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德國GDP排全球第四,但一戰後對法國的賠款在2010年才還完

現在來看,德國那絕對是個很富裕的國家啊,人口才8000萬不到,GDP卻在全球排第4,人均財富更是世界前茅。但是德國一戰戰敗後的賠款卻在2010年才還完,這一戰到底是賠了多少錢啊?這麼富裕的國家都要償還這麼久。

這還要追溯到一戰,當時以德國為首包括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的軸心國集團跟英法俄協約國集團打仗,最後美國倒向協約國,使得德國逐漸扛不住,在最後關頭義大利倒戈相向,最後德國戰敗。而當時的國際慣例,

戰敗了就要割地賠款,德國的周邊地塊被英法俄等分割。而到賠款的環節,只剩下德國了。因為義大利搖身一變成了戰勝國,奧匈帝國這個時候基本上土崩瓦解了。

一戰後,德國戰敗,以法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主要戰勝國向德國索取大量賠款。

(1).戰後,法國企圖獲得最大限度的賠款,

以削弱德國,英美則希望吧德國變成其商品傾銷市場,希望德國經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復蘇,以牽制法國。

(2)面對德國“魯爾危機”和法國財政困難,美英開始操縱德國賠款問題,“道維斯計畫”為德國為德國經濟製造了條件。

(3).“楊格計畫”大大縮減了德國賠款問題,使德國收回一些經濟上財政上的主權。

(4).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德國財政困難,美國擔心德國經濟崩潰會影響歐洲政治經濟秩序和投資利益,

頒佈“胡佛緩債令”各國被迫接受。

(5).1932年《洛桑協定》後,德國不再支付賠款,希特勒上臺後乾脆取消賠款義務。德國賠款問題最終不了了之。 德國賠款問題的最終解決,是美英扶徳抑法政策的具體反映。是主要戰勝國之間矛盾加深和經濟危機的必然結果,是美國維護其歐洲利益的具體體現。

雖然歷史書上說1918年11月11日簽署的《貢比涅停戰協定》意味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但是對於德國人來說,一戰持續了將近100年,直到2010年10月3日,德意志聯邦銀行嚴格按照《凡爾賽條約》規定向戰勝國支付了最後一筆6990萬歐元的賠償金。

如今人們還在討論德國是否該為戰爭爆發承擔唯一責任。歷史學家克里斯多夫·克拉克認為,德國的罪責不比其他國家大,“《凡爾賽條約》讓德國陷入絕境,數百萬德國人的生活被毀掉、他們感到絕望甚至自殺。而法國還在繼續索要賠款,甚至在1923年為了保證煤炭的運輸侵佔了魯爾區”。

一代又一代德國人支付著屈辱的賠償,這些賠償包括:交出全部德國商船;每年上交20萬噸的新船;每年上交4400萬噸煤,37.1萬頭牛,德國生產的化工和醫藥產品的一半;德國失去殖民地;德國人的私有財產被徵用;此外還要支付1320億金馬克的賠款,這個金額相當於今天4500億美元,因為需要分期付款,賠款金額被增加到3000億金馬克。德國最終在1983年支付了全部戰爭賠款,但是直到2010年才償清了全部利息。

一代又一代德國人支付著屈辱的賠償,這些賠償包括:交出全部德國商船;每年上交20萬噸的新船;每年上交4400萬噸煤,37.1萬頭牛,德國生產的化工和醫藥產品的一半;德國失去殖民地;德國人的私有財產被徵用;此外還要支付1320億金馬克的賠款,這個金額相當於今天4500億美元,因為需要分期付款,賠款金額被增加到3000億金馬克。德國最終在1983年支付了全部戰爭賠款,但是直到2010年才償清了全部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