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令人嚇到懷孕的日本建築工地施工細節!中國還要多少年才能追上?

施工在國內一直是個熱門的社會話題,噪音、污染、安全等。在我看過的是施工案例中無一例外。(嗯...見識少)

寶寶最近半年也是一直被施工包圍著。家裡的社區從年前開始進行大面積的施工,

各種塵土飛揚,各種噪音污染;路面的泥土、髒水、砂礫等...經過都會覺得鼻子不舒服。

回到辦公室也有翻修施工、氣味、塵土也少不了。就連去朋友家...周邊也在起房子,一路上都要戴口罩,塵土什麼的也極其容易進到眼睛裡...

在我們大天朝被施工問題困擾的時候,鄰國的日本已經為我們做出了良好的示範。沒有大量的灰塵、沒有嚴重的噪音...甚至有親身去過日本工地的朋友和寶寶說“當時穿白襯衫進去,

出來的時候還是白襯衫”,真是不敢相信。

今天就給大家看看日本不一樣的工地施工環境。

建房子的流程

和國內不一樣,日本人造房子的工地上沒有那麼多工人,更多的工作是在標準化的工廠裡完成,再運到工地裡,像搭積木似的進行拼裝。這種做法能減少一小部分的噪音。

構建廠裡的生產線,通過統一機械化對建材進行加工,生產出統一標準的“模組化”建材。一棟簡易的民居從拼裝到入住,也只需要2天左右的時間,安裝過程甚至5小時左右就能完成。

從生產線上下來的樓梯。帶著鋼筋,預留好了相應的插孔,只要運到工地搭起來就行。

工人在工廠裡先把牆磚放在模具裡,

再放上鋼筋,倒入混凝土。從工廠裡出來的牆體就直接帶著牆磚了,工地現場的施工,更像是在搭積木。

不可避免的施工現場會有需要現澆混凝土的,工人在澆混凝土之前用高壓水槍清洗施工區域,不允許有任何的垃圾殘留,從小細節能看出大整體。

為了防止揚塵,施工時每往上搭一層,就包裝一層。

據說,日本人的建築施工十分追求效率,線路鋪設到第四層時,第一層的精裝修就進場施工了。

衛浴間也是整體安裝,所有的彎頭、雙通、三通管,都採用透明的塑膠材質。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旦發現管道堵塞,一眼就能看清,給檢修帶來極大的便利。

所有的走線都沒有開槽,直接用膠水固定線路。

工地沒有灰塵

日本的建築工地無論大小,總是讓你看不到裡面。負責施工的公司為了保持街道美觀,不影響周圍居民等,一定要先把工地圍起來,然後再施工。(施工完畢拆掉外牆看到漂亮的建築,應該會更驚訝建築的魅力)

這是東京銀座的一處施工現場,被包得嚴嚴實實,緊挨著的是一個商場。估計日本人也不用擔心PM2.5這回事。無論是蓋大樓還是建造獨門獨戶的別墅,日本的廠家都注意環保,並事先通告。

帷幕具有防塵、隔音效果。

房子開始建造之後,雖然每天從那棟房子走過,卻看不到裡面在幹什麼。施工公司已經用柔軟得像布似的東西把工地圍了起來。每天工事結束後,也看不到“圍牆”外面有任何垃圾,非常乾淨。

即便建造木質結構的房屋也會採取一些措施。

(圖為日本的一處造房工地。左圖為施工時的狀態,右圖為完工後,防塵布拆除的狀態。)

如果是商品房,那麼接近完工之前,這些帷幕上還會多出大樓外觀以及銷售廣告。這些帷幕直到大樓外觀全部裝修完後才揭下來,這樣不僅可以防止施工中發生物品掉落事故,還可以美化環境。

此外,日本的建築工地還注重廢物利用。一些施工單位會把剩餘的小木塊等留下來,並舉辦活動,讓周圍的孩子來一起做木工,這樣既環保還可以加深與居民之間的感情,更是對公司最好的宣傳和廣告。當然,施工之後收拾好全部垃圾,是每個施工公司都必須做到的常識。

日本工地施工後的清掃並非走過場,而是真正用水沖刷,讓水泥地達到沒有塵土的狀態。

乾淨的施工現場,幾乎看不到渣土、揚塵。場地佈置合理,施工道路通暢,大型機械停放有序、乾淨。

鞋面清潔器

地面採用2cm鋼板鋪設,適合各類大型設備機械行走。鋼板可多次、多地使用,節約成本,另外也便於現場沖洗清潔。現場的施工道路分隔、指示醒目有序,讓人一目了然。

工地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無處不在的各類收納箱——從各類專用的施工材料,到輔助施工的輔助用具,甚至各類不同的廢棄廢料等,都可以在施工現場找到其專門安置的收納箱。這也得益於日本人高度的環保意識和物盡其用的節約理念,使施工現場各類材料做到井然有序。

安全第一的原則

任何施工場地都應該秉持著“安全第一”的原則,日本人在這點上做的非常的嚴謹,絲毫不倦怠。

進入工地的任何人都要換上統一的工裝,戴上安全頭盔並且穿工裝鞋,沒有嚴格按照要求的人是禁止進入工地的。

在日本的建築工地,是不能隨意走動的。參觀人員和非本區域的作業工人,都只能走在畫線的道上,因為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工地安全警示板

