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二批援青幹部援建海晏紀實之三:援青,高原上那動人的沂蒙情緣

落實山東計畫援建資金1.65億元,爭取各類社會援助折算資金834.8萬元,促成兩地交流交往37批次405人次,幫助海晏舉辦各類專題培訓班3期81人次,選派4名幹部到臨沂掛職鍛煉,促成兩地簽訂對口支援和友好合作協定27個,

招引落地項目1個、簽約項目1個……這是臨沂援青工作開展一年交上的答卷。

數字的背後,是臨沂援青工作組付出的智慧、汗水和心血。一年來,他們克服高原反應,在沂蒙精神的指引下忘我工作,用真心書寫忠誠;他們以強烈的主人翁意識積極融入到當地各族群眾中,融入到各項事業發展中,用真愛演繹和諧;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用真情無私奉獻,

讓臨沂人民大愛傳遍青海湖畔……

臨沂市醫療專家在海晏縣人民醫院開展技術援建

“高原缺氧,但不缺沂蒙精神”

巍峨的群山、潔白的雲朵、漫山的羊群、淳樸的笑臉,這是我們心中雪域高原的模樣。然而,這一切對於援青幹部們來說,卻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這裡空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75%左右,

冬春兩季風沙大,夏季日光強,一年只有3個月能見到綠色……

“6名援青幹部人才,每天都面臨著高原缺氧的挑戰,每天都面臨著飲食不適、睡眠不足的困難,而且還經常面臨孤獨寂寞的考驗。”海晏縣委副書記、臨沂援青工作組組長王康亮告訴記者,有的同志心率、血壓居高不下,有的同志飽受失眠痛苦,有的同志長年嘴唇乾裂,大多數人都曬黑了、變瘦了。

“高原缺氧,但我們從不缺沂蒙精神。我們來自沂蒙山區,從小就接受沂蒙精神的教育和薰陶,‘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始終是我們的精神指引和行動遵循。”海晏縣文體廣電旅遊局副局長、臨沂援青幹部楊繼中說,來到海晏縣後,他們又接受了“兩彈”精神、尕布龍精神的洗禮。這三種精神在內容上是相近的,在實質上是相通的,對他們的援青工作產生了極大的激勵作用。

一年來,全體援青幹部在雪域高原上傾情付出、苦幹實幹、默默奉獻,用自己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踐行著沂蒙精神,他們將沂蒙精神的種子播撒在雪域高原上,綻放出鮮豔的花朵。

“援青不是休閒旅遊,須真抓實幹”

短短一年時間,臨沂援青工作組就取得這樣大的成效,這背後必然有其深刻的原因。當記者採訪王康亮的時候,他這樣說:“援青不是休閒旅遊,

是實實在在的工作,不真抓實幹難出實效。一年來,工作組始終把真抓實幹、務求實效作為首要工作方針,堅持做到謀事准、幹事實、用情真。”

入青到崗後,工作組首先開展了調查研究工作,深入瞭解青海省情、海北州情、海晏縣情,吃透摸准各部門、各行業的發展現狀、工作情況,深入思考海晏最適合發展什麼、最急需什麼、當前重點是什麼。入青兩個月,全體人員都提交了調研報告,海晏縣委、縣政府領導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報告中提出的許多建議符合實際、切實可行。

工作中,全體援青幹部人才鋪下身子、真抓實幹,決不搞花拳繡腿、紙上談兵。對研究確定的工作任務明確責任、明確時限,一抓到底,不見實效不甘休。偶爾有機會回臨沂一趟,他們就跑這部門、那單位,宣傳援青政策,介紹海晏情況,請求給予援助。

一年來,全體援青幹部人才積極融入海晏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各自單位、各自崗位認真履行職責,積極謀劃推動分管業務工作,取得優異成績。在去年的年度考核中,6名臨沂援青幹部人才全部被評定為“優秀”等次。

“他們把臨沂人民大愛傳遍海晏”

對臨沂援青幹部人才來說,到青海開展對口支援工作並不是一個輕鬆的選擇,相反,每個人肩上都壓著一副沉甸甸的擔子,有工作上的,也有家庭上的。一年來,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責任與親情的撕裂,經歷過相思與離別的苦痛。

