國動力電池行業掀起大規模擴產浪潮,期望在市場高速發展中搶奪先機。

在新能源汽車迅速增長的直接帶動下,2016年動力電池產業也迎來了大幅提升,近八成企業實現了利潤增長。其中,淨利潤增幅同比超過100%的企業達到近50家。但與此同時,動力電池產業“小而散”的格局並沒有得到解決,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也在進一步加劇。

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動力電池新增產能是2015年的2.8倍,產量同比僅增長82%。如果這些產能全部釋放,

我國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170GWh/年。進入2017年,受補貼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1月銷量同比大幅度下滑,動力電池產業也直接受到了影響,行業面臨新一輪的整合重組。

此外,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前後,我國純電動(含插電式)乘用車和混合動力乘用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至17萬噸。而2009年到2012年間推廣的新能源車,已經進入電池報廢期,但目前關於報廢電池何去何從的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過度的電池報廢有可能使得新能源汽車變得不環保,因此關係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而延遲電池壽命是解決電池報廢問題的關鍵,而BMS就是其中重要的解決方案。

BMS: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

BMS被業內稱為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大腦”,與動力電池組、整車控制系統共同構成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技術。

在新能源汽車運行時需要數十或數百節電池配置成一長串,

以產生高達 1000V 或更高的電壓。這時,電子系統必須能夠從電池組中的每節電池向中央處理點發送資訊,也即是說BMS可實現從根源控制串聯電池,從而進一步提高整個電池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就動力電池本身而言,高能量密度特性使其成為新能源車輛的主要動力源,但由於生產工藝、使用環境的差異導致電池組的不一致性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擴大,

可能出現過充、過放和局部過熱的危險,嚴重影響電池組的使用壽命和安全。

BMS作為保護動力鋰離子電池使用安全的控制系統,時刻監控電池的使用狀態,通過必要措施緩解電池組的不一致性,為新能源車輛的使用安全提供保障,並延長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

在此情況下,有業者表示未來企業可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關鍵從動力電池逐漸落實到電池管理系統。

BMS即將爆發

BMS 是動力和儲能電池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其成本平均佔據電池組總成本的30%左右。 受益於新能源產業的發展,BMS 的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根據FMI預測,2015 到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帶來的BMS 市場的CAGR 為21.1%。

事實上,BMS作為一個細分領域發展不過短短四五年的時間。2012-2013年,整個BMS領域的市場規模僅有1-2億左右。有些整車廠甚至認為BMS系統只是動力電池的附屬品,專業的BMS企業生存艱難。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火爆,BMS產業終於站上了國家政策的風口,產業鏈相關行業對BMS重視程度的不斷加大,BMS的競爭愈發激烈。 此外在2015 年11 月,科技部發佈了2016 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試點專項檔,其中BMS 被列為重點研究任務。

隨著應用規模的擴大,BMS 的電路板和晶片的更新換代速度、量產規模都將逐步提升,BMS 的價格將緩慢下降,預計在2020 年降至目前的80%左右。根據該預測,到2020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帶來的BMS 需求將超過250 億元。

BMS技術趨勢

2016年至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必將迎來一波洶湧的洗牌潮,以前三五個人有點電氣與控制的基礎知識,對整車一點都不瞭解就擼起袖子幹BMS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從發展趨勢來看,汽車的整體發展是智慧化、電動化的趨勢,因此主機廠要求汽車電子產品 BMS產品導入ISO26262功能安全標準的要求將是無可避免的。在這過程中BMS企業也必然要積極研究車輛行業的技術需求,與主機廠共同成長。

不過,目前,BMS的身份比較尷尬,主機廠對電池企業提出的控制策略要求,電池企業又轉移到BMS團隊上。現在的趨勢是主機廠的動力總成控制部分會直接對BMS提出策略性的要求,以實現主機廠對整車安全控制的掌控。

參考日本、美國主機廠的經驗,未來不排除出現電池企業只需提供電芯單體,主機廠直接進行電池系統集成的可能。還有一個大趨勢,就是BMS企業需要與主機廠共同研究PACK技術。

那麼到底BMS的市場格局如何?未來BMS有哪些技術趨勢呢?為更直觀具體的解答BMS未來發展趨勢,2017年3月31日,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中心副研究員劉新天作將會在廣州增城恒大酒店舉辦“2017(華南區)新能源汽車暨汽車充電裝置核心技術研討會”,發表關於《動力鋰電池管理系統的發展趨勢》的演講。

