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民日報》連續兩天點贊中民投,都說了些什麼?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標照例成為各大媒體“圍追堵截”的對象。結合中民投自身兩年多的發展實踐,董文標主席關於“精准扶貧”和“供給側改革”的精彩觀點受到權威媒體的廣泛關注。

全國政協常委、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標

近日,《人民日報》記者就中民投開展精准扶貧工作的心得和產融結合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實踐採訪了董文標主席,並連續兩日刊出專訪報導。董文標主席的觀點和中民投的實踐為什麼引得核心黨報的連續關注?讓我們從文章的字裡行間一探究竟。

人民日報3月9日版面

《扶貧要扶在根上》

專訪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標委員

寧夏鹽池縣高沙窩鎮南梁村村民孫廣一家以前日子過得緊巴巴,住了幾十年的土房子一下雨就漏。伴隨著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在村子旁邊建起光伏電站,情況發生了改變。

2015 年,孫廣一家搬進了128平方米的新房,隨著新房搭建起的,還有一套院落式光伏發電裝置和一座標準化養殖圈舍。脫貧攻堅中,民營企業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

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標委員介紹,中民投形成“黨建引領,典型示範,產業支撐”的精准扶貧機制,打出“ 光伏+投資、光伏+投智、光伏+生態”這套扶貧多元化開發“組合拳”。

“等到所有發電設備並網發電,包括孫廣在內的鹽池縣74 個村8428 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將獲得近3000 元的發電收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董文標認為,

這種變“輸血”為“造血”的扶貧思路和方式,既以戰略思維謀劃全域,又極具操作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指導,同時也為民營企業以產業發展帶動扶貧工作指明了方向。

人民日報3月9日版面

《三大特色產業助力供給側改革》

專訪全國政協常委、中民董事局主席董文標

今年兩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受到廣泛熱議。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就是要圍繞老百姓的切實需求進行創新。激發非公經濟的活力,加速民營經濟發展,對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由全國工商聯發起、60家知名民營企業共同出資的中國民生投資集團新能源綜合示範區的光伏電站。寧夏電站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

據統計,2016年,中民投在光伏發電領域的累計發電量達6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省24萬噸標準煤,減少6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和16.3萬噸粉塵排放。保護了青山綠水,造福了子孫後代,我們新能源員工都很自豪。

並購物業社區

建立居家養老的多元增值服務體系

記者: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關於養老問題,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企業也探索出多種模式。在發展居家養老模式方面,中民投有何創新之處?

董文標:老齡化已成為中國社會面臨的嚴峻問題之一。目前,中國已經發展出許多社區養老專案,但多是政府補貼,難以實現盈虧平衡。而在中高端增值服務如高端護理、旅居養老等方面,卻明顯供給不足。居家養老是最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的養老模式。對此,我們提出“打造中國居家養老服務的領軍品牌”這一目標,彌補養老服務中的供給不足。

通過旗下的中民未來控股集團,中民投以社區物業管理為抓手,發展養老業務。

截至去年底,中民未來控股集團實現並購物業社區面積達4.2億平方米,覆蓋103個城市、1700個專案和1400萬社區居民。收購這些物業公司後,我們在社區建立了多元增值服務體系,為老人提供護理、康復等專業化養老服務,還聯合專業養老機構共同打造城市養老服務體系。

通過這些舉措,我們整合了社區周邊服務、醫療資源與養老機構,構建出一個醫與養結合、機構與社區結合的體系。下一步,還要逐步實現“1個社區設1個老年服務店、1個區域設1個老年服務站、1個城市設1家老年康復中心”的目標。

做綠色建築的領軍者

中民築友專利申請破千

記者:如今,依靠資訊化技術、符合綠色建築要求的裝配式建築受到廣泛關注。去年,國務院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請問中民投在裝配式建築的產業發展上有什麼亮點?

