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跟著寶馬的腳步 探訪湖南非遺文化之旅

寶馬所做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CSR)分別涵蓋了資源創新、文化交流與社會融合、教育三個領域,在文化交流與社會融合領域最具標誌性的專案就是已經堅持了11年的“BMW中國文化之旅”。

在過去的十年裡寶馬對中國非遺文化的尋訪足跡遍佈中國21個省,向90個非遺專案捐贈了總計1630萬元,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今年成功開啟了“BMW中國文化之旅”的第二個十年。

7月26日,以“探三湘秘境,生機盎然的精神家園”為主題的湖南非遺探訪之旅正式開啟,在接下來的10天裡,由文化專家、設計師以及包含網通社在內的媒體和寶馬組成的探訪車隊,

走訪湖南省的14個市/縣,探訪近4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本文中大家將看到的是為期5天的湘南線之旅。

為期10天的湖南非遺探訪之旅共分為兩段,

兩條線路圍繞著湖南省非遺文化的分佈區域進行展開。前半段為湘南線,從湖南長沙作為起點,分別途徑炎陵縣、郴州市、桂陽縣、永江縣、永州市、邵陽市、最後返回長沙市。

第5天回到長沙進行後半段湘北線的交接,途徑汨羅市、益陽市、安化縣、常德市、吉首市、永順縣、最終到達張家界收官。

第一天:從長沙發車,開啟BMW中國文化之旅

7月26日,在氣勢恢宏的城步吊龍舞中,2017“BMW中國文化之旅”湖南非遺探訪車隊從長沙啟程,正式拉開“BMW中國文化之旅”年度系列活動的序幕。

BMW中國文化之旅——探訪第一站

第一站是湖南的醴陵市,這裡素有“中國陶瓷花炮歷史名城”的美譽,同時也是舉世聞名的釉下五彩瓷原產地。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歷史悠久,早在西元八世紀的中唐時期,湖南長沙銅官窯已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首創了高溫釉下彩繪的新技術。據考古工作者對遺物的研究,當時有在白釉下畫綠彩的,有在黃釉下畫褐彩的,有在青釉下畫褐綠彩的,還有在青黃釉下畫褐、赭、綠三色的等品種。2008年6月7日,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銅官陶瓷,湖南省望城縣銅官鎮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銅官陶瓷源遠流長,其傳統製作技藝“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二天:探訪炎帝陵及中國傳統戲曲

BMW中國文化之旅——探訪第二站

炎帝和黃帝一樣,同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因此中華兒女也稱自己為炎黃子孫,BMW中國文化之旅的第二站就來到了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息地——炎帝陵。

炎帝陵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譽,坐落於株洲市炎陵縣城西17公里處的鹿原陂,主要建築有炎帝陵殿和神農大殿。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十大文化遺產等。

炎帝陵的祭典活動也被列入了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被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根親文化盛事。炎帝陵的祭祀活動,歷代王朝都很重視,據歷史記載,炎帝陵自唐代開始即有奉祀,進入清代後,炎帝陵祭祀更加頻繁隆重,極一時之盛。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祖國的日益強盛,炎帝陵祭祀再度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共同嚮往的盛典。

BMW中國文化之旅——探訪第三站

結束了上午的炎帝陵祭典儀式,下午跟隨著寶馬的探訪團隊來到郴州市桂陽縣廟下村進行參觀,近年,廟下古村被列為中國保護傳統村落,桂陽縣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湘昆的發祥地,有昆劇、湘劇、祁劇、花燈戲在這裡薪火相傳、爭奇鬥豔,被譽為“戲窩子”。接下來我們就在廟下村的古戲臺欣賞了花鼓戲、儺戲、湘劇的表演。

晚上來到全國六大昆劇院團之一的郴州專區湘昆劇團,來感受昆曲的餘音繞梁。昆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表演結束後湖南省昆劇團團長羅燕作為傳承人進行了演講:“從昆曲申遺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新時代復興。”講述文化傳承的意義。

第三天:江永女書

幾乎很少人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女性專用的文字。第三天我們驅車來到郴州市江永縣,來探訪現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別文字(婦女專用文字)——江永女書,女書園裡包括一個女書學堂和四個女書展示區。