劉新天博士,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中心副研究員,從事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研究。曾任國軒高科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安徽力高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2012年進入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院,組建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團隊,主持開發了上汽V80、蘇州金龍淩特等多款電動汽車的電池管理系統,所開發的電池管理系統產品累計裝車量超過10萬台套。曾主持新能源汽車控制系統相關的省部級科技專項、產學研合作專案十余項,累計申報專利37項,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7項,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SCI/EI檢索12篇。

據主辦方介紹,除了關於動力鋰電池管理系統發展趨勢專題演講,“2017(華南區)新能源汽車暨汽車充電裝置核心技術研討會”還將分別圍繞新能源汽車主控技術方案、電路保護、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安全設計與測試、車載電源解決方案、汽車動力總成系統方案、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分析、新能源汽車充電技術等話題展開討論,屆時將邀請來自半導體、互聯網、電子元器件行業的廠商高層、專家以及分析機構嘉賓進行演講與交流,並為汽車行業帶來豐富的最新產品展示。

報名地址:http://www.big-bit.com/Meeting/2017car/index.html

BMS即將爆發

BMS 是動力和儲能電池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其成本平均佔據電池組總成本的30%左右。 受益於新能源產業的發展,BMS 的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根據FMI預測,2015 到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帶來的BMS 市場的CAGR 為21.1%。

事實上,BMS作為一個細分領域發展不過短短四五年的時間。2012-2013年,整個BMS領域的市場規模僅有1-2億左右。有些整車廠甚至認為BMS系統只是動力電池的附屬品,專業的BMS企業生存艱難。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火爆,BMS產業終於站上了國家政策的風口,產業鏈相關行業對BMS重視程度的不斷加大,BMS的競爭愈發激烈。 此外在2015 年11 月,科技部發佈了2016 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試點專項檔,其中BMS 被列為重點研究任務。

隨著應用規模的擴大,BMS 的電路板和晶片的更新換代速度、量產規模都將逐步提升,BMS 的價格將緩慢下降,預計在2020 年降至目前的80%左右。根據該預測,到2020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帶來的BMS 需求將超過250 億元。

BMS技術趨勢

2016年至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必將迎來一波洶湧的洗牌潮,以前三五個人有點電氣與控制的基礎知識,對整車一點都不瞭解就擼起袖子幹BMS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從發展趨勢來看,汽車的整體發展是智慧化、電動化的趨勢,因此主機廠要求汽車電子產品 BMS產品導入ISO26262功能安全標準的要求將是無可避免的。在這過程中BMS企業也必然要積極研究車輛行業的技術需求,與主機廠共同成長。

不過,目前,BMS的身份比較尷尬,主機廠對電池企業提出的控制策略要求,電池企業又轉移到BMS團隊上。現在的趨勢是主機廠的動力總成控制部分會直接對BMS提出策略性的要求,以實現主機廠對整車安全控制的掌控。

參考日本、美國主機廠的經驗,未來不排除出現電池企業只需提供電芯單體,主機廠直接進行電池系統集成的可能。還有一個大趨勢,就是BMS企業需要與主機廠共同研究PACK技術。

那麼到底BMS的市場格局如何?未來BMS有哪些技術趨勢呢?為更直觀具體的解答BMS未來發展趨勢,2017年3月31日,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中心副研究員劉新天作將會在廣州增城恒大酒店舉辦“2017(華南區)新能源汽車暨汽車充電裝置核心技術研討會”,發表關於《動力鋰電池管理系統的發展趨勢》的演講。

劉新天博士,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中心副研究員,從事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研究。曾任國軒高科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安徽力高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2012年進入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院,組建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團隊,主持開發了上汽V80、蘇州金龍淩特等多款電動汽車的電池管理系統,所開發的電池管理系統產品累計裝車量超過10萬台套。曾主持新能源汽車控制系統相關的省部級科技專項、產學研合作專案十余項,累計申報專利37項,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7項,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SCI/EI檢索12篇。

據主辦方介紹,除了關於動力鋰電池管理系統發展趨勢專題演講,“2017(華南區)新能源汽車暨汽車充電裝置核心技術研討會”還將分別圍繞新能源汽車主控技術方案、電路保護、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安全設計與測試、車載電源解決方案、汽車動力總成系統方案、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分析、新能源汽車充電技術等話題展開討論,屆時將邀請來自半導體、互聯網、電子元器件行業的廠商高層、專家以及分析機構嘉賓進行演講與交流,並為汽車行業帶來豐富的最新產品展示。

報名地址:http://www.big-bit.com/Meeting/2017car/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