董文標:發展裝配式建築,是建築業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義。建造房屋不只是工地現場施工,更是要以節能減排為主旨,追求效率高、品質好、無污染,並盡可能減少房屋建造成本。裝配式建築帶來的不僅是環境的優化,更是對生產方式的變革。

中民投在發展裝配式建築的過程中,牢牢把握住高科技含量這一重要元素。中民投旗下有一家專注裝配式建築的企業,就是中民築友科技集團,這也是行業惟一一家上市公司。中民築友科技集團公司高度重視先進科技成果的投入與應用,通過自主研發形成了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領先全國的五大核心技術體系。如今,公司專利申請數量已達1100件、授權量610件,行業排名第一。

此外,公司還設有行業最完善的研發組織架構、最先進的科研創新平臺和未來科技實驗室。

中民築友科技集團公司全球首創的IDrawin 5MAC資訊技術體系,通過資訊化貫穿全流程的生產方式,實現工期比傳統建築方式節省30%以上。我們有信心在資訊化技術上打破國外壟斷,打造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資訊科技。

下一步,我們還將運用原創技術打造行業先進的大資料應用中心。屆時,國內所有建築企業都能在這個平臺上進行高效設計,擺脫國外技術的限制。

據統計,2016年,中民投在光伏發電領域的累計發電量達6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省24萬噸標準煤,減少6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和16.3萬噸粉塵排放。保護了青山綠水,造福了子孫後代,我們新能源員工都很自豪。

並購物業社區

建立居家養老的多元增值服務體系

記者: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關於養老問題,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企業也探索出多種模式。在發展居家養老模式方面,中民投有何創新之處?

董文標:老齡化已成為中國社會面臨的嚴峻問題之一。目前,中國已經發展出許多社區養老專案,但多是政府補貼,難以實現盈虧平衡。而在中高端增值服務如高端護理、旅居養老等方面,卻明顯供給不足。居家養老是最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的養老模式。對此,我們提出“打造中國居家養老服務的領軍品牌”這一目標,彌補養老服務中的供給不足。

通過旗下的中民未來控股集團,中民投以社區物業管理為抓手,發展養老業務。

截至去年底,中民未來控股集團實現並購物業社區面積達4.2億平方米,覆蓋103個城市、1700個專案和1400萬社區居民。收購這些物業公司後,我們在社區建立了多元增值服務體系,為老人提供護理、康復等專業化養老服務,還聯合專業養老機構共同打造城市養老服務體系。

通過這些舉措,我們整合了社區周邊服務、醫療資源與養老機構,構建出一個醫與養結合、機構與社區結合的體系。下一步,還要逐步實現“1個社區設1個老年服務店、1個區域設1個老年服務站、1個城市設1家老年康復中心”的目標。

做綠色建築的領軍者

中民築友專利申請破千

記者:如今,依靠資訊化技術、符合綠色建築要求的裝配式建築受到廣泛關注。去年,國務院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請問中民投在裝配式建築的產業發展上有什麼亮點?

董文標:發展裝配式建築,是建築業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義。建造房屋不只是工地現場施工,更是要以節能減排為主旨,追求效率高、品質好、無污染,並盡可能減少房屋建造成本。裝配式建築帶來的不僅是環境的優化,更是對生產方式的變革。

中民投在發展裝配式建築的過程中,牢牢把握住高科技含量這一重要元素。中民投旗下有一家專注裝配式建築的企業,就是中民築友科技集團,這也是行業惟一一家上市公司。中民築友科技集團公司高度重視先進科技成果的投入與應用,通過自主研發形成了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領先全國的五大核心技術體系。如今,公司專利申請數量已達1100件、授權量610件,行業排名第一。

此外,公司還設有行業最完善的研發組織架構、最先進的科研創新平臺和未來科技實驗室。

中民築友科技集團公司全球首創的IDrawin 5MAC資訊技術體系,通過資訊化貫穿全流程的生產方式,實現工期比傳統建築方式節省30%以上。我們有信心在資訊化技術上打破國外壟斷,打造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資訊科技。

下一步,我們還將運用原創技術打造行業先進的大資料應用中心。屆時,國內所有建築企業都能在這個平臺上進行高效設計,擺脫國外技術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