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天下名堡在晉中,張壁古堡數第一

張金祥賦作之張壁古堡賦

蠶蔟山陰,雀鼠穀畔 。

三賢故里,天下名傳。

邑南十五裡,洪馬會窯灣 。

地曰張壁,塢壘興焉 。

明堡銜奇崛山勢,暗道接百轉深淵 。

北入中原要隘,兵家必爭險關。

嗟乎,溯古堡之源,諮嗟蜀道攀岩。

掌故莫衷一是,史書未著片言。

蓋聞:

永嘉亂,天下變。

南偏安,北狼煙。

群魔亂舞,生靈塗炭。

門閥士族,扼要據險。

外築高牆,內掘秘☆禁☆洞。

機巧連環,強敵扼腕。

歷代卓越經營,日漸巍巍大觀 。

奇哉古堡,神機珠聯。

順天而生,應人而建。

禦風理水,巧運五行如神,軍防民生得兼 。

奎壁聯輝,分明天之府庫,更似古桃花源 。

形勝之至,誰堪比肩?

壯哉古堡,雄姿偉岸。

高牆百尺,

蘊多少義勇故事 :

神武明月,定楊可汗,將軍何時曾亮劍 ?

萬米地道,藏炫麗謎團幾許 :

雙眼二郎,泥鐵神像,“急早回頭”為哪般 ?

幾朝戰馬爭嘶鳴?幾番倉谷囤千石?

美哉古堡,風月無邊。

琉璃溢彩構奇珍,武廟神堂迷聯翩 。

裡閭通衢皆守備,淺巷深宅隱若現 。

裡仁之美,德星拱聚 。

勇士張義,僧寶寬賢。

千年古槐抱楊柳,北望空王南可汗。

佳話聲朗,秧歌聲漫。

怎一個安逸逍遙去處!

身在張壁,

何人羨做神仙?

贊曰:

張壁古堡,奇絕迷險。

完固至今,曠世奇觀。

漫遊十萬平方米,穿越一千六百年。

凱嘉雄心義舉,日月天光可鑒。

重興正酣,任重道遠。

四方賓朋,鹹來相與。

大同于斯,古堡日盛。

美美與共,不亦悅乎!

張壁古堡:地道尋覓古之離奇

張壁古堡是個神秘的所在,

軍事專家吳如崇在介休博物館提筆寫成“古廟神佛異,明堡暗道奇”。“異”指張壁各廟廟神都與山西有關,實屬國內罕見。“奇”是說張壁古堡填補了中國軍事工程建築史上的空白。

張壁古堡是我國現有保存比較完好的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宗教活動為一體的,

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 保留下來的古代建築頗多,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遺址、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臺、明清民居等許多文物古跡,特別是隋唐地道、劉武周廟、琉璃碑等為全國罕見,張壁獨有。

古堡有三大看點,一是三道軍事防線:即城垣、裡坊、暗道;二是可罕王祠、空王佛行宮、關帝廟、真武廟、三大士殿、呂祖閣、二郎廟等古代建築;三是古代民居、黃土原風光與淳樸的民風。

遊玩沒完

探訪介休張壁古堡

晉中平原白雪飄飛,我乘坐依維柯從祁縣前往靈石。

靈石縣舊屬介休,隋文帝巡幸途經此地,挖河開道時掘出巨石,其色蒼蒼,其聲錚錚,並有“大道永吉”四字,以為祥瑞,稱之為靈石,並以此名置縣。這塊靈石如今被保存在舊城北端的天石公園內,據考察,實為一塊含鐵量較高的隕石。靈石縣城或許是山西最小的縣城之一,由兩條主要街道組成,一條名為舊街,一條名為新街。當我踏著正在消融的積雪步入靈石縣城時,整個舊城區全部被封閉起來建設規劃中的“天石新城”,我很容易就在新街的西端找到了“天石公園”,一睹慕名已久的靈石。靈石如今被放置在靈石亭內,通體烏黑,滿身孔洞,許多地方被遊人撫摸得鋥亮,與此前所聞基本一致,只是傳說中的“大道永吉”四字卻無處尋覓。

靈石縣只有兩條公交線路,一路車駛往12公里外的靜升鎮王家大院。第二天早晨,我乘坐一路車在途中下車,步行二十分鐘,前往蘇溪村,那裡,有一座資壽寺。資壽寺始建于唐代,重建于金代,做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卻遠不如兩公里外的王家大院知名,大多數人知道它,緣自於十八羅漢頭海外回歸的傳奇故事。資壽寺內共有塑像79尊,多數為明代作品,以菩薩和十八羅漢塑像藝術水準最高。十八羅漢是佛教寺廟的傳統創作題材,喜歡遊覽寺廟的朋友對這十八羅漢的身份與故事都不會陌生,儘管如此,資壽寺十八羅漢惟妙惟肖、生動傳神的藝術感染力仍讓我讚歎。而資壽寺主殿內宏偉的塑像與精美的背光,更使我這個檻外人推崇。偏遠小村內竟然有建有如此規模與藝術成就的寺廟,以至於我對蘇溪村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下午三點半,遊覽完王家大院,我踏上介休市的11路公車,半個小時後,來到了介休市。

介休之行的第一站,是順城關正街東端的襖神樓,也就是當地人所稱的玄神樓。襖神樓位於三結義廟內,建築年代較晚,為清代作品,結義廟建築規模也不大,目前僅存一樓一殿。但是,這座襖神樓卻是我國古代樓閣式建築中的佳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萬榮的飛雲樓、秋風樓並稱山西三大名樓。襖神樓平面呈“凸”字型,高25米,深20米,設計奇巧,氣勢宏偉壯觀,它既是三結義廟的山門,也是酬神的戲樓,同時還是一座過街樓,順城關正街就從樓下穿過。如今,襖神樓不再做為山門與戲樓使用,但過街樓的功能仍然保留,行人車輛熙熙攘攘,行來穿梭於這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

介休之行的第二站,是廟底街的後土廟,這裡同時也是介休市博物館所在地。後土廟規模宏大,佈局嚴謹,是為祭祀後土神而建造的一座道教廟宇。後土廟最主要的建築是三清樓,前有抱廈,後有戲樓,十分宏偉,與襖神樓有相通之處。後土廟最傑出的藝術成就是其琉璃工藝,走入後土廟的同時也就走進了一座琉璃藝術的博物館,其精湛的工藝、逼真的形象、歷久不衰的色澤令人歎為觀止。

介休之行的重點是市區東南15公里龍鳳鄉的張壁古堡。2001年9月,我前往綿山時,曾留意過張壁古堡的交通情況。介休市有兩家公交公司,各有11條線路,一家名為公交有限公司,前往王家大院的11路車即為該公司線路,另一家名為公交客運公司,該公司的4路車前往張壁村,但因為客源稀少,4路車已經停運,只好與帶我前往襖神樓的計程車司機小王約定以五十元的價格包車前往張壁古堡。

第二天上午九點,司機小王準時來到供貿賓館接上我,半個多小時後,我們來到了龍鳳鄉張壁村,村外的停車場上,停放著三輛高級轎車,全部是軍隊牌照,聽說是總參的幾位軍官來此參觀地道。

張壁古堡背靠綿山,面對平原,依坡建於黃土原上,是一座集軍事、民用功能於一體的千年古堡,其主要特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正如一位專家的題詞:古廟神佛異,明堡暗道奇。

張壁古城堡呈長方形,東西374 米,南北244 米,城堡周長1300米,堡牆為版築夯實,高約五到七米,大多構築或重修于唐代到明清時期。

古堡建有南北兩座城門,北堡門為磚砌,築有甕城,甕城城門面向正東偏北開設,與北堡門構成了兩道堡門。兩道堡門不在一條中軸線上,這既是遵循古代軍事防禦的原則,同時又寓有風水不外流之意,並使甕城城門指向800 米外的一座小山丘“照壁”和“照壁”上的象徵北斗七星的七棵槐樹。

北堡門為張壁古堡的正門,但目前因為交通方面的原因,遊客基本都從南堡門進入。南堡門為石砌,堡門上有一座石雕龍頭,象徵龍首;門外有九條紅石鋪路,象徵龍鬚;進入城堡,是一條連接南北兩個堡門的交通主幹道,這條長約三百米的街道以石板鋪地,象徵龍身;清朝年間,堡中居民出於諧調風水和興盛文運的考慮,由堡外花費人力財力運入石材,將街道中央的青石板挖起,鋪設了三列平行的紅色長石條,一直從南堡門延伸到北堡門,它象徵著龍脊。

沿著龍脊前行,街道兩邊整齊地排列著古樸的店鋪門面和民居。張壁村的劉老師向我介紹說,張壁古堡在興盛時也曾商賈雲集,成為物資交流的中轉地,當年街道兩側,大多都是各類商行和車馬店。

劉老師長年研究、發掘張壁古堡的歷史與文化,他還告訴我,稍加留意的話,就會發現南北兩座堡門是相互看不見的,它們並不在一條貫穿的直線上,因為連接兩座堡門的主街道在兩端被有意加上了弧度,略呈“S”型,這樣的設計也是出於“風水不外流”的考慮。

在古堡中心偏北的地方,主街道西側生長著一株罕見的槐抱柳,相傳植于宋代。劉老師介紹說,在槐抱柳附近,街道兩側原來各有一個小水塘,它們與呈“S”型弧線的街道共同構成了陰陽太極圖,七十年代,槐報柳西北側興建村小學,因為堡內狹促,運送建築材料的卡車無法倒車,所以將水塘填平。

張壁古堡雖然面積只有一萬二千平方米,但卻具有完整的城市形態,有軍事防禦的甕城,有小巧的鐘樓和鼓樓,有完善的城市給水系統——堡內有多達六眼的水井,有公共活動場所和政治文化中心——甕城邊的戲臺,有宗教活動場所,這些特徵,使得張壁古堡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村堡,而更像是一座小城。

張壁古堡還保留著我國多數古城均已消失的隋唐城市遺存的“裡坊”,各個“裡坊”巷門、門樓配備得當,若關門落鎖,可謂堡中有堡。

城市街巷組織上,張壁古堡主次街道分明,南北主幹道與東邊三巷、西面四巷構成“丁”字結構。東三巷為靳家巷、大東巷、小東巷,西四巷為西場巷、賈家巷、王家巷、戶家園。西四巷建築錯落遞次,街巷格局嚴整,過去多為富戶居住,門楣考究,磚、木、石雕精美,保存完好的民居目前主要集中於戶家園與賈家巷的嘉會堂。劉老師告訴我,這些富戶的後代,大多已經遷出張壁古堡,他們的祖屋也被封閉,無緣參觀。

張壁古堡同時也是一座軍事城堡,除了軍事地道和城牆以外,地面上還殘留著其它軍事遺跡。例如,西場巷原來就是軍隊操練的校場,而戶家園,則是平民的集中居住地,戶家園地勢較低,巷口上方建有過街天橋,天橋與北堡門城牆相連,上過兵,下過民,避免了軍民雜居時士卒對平民的騷擾。

