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王珮瑜|我不是小孟小冬,也不是程蝶衣,我只是京劇的一扇窗

11歲一鳴驚人,

卻不想當“孟小冬第二”。

毫不猶豫離開體制,

為了當梅蘭芳那樣的老闆。

喜歡張國榮,喜歡程蝶衣,

卻更想做段小樓。

我在臺上揮了1641次鬍子,第367次的時候,他們開始叫我“瑜老闆”。

——王珮瑜

春水誤王珮瑜 - 春水誤

作者:桃子

1

王珮瑜,女,京劇老生演員,余派第四代傳人。票友稱一聲“瑜老闆”,京劇界人贊一聲“小冬皇”。

初看到“ 瑜老闆”,是在綜藝節目《奇葩大會》。

一襲紅扣黑底長袍,短髮油頭,由於經常戴發套,髮際線明顯往後靠,開口聲音很低,標準的帥T的打扮。

王珮瑜上臺教了一個三級韻,“驚提、怒沉、喜展眉”,扎實的功底和講解的親切,讓台下的蔡康永、何炅誇讚不已。

在最近的《朗讀者》中,王珮瑜朗誦了一首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與其他嘉賓不同的是,王珮瑜用了京劇韻白。

女嬌娥 ,小身材,但一首古音念出豪放詞,卻是盪氣迴腸、餘音陣陣。

電影《梅蘭芳》裡,章子怡和黎明那段經典的對手戲,為章子怡扮演的孟小冬配唱的,正是王珮瑜。

電影《梅蘭芳》劇照

清末民國,高官富豪為捧戲子,一擲千金。《大宅門》裡,白玉婷一生未嫁,許身萬筱菊的照片。

我本以為那都是杜撰,可看到王珮瑜穿一身素色長袍,一副無框方眼鏡,手握一把紙扇。我想,或許那都是真的。

2

王珮瑜開始京劇學習,並不是童子功。幼時學評彈,到了11歲她才改學京劇。然而只學了2個月的時間,一出《釣金龜》拿下了江蘇省票友大賽的第一名。

這只是一項省內業餘比賽,小打小鬧。

“就每一個人,在生命階段出現的人,你從事的工作,你做的所有決定,實際上在你的生命的軌跡當中,每個節點都有一個註定。”

王珮瑜的這個節點就是范石人先生。在比賽過後,范石人先生主動表示要幫她改習老生。

當時的王珮瑜不過10歲出頭,很難說對京劇老生能有多熱愛,也不明白這個決定對以後的自己來說是否合適。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生來便能夠找到最合適自己的那條路,這種人真是太幸運,也太少了。

在十幾歲的時候老師當時就斬釘截鐵地對她說:

“你就應該唱戲,你就應該唱老生,你就應該選餘派,你就應該是餘派的第幾代傳人,你就應該成為繼孟小冬以後的又一個坤生,女老生。”

王珮瑜說,好。

也許這就是一見鍾情。

初二,王珮瑜報考上海戲曲學校,要學老生。

當時建國之後,所有的戲曲專業都不招女老生,就是男演男,女演女。縱然所有的考官都給了很高的得分,卻最終不錄取。

聽到這樣的落選結果,王珮瑜內心很沮喪。明明是一個唾手可得的東西,卻失之交臂。

這時,范石人便同他的公子,上海京劇院琴師範文碩一道參與斡旋,終使有關部門收回成命,破格錄取。

王珮瑜成了建國以後培養的第一位京劇女老生。

3

成名簡直就是受刑。

在我們眼裡,王珮瑜十八歲贏得了“小孟小冬”的名號;京劇界泰斗名師梅葆玖、譚元壽等人無不對她讚賞有加;二十五歲年紀輕輕就擔任上海京劇院一團副團長,一時風頭無二。

可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學戲是皮肉苦,身心苦,就算最後你唱出來,還是可能沒飯吃。

每天早上五點,就要起床繞著操場跑圈,然後是練早功,壓腿,打飛腳、跑圓場......完了之後學文化課。而在學戲的100個人裡,大部分人轉行,到最後出現在節目單裡可能就是那麼一兩個人,還是演個小配角。

電影《霸王別姬》裡,小賴子逃出去看戲,忽然他張嘴大哭:“他們是怎麼成角兒的啊?那得挨多少打啊?我什麼時候才能成為角兒啊?”