女書最早流行在湖南省江永縣瀟水流域,1982年,武漢大學宮哲兵教授在湖南省江永縣發現女書,震驚世界。女書,嚴格講應稱為“女字”,即婦女文字,是一套奇特的漢字,文字呈長菱形,筆劃纖細均勻,似蚊似蟻,民間叫它作長腳蟻字或螞蟻字,至今仍在一些高齡婦女中使用。探訪團也參與到其中學習了女書文字。

第四天:體驗大布江拼布繡

第四天的目的地是邵陽市,在這裡我們將跟著寶馬的團隊探訪流傳於民間的藝術品 —— 大布江拼繡和桃園刺繡的發展。

先來說說大布江拼布藝術,它起源于漢朝,盛行於明清及民國時期,是一種流行於民間的原生態造型藝術。拼布繡現已被列入郴州市的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大布江拼布藝術傳承人何娟,從小就喜歡這項藝術,在外面工作了幾年的何娟還是回到家鄉大布江,跟奶奶學起了拼布。她在學會基本技法後,更借鑒了其他藝術種類的表現方法,加入了現代生活中更加豐富多彩的元素和意象,使這門古老的文化遺產獨具魅力。

2008年她開始開發、整理和創作拼布繡產品,2011年成立了郴州市娟娟拼布藝術坊,引起了湖南大學文化傳媒的重視,現已初步將大布江拼布繡列為湖南大學文化產業研發項目。何娟在進行非遺文化傳承演講的時候向我們提到了她的繼承和創新,為了讓大布江拼繡火起來,還打造了一個創新平臺的應用(淘寶眾籌)。

第五天:湖南非遺之旅南線交接

第五天,湖南非遺的南線探訪之旅即將結束,今天將從邵陽市驅車回到長沙市,同時會在下午體驗湘繡,欣賞木偶戲和皮影戲,並在7月30日晚與探訪湖南非遺之旅的北線成員進行交接,開啟另一段非遺旅程的北線故事。

湘繡與蘇繡、蜀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2006年,湘繡被選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湖南省長沙市的湘繡研究所內,一起參觀了一層的兩個湘繡展廳並在三層的湘繡工作室近距離的觀看的湘繡作品的產生。

湘繡傳統上有72種針法。分平繡類、織繡、網繡、紐繡、結繡五大類,還有後來不斷發展完善的鬅(péng)毛針以及亂針繡等針法。對於湘繡的特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成新湘重點為我們介紹了鬅(péng)毛針法,將獅虎的毛繡出蓬鬆感,栩栩如生。

皮影戲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即使沒有近距離欣賞過,或多或少也在電視和電影中看到過。中國皮影戲在2011年入選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從西漢時期開始流傳至今已經2000多年。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今天我們一起欣賞的《雀之靈》和《梁紅玉》。

木偶戲是由演員在幕後操縱木制玩偶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在中國同樣歷史悠久,據瞭解是源於漢,興于唐,中國的傳統藝術之一。另外,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截止到這裡,為期5天的湖南省非遺文化的南線探訪之旅就先告一段落了,在第五天的晚宴中,南線的小夥伴將接力棒交到北線探訪隊成員的手中,另外一段神奇之旅即將啟程。如最初介紹到的,這段旅程將探訪40余項非遺項目,由於各種原因,在湘南線探訪之旅中所體驗到的竹編、竹刻、灘頭木版年畫等傳統技藝的非遺文化沒能一一介紹,但這樣一場探索之旅只能說才剛剛開始。

持續和創新的寶馬中國文化之旅

持續性、本土化以及創新性是寶馬每個CSR專案的重要屬性,這11年裡,寶馬不僅僅在堅持非遺保護這件事,同時也通過一些創新舉措來繼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去年,寶馬從“授人與魚”向“授人以漁”轉變,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從“資金資助”的模式升級為“持續性公益平臺”的模式,為非遺傳承人提供資源和管道,使非遺傳承人獲得“自我造血”的能力,促進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成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通過兩條創新性的非遺保護模式:一是以創新的方式推廣非遺領域的文化傳播;二是以創新的方式促成非遺手作產品的使用和消費,來助推非遺走進現代生活。

