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身死國滅,崇禎用血的教訓警醒世人這個道理

西元1644年,李自成帶著他的農民子弟兵雄赳赳氣昂昂的沖入了京城,而此時的崇禎帝正在煤山,他正合計著要在這裡用一根白綾結束這痛苦的人生。

要說崇禎其實挺倒楣的,

怪生的不是時候,正趕上一個王朝的末尾,他有心想要好好工作,搞好上下屬關係,關心民生民情,可是不行,他一個人改變不了這大形勢。所以終究還是做了一個亡國之君。

不過他這個亡國之君可跟別人不一樣,有膽量有氣節啊,與被別人百般侮辱然後殺掉或者窩窩囊囊的活著不同,

他自己先把妻子兒女都殺死,然後自己再緊接著殉國,寧死不屈。鐵骨錚錚的一個真漢子,放在抗日時代,絕對是名族英雄,所以他雖然是亡國之君,大家卻沒有覺得把他罵的狗血淋頭,一文不值。

老百姓在聽到他過世的消息都痛哭起來,甚至自發組織給他送葬,能得到這樣的待遇,在他之前的末代君主都沒有過,這也說明他個人還是很有人格魅力的。

跟他的先祖比起來,他算是比較賢明的啦,你看有幾十年不上朝的嘉靖帝,整天和道士神神叨叨的探討修仙長生,有喜歡木匠手藝的明熹宗,兢兢業業爭現魯班再世,還有促織天子明宣宗,鬥蛐蛐成狂,這一個個的,真要說起來,崇禎真是不要太完美,

好不啦?

勤儉節約,衣服破了讓自己老婆縫縫補補,實在不能穿了,再換新的。每天準時上班,時不時還要加班到深夜,二十多歲就勞動過度,生了白頭發,眼角有了魚尾紋,這要不夠,那還有,他從來不縱情歌舞,沉迷後宮。有多少皇帝都是因為享樂過度,誤了國事,丟了江山了,像崇禎這樣的,都可以憑得上一等勞模了。

他經常反思自己,動不動就下個罪己詔,承認下錯誤,許多皇帝都重面子,即使知道錯了,也要打腫臉使勁撐著不願意丟了皇家的顏面,崇禎可不好這一口,錯了就錯了,他不僅承認還當著全天下的面,大張旗鼓的認錯,做到這種程度也是沒誰了。

不過個人品德上沒得挑剔的崇禎卻還是犯了個大錯,

用人疑慮,不能完全信任他們。最臭名昭著的就是淩遲了袁崇煥。這邊袁崇煥剛把努爾哈赤打死了,還沒來得及開心,慶祝,一回頭就被崇禎緊急召回去,當即就給淩遲了,雖說袁崇煥不該殺了毛文龍,但是人家頂剛剛的軍事作戰能力就在那兒放著,清軍見了都要膽寒三分的,這下可好,窩裡反了,不用人家費一兵一卒,這麼個清軍入關的頭等障礙,他自己就給清除了,這不是上趕著去給別人打開城門,夾道歡迎麼?

好麼,袁崇煥一死,許多大將都寒了心,這麼個人也能被殺了,他們這些小將更是沒得混頭了。還有孫傳庭,也是被崇禎一手造就的悲劇,瞎指揮,給壓力。可惜了這個將軍,曾多次以少勝多,穩操勝券的打壓李自成,回頭卻又是被崇禎給坑死的。

以個人魅力見長的崇禎卻坑在生性多疑上面,實在虧的慌。

這不是上趕著去給別人打開城門,夾道歡迎麼?

好麼,袁崇煥一死,許多大將都寒了心,這麼個人也能被殺了,他們這些小將更是沒得混頭了。還有孫傳庭,也是被崇禎一手造就的悲劇,瞎指揮,給壓力。可惜了這個將軍,曾多次以少勝多,穩操勝券的打壓李自成,回頭卻又是被崇禎給坑死的。

以個人魅力見長的崇禎卻坑在生性多疑上面,實在虧的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