有時候王珮瑜也戲言:我都不用挨打,也能成角兒,真是太幸運了。有些人就是這樣順風順水,唱戲天資過人也好,老天故意賞碗飯吃也好。

可是王珮瑜過不了自己心裡那關。

在每一次演出前,她都會習慣性的焦慮,甚至每一次上臺前都會緊張到手指冰冷。

在1998年的某場演出中,王珮瑜唱一齣熟到不能再熟的戲,唱到一半,竟然忘詞了。王珮瑜在臺上停住了。那天觀眾並沒有喝倒彩,畢竟戲迷們捧著她啊。

回到後臺的王珮瑜默默卸妝,當時的校長走進化妝間,只說了一句:“你不能出錯啊!”

後來她回憶起那天:晚上回學校,下大雨。雨水就順著臉流,我圍著操場走了很多圈,覺得這雨水怎麼就不能洗乾淨我犯的錯誤呢?

梅蘭芳在自傳裡也提過,晚年的自己每一次上臺都像上刑場一樣。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你瞭解的越多,越愛這行,就越是膽戰心驚、如履薄冰。怕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師父,對不起祖師爺。

4

有一種傲氣,叫少年成名。

如果說25歲的王珮瑜是春風得意。26歲之後的王珮瑜就是初嘗挫敗。

那一年她從上海京劇院出來,去單幹。脫離體制,一時之間讓圈內人側目。《新民晚報》在文化版頭條登出消息,稱王珮瑜“扔掉鐵飯碗,誓死不回頭”。

王珮瑜不想在團裡做個勞務分配的演員,對於心高氣傲的王珮瑜來說這真是太憋屈了。

“梅蘭芳是角兒,有票房,那就做老闆,吹拉彈唱四梁八柱都是你養。現在?院長、黨委書記……可他們說了也不算,上面還有老闆。”

雖然戲迷們稱她一聲“瑜老闆”,可“挑班的才算真老闆。”她想做的是像梅蘭芳那樣養活一個戲班子的老闆,名副其實的劇團老闆。名角挑班,自己有資源,有名氣,有經驗,何愁戲迷不買帳呢?

王珮瑜跟房地產的一個長輩借了套140平米的房子做工作室,紅紅火火地幹起來。可一談合作,卻遭到拒絕。

“劇場、道具、燈光、服裝、舞美、配戲的演員,全都是體制內的。你已經變成體制外了,怎麼合作?領導挽留你,你卻不辭而別,傷了他的心。當你再回去和他談生意,誰會理你呢?你得扛這些冷眼旁觀。”

房子交不起房租被收。這麼快就走投無路,王珮瑜是真沒想到。那段時間她陷入失眠,胖了30斤。

有一天她坐在電腦面前,朋友坐在身後看了她好一會兒。“珮瑜啊,演員在舞臺上,是給觀眾一個性幻想的對象。你這樣,還有誰會來看你呢?”

王珮瑜覺得自己真的到了連朋友都看不下去的地步。她一個人去減肥,在經過半年的思想鬥爭後,她又回到京劇院。

事後,她這樣講:“體制不太可能為每一個個人做出完整細緻的全盤規劃;個人脫離體制的話做事情難上加難。”一個“難上加難”讓她收起了自己的傲氣。

王珮瑜在年輕時,驕傲地說自己“不做孟小冬第二,只做王珮瑜第一”。現在每次接受採訪,卻一臉誠懇地說,自己只是京劇的傳播者。

人如其名,別無分號

5

傲氣的人,也會害怕。

從少女到中年,王珮瑜總有超乎常人的孤獨。很小的時候王珮瑜就覺得自己既不是男孩子,也不是女孩子。

跟男孩子在一起,嫌他們髒兮兮的。跟女孩子在一起,玩洋娃娃,又是多無聊。

2008年3月20日,老師王思及去世。近幾年,啟蒙老師範石人、梅派京劇大師梅葆玖等老人也相繼離世。

他們的離開,王珮瑜開始恐懼,之前練功也好,老師都會在旁邊監督。現在一下子沒了老師,沒了這些前輩,王珮瑜開始不安起來。

“25歲的時候,我覺得被人理解是恥辱,就算表現出來是謙卑,那也是做出來的姿態。可30歲一過,前面的老人一走,就真的是孤單……

因為怕孤獨,所以我表現出一種很和藹可親的、很願意和大家分享的狀態,讓更多的人來關注京劇。”

