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這些名人與雪茄的愛恨情仇

關於雪茄的傳奇故事,為雪茄披上了一層又一層神秘的面紗。我們崇拜敬仰的人對雪茄的癡迷,也使得雪茄成為全世界人民所追求嚮往的標杆。

卡斯楚:古巴雪茄最偉大的推銷員

古巴雪茄之所以能聞名世界,最大的功臣當屬古巴領導人卡斯楚。青壯年時代的卡斯楚拍照最多、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形象是滿臉美髯,嘴裡叼著粗長的雪茄,顯示出一種男性陽剛之美和招人喜歡的人性魅力,也成為古巴雪茄其偉大的推銷員。

在卡斯楚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中,雪茄煙可以說是他忠實的伴侶。在他15歲的時候,有一天父親拿了一支雪茄煙給他,並教他如何抽雪茄煙和享用葡萄酒。從那以後,卡斯楚開始抽上了雪茄煙,大家常能從電視上看見手持雪茄、談笑風聲的卡斯楚,

也常能從報刊上看見口叼雪茄,用沉思的眼神望著你的卡斯楚,在藍色的煙霧中,盡顯他的機敏與睿智。

卡斯楚認為品嘗雪茄可以體味生活之美。“我有好多次夢到雪茄,”他說,“我有時還夢到自己在抽雪茄。”當有記者問他會不會同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一起抽雪茄,

作為一種友好象徵時,他說,“那一定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在其傳奇的一生中,雪茄陪伴了他長達44年之久,即便是美國中央情報局人員多次利用他吸煙的特點對他進行“報復”也未曾放棄!他最喜歡的永遠是20年以上窖藏的Cohiba(高希霸),20年窖藏的價格大約在10萬左右人民幣。

甘迺迪:抵制得了古巴,抵制不了雪茄

如果你喜歡探究人的隱秘世界,你可以透過雪茄去窺視甘迺迪比他的風流軼事還隱秘的靈魂。他一生與雪茄在一起的時間,比他與夢露在一起的時間要長得多。

甘迺迪上任不久,美國當局便對古巴實行經濟封鎖,嚴禁古巴雪茄銷往美國,然而在甘迺迪簽署這一檔之前,卻有苦難言。因為,他太癡迷古巴的哈瓦那雪茄了,

他知道,一旦自己簽署了這項法令,就意味著自己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抽不到古巴的哈瓦那雪茄。

甘迺迪將他抽雪茄的新聞秘書皮埃爾叫到橢圓形辦公室,說:“我需要大約1000支雪茄。明天早上,給你所有有雪茄的朋友打電話,盡你所能,盡可能多弄些雪茄。”

皮埃爾急忙出去,第二天早上,他帶著700支雪茄找來甘迺迪辦公室。甘迺迪得到這些雪茄之後,打開了桌子的一個抽屜,取出一份禁止所有古巴產品進入美國的法令。他回答說:“太棒了。既然我有了足夠持續一段時間的雪茄,我就可以簽署這項法令了。”

邱吉爾:生命已盡,雪茄不熄

幾乎與邱吉爾有關的電影,他那招牌式的揮手間,都有雪茄在,這支雪茄就是產自哈瓦那的羅密歐—茱麗葉。

邱吉爾有一個經典手勢——“V”。“V”是英文“Victory”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勝利”。而在他的食指和中指之間,如果不打“V”形手勢的時候,常常是夾著一支雪茄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硝煙裡,當他攤開世界地圖,在改變歷史的某一個歷史性時刻,他的手指間一定燃燒著一支氣宇軒昂的哈瓦那雪茄。

邱吉爾對雪茄的癡迷達到了令人無法想像的地步,二戰期間,為了能在15000英尺的高空也能享用雪茄,他特製了一種飛行氧氣面罩,這種面罩上開了一個洞,讓他在乘坐飛機時仍可大抽雪茄。1941年,德軍大舉轟炸倫敦,炸毀了當時的煙草店,當警報解除後,店主于淩晨2時第一時間通知邱吉爾:“首相先生,您的雪茄絲毫無損。”

1955年4月5日,81歲的邱吉爾向白金漢宮遞交了辭呈。當他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地走出唐寧街10號時,他的嘴裡還是牢牢地咬著一支大號哈瓦那雪茄。

1965年,邱吉爾以91歲的高齡逝世。他的侍從發現他逝世時,手中還夾著一支雪茄,雪茄相伴他走完了漫長的人生之路。有人估計他每天最少抽上10支雪茄,終其一生大約抽了25萬支雪茄,總長度為46公里,總重量達3000公斤。

海明威:雪茄、老人與海

海明威與古巴的緣分,不僅僅是《老人與海》,不僅僅是雪茄,他生命的最後十幾年時間都是在這裡度過的。他沉迷於雪茄所散發出的那股芳香。他喜歡出海,因為海上風高浪急,點燃雪茄非常不易,因此,海明威便將雪茄兩端都削尖以方便燃點。