古堡內的建設規劃無一不反映著中國古代天人合一、順應風水的思想。張壁古堡為子坐午向,南高北低,有悖於古代城市選址“子午”坐城須北高南低的規律,因而在北堡門上建了兩座廟宇,一為“真武廟”,一為“二郎廟”,廟頂標高超過南堡門,以使北高南低。由於綿山的地勢高陡,“沖”氣足,所以又在南堡門外建造了關帝廟,以遮擋來自綿山的“煞氣”。

最令人稱奇的是,小小一個張壁古堡,竟然建有唐代以來的近十座寺廟宮觀,宗教及其它古建築密度之高,極為罕見。古堡內目前保留的古代宗教、民俗建築主要有:真武殿、二郎廟、空王佛行宮、興隆寺、地藏王菩薩殿、呂祖閣、三大士殿、可汗祠等等。

空王佛,俗名田志超,成佛於綿山雲峰寺,被尊為綿山山主。張壁古堡距綿山不到十公里,這裡出現他的行宮也就不足為奇了。大殿內的主塑像為空王佛,佛體貼金,背光華麗,山牆上繪有田志超成佛的壁畫。空王佛行宮與毗鄰的真武廟大殿上頂端,均有明代三彩琉璃裝飾,華麗精美。在大殿廊下立有兩座稀世罕見的琉璃碑,碑之通體為琉璃燒制,孔雀藍底,黑字書寫,碑額為青黃綠二龍戲珠,分別記述田志超成佛的過程和空王佛行宮修建緣起。據說,這兩座碑是我國目前絕無僅有的琉璃碑,堪稱琉璃藝術世界中的奇葩。有人說介休是我國琉璃藝術建築的寶庫,這兩塊碑無疑又是一個例證。

北甕城城牆上,還建有一座二郎廟,劉老師介紹說,此地供奉的卻並非二郎神,而是北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崇。雖然劉老師的論據並非完全站得住腳,但也不無道理。

在古堡南門外,還建有一座彌補風水的關帝廟。關帝廟東院內原來供奉著千手千眼觀音,文革期間,觀音像被毀,人們在觀音像後發現一夾壁牆,內藏有一尊高約一米的泥塑像,似佛非佛,似道非道,從服飾和冠戴看,像是宋代以前的官員。後來人們又從泥像腿部的破損處發現這是一尊澆鑄的實芯鐵像,表面加以泥塑。有關考古專家看後,認為這種鐵像加泥塑的制像法從未見過。至於為什麼要如此制像,塑像為什麼佛、道、儒三教集於一身,為什麼藏於夾壁牆內,則無人能夠解釋。

關帝廟院內,陳列著一塊巨石,相傳為建堡時的鎮堡之物,巨石上赫然浮現出一幅雄雞圖,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版圖。院內還有一架雙龍碾,導遊小姐進入辦公室內,從火爐上提出一壺熱水來,走到雙龍碾前,向盤面與碾子一澆,若隱若現出兩條極具寫意效果的龍來。導遊小姐還煞有介事地告訴我,用雙龍碾碾出的面特別香甜。

看完雙龍碾,我跟隨導遊小姐進入了隋唐地道。張壁古堡地下遍佈地道,規模宏大,結構奇特,與堡內四通八達,構成一個地下軍事防禦設施。整個地道估計長10華里,呈S型走向,三層立體網狀結構,高層距地面一米餘,中層距地面八至十米,底層距地面十七至二十米,各高兩米左右。堡外南北面溝中有洞口,既可作為進出口,又可用作哨位。古堡內現有水井六眼,每眼井的井壁上均開有洞口或洞門。

張壁古堡地道設計原理暗含“六壬奇門”之術,神秘詭譎,設計思想超前。地道內既有規模較大的屯兵洞、糧倉、馬廄,又有陷井、伏擊坑、射箭坑、淹水道、通訊道、瞭望孔等攻擊設計,還有排水道口、逃跑出口,並有直井從頂層直通底層,進、退、攻、防、藏、逃靈活多變。

張壁古堡地道是一處設計精巧的軍事設施,和平年代,成為堡中居民存放糧食的倉庫,出於旅遊事業的發展,目前開發出1000米的地道對外開放。我曾經多次探訪地道,但張壁古堡地道的S形走向、立體網狀結構以及地道內的直井、側道,在昏黃的燈光下充滿了詭異色彩。遊覽途中,地道內突然停電,漆黑一片,我的心中竟然掠過一絲恐慌,倒是十來歲的導遊小姐心平氣和地安慰我說:不要害怕,很快就會來電。

張壁古堡表面規模不大,地下工程卻龐大複雜,兩者共同構成了目前國內獨一無二的“明堡暗道”式軍事戰略設施,而地面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更使得張壁古堡成為以明堡暗道為特色,集古代軍事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於一體的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以當地的歷史、經濟發展狀況判斷,如此複雜的設計、浩大的工程量,絕非民力所及,但史料上竟然沒有留下任何始建年代與建設緣由的記載。當地學者、文史愛好者經過研究推斷認定,張壁古堡建設于隋末唐初,它的建設者是劉武周,得出這一推論最直接的證據,是古堡內的可汗祠和唐初李世民與劉武周在介休一帶交戰的歷史事實。

可汗祠位於南堡門內,亦稱可罕王祠、韃王廟,始建年代不詳,根據碑文記載,重修於元代,大殿上保存有宋瓦,殿內立有劉武周、宋金剛、尉遲恭的塑像。

劉武周出生于豪富之家,驍勇善射,任馬邑鷹揚府校尉。西元617年,劉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亂之機,殺死馬邑太守王仁恭自立,並進而攻佔隋煬帝的行宮汾陽宮,將俘獲的宮女進獻給突厥,換取軍事援助和“定楊可汗”的封號,劉武周不久僭稱皇帝,圖謀天下。同年,李淵父子從晉陽起兵,攻入長安,在第二年建立唐朝。西元619年春,劉武周揮師南下,攻取唐王朝“國之根本”的晉陽,在介休兩次擊敗唐朝援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就在唐高祖李淵準備放棄河東退守關中的時候,李世民挺身而出,頃關中之兵誓師出征,從龍門踏著堅冰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在絳州柏壁採取堅壁挫銳的戰術與劉武周的妻兄宋金剛對峙五個月。宋金剛軍糧耗盡後被迫北撤,李世民兩天不吃飯,三天不脫甲,率軍乘勝追殲數百里,在介休鼠雀谷追上宋金剛主力,一日八戰,八戰八捷。當天夜裡,唐軍宿營于鼠雀谷,全軍分享了僅有的一隻羊。第二天,雙方又在介休西門外決戰,宋金剛再次大敗,逃歸晉陽,李世民率軍追擊至介休東北四十裡的張難堡。劉武周攻取並州時,唐將樊伯通、張德政據守張難,築堡死守,至此已近一年。李世民策馬來到堡下,摘下頭盔,堡內唐軍歡呼雀躍,淚水飛濺。不久,李世民收復晉陽,招降尉遲恭,劉武周與宋金剛北逃,後來均被突厥殺害。

張難堡現名張南鎮,全省知名的文物交流市場。張難堡由唐將興建或加固於西元619年,而張壁古堡,應當是由劉武周部將于同年修築。張壁村位於河東與晉陽之間,距介休城30裡,對於劉武周而言,在對唐朝的軍事防禦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當年劉武周修築張壁古堡,應當是做為一項秘密軍事工程對外秘而不宣,因此,史籍上沒有任何記載。張壁古堡的地道可屯兵萬人,一旦唐軍反攻,對壘於介休城下,古堡內的這支伏兵將起到出奇致勝的關鍵作用,即便介休有失,張壁古堡也將成為一柄尖刀,憑險據守,起到制約唐軍、策應晉陽的戰略作用。然而,軍事形勢的發展過於迅速,宋金剛兵敗如山倒,從柏壁一潰數百里,李世民沒有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介休、晉陽很快就被唐軍收復,張壁古堡這座苦心經營的軍事要塞,沒有起到任何戰略、戰術上的作用便湮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一晃便是千年。

張壁古堡處於晉中旅遊區內,距綿山風景區、王家大院不過十餘公里,與晉中的其它景點共同串連起一條黃金旅遊線。1998年以來,當地政府開始發展張壁古堡的旅遊事業,現已累計投入180余萬元,進行了初步整修,開始接待遊客。按照他們的遠期規劃,張壁古堡風景區總投資將達3500余萬元,成為集遊、住、購於一體的旅遊景點。

張壁古堡對外開放以來,已經逐漸引起外界的重視。中央電視臺《軍事天地》欄目曾對古地道作了專題拍攝,我正是通過這期節目才對張壁古堡有了直觀的印象。2001年春,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軍事科學院、建設部等單位的二十餘位元在文物、古建、歷史、軍事方面具有權威性的專家專程來到張壁古堡,從不同角度對古堡的歷史、文化、藝術、建築、經濟等方面的價值進行了科學評價。專家們一致認為,張壁古堡歷史悠久,具有歷史、文化、宗教、軍事、民居等多元內涵,它地上明堡、地下暗道是全國唯一的具有軍事、民用雙重用途的城堡遺址,在城市建設方面填補了中國小城鎮規劃體系的空白。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專題小組則稱其填補了我國古代軍事工程研究的一項空白。不過,專家們雖然提出張壁古堡創建于隋唐年間的可能性較大,但對古堡創建的歷史尚無可靠證據予以準確定位,還有待考古學家們詳細勘測、論證,才能進一步破解。

背包客

張壁古堡星相“密碼”助力旅遊

這個外來戶叫王艾元。這位元曾經的十三冶第四工程公司的總工,如今是山西凱嘉張壁古堡生態旅遊有限公司的一名中層。這個省城人甚至將家也安在了介休。每個值班的夜晚,他都會在古堡中靜靜地仰望星空,感動無限,暢想無限。“每個愛看流星雨、愛追星星的人,每個天文愛好者,他的心都像天空一樣乾淨,他一定熱愛生活、充滿嚮往、探求未知、喜愛歷史文化。”這樣富有文學浪漫意味的話從52歲、理工科出身的王艾元口中說出來,別有趣味。

但再看過他歷時兩年、每月一篇、長達數萬字的探索性散文《臆斷張壁》時,便覺其中遠不只浪漫,更有理性思考和邏輯考證。這篇長文的二分之一內容寫張壁的星相文化,二分之一寫張壁與宗教與軍事與五行與八卦的關係。為了這份臆斷,兩年間他利用業餘時間查閱了大量資料,包括《黃帝內經》《二十四史》等等。

他關注星相其實完全緣於偶然。2009年3月,他剛來到張壁工作之初,作為土木工程負責人,第一次看到張壁古堡的航拍改繪圖時,本能地感到怪異:堡牆不方不圓、不南不北,有點無序。這完全不符合中國古建四四方方的形制。也許是因地形制宜吧?可當他實地看過古堡週邊後,又以他的建築專業知識感覺它並非完全依勢而建。

似乎全無章法的圖形,在他心裡埋下一個結。他在堡內漫步,沿賈家巷遊走。巷門有個永春樓,樓內門額上鐫著兩個大字“聯輝”。這是啥意思?一查,聯輝最早源於二十八宿“奎壁聯輝”。王艾元找到二十八星宿圖,一看到奎宿星團時,他為之一震:這不就是那不方不圓的古堡輪廓圖嗎?