6

如今,我只是京劇的一扇窗。

王珮瑜老生扮相

王珮瑜感慨:現在硬體條件好了,可是那些唱戲的大家卻沒了。

而自己是否能挑起京劇的大樑?面對觀眾的期待,王珮瑜心中更多的是忐忑。

伍子胥扮相

滿堂喝彩,一票難求。可要成為梅蘭芳那樣的大家,又談何容易啊。

有次為《張松獻圖》定制新服裝,王珮瑜專程跑蘇州量身、選料、定圖案。她看到西百花巷劇裝廠的老宅裡七八位老繡娘正在揮舞繡針。

那是最老的繡活兒,不用機器,不用燈光,全靠一針一線在有限的時光完成。

王珮瑜用吳語問她們:“阿姨啊,乃個妮子囡嗯阿學蘇繡”?(阿姨,您家女兒有學蘇繡嗎?)

其中一個阿姨緩緩抬起頭笑答:“伊篤勿肯學格!”(她不肯學這個!)

@王珮瑜

有多少老手藝走著走著,忽然就沒了。而憑藉一個人的力量實在薄弱。何況還是在體制內,適者生存,要變化實在不易。

守著一小嘬兒老戲迷,如果沒有年輕人的加入,這個圈子還怎麼玩,才能有生氣呢?

王珮瑜決定曲線救國,先讓年輕人喜歡她,再去瞭解京劇。

“我做的事,不是為了戲曲‘洋氣’,而是為自己、為戲曲,找到新的生命力。”

她開過公開課,做過京劇和吉他混搭演出,京劇和相聲混搭演出。辦京劇清音會,別人都是清唱、不扮戲、不著戲服。可她偏偏要跟觀眾互動,背後大螢幕彈幕不斷。

嘗試京劇VR版《游龍戲鳳》,把那段你我熟知和喜愛的紅爐暖酒 “海棠物語”通過360全景展示。

@瑜音社

可京劇圈內,王珮瑜也招來了不少非議:

大言不慚!跳樑小丑!口出狂言!你算什麼東西?!也配代表京劇?

對此,王珮瑜這樣回答:“如果我還是只會唱戲,那麼心胸就會陷於其中。當別人把這點驕傲戳破時,我就死掉了。”

從劇場中跳出來,把有緣分的年輕人引進來,這是王珮瑜現在更願意做的事。

7

看到王珮瑜總會讓人想到《霸王別姬》。

王珮瑜這麼講,自己很喜歡張國榮,也喜歡他演的程蝶衣。那種戲如人生的狀態特別好。

可是如果非要在程蝶衣和段小樓選擇一個,王珮瑜說:

“我更尊重程蝶衣,但在現實中可能會變成段小樓。程蝶衣愛戲,可是太癡。要把京劇傳承給更多的年輕人,任重道遠。恐怕還需要段小樓那樣的人。”

“你就應該唱戲,你就應該唱老生,你就應該選餘派,你就應該是餘派的第幾代傳人,你就應該成為繼孟小冬以後的又一個坤生,女老生。”

王珮瑜說,好。

也許這就是一見鍾情。

初二,王珮瑜報考上海戲曲學校,要學老生。

當時建國之後,所有的戲曲專業都不招女老生,就是男演男,女演女。縱然所有的考官都給了很高的得分,卻最終不錄取。

聽到這樣的落選結果,王珮瑜內心很沮喪。明明是一個唾手可得的東西,卻失之交臂。

這時,范石人便同他的公子,上海京劇院琴師範文碩一道參與斡旋,終使有關部門收回成命,破格錄取。

王珮瑜成了建國以後培養的第一位京劇女老生。

3

成名簡直就是受刑。

在我們眼裡,王珮瑜十八歲贏得了“小孟小冬”的名號;京劇界泰斗名師梅葆玖、譚元壽等人無不對她讚賞有加;二十五歲年紀輕輕就擔任上海京劇院一團副團長,一時風頭無二。

可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學戲是皮肉苦,身心苦,就算最後你唱出來,還是可能沒飯吃。