海明威一生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古巴哈瓦那度過的。他瘋狂地愛著哈瓦那雪茄和當地的朗姆酒,他拒絕回美國,而把一生中最精彩的時間留給了哈瓦那,並在這裡留給了世界《喪鐘為誰而鳴》和《老人與海》。

有人這樣評價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在這幅驚世駭俗的畫面的背景上,海明威那頭老獅子,又總是和他小說中那位被人們公認為硬漢子的老人並肩站在一起,嘴裡叼著一支巨大無比的雪茄,眯著雙眼向我們微笑。

我們還可以想像,海明威銜著哈瓦那名牌的雪茄,在船舷旁寫下《老人與海》的情景。這謎一樣的神性參悟,讓我們聽見永恆的喧囂,茂盛於夏日沉悶的雷霆。一把槳,魚叉和纜繩,甚至一支哈瓦那雪茄,都可視做生命和激情,在盈盈搖盪的夢想裡,勾勒出壯麗的靈魂。

季諾·大衛杜夫:成就了一個品牌的傳奇

Davidoff的品牌雖不是生來就有,但Davidoff家族似乎生來就是做煙草生意的。在Zino 5歲那年,全家從混亂的俄國逃亡到了瑞士的日內瓦,也就是那一年,他的父親在那裡開了以Davidoff命名的第一家煙草店,而他的第一批顧客裡有一個最響亮的名字叫列寧。

1925年,Zino開始了他的學徒生涯,他先後去了著名的煙草生產地阿根廷、巴西、古巴學習,並於1930年返回日內瓦。

在阿根廷和古巴的幾年經歷中,他第一次開始瞭解到香煙、雪茄的整個過程,從種植,到風乾,到發酵等等,也第一次開始對這個男人最愛的物件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時的Zino,我們可以叫他煙草享樂主義者和煙草工業生產者。

Zino回到日內瓦後,引進了“雪茄地窖”這一理想的雪茄儲存環境,由此也進一步拓展了他的家族事業。1946年,Zino創造了《Château》系列雪茄;1968年,他又創造了經典系列:大衛杜夫 NO.1,NO.2 和Ambassadrice,它們以白色雪茄環包裹,現已聞名世界。

1991年,新一代的Zino Davidoff(季諾·大衛杜夫)雪茄生產地改到了多明尼加。一手推動了古巴雪茄國際市場,有人形容他本身就是一部20世紀雪茄史。 這個品牌擁有3個系列的雪茄,由濃烈至清淡依次為Chateau系列、Thousand系列和Dom Perignon No.1、No.2和Ambassadrice。

希區柯克

希區柯克很早就醉心於這種在古巴受歡迎度排第二位的雪茄。Montecristo採用特有的稍油滑的茶色茄衣,氣味柔和,風味中等濃郁至濃郁,有一種獨特而濃烈的口感。其中以No.2(魚雷造型)是非常有名且值得一試的雪茄。

切格瓦拉:雪茄與南美英雄

他們總是要聯繫在一起的,作為20世紀象徵著蓬勃、進取、力量、戰鬥、叛逆的符號,他與雪茄的照片成為了經久不息的世界時尚;而雪茄讓他成為了一個介於神話和童話之間的英雄偶像。La Gloria Cubana (古巴榮耀)是他的最愛。

馬拉多納:天堂之下地獄之上是他的煙缸

德國世界盃開幕式,他姍姍來遲,嘴角叼著一支極品哈瓦那雪茄。然後在貝肯鮑爾鄙夷的目光中,公然將煙灰彈在安聯球場的草皮上。

更可笑的是,英超紅藍大戰前夜,他與切爾西隊同住一家賓館。他在自己的客房裡吸了太多的雪茄,以至於火警響起,驚擾了切爾西隊,結果切爾西隊在次日的比賽中慘不忍睹。使得切爾西全隊毀于馬拉朵拉的一缸煙。

盡你所能,盡可能多弄些雪茄。”

皮埃爾急忙出去,第二天早上,他帶著700支雪茄找來甘迺迪辦公室。甘迺迪得到這些雪茄之後,打開了桌子的一個抽屜,取出一份禁止所有古巴產品進入美國的法令。他回答說:“太棒了。既然我有了足夠持續一段時間的雪茄,我就可以簽署這項法令了。”

邱吉爾:生命已盡,雪茄不熄

幾乎與邱吉爾有關的電影,他那招牌式的揮手間,都有雪茄在,這支雪茄就是產自哈瓦那的羅密歐—茱麗葉。

邱吉爾有一個經典手勢——“V”。“V”是英文“Victory”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勝利”。而在他的食指和中指之間,如果不打“V”形手勢的時候,常常是夾著一支雪茄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硝煙裡,當他攤開世界地圖,在改變歷史的某一個歷史性時刻,他的手指間一定燃燒著一支氣宇軒昂的哈瓦那雪茄。

