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糖果行業如何玩轉分享經濟?綠愛糖果玩出新意

據國家資訊中心發佈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6年我國的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據悉,到2020年時,分享經濟交易規模占GDP比重將可能達到10%以上。從Uber到Airbnb,從Mobike到Gofun,

可以說,分享經濟正滲透於交通、住宿、娛樂行業,重新構建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方式,同時也逐漸成為全球性的經濟發展大趨勢。

除開住、行、娛樂,分享經濟的下一個風口會出現在哪裡?

中國分享經濟的下一個風口有望出現在四個領域,製造業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我國部分製造業企業生產能力過剩,富餘的生產能力被閒置;還有部分企業自身條件有限,技術更新和設備反覆運算不夠及時,面對更高的生產需求,難免心有餘而力不足。而分享經濟則有望為大企業和小微企業提供一個技術和設備的共用平臺,助力製造業進行資源的合理再配置。

分享經濟除了能讓製造業的生產技術和設備等硬體實現共用,

還能對“軟體”重新進行篩選整合,即精選能互通有無的客戶群體,讓他們之間實現各種資源分享。據瞭解,曾專注於生產糖果的食品製造企業綠愛,就從這點出發,將大企業客戶與微小企業的資源進行整合,實現了互利共贏的局面。

那麼,製造業企業如何從客戶間的資源分享獲利?

其實這個並不難理解。還是以綠愛為例,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微小企業對廣告糖定制的需求較少,

但其消費者對糖果的需求量很高,這意味著他們手上有著較為集中的消費群體流量。意識到這一點,綠愛開始將印有大企業客戶相關品牌資訊的廣告糖,放置於微小企業供消費者免費品嘗。

於是,小商家通過流量的分享,換取了糖果跟部分廣告收入;大企業廣告主經小商戶的推廣,讓廣告得到傳播;品嘗糖果的消費者,不花一分錢,就能享受健康食品。這樣一來,企業與商戶、企業與廣告主、企業與普通大眾之間的互利通道,

被綠愛輕鬆打通。

其實,綠愛的成功也並非偶然。綠愛曾因產品沒有亮點缺乏足夠的競爭力,無法獲得大客戶的青睞,於是綠愛開始對產品進行了重新定位,將廣告印於糖果包裝上,率先提出了“廣告糖”的新概念和新玩法。為了配合客戶定制化需求,綠愛斥鉅資打造了一條工業4.0智慧生產線。生產線的全面升級,“廣告糖”概念的大熱,

為綠愛佔領分享經濟新風口,提供了可能性。

作為分享經濟大環境下的一個成功案例,綠愛的成功轉型,其意義遠大於企業獲得了新的成長通路。據介紹,綠愛已面向社會開設投資管道,志同有意抓住分享經濟新機遇的人,共用時代紅利。時代浪潮洶湧,綠愛所描繪的藍圖能否實現,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