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晉中,寫父母那一輩

王永強:瞅見酸棗想親人

(最美祁縣)

在城市的街頭,巧合似得看見了多少年不曾見過的酸棗面,當咽下嘴裡酸水的同時,撩開了我童年一層一層,一件一件往事,不經意勾引起了自己曾經成長軌跡中的種種記憶,

也讓自己想起了生命裡一個又一個親人,漸漸清晰的在腦海裡像漣漪般一點點漫延開來……

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除了一般人該有的往事,其實埋藏在心底深處的,最有味道的應該是源自外公家那個院子裡的點點滴滴的陳年舊事中,

已故和還健在的親人們。

祁縣峪口鄉北團柏村,丘陵地貌。是外公生活一輩子的地方,他從未走出過這個地方。印象中,在村口那兒,有一株不知生長了多少年的柏樹,長輩們也不知道這棵古樹到底有多少歲,只知經過無數歲月的風風雨雨,依舊威嚴的屹立在村頭,守候這方土地,守候這方土地上的人們,給勤勞善良的人們帶來心靈上的祥和和庇護。

記得小時候,有人家娶媳婦辦喜事,都會爬上樹,折下一些柏樹枝條,來作為結婚使用的吉祥物,在柏樹枝條上貼上紅紅的大雙“囍”字,好像還有紅色的鉛筆之類的,到底是有著怎麼樣的講究和禮儀說辭,至今也是糊裡糊塗,沒個知解的。因為柏樹在村頭的北邊,可能因此而叫北團柏這個名字吧。

外公家的院子是個大院子,分為前後院。前院住人,每天早上起來,各家各戶都會把院子打掃的特別的乾淨,陽光照耀下來的時候,無限敞亮和溫暖。後院為菜園和果園。後院裡有直到現在我還無法忘記的五外公家那顆葡萄樹,四外公家那眼土窯洞,以及外公家柵欄裡圈養的羊,以及後院裡那顆壺瓶棗樹,那時淘氣,棗還沒熟,

放暑假去了外公家,到後院打棗時,讓那個小腳老太太罵我們的情景,老太太其實是我老外婆(外公的母親),老外婆的“三寸金蓮”,走路總有站不穩當的感覺,老人家生過八個兒子,三個姑娘,好像還夭折過幾個孩子。這個院子裡住著好幾戶人家,都是我的長輩們。院子裡在我的記憶中充滿了歡笑和快樂,暖暖的溫潤著我的人生。外公是家族裡的長子,院子裡還有二虎外公,
四外公和五外公,以及各家的子女們,也就是我的姨姨舅舅們, 姨姨舅舅們有大我很多歲的,已有和我年齡相當不分上下的。