2016年8月,王康亮的愛人帶著孩子來青海看望他,恰巧那段時間工作異常繁忙,母子二人在海晏住了七八天,王康亮竟然沒能完整地陪伴他們一天,最後還是讓別人將他們送走了。2016年7月中旬,在第二批援青隊員即將開赴青海時,楊繼中家屬不幸膝關節骨折,需要臥床三個月。看著打著夾板躺在床上的妻子,楊繼中陷入矛盾之中,向組織請假延緩一些日子再去?楊繼中曾經動過這個想法,但是最終沒有向組織和單位提起這件事,毅然決然跟隨團隊踏上援青之路。去年10月底,臨沂援青幹部謝龍志得知父親腿部患病無法行走,急需住院治療,然而當時正是工作較忙之時,他便把老父親託付給家人照料,繼續投入援青工作。去年下半年,臨沂援青幹部李向前的母親查出患胰腺癌,老母親擔心李向前工作分心,便囑咐家人隱瞞這一消息,直到元旦前回家才得知這一消息。今年春天,李向前的母親去世,沒能好好陪伴生病的母親,至今是李向前心中的痛……

這一切都被當地幹部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海晏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啟峰,海晏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楊柳春等都對臨沂援青工作組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全體援青幹部人才舍小家顧大家,用真情架起了臨沂海晏之間的連心橋,把臨沂人民大愛傳遍海晏每個角落。

風光旖旎的遼闊草原,道不盡臨沂援青幹部的深情厚誼;連綿起伏的雪域高山,阻不斷臨沂海晏兩地人民的不解情緣。7月,臨沂援青幹部將擦掉身上的汗水和淚水,在這片離太陽最近的地方繼續前行,創造出新的輝煌。

臨沂日報記者 柏建波

海晏縣委、縣政府領導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報告中提出的許多建議符合實際、切實可行。

工作中,全體援青幹部人才鋪下身子、真抓實幹,決不搞花拳繡腿、紙上談兵。對研究確定的工作任務明確責任、明確時限,一抓到底,不見實效不甘休。偶爾有機會回臨沂一趟,他們就跑這部門、那單位,宣傳援青政策,介紹海晏情況,請求給予援助。

一年來,全體援青幹部人才積極融入海晏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各自單位、各自崗位認真履行職責,積極謀劃推動分管業務工作,取得優異成績。在去年的年度考核中,6名臨沂援青幹部人才全部被評定為“優秀”等次。

“他們把臨沂人民大愛傳遍海晏”

對臨沂援青幹部人才來說,到青海開展對口支援工作並不是一個輕鬆的選擇,相反,每個人肩上都壓著一副沉甸甸的擔子,有工作上的,也有家庭上的。一年來,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責任與親情的撕裂,經歷過相思與離別的苦痛。

2016年8月,王康亮的愛人帶著孩子來青海看望他,恰巧那段時間工作異常繁忙,母子二人在海晏住了七八天,王康亮竟然沒能完整地陪伴他們一天,最後還是讓別人將他們送走了。2016年7月中旬,在第二批援青隊員即將開赴青海時,楊繼中家屬不幸膝關節骨折,需要臥床三個月。看著打著夾板躺在床上的妻子,楊繼中陷入矛盾之中,向組織請假延緩一些日子再去?楊繼中曾經動過這個想法,但是最終沒有向組織和單位提起這件事,毅然決然跟隨團隊踏上援青之路。去年10月底,臨沂援青幹部謝龍志得知父親腿部患病無法行走,急需住院治療,然而當時正是工作較忙之時,他便把老父親託付給家人照料,繼續投入援青工作。去年下半年,臨沂援青幹部李向前的母親查出患胰腺癌,老母親擔心李向前工作分心,便囑咐家人隱瞞這一消息,直到元旦前回家才得知這一消息。今年春天,李向前的母親去世,沒能好好陪伴生病的母親,至今是李向前心中的痛……

這一切都被當地幹部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海晏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啟峰,海晏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楊柳春等都對臨沂援青工作組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全體援青幹部人才舍小家顧大家,用真情架起了臨沂海晏之間的連心橋,把臨沂人民大愛傳遍海晏每個角落。

風光旖旎的遼闊草原,道不盡臨沂援青幹部的深情厚誼;連綿起伏的雪域高山,阻不斷臨沂海晏兩地人民的不解情緣。7月,臨沂援青幹部將擦掉身上的汗水和淚水,在這片離太陽最近的地方繼續前行,創造出新的輝煌。

臨沂日報記者 柏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