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帶一路音樂季:聯接中外,溝通世界

今天,首屆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大幕即將開啟,

一條“文化絲綢之路”伴隨著金色的音符徐徐延展,通達遠方,也通抵人心。

音樂季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作為深圳市委市政府回應國家“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在國內文化藝術領域所嘗試的率先垂範之舉,無論是立足於國家“一帶一路”發展倡議的主題音樂季概念本身,還是該音樂季所具有的形式和規模,都堪稱史無前例。

音樂季旨在展示和挖掘“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在音樂領域的特色和亮點,

同時歡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優秀音樂藝術團組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積極參與,共同打造五洲齊奏絲路華章、四海共用環球樂韻的音樂盛宴。今年的音樂季,共邀請了來自近30個國家和地區12個藝術團體的700多位中外藝術家,他們將為深圳市民帶來16場各具特色的精品演出,每一位深圳市民,都有機會同世界級的高雅音樂邂逅和親近。

“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形成於我國兩漢時期的絲綢之路,不僅是東西方商貿交易之路,更是中國和亞歐各國政治、文化、藝術交流的通道。西域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等藝術通過此路傳入中國;同時,中國的紡織、制瓷、儒學、道教等,也通過此路傳向西方,彼此產生了巨大影響。在這次宏闊的歷史文明交匯中,音樂藝術是最先相互接觸、最先跨越語言障礙、和親和力最強的先遣隊與“親善大使”。

《晉書·樂志》中有言:“是以聞其宮聲、使人溫良而寬大;聞其商聲,使人方廉而好義;聞其角聲,使人傾隱而仁愛;聞其微聲,使人樂養而好使;聞其羽聲,使人恭儉而好禮”,動人的音樂能夠引發靈魂的共振,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時至今日,古絲綢之路仍是一條重要的文化藝術長廊,在其沿途各地區各民族的藝術和生活中,

不難尋覓到往昔文明碰撞交融的“音符”。今天,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乘著歌聲的翅膀華彩亮相,亦懷抱“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初心,宣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鑒,增強包容和互信,營造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人文環境,期待用美妙的音符將海陸“絲綢之路”的文明和情誼串起,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友人一道共譜時代華章。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

“文藝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三十多年來,作為特區和視窗,深圳以敢為人先、勇於創新的精神在改革之路上矢志前行,奏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強音。某種意義上,深圳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亦如同一部氣勢磅礴的雄渾交響,而其中的每一個音符,都凝聚著深圳的精氣神,傳遞著深圳人的志向與抱負。在邁向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道路上,深圳需要擁抱世界,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優秀文明相遇相知,相互砥礪,攜手走向更激動人心的未來。《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中,即已明確提出加快推進策劃實施高水準的國際多邊藝術活動,助力深圳城市國際化建設,而音樂,則無疑是深圳與世界對話的“最好的交流方式”之一。

與一些城市相比,深圳的歷史文化資源難言豐厚,但文化是流動的,就像我們腳下的土地,隨著時代的變化和人類的發展,它孕育的東西數目繁多而又千姿百態。遼闊的北美大陸17世紀初葉只有幾處零散的居民點和稀疏的人口,但開拓新大陸的生活現實逐步把三大人種的居民聯繫起來,並使他們的文化發生接觸、衝突乃至融合。深圳作為中國最大的移民城市,文化流動、碰撞、交融與創新每天都在發生,深圳隆重推出“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也是城市文化強勁流動與拔節生長的證明。

古人說“樂以治心”,音樂是一種靈魂的語言。好的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錘煉人的意志,甚至拯救人的靈魂。列夫·托爾斯泰曾經直言不諱地說:“我喜愛音樂勝過其他一切藝術。”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也是一座快節奏的城市,但年輕火熱的心更容易同動人心魄的音符親近,背負著種種壓力的人們更需要音樂的撫慰和激勵。這次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全面施行惠民定價原則,將票價門檻降至最低,以期讓更多的普通市民走進劇場,走近高雅藝術,共用城市文化發展的果實。城市的文化品味是培育和薰陶出來的,高水準音樂季的出現,正是致力於培育和提升城市文化水準的探索和努力。

從今天起一直到4月16日,包括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香港中樂團、澳門樂團和深圳交響樂團將齊聚深圳,精彩亮相;具有國際頂級水準的立陶宛國家室內樂團與小提琴家羅曼·金的參與,也將樹立音樂季在室內樂領域的高度……在充滿希望和詩意的春天,從一帶一路迸發的音符將於深圳彙聚綻放,帶領我們抵達溫暖奇妙、充滿韻律的伽藍之地。(彭健)

來源:深圳新聞網相互砥礪,攜手走向更激動人心的未來。《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中,即已明確提出加快推進策劃實施高水準的國際多邊藝術活動,助力深圳城市國際化建設,而音樂,則無疑是深圳與世界對話的“最好的交流方式”之一。

與一些城市相比,深圳的歷史文化資源難言豐厚,但文化是流動的,就像我們腳下的土地,隨著時代的變化和人類的發展,它孕育的東西數目繁多而又千姿百態。遼闊的北美大陸17世紀初葉只有幾處零散的居民點和稀疏的人口,但開拓新大陸的生活現實逐步把三大人種的居民聯繫起來,並使他們的文化發生接觸、衝突乃至融合。深圳作為中國最大的移民城市,文化流動、碰撞、交融與創新每天都在發生,深圳隆重推出“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也是城市文化強勁流動與拔節生長的證明。

古人說“樂以治心”,音樂是一種靈魂的語言。好的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錘煉人的意志,甚至拯救人的靈魂。列夫·托爾斯泰曾經直言不諱地說:“我喜愛音樂勝過其他一切藝術。”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也是一座快節奏的城市,但年輕火熱的心更容易同動人心魄的音符親近,背負著種種壓力的人們更需要音樂的撫慰和激勵。這次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全面施行惠民定價原則,將票價門檻降至最低,以期讓更多的普通市民走進劇場,走近高雅藝術,共用城市文化發展的果實。城市的文化品味是培育和薰陶出來的,高水準音樂季的出現,正是致力於培育和提升城市文化水準的探索和努力。

從今天起一直到4月16日,包括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香港中樂團、澳門樂團和深圳交響樂團將齊聚深圳,精彩亮相;具有國際頂級水準的立陶宛國家室內樂團與小提琴家羅曼·金的參與,也將樹立音樂季在室內樂領域的高度……在充滿希望和詩意的春天,從一帶一路迸發的音符將於深圳彙聚綻放,帶領我們抵達溫暖奇妙、充滿韻律的伽藍之地。(彭健)

來源:深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