施工安全塔,每週公司均會組織員工到這座塔前進行安全意識教育。

工作人員的指定吸煙區,裡面還張貼了相關規定,以確保工地的安全。

嚴格的檢查制度

工程品質的把控,離不開嚴格的檢查制度。

為此,日本人發明了很多實用簡單的檢查工具。不同顏色的標識,代表了不同條線的檢查。比如上面這些小工具,用於檢測保溫層的厚度,不同顏色的釘子對應不同的厚度,檢查時只需把相應的釘子插入保溫層,就能判斷是否達標。

檢查過程中發現有結構裂縫,立即進行標識,並作出相應的整改。

細緻的專業分工

在日本,建築工地上可能有20多個分包工程,其專業化分工相當細緻。比如,封膠這一個工序,就有專門的公司負責。

管道的封口,相當平整。能做到這種程度,就要說到日本的精細化分工了。

看完這些不得不承認,日本在某些細節方面確實比我們做的好,寫這篇文章的用意就是希望國人能夠借鑒、吸收他人好的東西,來更快更好的建設我們的國家。

想要獲取更多優秀設計案例和軟裝資訊,請您訂閱我們的頭條號或微信公眾號:Houzz設計私生活(id:houzz_design)

據說,日本人的建築施工十分追求效率,線路鋪設到第四層時,第一層的精裝修就進場施工了。

衛浴間也是整體安裝,所有的彎頭、雙通、三通管,都採用透明的塑膠材質。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旦發現管道堵塞,一眼就能看清,給檢修帶來極大的便利。

所有的走線都沒有開槽,直接用膠水固定線路。

工地沒有灰塵

日本的建築工地無論大小,總是讓你看不到裡面。負責施工的公司為了保持街道美觀,不影響周圍居民等,一定要先把工地圍起來,然後再施工。(施工完畢拆掉外牆看到漂亮的建築,應該會更驚訝建築的魅力)

這是東京銀座的一處施工現場,被包得嚴嚴實實,緊挨著的是一個商場。估計日本人也不用擔心PM2.5這回事。無論是蓋大樓還是建造獨門獨戶的別墅,日本的廠家都注意環保,並事先通告。

帷幕具有防塵、隔音效果。

房子開始建造之後,雖然每天從那棟房子走過,卻看不到裡面在幹什麼。施工公司已經用柔軟得像布似的東西把工地圍了起來。每天工事結束後,也看不到“圍牆”外面有任何垃圾,非常乾淨。

即便建造木質結構的房屋也會採取一些措施。

(圖為日本的一處造房工地。左圖為施工時的狀態,右圖為完工後,防塵布拆除的狀態。)

如果是商品房,那麼接近完工之前,這些帷幕上還會多出大樓外觀以及銷售廣告。這些帷幕直到大樓外觀全部裝修完後才揭下來,這樣不僅可以防止施工中發生物品掉落事故,還可以美化環境。

此外,日本的建築工地還注重廢物利用。一些施工單位會把剩餘的小木塊等留下來,並舉辦活動,讓周圍的孩子來一起做木工,這樣既環保還可以加深與居民之間的感情,更是對公司最好的宣傳和廣告。當然,施工之後收拾好全部垃圾,是每個施工公司都必須做到的常識。

日本工地施工後的清掃並非走過場,而是真正用水沖刷,讓水泥地達到沒有塵土的狀態。

乾淨的施工現場,幾乎看不到渣土、揚塵。場地佈置合理,施工道路通暢,大型機械停放有序、乾淨。

鞋面清潔器

地面採用2cm鋼板鋪設,適合各類大型設備機械行走。鋼板可多次、多地使用,節約成本,另外也便於現場沖洗清潔。現場的施工道路分隔、指示醒目有序,讓人一目了然。

工地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無處不在的各類收納箱——從各類專用的施工材料,到輔助施工的輔助用具,甚至各類不同的廢棄廢料等,都可以在施工現場找到其專門安置的收納箱。這也得益於日本人高度的環保意識和物盡其用的節約理念,使施工現場各類材料做到井然有序。

安全第一的原則

任何施工場地都應該秉持著“安全第一”的原則,日本人在這點上做的非常的嚴謹,絲毫不倦怠。

進入工地的任何人都要換上統一的工裝,戴上安全頭盔並且穿工裝鞋,沒有嚴格按照要求的人是禁止進入工地的。

在日本的建築工地,是不能隨意走動的。參觀人員和非本區域的作業工人,都只能走在畫線的道上,因為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工地安全警示板

施工安全塔,每週公司均會組織員工到這座塔前進行安全意識教育。

工作人員的指定吸煙區,裡面還張貼了相關規定,以確保工地的安全。

嚴格的檢查制度

工程品質的把控,離不開嚴格的檢查制度。

為此,日本人發明了很多實用簡單的檢查工具。不同顏色的標識,代表了不同條線的檢查。比如上面這些小工具,用於檢測保溫層的厚度,不同顏色的釘子對應不同的厚度,檢查時只需把相應的釘子插入保溫層,就能判斷是否達標。

檢查過程中發現有結構裂縫,立即進行標識,並作出相應的整改。

細緻的專業分工

在日本,建築工地上可能有20多個分包工程,其專業化分工相當細緻。比如,封膠這一個工序,就有專門的公司負責。

管道的封口,相當平整。能做到這種程度,就要說到日本的精細化分工了。

看完這些不得不承認,日本在某些細節方面確實比我們做的好,寫這篇文章的用意就是希望國人能夠借鑒、吸收他人好的東西,來更快更好的建設我們的國家。

想要獲取更多優秀設計案例和軟裝資訊,請您訂閱我們的頭條號或微信公眾號:Houzz設計私生活(id:houzz_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