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納粹德國發明的黑科技飛行背包,後來成為宇航員太空行走必備裝置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認為高科技可以用來控制世界,因此他們一直致力於發明創造各種新奇的軍事裝備,其中火箭技術是納粹德國最具有想像力的創新之一。

事實上,早在二戰初期,

一名德國科學家就在名為“奧斯陸報告”的檔中把火箭技術的細節都透露給了英國。於是英國人在二戰期間就不斷通過地下組織搜集這方面的情報,並組織有針對性的集中轟炸,這使得德軍的導彈直到1944年二戰後期才投入實戰,對改變戰局已經起不了什麼實質作用。

然而,德國科學家對火箭技術的研究運用並不僅僅局限於製造導彈,他們在1944年還在研發噴氣背包。德國工程師設計的這種飛行背包安裝有兩台噴氣發動機,一台主發動機提供向上和向前的動力,另一台火箭發動機則用於控制方向並保持穩定。

根據德國工程師的設想,德軍士兵無需穿著特種服裝,即可攜帶標準武器裝備使用這種飛行背包。他們可以從敵軍頭頂飛過,從盟軍後方發動突襲,還可以在複雜的地形中跳躍行進,成為神出鬼沒的飛行軍。此外,這種武器還可以幫助德軍士兵迅速越過盟軍設置的鐵絲網和雷區,以及河流壕溝等天然屏障。

不過在實驗階段,由於受到燃料攜帶量的限制,這種新式裝備的覆蓋距離不足100米,無法進行長距離飛行,其實戰前景大打折扣。隨著二戰接近尾聲,這項黑科技的研發也就耽擱下來。

從實戰角度看,像其它很多納粹德國的神奇發明一樣,這種飛行背包在當時的大環境下,註定無法發揮其實用價值,反而浪費了很多金錢和資源。1945年,美軍攻入德國本土,發現了這種飛行背包的原型機。美軍把它送回美國的貝爾實驗室仔細研究,但最終沒人敢於冒險操縱它試飛,於是只能暫時把它丟到一邊。

上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把納粹德國這項黑科技的原理用在了宇航領域,

之後噴氣背包也成為宇航員在太空行走的必備裝置之一,德國人的這項創新也終於在幾十年後得以實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