或許,張壁古堡就是對應奎星建造的?王艾元的“哥德巴赫猜想”由此萌生,並開始破解。若僅此一處也許只是巧合,但當他們圍著古堡逐個梳理古代遺存的建築物時,發現與星座相對應的地面實物多達30餘處,而這30餘處都有著相應的星座。不僅是星相,更有五行、風水、宗教的種種對應,故事很多很多。

謎似乎被揭開了,卻更神秘迷人。“顧炎武曾說,夏商周三代以上的先民,人人皆知天文。中國在黃帝時期就設了星官,西漢時星相文化已很成熟並在民間普及。晉魏時星相學被列為帝王絕學。而現在的星座文化,除了用望遠鏡多看到幾顆星星外,其實並沒太多突破。中國古人將天空中分佈在黃道附近的星分為二十八組,將周天分為十二宮,西方星學也有黃道十二宮的概念。”王艾元說。

現代中國人對西方星座如數家珍,卻對自己真正的家珍知之甚少。2011年3月,王艾元一手籌建的張壁古堡星相文化展示館,在古堡空行王祠側院開館了。記者採訪當日,看到遊客雖不算多,但每一位都駐足在星圖前,一一指認著方才自己遊覽過的建築與景點,一邊頻頻點頭驚歎。對中國古代星相文化完全糊塗的今人,拼命想要理出個頭緒來。

從幽長深暗的地道,驟然沐入陽光下,瞬間再進入浩渺無垠的星空,哪個遊客會不恍惚于這樣的時空交錯感中呢?貫穿1400年的星座文化,是什麼力量在操縱與傳承?在王艾元看來,由於“張壁”代表著一種形制,而這形制源於星座,從這地方被叫作“張壁”的那一天起,星座崇拜便成為築營、作戰乃至日常生活一切重大行動所遵循的信條。它包含著先民對上蒼的恭敬與祈求,抑或無奈與屈服。人們把虔誠的心交給了上天,也是古代先民的終極浪漫。

“被歷史掩埋的歷史往往是更真實的歷史。張壁古堡星相崇拜的實物遺存的完整性令我們慶倖。因為如果這種遺存消失,就像一個物種在地球上消失一樣,會斷掉一個生物鏈,而這個鏈上的每一個構成元素都是一種無法複製的文化,是一種文明進化過程的記憶。”張壁有著無可替代的旅遊資源真實悠久的歷史遺存;獨一無二的探險體驗;歷史最佳的政策環境;旅遊路線上的極佳位置。

雖然地處介休綿山、平遙古城和靈石王家大院三處的中心,位居一個繞也繞不開的黃金地段,但張壁古堡的平均年遊客量僅數萬人,而且遊客基本不就餐,更不過夜。這與此前其知名度不夠大、交通不算便利、配套設施不完善有直接關係。今年年初,分三段修畢的平暢的旅遊公路已通到了張壁門口,自省城太原到張壁古堡停車場僅需一個半小時,而隨著包括央視10頻道、旅遊衛視等在內的眾多媒體的宣傳,張壁也越來越為人所知。

門票60元,村中小飯店共5家,簡易旅舍共三家。應該說,張壁古堡的旅遊經濟,起點很低,空間極大。在張壁的數萬遊客中,國外遊客尤其是歐洲遊客占到五分之一。這是因為一方面去往平遙的國外旅客本身較多,另一方面,也因為他們對古堡與星相有著更為濃厚的興趣。

而對星相星座,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尤其是年輕人也特別感興趣。據工作人員說,他們曾做過一個調查:在古堡的20多處景點中,最受遊客歡迎的兩處,一是地道,二是星相文化館。如果能開闢一個“古堡觀星”的項目,不是既能充分調動遊客的參與意願、拉動過夜消費,又可更好體現古堡的文化內涵嗎?那可真是名副其實的“天下古堡看張壁,中華星相第一村”了。

但保護與開發是所有古跡旅遊共同的難題。王艾元的回答是:預計的古堡可承受遊客量為年平均50萬人次。但食宿等配套設施,則規劃在古堡北門外集中建設。“保護”是超越原則的原則。“我們是一群保護古堡的狂熱分子。失去了的,回不來了,但留下來的,決不能再失去了。把國寶弄壞了,我們就是罪人。”

張壁古堡外數百米處,記者看到一座齊整漂亮的新村,據稱耗資九千多萬元,古堡居民正在部分有序搬遷。但,堡內那些具備居住條件的老房子,一定要有人住。它不能是一座空堡,也不會是一座空堡。它一定得是呼吸著的、溫暖鮮活的、正在進行著的歷史。

似已超越了經濟範疇。必須超越經濟範疇。唯此,方可真正立足,行遠。

范利平

“張壁古堡”初春自駕遊

已近陽春三月,可依然春寒料峭,本應初春戴綠,可仍舊山林素然,這就是今年北方的天氣特色,看起來一切都來得晚了些,但依然鎖不住古樸奔放的歷史遺風,這就是山西一個歷史名鎮春天的寫照——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入選“2005中國十大魅力古鎮”。

張壁古堡 位於山西省介休市城區東南10公里張壁村,背靠綿山,周圓1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

是我國現有比較完好的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宗教活動為一體的,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遺址、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臺、明清民居等許多文物古跡,特別是隋唐地道、劉武周廟、琉璃碑等為全國罕見,張壁獨有。

張壁村是一個融多民族文化為一體、住百家姓的千年古村落,堪稱一部厚厚的史書。

鳥瞰村落

呂祖廟

村中街道·老人·下午

村東一瞥

堡內的“可汗王祠”古代建築

令人稱奇的是街中有一株根深葉茂的“槐抱柳”,相傳植于宋代

(槐樹和柳樹居然長到了一起)

堡內留存完整的“真武廟”

古堡地下遍佈地道,與堡內四通八達。是軍事需要、對外保密的戰略設施。依據堡內有劉武周和尉遲敬德之像考證,認為是在唐武德二年(619)開始建造的,是尉遲恭幫劉武周與李世民交戰守介休時所為,是“明築城堡、暗挖地道”時的遺物。

可惜沒帶閃光燈,無法正常拍攝地道,所以沒帶回照片。遺憾!

村東口大門

堡內街景

南門內 一三輪車經過

照壁

院牆外景

城堡模樣的院落 隨處可見

山西的古、山西的樸、山西的拙、山西的淳,凝聚成了華夏文明的魂。

天井

2010.3.27 心旅程紀錄

古堡張壁原是屯糧所

三晉大地,表裡山河,承載了五千年華夏文明。歷史更迭,英雄輩出,留下了數不清的曠世奇觀和歷史謎團。位於晉中盆地的張壁古堡便是散落在這片神奇土地上的一顆奇特而璀璨的明珠。方寸之地,地上明堡,地下暗道,一個不起眼的村落卻儼然一座牢不可破的城池。古堡雖小,迷霧重重:何人因何而建,建於何時,所為何用;小小的城堡廟宇眾多,其中的可罕王祠祀主謂誰,厚厚的牆內怎會藏著泥巴包鐵的神像;古堡散落著數十處構築建築與天上的星座遙相對應。史書無只言談及,民間無片語中肯,愛好者流連,眾專家興歎。

讓我們順著筆端,試著探尋一下這神奇的所在吧。

上古洪荒時期,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水浩洋而不息,給大部分地區的人類帶來滅頂之災的同時,也使久居寨子圪墶(張壁一帶著久有“先有寨子圪墶後有張壁村”的話語流傳)的人們生活空間變得更加局促。洪水讓舊家園日漸頹廢,卻也在這裡沖刷出一片肥田沃土,並使今天的張壁古堡所在區域因為位元在高地且平坦開闊而相對成為宜居之所。

洪水的巨大威力讓一個舊的聚落消失,卻成就了一個新的、更有發展的聚落,同時還在此間創造了一個神奇的天塹和堡壘。

彼時,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漁樵耕獵、擊壤而歌,安逸、平和、天真、美好地生活在一起。那個時代叫做“堯舜”時代,那個時代人們衣未必豐,食未必足,但卻享受著實實在在的安樂,那個時代“天真”的境界是人類永恆的理想與追求-----位於新的家園中央的一抔黃土就寄託了人們希望這種和平、天真的時代特徵能夠像紫微(北極星)的指向一樣,在人類繁衍生息的過程中長久而堅定。

那個時代的和平亦已有象,不過囿於生活層次和文明高度的限制,那時人的德行是在極為有限的可分配資源所致的被動的社會均衡條件下的樸素德行,那時的和平之象只是具體而微的“和平小象”。

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生產力水準不斷提高,人類可支配的資源不斷增加,人類社會的分化、差別應運而生。人的德行面臨的挑戰會越來越大,和平所依託的均衡會逐漸被打破,爭鬥和廝殺會在所難免,“和平小象”顯得極為脆弱,人類理想在永久的期盼、短暫的現實和不斷的破碎中起起落落。尤其在距今1600年前後的北方地區,更是各方勢力輪番割據,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或許是割據勢力,或許是地主豪強,或許是民間團體,在絕壁上築高牆,高牆內成迷巷,深宅中深挖洞,建成了由懸崖峭壁、高牆深洞錯綜在一體,稱作“塢壁”的偏安之所,而後又被新的勢力一次又一次的升級利用。謎團解不開理還亂,但歷史長河中一波又一波的刀光劍影卻依稀可見。

洋洋千年間,綿山北麓的這塊方寸之地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地形而成為各民族豪強競相以據的熱地。在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一幕幕對抗過程中,張壁古堡及其周邊漸漸形成了各民族聚居的具有特殊味道的地區。在該地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交鋒中,尤以西元三世紀到西元六世紀間最為集中和典型,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則當屬西元六世紀初(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拒劉武周的一系列戰事。

在秦王與劉武周勢力博弈的過程中,張壁古堡作為“尉遲恭屯糧所”,其重要地位尤為突出。而在這其中,有一個人物的光輝逐漸顯露出來,他就是後來的大唐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舉世稱頌為忠勇神武的化身,民間的右門神尉遲敬德-----尉遲敬德的歸唐及其後來在開創大唐盛世過程中的一系列卓著功勳恰似紫微下凡(這裡的紫微不是某個特定的人,而是佛家說的法,道家言的道和人民大眾的永久理想),定下了乾坤。(尉遲敬德歸附李世民後,從無二心,為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憑藉高超的武藝,多次冒險救李世民於危難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尤其在玄武門事變中,不但殺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還請高祖下令,令諸軍皆屬李世民指揮,內外遂定,可謂力挽狂瀾。同時,玄武門事變後,力諫李世民對太子的黨羽釋而不殺,這一舉措迅速緩和了內部矛盾,同時還為李世民保留了魏征那樣的大批棟樑之材,充分顯示了其遠見卓識和忠義本色。而其拒娶公主一事,更顯示出大忠大義的高貴品質。甚至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沒有尉遲敬德,也就沒有李世民,也就沒有後來的大唐盛世。)

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敬德本是劉武周麾下勇將,因其識大體、期盛世、恤黎民而棄戰歸唐。敬德之歸唐,若以降將論之,何言忠義?一個“歸”字妙不可言。