每天早上五點,就要起床繞著操場跑圈,然後是練早功,壓腿,打飛腳、跑圓場......完了之後學文化課。而在學戲的100個人裡,大部分人轉行,到最後出現在節目單裡可能就是那麼一兩個人,還是演個小配角。

電影《霸王別姬》裡,小賴子逃出去看戲,忽然他張嘴大哭:“他們是怎麼成角兒的啊?那得挨多少打啊?我什麼時候才能成為角兒啊?”

有時候王珮瑜也戲言:我都不用挨打,也能成角兒,真是太幸運了。有些人就是這樣順風順水,唱戲天資過人也好,老天故意賞碗飯吃也好。

可是王珮瑜過不了自己心裡那關。

在每一次演出前,她都會習慣性的焦慮,甚至每一次上臺前都會緊張到手指冰冷。

在1998年的某場演出中,王珮瑜唱一齣熟到不能再熟的戲,唱到一半,竟然忘詞了。王珮瑜在臺上停住了。那天觀眾並沒有喝倒彩,畢竟戲迷們捧著她啊。

回到後臺的王珮瑜默默卸妝,當時的校長走進化妝間,只說了一句:“你不能出錯啊!”

後來她回憶起那天:晚上回學校,下大雨。雨水就順著臉流,我圍著操場走了很多圈,覺得這雨水怎麼就不能洗乾淨我犯的錯誤呢?

梅蘭芳在自傳裡也提過,晚年的自己每一次上臺都像上刑場一樣。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你瞭解的越多,越愛這行,就越是膽戰心驚、如履薄冰。怕對不起觀眾,對不起師父,對不起祖師爺。

4

有一種傲氣,叫少年成名。

如果說25歲的王珮瑜是春風得意。26歲之後的王珮瑜就是初嘗挫敗。

那一年她從上海京劇院出來,去單幹。脫離體制,一時之間讓圈內人側目。《新民晚報》在文化版頭條登出消息,稱王珮瑜“扔掉鐵飯碗,誓死不回頭”。

王珮瑜不想在團裡做個勞務分配的演員,對於心高氣傲的王珮瑜來說這真是太憋屈了。

“梅蘭芳是角兒,有票房,那就做老闆,吹拉彈唱四梁八柱都是你養。現在?院長、黨委書記……可他們說了也不算,上面還有老闆。”

雖然戲迷們稱她一聲“瑜老闆”,可“挑班的才算真老闆。”她想做的是像梅蘭芳那樣養活一個戲班子的老闆,名副其實的劇團老闆。名角挑班,自己有資源,有名氣,有經驗,何愁戲迷不買帳呢?

王珮瑜跟房地產的一個長輩借了套140平米的房子做工作室,紅紅火火地幹起來。可一談合作,卻遭到拒絕。

“劇場、道具、燈光、服裝、舞美、配戲的演員,全都是體制內的。你已經變成體制外了,怎麼合作?領導挽留你,你卻不辭而別,傷了他的心。當你再回去和他談生意,誰會理你呢?你得扛這些冷眼旁觀。”

房子交不起房租被收。這麼快就走投無路,王珮瑜是真沒想到。那段時間她陷入失眠,胖了30斤。

有一天她坐在電腦面前,朋友坐在身後看了她好一會兒。“珮瑜啊,演員在舞臺上,是給觀眾一個性幻想的對象。你這樣,還有誰會來看你呢?”

