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生命的真相:死亡是人生的終點線嗎?

張慶祥講師

編者按:“死亡”是個神秘的話題,也是人際交往中的禁忌話題之一。有些人對此諱莫如深,也有人說:生命,就是一場奔赴死亡的旅程。死亡,看似遙不可及,卻又與我們如此的接近……死亡真有那麼可怕嗎?我們該怎樣正確面對生死,

讓人生活得健康而有意義呢?就讓我們借助禪師的智慧,為你我撥開人生盡頭的迷霧,揭秘死亡的真相吧……

無法跨越死亡難題的人類:

有些人從小就很害怕死亡,

甚至一想到死亡就會感到恐懼,

午夜時分還會從睡夢中驚醒。

究竟是自己出了問題,

還是死亡真的那麼可怕呢?

死亡真如你所想的那麼痛苦?

一般的人把死亡想像得很痛苦,或者是把它想像得很可怕,真的到了面臨死亡的那一刻,發現這竟然是場旅行,完成了人生的生涯,還有新的旅程在等待著我們。

面對死亡難免會忐忑不安,其實多數的死亡就像睡著了一樣,只不過現代人自我糟蹋,把身體搞得很糟糕,

然後大半都在病痛中過世,所以才會覺得死亡是如此痛苦的一件事。你曾經牙痛過嗎?是不是很痛?也許死亡還沒有牙痛的時候那麼痛。

死亡只是慢慢地虛弱,就像我們想睡覺時,眼皮會睜不開,然後沉沉睡去,大部分就是如此而已。不過如果我們一身是病,經過漫長的治療過程,比如說兩三年都躺在病床上,那才是真正累人的事情。

死亡的真相 —— 一種轉化

死亡是另外一個生命的重生,是生命的一種轉化。就像水,氣化了,它是水的一種轉化形態;或者像冰變成了水,也是一種轉化。人類的靈性是永遠不死的,它只會轉化。就像太陽一樣,太陽是不死的,太陽是今天轉明天,明天轉後天而已。它就像一陣風,在地球上不停轉化而已。

這一陣風打在你臉上,明天又是別陣風打在你臉上,它是之前那陣風的轉化而已。

死亡的真相其實並不是很可怕。只是像這樣無疾而終,然後去迎接一個轉化罷了。

健康秘訣

有些人身體稍微有點不舒服,就會擔心自己是不是生病了。心裡害怕緊張還很多疑,不敢去看體檢報告,害怕看到壞消息。腦海裡經常會出現此類場景,這種慌張不安的心理,究竟該如何克服呢?本來人是沒什麼事的,

但這種平白無故的慌張,反而容易讓自己生病。這種習慣性的緊張,正是在為你醞釀疾病的因數。

一個心胸開闊的人,代謝能力很好;一個心情非常苦悶的、抑鬱的、經常恐懼的人,所有的新陳代謝都會變得緩慢,自我免疫能力也會變弱,這等於是用心情來召喚疾病。所以經常鬱悶的人,得各種癌症的幾率會比開朗的人要大得多。

開心是健康良藥

曾在電視上看到過這樣一個畫面:一位九十多歲的原住民老先生,他的體力還很好,還可以在山上跑來跑去,還能抓野豬。記者採訪他的時候就很好奇地問:“老先生,你幾歲?”“哈哈哈,九十幾了。”“你可以跑,還可以抓山豬喔?”他說:“這很平常啊,這沒什麼。”

詢問他養生的秘訣,他說:“哈哈哈…” 張開嘴巴哈哈笑,裡面牙齒也掉了不少了,然後他咬了一口檳榔,順便抽一口煙吐出來之後,再想一想,說:“哈哈哈,我也搞不太清楚。”我們知道養生不能抽煙,養生不能喝酒。他既抽煙又喝酒,還吃檳榔,但他還是這麼長壽。

仔細想想並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位老人快樂、開朗,然後保持運動,當他的身體裡有什麼毒素,積鬱的氣血,都會很容易疏散、排除。當別人吃檳榔不到他吃的一半,已經癌症死掉了,他還在嚼。別人吸煙不到他吸的一半,也已經肺癌死了,他還在抽。這裡並不是宣導大家吸煙、嚼檳榔,這些習慣當然不好,但我所要強調的重點就是無畏的、開闊的、愉悅的心情。

如果真的怕生病,保持心情開闊、愉悅、開朗,這才是真正的良藥,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良藥。

良藥在手 病痛依舊?