“敬德起自幽賤,逢遇隋亡,天下土崩,竄身無所,久淪逆地,罪不容誅。……”這本是玄武門事變前尉遲恭拒絕李建成收買時所言,其中的“竄身無所,久淪逆地”恰恰說明其深知自己過去在劉武周的麾下難以實現助明主一統天下,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壯志雄心,也印證了其早有“歸”心並等待時機的事實。(西元617年,被尉遲恭俘虜的獨孤懷恩在獄中將欲自立反唐的念頭告訴一同被捕的唐儉後不久擇機逃跑成功,逃回後又奉命攻蒲阪。唐儉聞訊後,恐獨孤懷恩反唐,說服尉遲敬德允許他派人給李淵報信。李淵遂將獨孤懷恩誅殺。由此可看出尉遲敬德當時已有歸唐之心。)

武德元年後,百姓厭亂思定,天下統一已成為歷史必然,劉武周自命“天興”而不思興天下,反而摘下當初起兵反隋時開倉賑貧的面具,“軍無蓄積”時“以虜掠為資”並以諂媚之術依附突厥對抗唐軍,這使得尉遲恭勘破其以偏安、割據為目的的反王本色而非以天下黎民蒼生為重的真命天子,且尉遲恭深知與胡人結盟對抗中原主流軍事勢力的結局只能是亂而不治。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皇天無親,唯德是輔。作為人傑的尉遲恭與一代天驕李世民的會和是歷史必然,是大勢所趨,是民心所向。二人惺惺相惜,相敬以德並共同開創一代盛世,這使得敬德之“歸”有了更深層的意義----敬德的歸唐,是因為其識大體、明大勢、顧大局而主動地歸於天驕人傑的共同事業,歸於中原大統,歸於天下大勢,歸於和平需要,歸於民心所向。

尉遲恭、劉武周也好,其他的什麼人也罷,到底在張壁古堡有過怎樣的活動,筆者不敢妄言。試著掀開歷史謎團的一角,僅作抛磚引玉。而張壁古堡作為軍事要塞,地處偏遠、民生資源匱乏,曾經的鼎盛早已不再,現實的村落幾近荒頹,保護利用迫在眉睫。好在我們趕上了這個美好的時代,用智慧祛盡歷史帶給這片天空上的塵灰與陰霾,讓張壁古堡由一個被風聲鶴唳包圍著的軍事要塞華麗轉身成為一個充滿祥和之氣的旅遊度假樂園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張金祥

張壁古堡詞典:槐抱柳

張壁古堡有許多你我都不太注意的文化點。從這些文化點中,您可以更清晰地瞭解古堡的歷史緣源和文化肌理。從本期起,小編就當回導遊,給您講講古堡相關的文史知識。俺不是專家,俺也不是學者,說得不周全的地方,還請您多多指正。各位看官,請看——

張壁古堡有棵奇特的樹,名叫“槐抱柳”。

人們來古堡旅遊,都喜歡在樹下照個像,定格美好的一個瞬間。“槐抱柳”怎麼來的呢?聽老人們說,從前這附近本來有六棵古槐樹,是按照南斗六星的形狀栽下的。樹齡都在千年以上。

南斗六星圖(圖片來自網路)南斗六星是古代漢族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南斗六星分別為天府星、天梁星、天機星、天同星、天相星、七殺星。六顆亮星在南天排列成鬥(或勺)形,在二十八宿中屬於“鬥宿”。漢族神話中有“北斗主死,南斗主生”的說法。人們栽下這六棵樹,就是為了祈佑上天,讓這裡的百姓們,瓜瓞連綿,健康長壽。可惜的是,解放戰爭時期,興隆寺門前一場大火,將其它五棵都燒死了,只留下這麼一棵,也是奄奄一息的樣子。後來,某個有心人在樹洞裡插了根柳枝,柳枝居然成活了,長成了參天大樹,而槐樹也煥發了勃勃生機。這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折柳(圖片來自網路)俗話說,樹老成精。《天玄主物簿》雲,老槐生丹。多少年以來,這棵樹被人們看成堡子裡的神樹。村裡就有這樣的習俗:村民們有了病病痛痛,常常來到樹下祈願,病好之後,就在樹上系根紅布條以示感謝。逢年過節,還有不少村民端了祭品,來樹下祭拜呢。

祭祀麵食槐者,懷也。《周禮》中言,外朝之法,面三槐,三公位焉。吳澄注雲“槐之言懷也,懷來人於此也。”柳者,“留”也。《詩經》,開創了詠柳寄情借柳傷別的先河。古人“折柳”相留,依依不捨。這便是,一來一去,念念不舍,一聚一別,無限情深。也有人說,柳,諧音“六”, 柳槐,又稱“六槐”。栽下這棵柳樹,無意間又暗合了“南斗六槐”之意。我們不能不驚歎世俗民眾偉大的想像力!

這麼一顆槐抱柳,寓含了人們多少美好的念想啊。

咱村有棵槐抱柳

湛泉

張壁古堡有一棵奇特的古樹,人稱“槐抱柳”。槐是古槐,樹齡在千年之上;古槐的樹洞裡長出棵柳樹,樹齡也有六十餘年。這棵“槐抱柳”給來過古堡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槐抱柳”,位於興隆寺山門前。槐樹虯枝龍蟠,向三面延長,柳樹則正好補其缺於西北,挺拔直立,參入雲天,極富有構圖之美感。古槐茂盛,楊柳健碩,槐樹拙樸穩健,柳樹瀟灑靈秀,似柱似扶,如傘似蓋,風采卓然。遊客們來到景區,總會在樹下小憩,人人爭相拍照留念,將美好的瞬間定格為永恆。

張壁古堡向來是商旅、遊人和香客前往綿山,並經由綿山向晉南的必由之地。南來北往的人們在這裡逗留歇腳,參神禮佛,而槐樹所在的寺門前,自然成了村裡最繁華、最熱鬧的所在。那時候,商隊的駝鈴聲、商販的叫賣聲、打鐵的“丁當”聲、廟裡的誦經聲、紅白喜事的器樂聲,共鳴成一曲諧和的鄉村樂章。

據老人們回憶,寺門前原有六棵千年古槐,是按“南斗六星”的佈局栽植的。“南斗六星”是古代漢族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在傳統的二十八宿中,因其在南天,排布形似鬥(或勺),因被稱為“鬥宿”。這六棵古槐與堡北古道旁臺地上的“七星槐”相呼應,被稱為“南斗六槐”。

解放戰爭時期,一場大火將五棵槐樹燒死,只留下臨街的一棵,氣息奄奄、眼看就要枯黃了。次年清明,廟裡居士突發奇想,在槐樹洞裡插了根柳枝。說來也怪,柳枝插下不一會兒,天就下起了綿綿細雨。之後,柳枝竟發出了新芽,而槐樹也煥發了勃勃生機。百姓取柳的諧音以代“六”,稱為“六槐”,暗合“南斗六星”的意涵。時至今日,兩棵樹相依相抱著長在了一起,長勢旺盛,成了古堡一個奇特的景觀。

明清兩代晉商最為鼎盛的時期,以張、王、賈、靳為代表的張壁子弟背井離鄉、外出經商,他們行走湖廣滿蒙十幾個省份,將商鋪字型大小開得到處都是。那些即將遠離的人們,都會在家人的陪伴之下來到樹下,許個願、留個影。他們會帶走樹下的一小掊土。帶上它,就等於帶走了故土的滋味,就等於帶上了親人的祝福和牽掛。有那麼一根線牽著,縱然到了山之南、海之角,都不會迷失自己。從哪裡來的,終究還要回到哪裡去。

漂泊了許久,終於回到家鄉的人,無論他們是衣錦還鄉、志得意滿地回來,或者窮困潦倒、一無所獲地回來,都先要來到樹下,交回那掊熱土,再滿含著熱淚展開雙臂,與古老的槐抱柳,來一次深情的擁抱。

一來一去,念念在茲;一聚一別,無限情深。“槐抱柳”,深深紮根于古堡的一方土地,也根紮在人們心裡最情切、最脆弱的地方。“槐抱柳”以及其所在的寺門前,成了古堡鄉愁最濃郁、最醇厚的地方。

留守張壁的根與魂

任瑞媛

題記:坐落在距離介休城東南約十公里的張壁村,被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盛讚為“中國北方古村落的一個活化石”。走進張壁古村,放眼那地上的城池古堡和地下的“萬米長城”,雖然歲月的屠刀已然毫不留情地在她的身上刻下了歷史的斑斑痕跡,但她就像一位年長的老人,用自己臉上的皺紋,給我們講述著一段源遠流長的歷史;用自己臉上的皺紋,向我們證實了一段古老文化的永久傳承。

不是巧合,也許是冥冥中的安排,讓我不止一次和這個村落結下機緣。

初夏時節,又一次走進了綠樹掩映、繁花簇擁、古香撲鼻的張壁村。

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造訪了,似乎每一次親近,總能有新的感悟和觸動。記得第一次到來,是20年前的一個盛夏。那年我只有5歲,還是一個沒有走出去見過外面世界的小臭丫頭。那個時候,是隨父親走訪住在這個村子裡的遠房親戚,記憶中的村子很破、很爛,跟我同齡的小朋友就在紅牆綠瓦的大廟裡面上課,在我單純的心裡面,只覺得這樣上課很有意思。耳邊時不時地傳來遠房親戚跟爸爸說的那些古老神秘的傳說,斷斷續續,漸行漸遠,如今已不大記得,只是張壁古村質樸的神秘感就這樣根植在我那幼小的心靈裡。

後來,也來過幾次張壁村,但高中課業繁忙,又到外省去讀書,也難有機會再用心體會家鄉的點點古味。

輾轉如今,我回到家鄉工作,可以經常去張壁村這樣的老地方走走看看,讓我有機會在這些祖先留給我們的財富瑰寶裡留連,有時候我自己都不禁感歎,這張壁這樣一個不足0.12平方公里的村落,竟然彙集了如此多的華夏文化古跡:夏商古文化遺址、隋唐古地道、元代戲臺、金代墓葬、明清民居文化等數不勝數的文化符號,都是中華文化5000年文明的歷史發展縮影!它們在讓我震撼的同時,更讓我作為一個當年的遊子,深感癡迷。

這一次,再次徘徊在那高低錯落的五大神廟古建築群,似乎又聽到了教室裡傳來的讀書聲;當我再次踏上那條用紅色古石砌成的“龍脊街”,舊時的回憶和新時的畫面同時在我眼前翻湧。與我5歲那年第一次來到村子的情景相比,現在的張壁古村代表的已經不只是過去的文化、歷史,它也成為了介休市未來發展的一張金牌名片。

介休撤縣建市這20年來,也是我成長的20年,我用自己成長的雙眼見證了家鄉的點滴變化。煤炭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文化的時代即將到來;介休政府也順應這一潮流,致力於從“挖煤”到“挖文化”的轉變,在“文化轉型”這條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終於,提出了一條有介休特色的,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城市化發展之路,並把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定位到“復興介休歷史文化名城”上來。

慨歎文化發展的力量,慨歎張壁從幕後走向更多人的視野,讓更多人體會那種文化底蘊,讓歷史文明在現代社會重放光芒。就像巧合一樣,這座城市的文化定位,讓張壁古堡就以這樣一個機緣進入百姓的視野,讓我們對祖先的文化有了近距離、深層次的接觸,讓更多人從歷史文化中開始探尋本真。而張壁古堡的開發和復興,也一定會成為介休市定位文化發展方向正確性的一個有力佐證。

