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毛豔華:佛山要對標國際一線城市彙聚創新資源

隨著《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簽署,粵港澳地區區域合作和一體化進程迎來歷史性機遇。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的重要一員,佛山該扮演一個什麼角色?市委書記魯毅在昨日的全會報告中提出,

佛山要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全面對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中心城市,特別要用好廣深兩個超大城市、香港“超級連絡人”,提升開放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的水準,為廣東改革發展作出佛山貢獻。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毛豔華對此評價認為,在與交通、產業、城市建設等方面,

佛山都應該有立足自身優勢的精准發力。

“香港+佛山”:服務業與製造業的優勢互補

今年6月初,市委書記魯毅、市長朱偉帶隊到香港,與香港特區政府達成了“7大領域11個重點專案”的合作,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內首個“香港+”合作。對於雙方的合作意向和合作項目,毛豔華評價“既有戰略性、前瞻性,又有貼近性、可操作性,突出了各自優勢和特色,契合了各自的發展訴求”。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毛豔華。/佛山日報記者周春攝

香港是國際重要的航運樞紐,也是國際金融中心,服務業發達,而佛山是製造業大市。毛豔華認為,兩者的合作,佛山能為香港現代服務業的繁榮特別是保持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地位提供產業支撐,

而香港在對外貿易方面的優勢能為佛山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新的動力。“兩地各自優勢產業和要素稟賦互為補充、相輔相成,可以依託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等重點合作平臺,深化在金融、貿易、專業服務、產業載體等各領域的合作,聯手參與全球競爭合作,實現產業共榮。”毛豔華建議。

交通樞紐:借力廣州降低物流成本

縱觀世界著名灣區,如三藩市灣區、紐約灣區和東京灣區,

交通網絡的多元化、快速化,成為灣區資源融合集聚的重要核心。隨著廣東珠三角新幹線機場專案規劃的落地,與高鐵佛山西站的開通,佛山“陸、空、江、海”的對外交通格局即將成型。但是要成為灣區內的經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型城市。毛豔華認為,佛山現在交通樞紐的發展還太“年輕”,不如借力廣州空港與海港資源,為佛山實體經濟降低物流成本。

毛豔華說,佛山沒有國際性的空港和海港,但佛山可以借力廣州,通過佛山西站主動融合廣佛組合樞紐,積極參與廣佛中共建南沙港,提升港口及內航道的航運能力,並儘快落實新幹線機場選址、規劃、建設。毛豔華強調,佛山現在應該做好的是搭建製造業貿易平臺、基地,再憑藉與廣州空港、海港資源的互聯互通,為實體經濟降低物流成本,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產業支撐:擔當灣區的製造業支柱

但凡世界級大灣區,均有著以先進製造業支撐起來的發展脊樑。佛山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製造業產業重要支柱,在發揮對粵港澳大灣區提供製造業支撐的同時,也提出了“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的發展目標。

對於這個目標,毛豔華表示:“佛山抓准、抓住了全球科技革命的機遇。”佛山要提升產業格局、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提升國際影響力,毛豔華認為,佛山需要重點關注物聯網產業。“物聯網是一個粘合劑,它與傳統製造業結合,能有效提升傳統產業的附加值。”毛豔華指出,像家電、陶瓷、紡織、傢俱等佛山傳統行業,他們迫切需要轉型升級,而物聯網應該成為其中的武器之一。

除此之外,毛豔華認為智慧裝備製造業的深化發展也應該成為佛山大力推進的事業,而3D列印、新能源汽車等新興行業的崛起,也應該被鼓勵。

區域合作:

佛山要主動發出自己的聲音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不斷深化,今後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化人才彙聚佛山,在此前提下,佛山的城市更新、城市開放格局就顯得尤為重要。

自2011年以來,為扭轉外界對佛山“有產無城”的印象,佛山提出了城市升級三年行動計畫、城市升級兩年延伸行動,並於2016年啟動城市治理三年行動計畫,從改善城市環境、拓展城市交通格局入手,面向國際打造“宜居宜業宜創新”的城市。毛豔華認為這些動作已經為佛山迎接全球優質資源打好了基礎,但是要對標國際一線城市、彙聚創新資源,佛山還需要在“硬體”和“軟體”方面努力。

“在城市基礎建設方面要立足國際化,比如路標要中英文對照,教育資源也應向國際化邁進。”毛豔華說,軟體方面,佛山要營造舒適、便捷的營商環境。“行政效率的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氛圍的提升等都是重要的軟體。”

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前提下,毛豔華強調佛山應該打破區域的經濟壁壘,形成經濟一體化,使人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之間能夠便捷地流通。而作為大灣區的一員,毛豔華強調佛山應積極主動地承擔大灣區的各種活動,“比如承辦大灣區的正式會議,發出佛山的聲音,提升佛山在大灣區裡的話語權”。

來源|佛山日報

文|佛山日報記者李黎星

編輯|夏瀟瀟

產業支撐:擔當灣區的製造業支柱

但凡世界級大灣區,均有著以先進製造業支撐起來的發展脊樑。佛山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製造業產業重要支柱,在發揮對粵港澳大灣區提供製造業支撐的同時,也提出了“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的發展目標。

對於這個目標,毛豔華表示:“佛山抓准、抓住了全球科技革命的機遇。”佛山要提升產業格局、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提升國際影響力,毛豔華認為,佛山需要重點關注物聯網產業。“物聯網是一個粘合劑,它與傳統製造業結合,能有效提升傳統產業的附加值。”毛豔華指出,像家電、陶瓷、紡織、傢俱等佛山傳統行業,他們迫切需要轉型升級,而物聯網應該成為其中的武器之一。

除此之外,毛豔華認為智慧裝備製造業的深化發展也應該成為佛山大力推進的事業,而3D列印、新能源汽車等新興行業的崛起,也應該被鼓勵。

區域合作:

佛山要主動發出自己的聲音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不斷深化,今後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化人才彙聚佛山,在此前提下,佛山的城市更新、城市開放格局就顯得尤為重要。

自2011年以來,為扭轉外界對佛山“有產無城”的印象,佛山提出了城市升級三年行動計畫、城市升級兩年延伸行動,並於2016年啟動城市治理三年行動計畫,從改善城市環境、拓展城市交通格局入手,面向國際打造“宜居宜業宜創新”的城市。毛豔華認為這些動作已經為佛山迎接全球優質資源打好了基礎,但是要對標國際一線城市、彙聚創新資源,佛山還需要在“硬體”和“軟體”方面努力。

“在城市基礎建設方面要立足國際化,比如路標要中英文對照,教育資源也應向國際化邁進。”毛豔華說,軟體方面,佛山要營造舒適、便捷的營商環境。“行政效率的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氛圍的提升等都是重要的軟體。”

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前提下,毛豔華強調佛山應該打破區域的經濟壁壘,形成經濟一體化,使人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之間能夠便捷地流通。而作為大灣區的一員,毛豔華強調佛山應積極主動地承擔大灣區的各種活動,“比如承辦大灣區的正式會議,發出佛山的聲音,提升佛山在大灣區裡的話語權”。

來源|佛山日報

文|佛山日報記者李黎星

編輯|夏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