如果有些人現在已經生病了,而且還是癌症的話,你也許知道其實就是因為自己常常心情不好,你告訴自己心情要好,可就是笑不出來。

得了癌症的朋友知道,從西醫角度來說,會希望你儘快做手術割除,但那又是一個很恐怖的療程。如果看中醫的話,就要配合中醫,保持一顆愉悅的心情,這也很難。像憂鬱症或躁鬱症,又或是癌症患者,大家都會陷入到一種“我知道我要快樂,但是我快樂不起來”的情緒裡面。那麼究竟如何能夠盡速恢復健康?免除病痛呢?

正常飲食,正常作息少不了

老天爺造人的時候造得非常的精細,只要正常生活,正常飲食,有一個良好的存心,本來也是不應該生什麼病的,因為它的維護系統都給你造好了。人有非常精密的自我維護、自我修復系統,完美無瑕地造在你的身體裡面,除非你先摧毀自己的維護系統。

我們都懂得養生的道理,可就是做不到。但做不到屬於禪學的範圍,或說是心理學的範圍,但我們首先要知道方向在此,飲食一定要綜合、乾淨,生活作息一定是順著大自然的規律,千萬不要跟大自然拔河。

良好心境更重要

有的人會說,我吃乾淨的素食,也很規律地生活,也有站樁跟靜坐,為什麼我還是得了癌症?可見得,還有一個更大的因素影響你,沒有把它去除掉,那個最大的因素往往就是心情。

如果你很剛烈,每天跟別人作對,或者是你很哀傷,你很恐懼,你拘拘束束,沒有一刻是輕鬆的。人只要不輕鬆,全身的氣脈關竅全都會鎖死,也就是說代謝迴圈和生理功能可能還不到原來的50%,而且自體免疫力會大幅地下滑,這個時候即使你辛苦地維持著一些很好的作息習慣、飲食習慣,也抵不過一個惡劣的心境。

心情輕鬆愉悅還不夠,還要有一顆時時為人好的心。也有人這樣問,你看這個人這麼善良,每天都在做志工,也經常幫人,那他為什麼還會得癌症?他雖做了善事,可是卻天天喝可樂,三更半夜才睡覺,是不是替那些疾病又塑造了一個環境?你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慈悲的心,但還是抵不過那個摧毀的力量,所以最後還是會走上病痛這條路。

以上所講,是從我們人看得到、做得到的、我們理解得到的部分來談怎麼樣維護人的健康。

前世業力註定了

還有一小部分原因會被大家所忽略,就是佛家所謂的業力、業習。當我們過去種下去的因,也許上輩子或上上輩子,累世所種下來的因,說不定那個業力剛好到此時此刻交會,就產生了。

人的壽命總會有一個終點,這個終點要到的時候,到底以什麼形式,不是我們可以操控得了的。也許你心情很好,也很慈悲,作息都很好,吃的也很潔淨,但是功德不夠,業力也沒有還完,正所謂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這也是有可能的。

對於我們人生來說,反正長也是一輩子,短也是一輩子,還是孟子那句話講得對,“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 。“妖壽不貳”。生命長或短不重要,上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過的,如果沒有過我們怎麼會墮下來為人。

那該怎麼還就怎麼還,光明磊落地過一輩子,開開朗朗地過一輩子,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怎麼樣讓自己活得更有意義,對人更無愧,我想是維持我們健康的最好辦法。

真的到了面臨死亡的那一刻,

坦然面對,

或許你會發現竟然是場旅行,

完成了人生的生涯,

還有新的旅程在等待著我們。

曾在電視上看到過這樣一個畫面:一位九十多歲的原住民老先生,他的體力還很好,還可以在山上跑來跑去,還能抓野豬。記者採訪他的時候就很好奇地問:“老先生,你幾歲?”“哈哈哈,九十幾了。”“你可以跑,還可以抓山豬喔?”他說:“這很平常啊,這沒什麼。”

詢問他養生的秘訣,他說:“哈哈哈…” 張開嘴巴哈哈笑,裡面牙齒也掉了不少了,然後他咬了一口檳榔,順便抽一口煙吐出來之後,再想一想,說:“哈哈哈,我也搞不太清楚。”我們知道養生不能抽煙,養生不能喝酒。他既抽煙又喝酒,還吃檳榔,但他還是這麼長壽。