雁過無痕,歲月無聲,白駒過隙的光陰卻在歷史的每一個空隙流動,遠望城市繁華,這座寧靜的古鎮並不孤寂,恰恰相反,她不僅沒有被人們遺忘,反而被更多人記起。有人用發展定位文化,有人用底蘊詮釋文明,透過張壁我看到了這個城市的文化力量,看到了挖掘中留存在古村的根與魂。更讓我感受到那種城市文明的文化源泉。在這片文化的熱土上,正在組建的張壁古堡文化研究院,借助清明寒食節獨特的地方特色,多部影視劇的取景拍攝、各類媒體的廣泛宣傳,幽靜的古村正在煥發出時代的光芒,沉寂的文明正在用獨特的方式散發出歷史的厚重。睹此種種,讓我深感文化的力量,深感文明的光芒,體會到這個城市帶給古村的力量。

如今的張壁古堡,依然寧靜的是她的院落,星羅棋佈地散落在深深的老巷中;古舊整齊裡隱約透著的,是她昔年的繁華。宅子多是明清時的建築,門庭深進,格局分明,工藝講究,具有晉商宅院的鮮明特色。時光流轉,炊煙嫋嫋處,卻已是幾百年後的天空了。

後記:綿山腳下,龍環鳳繞,張壁古村仿佛一顆遺落在凡間的明珠,靜靜地閃爍著燦亮的光芒,等待著世人的發掘和欣賞。作為新的城市名片,承載著幾代人的希望,當文明的大幕漸漸展開,面對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的張壁古堡,只有百姓參與、共同保護,才是古建築生存最好的保證。這一切已經在張壁古村一步一步地展開,讓我們靜候,開拓一片新的文化的天空。

據考察,實為一塊含鐵量較高的隕石。靈石縣城或許是山西最小的縣城之一,由兩條主要街道組成,一條名為舊街,一條名為新街。當我踏著正在消融的積雪步入靈石縣城時,整個舊城區全部被封閉起來建設規劃中的“天石新城”,我很容易就在新街的西端找到了“天石公園”,一睹慕名已久的靈石。靈石如今被放置在靈石亭內,通體烏黑,滿身孔洞,許多地方被遊人撫摸得鋥亮,與此前所聞基本一致,只是傳說中的“大道永吉”四字卻無處尋覓。

靈石縣只有兩條公交線路,一路車駛往12公里外的靜升鎮王家大院。第二天早晨,我乘坐一路車在途中下車,步行二十分鐘,前往蘇溪村,那裡,有一座資壽寺。資壽寺始建于唐代,重建于金代,做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卻遠不如兩公里外的王家大院知名,大多數人知道它,緣自於十八羅漢頭海外回歸的傳奇故事。資壽寺內共有塑像79尊,多數為明代作品,以菩薩和十八羅漢塑像藝術水準最高。十八羅漢是佛教寺廟的傳統創作題材,喜歡遊覽寺廟的朋友對這十八羅漢的身份與故事都不會陌生,儘管如此,資壽寺十八羅漢惟妙惟肖、生動傳神的藝術感染力仍讓我讚歎。而資壽寺主殿內宏偉的塑像與精美的背光,更使我這個檻外人推崇。偏遠小村內竟然有建有如此規模與藝術成就的寺廟,以至於我對蘇溪村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下午三點半,遊覽完王家大院,我踏上介休市的11路公車,半個小時後,來到了介休市。

介休之行的第一站,是順城關正街東端的襖神樓,也就是當地人所稱的玄神樓。襖神樓位於三結義廟內,建築年代較晚,為清代作品,結義廟建築規模也不大,目前僅存一樓一殿。但是,這座襖神樓卻是我國古代樓閣式建築中的佳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萬榮的飛雲樓、秋風樓並稱山西三大名樓。襖神樓平面呈“凸”字型,高25米,深20米,設計奇巧,氣勢宏偉壯觀,它既是三結義廟的山門,也是酬神的戲樓,同時還是一座過街樓,順城關正街就從樓下穿過。如今,襖神樓不再做為山門與戲樓使用,但過街樓的功能仍然保留,行人車輛熙熙攘攘,行來穿梭於這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

介休之行的第二站,是廟底街的後土廟,這裡同時也是介休市博物館所在地。後土廟規模宏大,佈局嚴謹,是為祭祀後土神而建造的一座道教廟宇。後土廟最主要的建築是三清樓,前有抱廈,後有戲樓,十分宏偉,與襖神樓有相通之處。後土廟最傑出的藝術成就是其琉璃工藝,走入後土廟的同時也就走進了一座琉璃藝術的博物館,其精湛的工藝、逼真的形象、歷久不衰的色澤令人歎為觀止。

介休之行的重點是市區東南15公里龍鳳鄉的張壁古堡。2001年9月,我前往綿山時,曾留意過張壁古堡的交通情況。介休市有兩家公交公司,各有11條線路,一家名為公交有限公司,前往王家大院的11路車即為該公司線路,另一家名為公交客運公司,該公司的4路車前往張壁村,但因為客源稀少,4路車已經停運,只好與帶我前往襖神樓的計程車司機小王約定以五十元的價格包車前往張壁古堡。

第二天上午九點,司機小王準時來到供貿賓館接上我,半個多小時後,我們來到了龍鳳鄉張壁村,村外的停車場上,停放著三輛高級轎車,全部是軍隊牌照,聽說是總參的幾位軍官來此參觀地道。

張壁古堡背靠綿山,面對平原,依坡建於黃土原上,是一座集軍事、民用功能於一體的千年古堡,其主要特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正如一位專家的題詞:古廟神佛異,明堡暗道奇。

張壁古城堡呈長方形,東西374 米,南北244 米,城堡周長1300米,堡牆為版築夯實,高約五到七米,大多構築或重修于唐代到明清時期。

古堡建有南北兩座城門,北堡門為磚砌,築有甕城,甕城城門面向正東偏北開設,與北堡門構成了兩道堡門。兩道堡門不在一條中軸線上,這既是遵循古代軍事防禦的原則,同時又寓有風水不外流之意,並使甕城城門指向800 米外的一座小山丘“照壁”和“照壁”上的象徵北斗七星的七棵槐樹。

北堡門為張壁古堡的正門,但目前因為交通方面的原因,遊客基本都從南堡門進入。南堡門為石砌,堡門上有一座石雕龍頭,象徵龍首;門外有九條紅石鋪路,象徵龍鬚;進入城堡,是一條連接南北兩個堡門的交通主幹道,這條長約三百米的街道以石板鋪地,象徵龍身;清朝年間,堡中居民出於諧調風水和興盛文運的考慮,由堡外花費人力財力運入石材,將街道中央的青石板挖起,鋪設了三列平行的紅色長石條,一直從南堡門延伸到北堡門,它象徵著龍脊。

沿著龍脊前行,街道兩邊整齊地排列著古樸的店鋪門面和民居。張壁村的劉老師向我介紹說,張壁古堡在興盛時也曾商賈雲集,成為物資交流的中轉地,當年街道兩側,大多都是各類商行和車馬店。

劉老師長年研究、發掘張壁古堡的歷史與文化,他還告訴我,稍加留意的話,就會發現南北兩座堡門是相互看不見的,它們並不在一條貫穿的直線上,因為連接兩座堡門的主街道在兩端被有意加上了弧度,略呈“S”型,這樣的設計也是出於“風水不外流”的考慮。

在古堡中心偏北的地方,主街道西側生長著一株罕見的槐抱柳,相傳植于宋代。劉老師介紹說,在槐抱柳附近,街道兩側原來各有一個小水塘,它們與呈“S”型弧線的街道共同構成了陰陽太極圖,七十年代,槐報柳西北側興建村小學,因為堡內狹促,運送建築材料的卡車無法倒車,所以將水塘填平。

張壁古堡雖然面積只有一萬二千平方米,但卻具有完整的城市形態,有軍事防禦的甕城,有小巧的鐘樓和鼓樓,有完善的城市給水系統——堡內有多達六眼的水井,有公共活動場所和政治文化中心——甕城邊的戲臺,有宗教活動場所,這些特徵,使得張壁古堡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村堡,而更像是一座小城。

張壁古堡還保留著我國多數古城均已消失的隋唐城市遺存的“裡坊”,各個“裡坊”巷門、門樓配備得當,若關門落鎖,可謂堡中有堡。

城市街巷組織上,張壁古堡主次街道分明,南北主幹道與東邊三巷、西面四巷構成“丁”字結構。東三巷為靳家巷、大東巷、小東巷,西四巷為西場巷、賈家巷、王家巷、戶家園。西四巷建築錯落遞次,街巷格局嚴整,過去多為富戶居住,門楣考究,磚、木、石雕精美,保存完好的民居目前主要集中於戶家園與賈家巷的嘉會堂。劉老師告訴我,這些富戶的後代,大多已經遷出張壁古堡,他們的祖屋也被封閉,無緣參觀。

張壁古堡同時也是一座軍事城堡,除了軍事地道和城牆以外,地面上還殘留著其它軍事遺跡。例如,西場巷原來就是軍隊操練的校場,而戶家園,則是平民的集中居住地,戶家園地勢較低,巷口上方建有過街天橋,天橋與北堡門城牆相連,上過兵,下過民,避免了軍民雜居時士卒對平民的騷擾。

古堡內的建設規劃無一不反映著中國古代天人合一、順應風水的思想。張壁古堡為子坐午向,南高北低,有悖於古代城市選址“子午”坐城須北高南低的規律,因而在北堡門上建了兩座廟宇,一為“真武廟”,一為“二郎廟”,廟頂標高超過南堡門,以使北高南低。由於綿山的地勢高陡,“沖”氣足,所以又在南堡門外建造了關帝廟,以遮擋來自綿山的“煞氣”。

最令人稱奇的是,小小一個張壁古堡,竟然建有唐代以來的近十座寺廟宮觀,宗教及其它古建築密度之高,極為罕見。古堡內目前保留的古代宗教、民俗建築主要有:真武殿、二郎廟、空王佛行宮、興隆寺、地藏王菩薩殿、呂祖閣、三大士殿、可汗祠等等。

空王佛,俗名田志超,成佛於綿山雲峰寺,被尊為綿山山主。張壁古堡距綿山不到十公里,這裡出現他的行宮也就不足為奇了。大殿內的主塑像為空王佛,佛體貼金,背光華麗,山牆上繪有田志超成佛的壁畫。空王佛行宮與毗鄰的真武廟大殿上頂端,均有明代三彩琉璃裝飾,華麗精美。在大殿廊下立有兩座稀世罕見的琉璃碑,碑之通體為琉璃燒制,孔雀藍底,黑字書寫,碑額為青黃綠二龍戲珠,分別記述田志超成佛的過程和空王佛行宮修建緣起。據說,這兩座碑是我國目前絕無僅有的琉璃碑,堪稱琉璃藝術世界中的奇葩。有人說介休是我國琉璃藝術建築的寶庫,這兩塊碑無疑又是一個例證。

北甕城城牆上,還建有一座二郎廟,劉老師介紹說,此地供奉的卻並非二郎神,而是北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崇。雖然劉老師的論據並非完全站得住腳,但也不無道理。