今年寶馬將在種模式基礎上實施“讓非遺走進現代生活”一系列創新探索,比如:在探訪過程中,由專家推選10位來自湖南的非遺傳承人,將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進行學習和交流;尋找具有創新潛力的非遺傳承人與不同領域的“非遺跨界創意大使”共同設計和孵化具有非遺核心工藝或元素的跨界創意作品等。

最後:不知道這樣一段旅程會不會讓你們心動,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湖南非遺探訪之旅,寶馬將繼續與螞蜂窩深化合作,推出《BWM中國文化之旅湖南非遺旅行攻略》,所以覺得看文章不夠盡興的、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文人雅士可已開啟一趟非遺之旅。而關於湘北之旅的文化探訪活動還未完待續。(圖/文 網通社 王靜亞)

文章標籤: 寶馬湖南非遺文化之旅責任編輯:孫琦

據考古工作者對遺物的研究,當時有在白釉下畫綠彩的,有在黃釉下畫褐彩的,有在青釉下畫褐綠彩的,還有在青黃釉下畫褐、赭、綠三色的等品種。2008年6月7日,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銅官陶瓷,湖南省望城縣銅官鎮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銅官陶瓷源遠流長,其傳統製作技藝“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二天:探訪炎帝陵及中國傳統戲曲

BMW中國文化之旅——探訪第二站

炎帝和黃帝一樣,同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因此中華兒女也稱自己為炎黃子孫,BMW中國文化之旅的第二站就來到了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息地——炎帝陵。

炎帝陵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譽,坐落於株洲市炎陵縣城西17公里處的鹿原陂,主要建築有炎帝陵殿和神農大殿。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十大文化遺產等。

炎帝陵的祭典活動也被列入了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被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根親文化盛事。炎帝陵的祭祀活動,歷代王朝都很重視,據歷史記載,炎帝陵自唐代開始即有奉祀,進入清代後,炎帝陵祭祀更加頻繁隆重,極一時之盛。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祖國的日益強盛,炎帝陵祭祀再度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共同嚮往的盛典。

BMW中國文化之旅——探訪第三站

結束了上午的炎帝陵祭典儀式,下午跟隨著寶馬的探訪團隊來到郴州市桂陽縣廟下村進行參觀,近年,廟下古村被列為中國保護傳統村落,桂陽縣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湘昆的發祥地,有昆劇、湘劇、祁劇、花燈戲在這裡薪火相傳、爭奇鬥豔,被譽為“戲窩子”。接下來我們就在廟下村的古戲臺欣賞了花鼓戲、儺戲、湘劇的表演。

晚上來到全國六大昆劇院團之一的郴州專區湘昆劇團,來感受昆曲的餘音繞梁。昆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表演結束後湖南省昆劇團團長羅燕作為傳承人進行了演講:“從昆曲申遺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新時代復興。”講述文化傳承的意義。

第三天:江永女書

幾乎很少人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女性專用的文字。第三天我們驅車來到郴州市江永縣,來探訪現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別文字(婦女專用文字)——江永女書,女書園裡包括一個女書學堂和四個女書展示區。

女書最早流行在湖南省江永縣瀟水流域,1982年,武漢大學宮哲兵教授在湖南省江永縣發現女書,震驚世界。女書,嚴格講應稱為“女字”,即婦女文字,是一套奇特的漢字,文字呈長菱形,筆劃纖細均勻,似蚊似蟻,民間叫它作長腳蟻字或螞蟻字,至今仍在一些高齡婦女中使用。探訪團也參與到其中學習了女書文字。

第四天:體驗大布江拼布繡

第四天的目的地是邵陽市,在這裡我們將跟著寶馬的團隊探訪流傳於民間的藝術品 —— 大布江拼繡和桃園刺繡的發展。

先來說說大布江拼布藝術,它起源于漢朝,盛行於明清及民國時期,是一種流行於民間的原生態造型藝術。拼布繡現已被列入郴州市的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大布江拼布藝術傳承人何娟,從小就喜歡這項藝術,在外面工作了幾年的何娟還是回到家鄉大布江,跟奶奶學起了拼布。她在學會基本技法後,更借鑒了其他藝術種類的表現方法,加入了現代生活中更加豐富多彩的元素和意象,使這門古老的文化遺產獨具魅力。

