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半句話害死人,那些容易被誤解的儒家學說,據說有文化的都看懂了

儒家學說創立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經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後學的發展和傳承,已成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內、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然而,隨著儒學的流行,斷章取義的現象層出不窮,由此產生的謬誤,導致一些人對儒學持懷疑態度,認為儒學是敗壞道德和奴役社會的根源。其實不然,儒學所宣導的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以及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的中心思想,對當代的倫理道德、思想教育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父母在,不遠遊

侍親為孝,無正當理由不遠遊

語出《論語·裡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意思是,如果父母健在,身為兒女應該侍親為孝,若遠遊,必事出有因。孔子既強調子女應奉養孝敬父母,又不反對為正當明確的目標而外出奮鬥。

而後世人經常只說半句,“父母在,不遠遊”曲解成含有束縛子女人身自由的意味。這與原意大相徑庭。

孔子所說的“不遠遊”,並非絕對的不能遠遊,否則就跟“有朋自遠方來”自相矛盾了,告誡他人不要遠遊,又怎能指望他人自遠方來投奔自己。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臣父子,各司其職

此語出自《論語·顏淵》: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翻譯為現代文大意是: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

認為孔子提倡君主專制的人,往往拿這句話當依據。其實,孔子的本意是指君、臣、父、子要做到名實相符,盡職盡責。春秋時期社會變動,造成等級名分嚴重破壞,弑君殺父之事屢有發生,孔子認為上行下效、長幼有序、相互尊重才是維持正常秩序的根本。

而由此編排出來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實則是西漢董仲舒為維護封建等級制度而提出的,論證封建統治的神權、皇權、族權、夫權的合理性和永恆性。然而,這種思想與孔子的主張是背道而馳的。孔子主張“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行為標準是合乎“正道”,而非愚忠愚孝。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尊重心性自由,不強加刑罰,不強迫守禮

源於《禮記·曲禮》:“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下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側。”講的是“刑”和“禮”兩種禮儀,國君與大夫同乘車時,國君軾宗廟,大夫應下車;大夫與士同乘車時,大夫軾宗廟,士應下車;若庶人同車,則不必下車。國君會見大夫時,應以禮意,而不能加以刑意,故刑人這時要回避。這正是儒家“有教無類”、“以禮化民”的教化思想的具體體現。

而在秦漢時期,被注釋為“庶人沒有資格受禮遇,大夫擁有特權不受刑”,變成了因人論罪的依據。而這種解釋,與儒家所宣揚的“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的觀念相去甚遠。

君子六藝

君子六藝,文武兼備

說起君子六藝,你是想到了“琴棋書畫詩酒花”,還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呢?

在儒家學說裡,君子所修習的六藝是“禮、樂、射、禦、書、數”,指禮法、樂舞、射箭、駕車、書法和算數六種技能,文武兼備,這是君子的象徵,也是古代男子安身立命之本,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應具備的基本技能。

而隨著封建思想的盛行,在後世文人學者的筆墨之下,六藝漸漸變成了“詩、書、禮、樂、易、春秋”, 指《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的儒家六經,也就成了文人的象徵。後來“八股取士”盛行,更是將學問轉化為條條框框,儒者在軍事武功方面的修養被徹底摒棄。

存天理,滅人欲

追尋天道善念,克己修身養性

最早出現在《禮記·樂記》:“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這裡所謂“滅天理而窮人欲者”是指泯滅天理而為所欲為者。後成為朱熹為首的宋明理學思想(儒學分支)的重要觀點。

而後人在批判宋明理學時,卻把“存天理滅人欲”曲解為泯滅人欲,認為宋明理學禁錮人心自由。然而朱熹所推崇的“存天理”是對天理,善念的追尋,而“滅人欲”是指克己省身,修身養性。由此可知,這不是對人性的禁錮,反而是要保護人性,追尋本心,克制過度的欲望。

以上這一些,你都get到了嗎?在學習傳統文化時,不能蜻蜓點水、斷章取義,同時應對經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達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

國君會見大夫時,應以禮意,而不能加以刑意,故刑人這時要回避。這正是儒家“有教無類”、“以禮化民”的教化思想的具體體現。

而在秦漢時期,被注釋為“庶人沒有資格受禮遇,大夫擁有特權不受刑”,變成了因人論罪的依據。而這種解釋,與儒家所宣揚的“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的觀念相去甚遠。

君子六藝

君子六藝,文武兼備

說起君子六藝,你是想到了“琴棋書畫詩酒花”,還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呢?

在儒家學說裡,君子所修習的六藝是“禮、樂、射、禦、書、數”,指禮法、樂舞、射箭、駕車、書法和算數六種技能,文武兼備,這是君子的象徵,也是古代男子安身立命之本,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應具備的基本技能。

而隨著封建思想的盛行,在後世文人學者的筆墨之下,六藝漸漸變成了“詩、書、禮、樂、易、春秋”, 指《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的儒家六經,也就成了文人的象徵。後來“八股取士”盛行,更是將學問轉化為條條框框,儒者在軍事武功方面的修養被徹底摒棄。

存天理,滅人欲

追尋天道善念,克己修身養性

最早出現在《禮記·樂記》:“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這裡所謂“滅天理而窮人欲者”是指泯滅天理而為所欲為者。後成為朱熹為首的宋明理學思想(儒學分支)的重要觀點。

而後人在批判宋明理學時,卻把“存天理滅人欲”曲解為泯滅人欲,認為宋明理學禁錮人心自由。然而朱熹所推崇的“存天理”是對天理,善念的追尋,而“滅人欲”是指克己省身,修身養性。由此可知,這不是對人性的禁錮,反而是要保護人性,追尋本心,克制過度的欲望。

以上這一些,你都get到了嗎?在學習傳統文化時,不能蜻蜓點水、斷章取義,同時應對經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達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