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系車遇冷,恐退出中國市場?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結果?是否能夠像日系車一樣回天?

2017年來,韓系車出現了銷量下滑,市場遇冷,網友紛紛表示韓系車會退出中國市場,講真小編自己也是一位汽車人先後在國產車和合資車4S店上班,看官們看之前的文章也可以看出來,

自己也是在起亞上班。不可否認的是今年汽車人過的確實比以往艱苦的多,不僅僅是市場飽和和上牌難等問題,如今又遇冷。小編根據網上情況總結了韓系車今年爆發式下滑的幾點原因。


第一季度情況

1. 論品牌不能撐面子。

在中國很多人買車都是為了一個面子,

身邊的親朋好友都買車了,自己要是不買個車,就好像低人家一等。但是,要買還得買個有面子的,否則還不如不買。什麼車有面子呢?無非就是BBA之類的,但是小家庭的選擇幾乎就在15萬左右的車所以很多人都趨向于合資車,在合資車當中,論面子韓系車和日系、德系、美系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2.性能品質不及德系日系車。

開過韓系車的人都知道,論發動機性能(車主普遍反映參數偏高),比不上小日本的,論車身和各部件的穩定性比不上德系的。就車本身來說,除了外觀,再也找不到哪點比較突出了。

3.性價比趕不上國產車。

很多人買國產車是因為性價比高,這也是國產車能和合資車抗爭的本錢。從價格方面來說,韓系車從來不肯放低身段,價格要比國產車高了一個檔次,但是隨著這兩年國產車技術和設計的進步越來越多人考慮國產車了,銷量上也確實反映了這一現象,所以這方面的優勢韓系車已經不是非常大了。圖為小編在起亞工作時拍攝併發於汽車之家的圖片

4.韓國給國人的印象越來越差。

從更早之前的申遺事件,再到近來的薩德事件和樂天事件,韓國人在國人當中的印象變得越來越差,甚至還曾掀起過一段時間的抵制韓貨的風潮。由此可見,韓系車的銷量下滑並不是偶然。

總結:從理性點的角度講小編不希望韓系車立馬退出中國市場。1:眾多的人面臨失業 2:國產車也是剛剛走上道,想要追上合資車還需要一段時間即使是韓系車(馬路上N多的計程車就是最好的證明)3:如果韓系車離開,這部分市場很快就會被日德美系佔領,即使國產車可以分到一杯羹。國產車跟韓系車可以搶一杯羹相比於和日德美系容易。你覺得呢?

以上純屬小編看法,圖片部分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

圖片部分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