邱吉爾對雪茄的癡迷達到了令人無法想像的地步,二戰期間,為了能在15000英尺的高空也能享用雪茄,他特製了一種飛行氧氣面罩,這種面罩上開了一個洞,讓他在乘坐飛機時仍可大抽雪茄。1941年,德軍大舉轟炸倫敦,炸毀了當時的煙草店,當警報解除後,店主于淩晨2時第一時間通知邱吉爾:“首相先生,您的雪茄絲毫無損。”

1955年4月5日,81歲的邱吉爾向白金漢宮遞交了辭呈。當他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地走出唐寧街10號時,他的嘴裡還是牢牢地咬著一支大號哈瓦那雪茄。

1965年,邱吉爾以91歲的高齡逝世。他的侍從發現他逝世時,手中還夾著一支雪茄,雪茄相伴他走完了漫長的人生之路。有人估計他每天最少抽上10支雪茄,終其一生大約抽了25萬支雪茄,總長度為46公里,總重量達3000公斤。

海明威:雪茄、老人與海

海明威與古巴的緣分,不僅僅是《老人與海》,不僅僅是雪茄,他生命的最後十幾年時間都是在這裡度過的。他沉迷於雪茄所散發出的那股芳香。他喜歡出海,因為海上風高浪急,點燃雪茄非常不易,因此,海明威便將雪茄兩端都削尖以方便燃點。

海明威一生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古巴哈瓦那度過的。他瘋狂地愛著哈瓦那雪茄和當地的朗姆酒,他拒絕回美國,而把一生中最精彩的時間留給了哈瓦那,並在這裡留給了世界《喪鐘為誰而鳴》和《老人與海》。

有人這樣評價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在這幅驚世駭俗的畫面的背景上,海明威那頭老獅子,又總是和他小說中那位被人們公認為硬漢子的老人並肩站在一起,嘴裡叼著一支巨大無比的雪茄,眯著雙眼向我們微笑。

我們還可以想像,海明威銜著哈瓦那名牌的雪茄,在船舷旁寫下《老人與海》的情景。這謎一樣的神性參悟,讓我們聽見永恆的喧囂,茂盛於夏日沉悶的雷霆。一把槳,魚叉和纜繩,甚至一支哈瓦那雪茄,都可視做生命和激情,在盈盈搖盪的夢想裡,勾勒出壯麗的靈魂。

季諾·大衛杜夫:成就了一個品牌的傳奇

Davidoff的品牌雖不是生來就有,但Davidoff家族似乎生來就是做煙草生意的。在Zino 5歲那年,全家從混亂的俄國逃亡到了瑞士的日內瓦,也就是那一年,他的父親在那裡開了以Davidoff命名的第一家煙草店,而他的第一批顧客裡有一個最響亮的名字叫列寧。

1925年,Zino開始了他的學徒生涯,他先後去了著名的煙草生產地阿根廷、巴西、古巴學習,並於1930年返回日內瓦。

在阿根廷和古巴的幾年經歷中,他第一次開始瞭解到香煙、雪茄的整個過程,從種植,到風乾,到發酵等等,也第一次開始對這個男人最愛的物件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時的Zino,我們可以叫他煙草享樂主義者和煙草工業生產者。

Zino回到日內瓦後,引進了“雪茄地窖”這一理想的雪茄儲存環境,由此也進一步拓展了他的家族事業。1946年,Zino創造了《Château》系列雪茄;1968年,他又創造了經典系列:大衛杜夫 NO.1,NO.2 和Ambassadrice,它們以白色雪茄環包裹,現已聞名世界。

1991年,新一代的Zino Davidoff(季諾·大衛杜夫)雪茄生產地改到了多明尼加。一手推動了古巴雪茄國際市場,有人形容他本身就是一部20世紀雪茄史。 這個品牌擁有3個系列的雪茄,由濃烈至清淡依次為Chateau系列、Thousand系列和Dom Perignon No.1、No.2和Ambassadrice。

希區柯克

希區柯克很早就醉心於這種在古巴受歡迎度排第二位的雪茄。Montecristo採用特有的稍油滑的茶色茄衣,氣味柔和,風味中等濃郁至濃郁,有一種獨特而濃烈的口感。其中以No.2(魚雷造型)是非常有名且值得一試的雪茄。

切格瓦拉:雪茄與南美英雄

他們總是要聯繫在一起的,作為20世紀象徵著蓬勃、進取、力量、戰鬥、叛逆的符號,他與雪茄的照片成為了經久不息的世界時尚;而雪茄讓他成為了一個介於神話和童話之間的英雄偶像。La Gloria Cubana (古巴榮耀)是他的最愛。

馬拉多納:天堂之下地獄之上是他的煙缸

德國世界盃開幕式,他姍姍來遲,嘴角叼著一支極品哈瓦那雪茄。然後在貝肯鮑爾鄙夷的目光中,公然將煙灰彈在安聯球場的草皮上。

更可笑的是,英超紅藍大戰前夜,他與切爾西隊同住一家賓館。他在自己的客房裡吸了太多的雪茄,以至於火警響起,驚擾了切爾西隊,結果切爾西隊在次日的比賽中慘不忍睹。使得切爾西全隊毀于馬拉朵拉的一缸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