在古堡南門外,還建有一座彌補風水的關帝廟。關帝廟東院內原來供奉著千手千眼觀音,文革期間,觀音像被毀,人們在觀音像後發現一夾壁牆,內藏有一尊高約一米的泥塑像,似佛非佛,似道非道,從服飾和冠戴看,像是宋代以前的官員。後來人們又從泥像腿部的破損處發現這是一尊澆鑄的實芯鐵像,表面加以泥塑。有關考古專家看後,認為這種鐵像加泥塑的制像法從未見過。至於為什麼要如此制像,塑像為什麼佛、道、儒三教集於一身,為什麼藏於夾壁牆內,則無人能夠解釋。

關帝廟院內,陳列著一塊巨石,相傳為建堡時的鎮堡之物,巨石上赫然浮現出一幅雄雞圖,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版圖。院內還有一架雙龍碾,導遊小姐進入辦公室內,從火爐上提出一壺熱水來,走到雙龍碾前,向盤面與碾子一澆,若隱若現出兩條極具寫意效果的龍來。導遊小姐還煞有介事地告訴我,用雙龍碾碾出的面特別香甜。

看完雙龍碾,我跟隨導遊小姐進入了隋唐地道。張壁古堡地下遍佈地道,規模宏大,結構奇特,與堡內四通八達,構成一個地下軍事防禦設施。整個地道估計長10華里,呈S型走向,三層立體網狀結構,高層距地面一米餘,中層距地面八至十米,底層距地面十七至二十米,各高兩米左右。堡外南北面溝中有洞口,既可作為進出口,又可用作哨位。古堡內現有水井六眼,每眼井的井壁上均開有洞口或洞門。

張壁古堡地道設計原理暗含“六壬奇門”之術,神秘詭譎,設計思想超前。地道內既有規模較大的屯兵洞、糧倉、馬廄,又有陷井、伏擊坑、射箭坑、淹水道、通訊道、瞭望孔等攻擊設計,還有排水道口、逃跑出口,並有直井從頂層直通底層,進、退、攻、防、藏、逃靈活多變。

張壁古堡地道是一處設計精巧的軍事設施,和平年代,成為堡中居民存放糧食的倉庫,出於旅遊事業的發展,目前開發出1000米的地道對外開放。我曾經多次探訪地道,但張壁古堡地道的S形走向、立體網狀結構以及地道內的直井、側道,在昏黃的燈光下充滿了詭異色彩。遊覽途中,地道內突然停電,漆黑一片,我的心中竟然掠過一絲恐慌,倒是十來歲的導遊小姐心平氣和地安慰我說:不要害怕,很快就會來電。

張壁古堡表面規模不大,地下工程卻龐大複雜,兩者共同構成了目前國內獨一無二的“明堡暗道”式軍事戰略設施,而地面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更使得張壁古堡成為以明堡暗道為特色,集古代軍事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於一體的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以當地的歷史、經濟發展狀況判斷,如此複雜的設計、浩大的工程量,絕非民力所及,但史料上竟然沒有留下任何始建年代與建設緣由的記載。當地學者、文史愛好者經過研究推斷認定,張壁古堡建設于隋末唐初,它的建設者是劉武周,得出這一推論最直接的證據,是古堡內的可汗祠和唐初李世民與劉武周在介休一帶交戰的歷史事實。

可汗祠位於南堡門內,亦稱可罕王祠、韃王廟,始建年代不詳,根據碑文記載,重修於元代,大殿上保存有宋瓦,殿內立有劉武周、宋金剛、尉遲恭的塑像。

劉武周出生于豪富之家,驍勇善射,任馬邑鷹揚府校尉。西元617年,劉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亂之機,殺死馬邑太守王仁恭自立,並進而攻佔隋煬帝的行宮汾陽宮,將俘獲的宮女進獻給突厥,換取軍事援助和“定楊可汗”的封號,劉武周不久僭稱皇帝,圖謀天下。同年,李淵父子從晉陽起兵,攻入長安,在第二年建立唐朝。西元619年春,劉武周揮師南下,攻取唐王朝“國之根本”的晉陽,在介休兩次擊敗唐朝援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就在唐高祖李淵準備放棄河東退守關中的時候,李世民挺身而出,頃關中之兵誓師出征,從龍門踏著堅冰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在絳州柏壁採取堅壁挫銳的戰術與劉武周的妻兄宋金剛對峙五個月。宋金剛軍糧耗盡後被迫北撤,李世民兩天不吃飯,三天不脫甲,率軍乘勝追殲數百里,在介休鼠雀谷追上宋金剛主力,一日八戰,八戰八捷。當天夜裡,唐軍宿營于鼠雀谷,全軍分享了僅有的一隻羊。第二天,雙方又在介休西門外決戰,宋金剛再次大敗,逃歸晉陽,李世民率軍追擊至介休東北四十裡的張難堡。劉武周攻取並州時,唐將樊伯通、張德政據守張難,築堡死守,至此已近一年。李世民策馬來到堡下,摘下頭盔,堡內唐軍歡呼雀躍,淚水飛濺。不久,李世民收復晉陽,招降尉遲恭,劉武周與宋金剛北逃,後來均被突厥殺害。

張難堡現名張南鎮,全省知名的文物交流市場。張難堡由唐將興建或加固於西元619年,而張壁古堡,應當是由劉武周部將于同年修築。張壁村位於河東與晉陽之間,距介休城30裡,對於劉武周而言,在對唐朝的軍事防禦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當年劉武周修築張壁古堡,應當是做為一項秘密軍事工程對外秘而不宣,因此,史籍上沒有任何記載。張壁古堡的地道可屯兵萬人,一旦唐軍反攻,對壘於介休城下,古堡內的這支伏兵將起到出奇致勝的關鍵作用,即便介休有失,張壁古堡也將成為一柄尖刀,憑險據守,起到制約唐軍、策應晉陽的戰略作用。然而,軍事形勢的發展過於迅速,宋金剛兵敗如山倒,從柏壁一潰數百里,李世民沒有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介休、晉陽很快就被唐軍收復,張壁古堡這座苦心經營的軍事要塞,沒有起到任何戰略、戰術上的作用便湮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一晃便是千年。

張壁古堡處於晉中旅遊區內,距綿山風景區、王家大院不過十餘公里,與晉中的其它景點共同串連起一條黃金旅遊線。1998年以來,當地政府開始發展張壁古堡的旅遊事業,現已累計投入180余萬元,進行了初步整修,開始接待遊客。按照他們的遠期規劃,張壁古堡風景區總投資將達3500余萬元,成為集遊、住、購於一體的旅遊景點。

張壁古堡對外開放以來,已經逐漸引起外界的重視。中央電視臺《軍事天地》欄目曾對古地道作了專題拍攝,我正是通過這期節目才對張壁古堡有了直觀的印象。2001年春,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軍事科學院、建設部等單位的二十餘位元在文物、古建、歷史、軍事方面具有權威性的專家專程來到張壁古堡,從不同角度對古堡的歷史、文化、藝術、建築、經濟等方面的價值進行了科學評價。專家們一致認為,張壁古堡歷史悠久,具有歷史、文化、宗教、軍事、民居等多元內涵,它地上明堡、地下暗道是全國唯一的具有軍事、民用雙重用途的城堡遺址,在城市建設方面填補了中國小城鎮規劃體系的空白。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專題小組則稱其填補了我國古代軍事工程研究的一項空白。不過,專家們雖然提出張壁古堡創建于隋唐年間的可能性較大,但對古堡創建的歷史尚無可靠證據予以準確定位,還有待考古學家們詳細勘測、論證,才能進一步破解。

背包客

張壁古堡星相“密碼”助力旅遊

這個外來戶叫王艾元。這位元曾經的十三冶第四工程公司的總工,如今是山西凱嘉張壁古堡生態旅遊有限公司的一名中層。這個省城人甚至將家也安在了介休。每個值班的夜晚,他都會在古堡中靜靜地仰望星空,感動無限,暢想無限。“每個愛看流星雨、愛追星星的人,每個天文愛好者,他的心都像天空一樣乾淨,他一定熱愛生活、充滿嚮往、探求未知、喜愛歷史文化。”這樣富有文學浪漫意味的話從52歲、理工科出身的王艾元口中說出來,別有趣味。

但再看過他歷時兩年、每月一篇、長達數萬字的探索性散文《臆斷張壁》時,便覺其中遠不只浪漫,更有理性思考和邏輯考證。這篇長文的二分之一內容寫張壁的星相文化,二分之一寫張壁與宗教與軍事與五行與八卦的關係。為了這份臆斷,兩年間他利用業餘時間查閱了大量資料,包括《黃帝內經》《二十四史》等等。

他關注星相其實完全緣於偶然。2009年3月,他剛來到張壁工作之初,作為土木工程負責人,第一次看到張壁古堡的航拍改繪圖時,本能地感到怪異:堡牆不方不圓、不南不北,有點無序。這完全不符合中國古建四四方方的形制。也許是因地形制宜吧?可當他實地看過古堡週邊後,又以他的建築專業知識感覺它並非完全依勢而建。

似乎全無章法的圖形,在他心裡埋下一個結。他在堡內漫步,沿賈家巷遊走。巷門有個永春樓,樓內門額上鐫著兩個大字“聯輝”。這是啥意思?一查,聯輝最早源於二十八宿“奎壁聯輝”。王艾元找到二十八星宿圖,一看到奎宿星團時,他為之一震:這不就是那不方不圓的古堡輪廓圖嗎?

或許,張壁古堡就是對應奎星建造的?王艾元的“哥德巴赫猜想”由此萌生,並開始破解。若僅此一處也許只是巧合,但當他們圍著古堡逐個梳理古代遺存的建築物時,發現與星座相對應的地面實物多達30餘處,而這30餘處都有著相應的星座。不僅是星相,更有五行、風水、宗教的種種對應,故事很多很多。

謎似乎被揭開了,卻更神秘迷人。“顧炎武曾說,夏商周三代以上的先民,人人皆知天文。中國在黃帝時期就設了星官,西漢時星相文化已很成熟並在民間普及。晉魏時星相學被列為帝王絕學。而現在的星座文化,除了用望遠鏡多看到幾顆星星外,其實並沒太多突破。中國古人將天空中分佈在黃道附近的星分為二十八組,將周天分為十二宮,西方星學也有黃道十二宮的概念。”王艾元說。

現代中國人對西方星座如數家珍,卻對自己真正的家珍知之甚少。2011年3月,王艾元一手籌建的張壁古堡星相文化展示館,在古堡空行王祠側院開館了。記者採訪當日,看到遊客雖不算多,但每一位都駐足在星圖前,一一指認著方才自己遊覽過的建築與景點,一邊頻頻點頭驚歎。對中國古代星相文化完全糊塗的今人,拼命想要理出個頭緒來。

從幽長深暗的地道,驟然沐入陽光下,瞬間再進入浩渺無垠的星空,哪個遊客會不恍惚于這樣的時空交錯感中呢?貫穿1400年的星座文化,是什麼力量在操縱與傳承?在王艾元看來,由於“張壁”代表著一種形制,而這形制源於星座,從這地方被叫作“張壁”的那一天起,星座崇拜便成為築營、作戰乃至日常生活一切重大行動所遵循的信條。它包含著先民對上蒼的恭敬與祈求,抑或無奈與屈服。人們把虔誠的心交給了上天,也是古代先民的終極浪漫。

