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恒羅斯之戰:8世紀東西方最強大的兩個帝國的直接碰撞,阿拉伯帝國與唐王朝的戰爭

西元6世紀到8世紀,是西歐人眼中的“黑暗時代”。然而西歐之外的世界此時並不“黑暗”,歐亞大陸上有三個大帝國正處於興盛期。除去固守東南歐和東歐的拜占庭帝國,另外兩個便是大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

從6世紀後半葉開始,由於埃及的混亂以及拜占廷和波斯之間的連年戰爭,使得原先的波斯灣-紅海-尼羅河的商路無法通行,商人們改走更為安全的、通過阿拉伯半島的陸路。以麥加為中心的阿拉伯半島開始逐漸繁榮。不久,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民眾開始以伊斯蘭教為核心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家。、

經過穆罕默德和四大哈裡發的不斷經營,到西元8世紀,穆斯林已經控制了亞述人、波斯人和羅馬人想都沒敢想過的遼闊版圖,從阿拉伯半島上的幾個部落經過宗教侵略戰爭擴張成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空前大帝國,向西佔領了整個北非和西班牙,向東則吞併了整個西亞和大半個中亞,

控制了地中海南岸的整個地區,並潛移默化地影響被佔領地區的宗教與種族。阿拉伯帝國成為中國、吐蕃之外影響西域的另一極強力量。

當時的唐朝正是盛唐時的天寶年間,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政治清明,經濟發達,軍事強大,四夷賓服,萬邦來朝,開創了全盛的“開元盛世”。聲譽遠及海外,與南亞、西亞和歐洲國家均有往來。唐朝文化相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

進行交流融合,成為了開放的國際文化,科技、文化藝術極其繁盛。

750年阿拔斯王朝(旗幟尚黑,中國史稱黑衣大食)取代了倭馬亞王朝(旗幟尚白,中國史稱白衣大食)。在初步解決了吐蕃方面的問題之後,高仙芝打算利用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亂的千載難逢良機,

剪除大食羽翼,逐步恢復唐朝在嶺外地區的主權。於是一個名為石國的西域小國成了犧牲品。西元751年(唐玄宗天寶10年),唐朝統治者以西域石國“無番臣禮”為由,派唐安西節度使高仙芝領兵征討,高仙芝率軍從安西出發,在翻過蔥嶺、越過沙漠、經過了三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高仙芝在七月份到達了中亞名城怛羅斯城下,城中已經有阿拉伯軍數千人搶先駐守,
唐軍只好開始圍攻怛羅斯城。高仙芝攻城五天不克,阿拉伯援軍趕到,從背後襲擊唐軍,在週邊警戒的葛邏祿部雇傭兵見事不妙突然逃跑,導致唐軍陣腳頓時大亂。阿拉伯聯軍趁機出動重騎兵突擊唐軍陣營的中心,連日征戰的唐軍在內外夾擊下再也支撐不住,終於潰敗。

此戰之後,加上唐朝的安史之亂,國力大減。唐朝再也無力觸及西域地區,阿拉伯軍隊開始逐漸控制西域地區。

此戰之後,加上唐朝的安史之亂,國力大減。唐朝再也無力觸及西域地區,阿拉伯軍隊開始逐漸控制西域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