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扛鼎之作,華為手機三代Mate系列盤點!

以下內容由資深數碼觀察家蘇葉南傾情奉獻

近些年來華為可謂高歌猛進,在國內和國際市場都步步高升,去年更是狂賣1.3億台,勢頭直逼蘋果三星等一線大廠;而在高端市場上,

華為也意氣風發,P10、P10 Plus等高端機型相繼暢銷。不過,如果要問哪個系列最能體現華為的理工男氣質,也最能展現出華為近些年來的發展歷程,蜀黍認為還是要屬Mate系列。

今天蜀黍就在這裡為大家盤點下自Mate7開始的華為三代Mate系列旗艦。

Mate7:爵士人生如此驕傲

華為Mate7是Mate系列的第三代產品,也是華為第一款真正沖進高端的機型。

首部按壓式指紋安卓手機、定位于高端商務人士、持久的續航、出色的做工甚至於超高的溢價,這些都是華為Mate 7的標籤,也註定著Mate7的不平凡。其採用金屬一體化材質,超窄邊框設計,依然是6英寸大屏。核心硬體上,Mate7搭載麒麟925處理器,Mali-T628 GPU,並配i3輔助處理器;後置1300萬圖元索尼第四代BSI感測器,F2.0大光圈;電池容量更是達到了4100毫安培時,

足以睥睨群雄;同時,Mate7還支援NFC技術,這在當時是比較少見的。

Mate7上市之後,恐怕連華為自己都沒想到會賣得這麼好。當時不少經銷商甚至要連夜排隊拿貨,而線下華為門店內更是在短短一周內便銷售一空。作為一款定價3000+的國產手機,在iPhone6的打壓下Mate7能夠如此暢銷實屬罕見,

也正是由此鋪開了華為的高端之路。

Mate8:高性能和長續航的再一次突破

華為對Mate系列的定位就是“商務大屏大電量”,Mate7很好地發揮了這一特點,而到了Mate8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Mate8打出的口號是“高性能和長續航的再一次突破”。Mate8首發麒麟950處理器,

4顆A72高效能核心和四顆低功耗A57核心,配備i5處理器,並且還採用了業內最早商用的ARM Mail-T880 GPU,輔以4G最大運存,由此可見其性能之強悍。續航方面,華為Mate 8內置了一塊4000mAh高密度電池,足以保證重度使用一天,無疑非常符合經常出差的商務人士胃口。

更值得一提的是,

Mate8發佈之時,正值高通驍龍810的“火龍門”大規模發酵,不少手機廠商為了用戶體驗甚至只能捨棄驍龍810這顆Soc,轉而採用閹割版本的驍龍808,這對向來以低功耗見長的麒麟950來說無疑是一波很好的助攻,之後Mate8狂賣數千萬台,高通的功勞少不了。

華為Mate9:保時捷和徠卡光環加持

在Mate9,華為的創新能力再一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其全系搭載麒麟960處理器,首發AMRA73核心,GPU則升級到了ARM Mali G71 MP8,基帶則整合了LTE Cat.12基帶,基本追平當時最熱門的安卓Soc驍龍821。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高配置+大電池這樣一貫的經典組合,華為還拉來了德國保時捷和徠卡這兩大豪門助力。其後置徠卡認證雙攝,1200萬+2000萬圖元黑白鏡頭組合。保時捷版本則由華為聯合保時捷設計公司打造,機身頂部帶有Porsche Design LOGO,5.5寸2K雙曲面屏,外觀上採用跑車流線對稱設計,黑色金屬機身,售價也相當有逼格,國內價格為8999元,歐洲版本則突破一萬人民幣!

有了外援支援,再加上產品本身的優秀特性,Mate9想不火都難。上市初期,Mate9便瘋狂熱銷,在歐洲市場也很受歡迎,三個月便賣出了500萬台!

最後,是三代Mate系列的配置比較:

總結:作為華為在高端市場的扛鼎之作,以上三款Mate系列無論是在做工、性能還是產品溢價能力上,都代表了每一個時期國產手機的頂級水準,而其追崇的“大屏、長續航、高性能”也逐漸成為商務機的標杆理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下一代的Mate10又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拭目以待吧……

基本追平當時最熱門的安卓Soc驍龍821。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高配置+大電池這樣一貫的經典組合,華為還拉來了德國保時捷和徠卡這兩大豪門助力。其後置徠卡認證雙攝,1200萬+2000萬圖元黑白鏡頭組合。保時捷版本則由華為聯合保時捷設計公司打造,機身頂部帶有Porsche Design LOGO,5.5寸2K雙曲面屏,外觀上採用跑車流線對稱設計,黑色金屬機身,售價也相當有逼格,國內價格為8999元,歐洲版本則突破一萬人民幣!

有了外援支援,再加上產品本身的優秀特性,Mate9想不火都難。上市初期,Mate9便瘋狂熱銷,在歐洲市場也很受歡迎,三個月便賣出了500萬台!

最後,是三代Mate系列的配置比較:

總結:作為華為在高端市場的扛鼎之作,以上三款Mate系列無論是在做工、性能還是產品溢價能力上,都代表了每一個時期國產手機的頂級水準,而其追崇的“大屏、長續航、高性能”也逐漸成為商務機的標杆理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下一代的Mate10又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