仔細想想並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位老人快樂、開朗,然後保持運動,當他的身體裡有什麼毒素,積鬱的氣血,都會很容易疏散、排除。當別人吃檳榔不到他吃的一半,已經癌症死掉了,他還在嚼。別人吸煙不到他吸的一半,也已經肺癌死了,他還在抽。這裡並不是宣導大家吸煙、嚼檳榔,這些習慣當然不好,但我所要強調的重點就是無畏的、開闊的、愉悅的心情。

如果真的怕生病,保持心情開闊、愉悅、開朗,這才是真正的良藥,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良藥。

良藥在手 病痛依舊?

如果有些人現在已經生病了,而且還是癌症的話,你也許知道其實就是因為自己常常心情不好,你告訴自己心情要好,可就是笑不出來。

得了癌症的朋友知道,從西醫角度來說,會希望你儘快做手術割除,但那又是一個很恐怖的療程。如果看中醫的話,就要配合中醫,保持一顆愉悅的心情,這也很難。像憂鬱症或躁鬱症,又或是癌症患者,大家都會陷入到一種“我知道我要快樂,但是我快樂不起來”的情緒裡面。那麼究竟如何能夠盡速恢復健康?免除病痛呢?

正常飲食,正常作息少不了

老天爺造人的時候造得非常的精細,只要正常生活,正常飲食,有一個良好的存心,本來也是不應該生什麼病的,因為它的維護系統都給你造好了。人有非常精密的自我維護、自我修復系統,完美無瑕地造在你的身體裡面,除非你先摧毀自己的維護系統。

我們都懂得養生的道理,可就是做不到。但做不到屬於禪學的範圍,或說是心理學的範圍,但我們首先要知道方向在此,飲食一定要綜合、乾淨,生活作息一定是順著大自然的規律,千萬不要跟大自然拔河。

良好心境更重要

有的人會說,我吃乾淨的素食,也很規律地生活,也有站樁跟靜坐,為什麼我還是得了癌症?可見得,還有一個更大的因素影響你,沒有把它去除掉,那個最大的因素往往就是心情。

如果你很剛烈,每天跟別人作對,或者是你很哀傷,你很恐懼,你拘拘束束,沒有一刻是輕鬆的。人只要不輕鬆,全身的氣脈關竅全都會鎖死,也就是說代謝迴圈和生理功能可能還不到原來的50%,而且自體免疫力會大幅地下滑,這個時候即使你辛苦地維持著一些很好的作息習慣、飲食習慣,也抵不過一個惡劣的心境。

心情輕鬆愉悅還不夠,還要有一顆時時為人好的心。也有人這樣問,你看這個人這麼善良,每天都在做志工,也經常幫人,那他為什麼還會得癌症?他雖做了善事,可是卻天天喝可樂,三更半夜才睡覺,是不是替那些疾病又塑造了一個環境?你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慈悲的心,但還是抵不過那個摧毀的力量,所以最後還是會走上病痛這條路。

以上所講,是從我們人看得到、做得到的、我們理解得到的部分來談怎麼樣維護人的健康。

前世業力註定了

還有一小部分原因會被大家所忽略,就是佛家所謂的業力、業習。當我們過去種下去的因,也許上輩子或上上輩子,累世所種下來的因,說不定那個業力剛好到此時此刻交會,就產生了。

人的壽命總會有一個終點,這個終點要到的時候,到底以什麼形式,不是我們可以操控得了的。也許你心情很好,也很慈悲,作息都很好,吃的也很潔淨,但是功德不夠,業力也沒有還完,正所謂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這也是有可能的。

對於我們人生來說,反正長也是一輩子,短也是一輩子,還是孟子那句話講得對,“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 。“妖壽不貳”。生命長或短不重要,上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過的,如果沒有過我們怎麼會墮下來為人。

那該怎麼還就怎麼還,光明磊落地過一輩子,開開朗朗地過一輩子,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怎麼樣讓自己活得更有意義,對人更無愧,我想是維持我們健康的最好辦法。

真的到了面臨死亡的那一刻,

坦然面對,

或許你會發現竟然是場旅行,

完成了人生的生涯,

還有新的旅程在等待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