“被歷史掩埋的歷史往往是更真實的歷史。張壁古堡星相崇拜的實物遺存的完整性令我們慶倖。因為如果這種遺存消失,就像一個物種在地球上消失一樣,會斷掉一個生物鏈,而這個鏈上的每一個構成元素都是一種無法複製的文化,是一種文明進化過程的記憶。”張壁有著無可替代的旅遊資源真實悠久的歷史遺存;獨一無二的探險體驗;歷史最佳的政策環境;旅遊路線上的極佳位置。

雖然地處介休綿山、平遙古城和靈石王家大院三處的中心,位居一個繞也繞不開的黃金地段,但張壁古堡的平均年遊客量僅數萬人,而且遊客基本不就餐,更不過夜。這與此前其知名度不夠大、交通不算便利、配套設施不完善有直接關係。今年年初,分三段修畢的平暢的旅遊公路已通到了張壁門口,自省城太原到張壁古堡停車場僅需一個半小時,而隨著包括央視10頻道、旅遊衛視等在內的眾多媒體的宣傳,張壁也越來越為人所知。

門票60元,村中小飯店共5家,簡易旅舍共三家。應該說,張壁古堡的旅遊經濟,起點很低,空間極大。在張壁的數萬遊客中,國外遊客尤其是歐洲遊客占到五分之一。這是因為一方面去往平遙的國外旅客本身較多,另一方面,也因為他們對古堡與星相有著更為濃厚的興趣。

而對星相星座,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尤其是年輕人也特別感興趣。據工作人員說,他們曾做過一個調查:在古堡的20多處景點中,最受遊客歡迎的兩處,一是地道,二是星相文化館。如果能開闢一個“古堡觀星”的項目,不是既能充分調動遊客的參與意願、拉動過夜消費,又可更好體現古堡的文化內涵嗎?那可真是名副其實的“天下古堡看張壁,中華星相第一村”了。

但保護與開發是所有古跡旅遊共同的難題。王艾元的回答是:預計的古堡可承受遊客量為年平均50萬人次。但食宿等配套設施,則規劃在古堡北門外集中建設。“保護”是超越原則的原則。“我們是一群保護古堡的狂熱分子。失去了的,回不來了,但留下來的,決不能再失去了。把國寶弄壞了,我們就是罪人。”

張壁古堡外數百米處,記者看到一座齊整漂亮的新村,據稱耗資九千多萬元,古堡居民正在部分有序搬遷。但,堡內那些具備居住條件的老房子,一定要有人住。它不能是一座空堡,也不會是一座空堡。它一定得是呼吸著的、溫暖鮮活的、正在進行著的歷史。

似已超越了經濟範疇。必須超越經濟範疇。唯此,方可真正立足,行遠。

范利平

“張壁古堡”初春自駕遊

已近陽春三月,可依然春寒料峭,本應初春戴綠,可仍舊山林素然,這就是今年北方的天氣特色,看起來一切都來得晚了些,但依然鎖不住古樸奔放的歷史遺風,這就是山西一個歷史名鎮春天的寫照——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入選“2005中國十大魅力古鎮”。

張壁古堡 位於山西省介休市城區東南10公里張壁村,背靠綿山,周圓1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

是我國現有比較完好的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宗教活動為一體的,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遺址、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臺、明清民居等許多文物古跡,特別是隋唐地道、劉武周廟、琉璃碑等為全國罕見,張壁獨有。

張壁村是一個融多民族文化為一體、住百家姓的千年古村落,堪稱一部厚厚的史書。

鳥瞰村落

呂祖廟

村中街道·老人·下午

村東一瞥

堡內的“可汗王祠”古代建築

令人稱奇的是街中有一株根深葉茂的“槐抱柳”,相傳植于宋代

(槐樹和柳樹居然長到了一起)

堡內留存完整的“真武廟”

古堡地下遍佈地道,與堡內四通八達。是軍事需要、對外保密的戰略設施。依據堡內有劉武周和尉遲敬德之像考證,認為是在唐武德二年(619)開始建造的,是尉遲恭幫劉武周與李世民交戰守介休時所為,是“明築城堡、暗挖地道”時的遺物。

可惜沒帶閃光燈,無法正常拍攝地道,所以沒帶回照片。遺憾!

村東口大門

堡內街景

南門內 一三輪車經過

照壁

院牆外景

城堡模樣的院落 隨處可見

山西的古、山西的樸、山西的拙、山西的淳,凝聚成了華夏文明的魂。

天井

2010.3.27 心旅程紀錄

古堡張壁原是屯糧所

三晉大地,表裡山河,承載了五千年華夏文明。歷史更迭,英雄輩出,留下了數不清的曠世奇觀和歷史謎團。位於晉中盆地的張壁古堡便是散落在這片神奇土地上的一顆奇特而璀璨的明珠。方寸之地,地上明堡,地下暗道,一個不起眼的村落卻儼然一座牢不可破的城池。古堡雖小,迷霧重重:何人因何而建,建於何時,所為何用;小小的城堡廟宇眾多,其中的可罕王祠祀主謂誰,厚厚的牆內怎會藏著泥巴包鐵的神像;古堡散落著數十處構築建築與天上的星座遙相對應。史書無只言談及,民間無片語中肯,愛好者流連,眾專家興歎。

讓我們順著筆端,試著探尋一下這神奇的所在吧。

上古洪荒時期,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水浩洋而不息,給大部分地區的人類帶來滅頂之災的同時,也使久居寨子圪墶(張壁一帶著久有“先有寨子圪墶後有張壁村”的話語流傳)的人們生活空間變得更加局促。洪水讓舊家園日漸頹廢,卻也在這裡沖刷出一片肥田沃土,並使今天的張壁古堡所在區域因為位元在高地且平坦開闊而相對成為宜居之所。

洪水的巨大威力讓一個舊的聚落消失,卻成就了一個新的、更有發展的聚落,同時還在此間創造了一個神奇的天塹和堡壘。

彼時,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漁樵耕獵、擊壤而歌,安逸、平和、天真、美好地生活在一起。那個時代叫做“堯舜”時代,那個時代人們衣未必豐,食未必足,但卻享受著實實在在的安樂,那個時代“天真”的境界是人類永恆的理想與追求-----位於新的家園中央的一抔黃土就寄託了人們希望這種和平、天真的時代特徵能夠像紫微(北極星)的指向一樣,在人類繁衍生息的過程中長久而堅定。

那個時代的和平亦已有象,不過囿於生活層次和文明高度的限制,那時人的德行是在極為有限的可分配資源所致的被動的社會均衡條件下的樸素德行,那時的和平之象只是具體而微的“和平小象”。

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生產力水準不斷提高,人類可支配的資源不斷增加,人類社會的分化、差別應運而生。人的德行面臨的挑戰會越來越大,和平所依託的均衡會逐漸被打破,爭鬥和廝殺會在所難免,“和平小象”顯得極為脆弱,人類理想在永久的期盼、短暫的現實和不斷的破碎中起起落落。尤其在距今1600年前後的北方地區,更是各方勢力輪番割據,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或許是割據勢力,或許是地主豪強,或許是民間團體,在絕壁上築高牆,高牆內成迷巷,深宅中深挖洞,建成了由懸崖峭壁、高牆深洞錯綜在一體,稱作“塢壁”的偏安之所,而後又被新的勢力一次又一次的升級利用。謎團解不開理還亂,但歷史長河中一波又一波的刀光劍影卻依稀可見。

洋洋千年間,綿山北麓的這塊方寸之地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地形而成為各民族豪強競相以據的熱地。在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一幕幕對抗過程中,張壁古堡及其周邊漸漸形成了各民族聚居的具有特殊味道的地區。在該地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交鋒中,尤以西元三世紀到西元六世紀間最為集中和典型,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則當屬西元六世紀初(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拒劉武周的一系列戰事。

在秦王與劉武周勢力博弈的過程中,張壁古堡作為“尉遲恭屯糧所”,其重要地位尤為突出。而在這其中,有一個人物的光輝逐漸顯露出來,他就是後來的大唐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舉世稱頌為忠勇神武的化身,民間的右門神尉遲敬德-----尉遲敬德的歸唐及其後來在開創大唐盛世過程中的一系列卓著功勳恰似紫微下凡(這裡的紫微不是某個特定的人,而是佛家說的法,道家言的道和人民大眾的永久理想),定下了乾坤。(尉遲敬德歸附李世民後,從無二心,為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憑藉高超的武藝,多次冒險救李世民於危難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尤其在玄武門事變中,不但殺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還請高祖下令,令諸軍皆屬李世民指揮,內外遂定,可謂力挽狂瀾。同時,玄武門事變後,力諫李世民對太子的黨羽釋而不殺,這一舉措迅速緩和了內部矛盾,同時還為李世民保留了魏征那樣的大批棟樑之材,充分顯示了其遠見卓識和忠義本色。而其拒娶公主一事,更顯示出大忠大義的高貴品質。甚至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沒有尉遲敬德,也就沒有李世民,也就沒有後來的大唐盛世。)

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敬德本是劉武周麾下勇將,因其識大體、期盛世、恤黎民而棄戰歸唐。敬德之歸唐,若以降將論之,何言忠義?一個“歸”字妙不可言。

“敬德起自幽賤,逢遇隋亡,天下土崩,竄身無所,久淪逆地,罪不容誅。……”這本是玄武門事變前尉遲恭拒絕李建成收買時所言,其中的“竄身無所,久淪逆地”恰恰說明其深知自己過去在劉武周的麾下難以實現助明主一統天下,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壯志雄心,也印證了其早有“歸”心並等待時機的事實。(西元617年,被尉遲恭俘虜的獨孤懷恩在獄中將欲自立反唐的念頭告訴一同被捕的唐儉後不久擇機逃跑成功,逃回後又奉命攻蒲阪。唐儉聞訊後,恐獨孤懷恩反唐,說服尉遲敬德允許他派人給李淵報信。李淵遂將獨孤懷恩誅殺。由此可看出尉遲敬德當時已有歸唐之心。)

武德元年後,百姓厭亂思定,天下統一已成為歷史必然,劉武周自命“天興”而不思興天下,反而摘下當初起兵反隋時開倉賑貧的面具,“軍無蓄積”時“以虜掠為資”並以諂媚之術依附突厥對抗唐軍,這使得尉遲恭勘破其以偏安、割據為目的的反王本色而非以天下黎民蒼生為重的真命天子,且尉遲恭深知與胡人結盟對抗中原主流軍事勢力的結局只能是亂而不治。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皇天無親,唯德是輔。作為人傑的尉遲恭與一代天驕李世民的會和是歷史必然,是大勢所趨,是民心所向。二人惺惺相惜,相敬以德並共同開創一代盛世,這使得敬德之“歸”有了更深層的意義----敬德的歸唐,是因為其識大體、明大勢、顧大局而主動地歸於天驕人傑的共同事業,歸於中原大統,歸於天下大勢,歸於和平需要,歸於民心所向。