2008年她開始開發、整理和創作拼布繡產品,2011年成立了郴州市娟娟拼布藝術坊,引起了湖南大學文化傳媒的重視,現已初步將大布江拼布繡列為湖南大學文化產業研發項目。何娟在進行非遺文化傳承演講的時候向我們提到了她的繼承和創新,為了讓大布江拼繡火起來,還打造了一個創新平臺的應用(淘寶眾籌)。

第五天:湖南非遺之旅南線交接

第五天,湖南非遺的南線探訪之旅即將結束,今天將從邵陽市驅車回到長沙市,同時會在下午體驗湘繡,欣賞木偶戲和皮影戲,並在7月30日晚與探訪湖南非遺之旅的北線成員進行交接,開啟另一段非遺旅程的北線故事。

湘繡與蘇繡、蜀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2006年,湘繡被選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湖南省長沙市的湘繡研究所內,一起參觀了一層的兩個湘繡展廳並在三層的湘繡工作室近距離的觀看的湘繡作品的產生。

湘繡傳統上有72種針法。分平繡類、織繡、網繡、紐繡、結繡五大類,還有後來不斷發展完善的鬅(péng)毛針以及亂針繡等針法。對於湘繡的特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成新湘重點為我們介紹了鬅(péng)毛針法,將獅虎的毛繡出蓬鬆感,栩栩如生。

皮影戲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即使沒有近距離欣賞過,或多或少也在電視和電影中看到過。中國皮影戲在2011年入選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從西漢時期開始流傳至今已經2000多年。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今天我們一起欣賞的《雀之靈》和《梁紅玉》。

木偶戲是由演員在幕後操縱木制玩偶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在中國同樣歷史悠久,據瞭解是源於漢,興于唐,中國的傳統藝術之一。另外,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截止到這裡,為期5天的湖南省非遺文化的南線探訪之旅就先告一段落了,在第五天的晚宴中,南線的小夥伴將接力棒交到北線探訪隊成員的手中,另外一段神奇之旅即將啟程。如最初介紹到的,這段旅程將探訪40余項非遺項目,由於各種原因,在湘南線探訪之旅中所體驗到的竹編、竹刻、灘頭木版年畫等傳統技藝的非遺文化沒能一一介紹,但這樣一場探索之旅只能說才剛剛開始。

持續和創新的寶馬中國文化之旅

持續性、本土化以及創新性是寶馬每個CSR專案的重要屬性,這11年裡,寶馬不僅僅在堅持非遺保護這件事,同時也通過一些創新舉措來繼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去年,寶馬從“授人與魚”向“授人以漁”轉變,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從“資金資助”的模式升級為“持續性公益平臺”的模式,為非遺傳承人提供資源和管道,使非遺傳承人獲得“自我造血”的能力,促進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成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通過兩條創新性的非遺保護模式:一是以創新的方式推廣非遺領域的文化傳播;二是以創新的方式促成非遺手作產品的使用和消費,來助推非遺走進現代生活。

今年寶馬將在種模式基礎上實施“讓非遺走進現代生活”一系列創新探索,比如:在探訪過程中,由專家推選10位來自湖南的非遺傳承人,將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進行學習和交流;尋找具有創新潛力的非遺傳承人與不同領域的“非遺跨界創意大使”共同設計和孵化具有非遺核心工藝或元素的跨界創意作品等。

最後:不知道這樣一段旅程會不會讓你們心動,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湖南非遺探訪之旅,寶馬將繼續與螞蜂窩深化合作,推出《BWM中國文化之旅湖南非遺旅行攻略》,所以覺得看文章不夠盡興的、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文人雅士可已開啟一趟非遺之旅。而關於湘北之旅的文化探訪活動還未完待續。(圖/文 網通社 王靜亞)

文章標籤: 寶馬湖南非遺文化之旅責任編輯: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