王珮瑜覺得自己真的到了連朋友都看不下去的地步。她一個人去減肥,在經過半年的思想鬥爭後,她又回到京劇院。

事後,她這樣講:“體制不太可能為每一個個人做出完整細緻的全盤規劃;個人脫離體制的話做事情難上加難。”一個“難上加難”讓她收起了自己的傲氣。

王珮瑜在年輕時,驕傲地說自己“不做孟小冬第二,只做王珮瑜第一”。現在每次接受採訪,卻一臉誠懇地說,自己只是京劇的傳播者。

人如其名,別無分號

5

傲氣的人,也會害怕。

從少女到中年,王珮瑜總有超乎常人的孤獨。很小的時候王珮瑜就覺得自己既不是男孩子,也不是女孩子。

跟男孩子在一起,嫌他們髒兮兮的。跟女孩子在一起,玩洋娃娃,又是多無聊。

2008年3月20日,老師王思及去世。近幾年,啟蒙老師範石人、梅派京劇大師梅葆玖等老人也相繼離世。

他們的離開,王珮瑜開始恐懼,之前練功也好,老師都會在旁邊監督。現在一下子沒了老師,沒了這些前輩,王珮瑜開始不安起來。

“25歲的時候,我覺得被人理解是恥辱,就算表現出來是謙卑,那也是做出來的姿態。可30歲一過,前面的老人一走,就真的是孤單……

因為怕孤獨,所以我表現出一種很和藹可親的、很願意和大家分享的狀態,讓更多的人來關注京劇。”

6

如今,我只是京劇的一扇窗。

王珮瑜老生扮相

王珮瑜感慨:現在硬體條件好了,可是那些唱戲的大家卻沒了。

而自己是否能挑起京劇的大樑?面對觀眾的期待,王珮瑜心中更多的是忐忑。

伍子胥扮相

滿堂喝彩,一票難求。可要成為梅蘭芳那樣的大家,又談何容易啊。

有次為《張松獻圖》定制新服裝,王珮瑜專程跑蘇州量身、選料、定圖案。她看到西百花巷劇裝廠的老宅裡七八位老繡娘正在揮舞繡針。

那是最老的繡活兒,不用機器,不用燈光,全靠一針一線在有限的時光完成。

王珮瑜用吳語問她們:“阿姨啊,乃個妮子囡嗯阿學蘇繡”?(阿姨,您家女兒有學蘇繡嗎?)

其中一個阿姨緩緩抬起頭笑答:“伊篤勿肯學格!”(她不肯學這個!)

@王珮瑜

有多少老手藝走著走著,忽然就沒了。而憑藉一個人的力量實在薄弱。何況還是在體制內,適者生存,要變化實在不易。

守著一小嘬兒老戲迷,如果沒有年輕人的加入,這個圈子還怎麼玩,才能有生氣呢?

王珮瑜決定曲線救國,先讓年輕人喜歡她,再去瞭解京劇。

“我做的事,不是為了戲曲‘洋氣’,而是為自己、為戲曲,找到新的生命力。”

她開過公開課,做過京劇和吉他混搭演出,京劇和相聲混搭演出。辦京劇清音會,別人都是清唱、不扮戲、不著戲服。可她偏偏要跟觀眾互動,背後大螢幕彈幕不斷。

嘗試京劇VR版《游龍戲鳳》,把那段你我熟知和喜愛的紅爐暖酒 “海棠物語”通過360全景展示。

@瑜音社

可京劇圈內,王珮瑜也招來了不少非議:

大言不慚!跳樑小丑!口出狂言!你算什麼東西?!也配代表京劇?

對此,王珮瑜這樣回答:“如果我還是只會唱戲,那麼心胸就會陷於其中。當別人把這點驕傲戳破時,我就死掉了。”

從劇場中跳出來,把有緣分的年輕人引進來,這是王珮瑜現在更願意做的事。

7

看到王珮瑜總會讓人想到《霸王別姬》。

王珮瑜這麼講,自己很喜歡張國榮,也喜歡他演的程蝶衣。那種戲如人生的狀態特別好。

可是如果非要在程蝶衣和段小樓選擇一個,王珮瑜說:

“我更尊重程蝶衣,但在現實中可能會變成段小樓。程蝶衣愛戲,可是太癡。要把京劇傳承給更多的年輕人,任重道遠。恐怕還需要段小樓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