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P2P理財:如何分析平臺資訊的真實性?

石頭客訊 縱觀P2P網貸發展,無論是惡意欺詐自融,還是經營不善而導致跑路的平臺。這些平臺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便是大量發佈虛假標的專案並且隨意挪用用戶資金,

直至資金缺口越來越大,最終導致崩盤只能選擇跑路。

作為投資人在選擇P2P理財平臺時,識別平臺資訊的真實性尤為重要。

平臺是否合法存在

每一個網貸平臺都會對應一個經營公司或企業,平臺的真偽性可先從其經營公司查起。需要查詢的內容包括公司的基本資訊、資質、註冊資本、法人以及股東資訊等。

方法:打開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選擇平臺公司登記機關所在地,輸入所要查詢公司的名稱,之後根據系統提示輸入驗證碼即可查詢到相關的資訊。

通過以上方法查詢可以看到所查詢公司的工商公示資訊,企業公示資訊,其他部門公示資訊和司法協助公示資訊。點擊不同的選項,可以分別查看不同主體公示的資訊,

然後在每個主體公示的資訊頁面上都可查看。並且可選擇查看公司的法人資訊,以及相關聯企業的基本資訊。當然,查詢企業資訊的方式不僅此一種,也可以利用一些專業性的APP查詢系統等。

標的專案是否真實

在悉知了P2P平臺的基本資訊,確認了平臺的經營企業是合法存在的之後,則需要重點分析平臺發佈標的專案的真實性。專案資訊主要包括兩方面:借款人(企業)資訊和風控資訊。

專案的真實性是識別平臺資訊最重要的部分,尤其對於抵/質押貸款模式而言更為重要。因為當借款項目真實存在時,即使借款人出現逾期或是耍賴不還錢的情況,平臺可以根據借款人的抵/質押物進行變現處置,然後用以償還投資人的本息。

確認借款人資訊是否真實,需要出借人多挑選出幾個項目仔細進行比對分析,平臺對單個項目進行造假較為容易,

但是對多個標的項目進行造假則很容易露出破綻。查看的資訊主要包括借款人的身份資訊、戶籍位址、工作情況、收入證明(或資產證明)、借款用途以及還款方式等。

關於平臺的風控是否到位,可以從借款源頭、還款能力、貸後管理等方面入手分析。對於抵質押模式需要重點關注抵/質押物是否真實存在、平臺必須是否有處置抵/質押物的權利、抵/質押物的市場價值是否覆蓋借款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