尉遲恭、劉武周也好,其他的什麼人也罷,到底在張壁古堡有過怎樣的活動,筆者不敢妄言。試著掀開歷史謎團的一角,僅作抛磚引玉。而張壁古堡作為軍事要塞,地處偏遠、民生資源匱乏,曾經的鼎盛早已不再,現實的村落幾近荒頹,保護利用迫在眉睫。好在我們趕上了這個美好的時代,用智慧祛盡歷史帶給這片天空上的塵灰與陰霾,讓張壁古堡由一個被風聲鶴唳包圍著的軍事要塞華麗轉身成為一個充滿祥和之氣的旅遊度假樂園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張金祥

張壁古堡詞典:槐抱柳

張壁古堡有許多你我都不太注意的文化點。從這些文化點中,您可以更清晰地瞭解古堡的歷史緣源和文化肌理。從本期起,小編就當回導遊,給您講講古堡相關的文史知識。俺不是專家,俺也不是學者,說得不周全的地方,還請您多多指正。各位看官,請看——

張壁古堡有棵奇特的樹,名叫“槐抱柳”。

人們來古堡旅遊,都喜歡在樹下照個像,定格美好的一個瞬間。“槐抱柳”怎麼來的呢?聽老人們說,從前這附近本來有六棵古槐樹,是按照南斗六星的形狀栽下的。樹齡都在千年以上。

南斗六星圖(圖片來自網路)南斗六星是古代漢族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南斗六星分別為天府星、天梁星、天機星、天同星、天相星、七殺星。六顆亮星在南天排列成鬥(或勺)形,在二十八宿中屬於“鬥宿”。漢族神話中有“北斗主死,南斗主生”的說法。人們栽下這六棵樹,就是為了祈佑上天,讓這裡的百姓們,瓜瓞連綿,健康長壽。可惜的是,解放戰爭時期,興隆寺門前一場大火,將其它五棵都燒死了,只留下這麼一棵,也是奄奄一息的樣子。後來,某個有心人在樹洞裡插了根柳枝,柳枝居然成活了,長成了參天大樹,而槐樹也煥發了勃勃生機。這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折柳(圖片來自網路)俗話說,樹老成精。《天玄主物簿》雲,老槐生丹。多少年以來,這棵樹被人們看成堡子裡的神樹。村裡就有這樣的習俗:村民們有了病病痛痛,常常來到樹下祈願,病好之後,就在樹上系根紅布條以示感謝。逢年過節,還有不少村民端了祭品,來樹下祭拜呢。

祭祀麵食槐者,懷也。《周禮》中言,外朝之法,面三槐,三公位焉。吳澄注雲“槐之言懷也,懷來人於此也。”柳者,“留”也。《詩經》,開創了詠柳寄情借柳傷別的先河。古人“折柳”相留,依依不捨。這便是,一來一去,念念不舍,一聚一別,無限情深。也有人說,柳,諧音“六”, 柳槐,又稱“六槐”。栽下這棵柳樹,無意間又暗合了“南斗六槐”之意。我們不能不驚歎世俗民眾偉大的想像力!

這麼一顆槐抱柳,寓含了人們多少美好的念想啊。

咱村有棵槐抱柳

湛泉

張壁古堡有一棵奇特的古樹,人稱“槐抱柳”。槐是古槐,樹齡在千年之上;古槐的樹洞裡長出棵柳樹,樹齡也有六十餘年。這棵“槐抱柳”給來過古堡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槐抱柳”,位於興隆寺山門前。槐樹虯枝龍蟠,向三面延長,柳樹則正好補其缺於西北,挺拔直立,參入雲天,極富有構圖之美感。古槐茂盛,楊柳健碩,槐樹拙樸穩健,柳樹瀟灑靈秀,似柱似扶,如傘似蓋,風采卓然。遊客們來到景區,總會在樹下小憩,人人爭相拍照留念,將美好的瞬間定格為永恆。

張壁古堡向來是商旅、遊人和香客前往綿山,並經由綿山向晉南的必由之地。南來北往的人們在這裡逗留歇腳,參神禮佛,而槐樹所在的寺門前,自然成了村裡最繁華、最熱鬧的所在。那時候,商隊的駝鈴聲、商販的叫賣聲、打鐵的“丁當”聲、廟裡的誦經聲、紅白喜事的器樂聲,共鳴成一曲諧和的鄉村樂章。

據老人們回憶,寺門前原有六棵千年古槐,是按“南斗六星”的佈局栽植的。“南斗六星”是古代漢族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在傳統的二十八宿中,因其在南天,排布形似鬥(或勺),因被稱為“鬥宿”。這六棵古槐與堡北古道旁臺地上的“七星槐”相呼應,被稱為“南斗六槐”。

解放戰爭時期,一場大火將五棵槐樹燒死,只留下臨街的一棵,氣息奄奄、眼看就要枯黃了。次年清明,廟裡居士突發奇想,在槐樹洞裡插了根柳枝。說來也怪,柳枝插下不一會兒,天就下起了綿綿細雨。之後,柳枝竟發出了新芽,而槐樹也煥發了勃勃生機。百姓取柳的諧音以代“六”,稱為“六槐”,暗合“南斗六星”的意涵。時至今日,兩棵樹相依相抱著長在了一起,長勢旺盛,成了古堡一個奇特的景觀。

明清兩代晉商最為鼎盛的時期,以張、王、賈、靳為代表的張壁子弟背井離鄉、外出經商,他們行走湖廣滿蒙十幾個省份,將商鋪字型大小開得到處都是。那些即將遠離的人們,都會在家人的陪伴之下來到樹下,許個願、留個影。他們會帶走樹下的一小掊土。帶上它,就等於帶走了故土的滋味,就等於帶上了親人的祝福和牽掛。有那麼一根線牽著,縱然到了山之南、海之角,都不會迷失自己。從哪裡來的,終究還要回到哪裡去。

漂泊了許久,終於回到家鄉的人,無論他們是衣錦還鄉、志得意滿地回來,或者窮困潦倒、一無所獲地回來,都先要來到樹下,交回那掊熱土,再滿含著熱淚展開雙臂,與古老的槐抱柳,來一次深情的擁抱。

一來一去,念念在茲;一聚一別,無限情深。“槐抱柳”,深深紮根于古堡的一方土地,也根紮在人們心裡最情切、最脆弱的地方。“槐抱柳”以及其所在的寺門前,成了古堡鄉愁最濃郁、最醇厚的地方。

留守張壁的根與魂

任瑞媛

題記:坐落在距離介休城東南約十公里的張壁村,被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盛讚為“中國北方古村落的一個活化石”。走進張壁古村,放眼那地上的城池古堡和地下的“萬米長城”,雖然歲月的屠刀已然毫不留情地在她的身上刻下了歷史的斑斑痕跡,但她就像一位年長的老人,用自己臉上的皺紋,給我們講述著一段源遠流長的歷史;用自己臉上的皺紋,向我們證實了一段古老文化的永久傳承。

不是巧合,也許是冥冥中的安排,讓我不止一次和這個村落結下機緣。

初夏時節,又一次走進了綠樹掩映、繁花簇擁、古香撲鼻的張壁村。

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造訪了,似乎每一次親近,總能有新的感悟和觸動。記得第一次到來,是20年前的一個盛夏。那年我只有5歲,還是一個沒有走出去見過外面世界的小臭丫頭。那個時候,是隨父親走訪住在這個村子裡的遠房親戚,記憶中的村子很破、很爛,跟我同齡的小朋友就在紅牆綠瓦的大廟裡面上課,在我單純的心裡面,只覺得這樣上課很有意思。耳邊時不時地傳來遠房親戚跟爸爸說的那些古老神秘的傳說,斷斷續續,漸行漸遠,如今已不大記得,只是張壁古村質樸的神秘感就這樣根植在我那幼小的心靈裡。

後來,也來過幾次張壁村,但高中課業繁忙,又到外省去讀書,也難有機會再用心體會家鄉的點點古味。

輾轉如今,我回到家鄉工作,可以經常去張壁村這樣的老地方走走看看,讓我有機會在這些祖先留給我們的財富瑰寶裡留連,有時候我自己都不禁感歎,這張壁這樣一個不足0.12平方公里的村落,竟然彙集了如此多的華夏文化古跡:夏商古文化遺址、隋唐古地道、元代戲臺、金代墓葬、明清民居文化等數不勝數的文化符號,都是中華文化5000年文明的歷史發展縮影!它們在讓我震撼的同時,更讓我作為一個當年的遊子,深感癡迷。

這一次,再次徘徊在那高低錯落的五大神廟古建築群,似乎又聽到了教室裡傳來的讀書聲;當我再次踏上那條用紅色古石砌成的“龍脊街”,舊時的回憶和新時的畫面同時在我眼前翻湧。與我5歲那年第一次來到村子的情景相比,現在的張壁古村代表的已經不只是過去的文化、歷史,它也成為了介休市未來發展的一張金牌名片。

介休撤縣建市這20年來,也是我成長的20年,我用自己成長的雙眼見證了家鄉的點滴變化。煤炭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文化的時代即將到來;介休政府也順應這一潮流,致力於從“挖煤”到“挖文化”的轉變,在“文化轉型”這條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終於,提出了一條有介休特色的,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城市化發展之路,並把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定位到“復興介休歷史文化名城”上來。

慨歎文化發展的力量,慨歎張壁從幕後走向更多人的視野,讓更多人體會那種文化底蘊,讓歷史文明在現代社會重放光芒。就像巧合一樣,這座城市的文化定位,讓張壁古堡就以這樣一個機緣進入百姓的視野,讓我們對祖先的文化有了近距離、深層次的接觸,讓更多人從歷史文化中開始探尋本真。而張壁古堡的開發和復興,也一定會成為介休市定位文化發展方向正確性的一個有力佐證。

雁過無痕,歲月無聲,白駒過隙的光陰卻在歷史的每一個空隙流動,遠望城市繁華,這座寧靜的古鎮並不孤寂,恰恰相反,她不僅沒有被人們遺忘,反而被更多人記起。有人用發展定位文化,有人用底蘊詮釋文明,透過張壁我看到了這個城市的文化力量,看到了挖掘中留存在古村的根與魂。更讓我感受到那種城市文明的文化源泉。在這片文化的熱土上,正在組建的張壁古堡文化研究院,借助清明寒食節獨特的地方特色,多部影視劇的取景拍攝、各類媒體的廣泛宣傳,幽靜的古村正在煥發出時代的光芒,沉寂的文明正在用獨特的方式散發出歷史的厚重。睹此種種,讓我深感文化的力量,深感文明的光芒,體會到這個城市帶給古村的力量。

如今的張壁古堡,依然寧靜的是她的院落,星羅棋佈地散落在深深的老巷中;古舊整齊裡隱約透著的,是她昔年的繁華。宅子多是明清時的建築,門庭深進,格局分明,工藝講究,具有晉商宅院的鮮明特色。時光流轉,炊煙嫋嫋處,卻已是幾百年後的天空了。

後記:綿山腳下,龍環鳳繞,張壁古村仿佛一顆遺落在凡間的明珠,靜靜地閃爍著燦亮的光芒,等待著世人的發掘和欣賞。作為新的城市名片,承載著幾代人的希望,當文明的大幕漸漸展開,面對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的張壁古堡,只有百姓參與、共同保護,才是古建築生存最好的保證。這一切已經在張壁古村一步一步地展開,讓我們靜候,開拓一片新的文化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