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醫中藥:穴位貼敷預防治療哮喘的方法!

穴位貼敷療法就是用某些中藥制成藥餅或藥膏,貼在人體某些特定穴位上來預防治療哮喘的方法。常常在夏季三伏天和冬季三九天進行,故屬於冬病夏治或夏病冬治的療法。


一 方法

一般於農曆入伏之日起,取肺俞、膈俞、百勞、膏肓等穴位中的1-2對穴位,或湧泉穴。先用酒精擦拭皮膚消毒後,將配製好的藥餅或藥膏置於穴位上,以紗布包紮固定好。每次12-24小時取下,10天1次。連用3次。實際在臨床應用中,可不拘泥於伏天,夏季哪一天都行。

如果有效,可連用2-3年,可使哮喘發作減少,症狀減輕,甚至停止發作。

二 常用藥方

白芥子21g、細辛21g、甘遂12g、元胡12g,共研細粉,再加麝香0.15g,調勻,用生薑汁調成糊膏狀,並做成餅(約直徑1.5cm,厚0.5cm),貼敷于肺俞等穴位上。

吳椒膏:吳茱萸30g、白胡椒18g、公丁香6g、細辛3g、冰片2g,共研細粉,以醋調為糊狀,

貼敷雙側泉湧穴上,每晚1次,2-3周為一療程。主要適用於寒性哮喘。

芥藶皂膏:白芥子、葶藶子、牙皂各等分,共研細粉,以醋調為糊狀,貼敷于肺俞穴、泉湧穴上,每日1次,半月為一療程。適用於痰多哮喘。

桃仁藥餅:選用梔子仁、桃仁、杏仁、白胡椒各6g,糯米少許,共研細粉,以蛋清調和為麵團狀,分做成兩個藥餅,貼敷泉湧穴上。12-24小時1次,連用2-3次。適合各類哮喘。

礬醋藥餅:生明礬末20g,麵粉等量,

以醋調為糊狀,貼敷雙側泉湧穴上,每日1次,連用2-3次,適用於各類哮喘。

射龍藥粉:取射干、地龍各3g,冰片1g,共研細粉,蜂蜜調成膏狀,填滿肚臍孔,外以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1次,3次一療程。適用於各類哮喘。

白芥子、細辛、甘遂、元胡各等量,共研細末,鮮薑汁調糊膏狀,做成藥餅,分貼于肺俞、膈俞等穴位上,外以傷濕止痛膏固定,5-10小時去除,3天1次,5次為一療程。

三 注意事項

敷藥後局部皮膚有發紅、灼熱感,但不起泡。有時癢,不要用手抓破皮膚,以防感染。如有發泡時,立即取下,局部消毒後包紮或晾乾即可。如病人對膠布或傷濕止痛膏等過敏則禁用。上述藥物均為外敷用藥,毒性較大,切忌內服。

四 發泡療法

發泡療法實際上是在貼敷療法基礎上進行的一種療法。貼敷藥膏後使皮膚局部起泡而發揮藥效。通常刺激性較重的藥物貼敷,如白芥子90g、輕粉9g、白芷9g,共研細末,用蜂蜜調為糊膏狀,制成藥餅,先在身柱穴(第三胸椎下旁開2寸處)用生薑片擦局部皮膚,使之發紅、發熱,然後將藥餅在文火上烘熱,並貼敷於身柱穴上,這時局部皮膚就會發泡。為避免因貼敷處水泡擦破而感染發炎,可在大椎和身柱穴交替進行,每天或隔天1次。如兩穴均起水泡,可停數日待恢復後再進行貼敷。一般每次貼敷8-12小時,感到貼敷處有溫熱感或熱辣痛感,提示有效。若無熱痛感則預示效果不佳。

濟南哮喘病醫院專家提醒:貼敷療法並不是適合所有人,一定要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行貼敷。穴位貼敷也只能作為一種複製療法進行,不能代替常規藥物治療,特別是重症哮喘或哮喘發作期更不能因為穴位貼敷療法而停藥。

並貼敷於身柱穴上,這時局部皮膚就會發泡。為避免因貼敷處水泡擦破而感染發炎,可在大椎和身柱穴交替進行,每天或隔天1次。如兩穴均起水泡,可停數日待恢復後再進行貼敷。一般每次貼敷8-12小時,感到貼敷處有溫熱感或熱辣痛感,提示有效。若無熱痛感則預示效果不佳。

濟南哮喘病醫院專家提醒:貼敷療法並不是適合所有人,一定要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行貼敷。穴位貼敷也只能作為一種複製療法進行,不能代替常規藥物治療,特別是重症哮喘或哮喘發作期更不能因為穴位貼敷療法而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