外公, 相當勤勞隱忍,多少有些重男輕女。在我的印象裡,我記得他老人家健在的時候,特別喜歡舅舅家我的表哥和表弟,而姐姐和妹妹們多少有些疏遠。因為他對男孩子表現出來的是親昵,對女孩子多少是嚴肅和漠然的。外公的父親早早便去世了,留下偌大的一個家庭,上上下下幾十口人,所以外公很小就承擔起養家的重擔,中間經歷過他的兄弟姐妹們的反抗和不服,但終究還是不能擔起這份擔子,悻悻作罷。外公是會種瓜種菜的,而且在當時還是一把好手,所以在那些困苦的年月中,家人沒有遭過太多的饑餓,即使沒有糧食果腹,瓜菜依然充當了很重要的作用。外公人好,但愛罵他的子女們,外婆照顧得這個家可以說無微不至,後來外婆去世後後,外公寡言了不少,有時候去,看見他的眼神裡常常在回憶,可能是回憶那個任他說罵的外婆,想起了外婆的種種好,而他本人也在不算順暢的晚年生活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外婆,外婆是個善良到可能有些軟弱地步的一個人,除了伺候一家老小,對所有人都謹小慎微,低頭做事,這個老太太,對所有人都是幫助。是個苦命的人,從小沒有了媽,很小的時候在自己的脊背上就背上了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好像看孩子成了她的一種義務。出嫁後,自己生養了六個孩子,四個姑娘,兩個兒子,也是同天下的母親一樣,含辛茹苦的把六個子女拉扯養育成人,各自成家立業。記得很小的時候,暑假去外婆家住,當時正值收割小麥時節,那個年月,小麥是精貴的,有一次在大街上,拉麥子的馬車經過外婆家門口,掉下來一捆麥子,趕車的人沒有發覺,隨後我就把麥子撿回去了。當外婆看到我撿回去的那捆麥子,嚇得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說不能撿公家的東西,非要讓我送出去,我拿著那捆麥子出門後,就偷偷藏進門外那個水泥箱子裡去了。記得每次去外婆家,早飯是菜稀粥(其實除了米,都是南瓜塊兒,菜就是當時曬乾的菠菜葉子),印象裡直到現在都發愁吃那樣的飯,我和姨姨舅舅們吃這樣的飯,單獨會給外公做點小灶,或許外婆是體諒外公養家的不易,所以從伙食上多少給她自己的男人做一些補貼和安慰。在六個子女中,似乎格外親她的大女兒,也就是外婆最大的孩子,也就是我的母親。雖然外婆不認得字,但恪盡職守自己做人的本分,辛辛苦苦供養著她的孩子們,我想,天底下,有母親的孩子應該是比什麼都幸福溫暖吧。有時候命運似乎是不公的,在她老人家剛六十歲出頭沒幾年,就平靜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她的子女們,離開了親她愛她的外甥,沒有享受子女兒孫們的孝心,匆匆行走在開滿彼岸花的另一個世界。

母親,母親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母親沒有多少文化,也就是接受了小學二年級的教育,雖然讀書很少,但性格潑辣,敢說敢當,照樣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一切都基於她勤勞鑽研,肯吃苦,善動頭腦不服輸的性格吧。說起上學,她一直感恩她自己的母親,假如不是我的外婆,可能連兩年的學校都沒有機會走進。同時也多少埋怨我的外公重男輕女。直到後來出嫁了,那個年代,我們村裡面大喇叭盒子裡廣播招收民辦教員,她想去都沒有資格去。其實我是堅信如果母親多上兩年學的話,完全有能力可以勝任的。據母親回憶告訴我,在那個物質不算豐富甚至有些貧困匱乏的時候,肚子都填不飽,到了母親該上學的年紀,自己張羅著上學,外公除了每天罵一個女孩子的不中用,似乎沒有別的方式去對待她。使得母親一直和她的奶奶睡在一起,只是為了躲避外公無端的責駡,可能失去一些,總有一些能得到補償,母親的奶奶格外喜歡我的母親,直到後來母親的奶奶90多歲糊塗的時候,還能記得我的母親,時刻惦記著。縱然外公沒有任何理由的反對母親上學,外婆特別親她的長女,想盡辦法讓母親上了學,母親也算爭氣,學習一直出色。但好像命運早就安排好了一樣,外公無休無止的說女孩子的種種不是時,不讓母親上學,後來母親一賭氣就不去了,從此踏上了一個還未成年,就肩負重擔給她娘家做一個苦勞力的人生角色。十二、三歲,和成年的男勞力掙一樣的工分,半夜出去看果樹,丘陵地帶的夜晚,可想而知的恐懼,卻要讓一個女孩子去面對太多的生活艱辛,同時還要比趕超那些年長正當年的男壯勞力。母親出嫁後,外公家少了母親這樣一個優秀勞動力,封建保守固執的外公還常常歎息“起色人家不養nou’er”,其實內心應該是捨不得母親這個好勞力。過分護家守家的本性,直到 母親從一個女孩出嫁後過上自己的小日子時,還常常顧及娘家的苦楚,以至於後來她 自己的兄弟姐妹說一切都是替老人在盡力的話來。實際上,我在為我的母親打抱不平,人生,其實應該心存感恩之心,人,不應該忽略親情的重要。雖然我們沒有成為什麼材料,但起碼不是家庭和社會的廢料。所以我們兄弟姐妹們出奇的團結親密,不論有天大的事情,懂得“情”字當頭。一是為了回報母親嚴苛的良苦教導,再也是為了不管到什麼時候,都可以讓母親放心踏實她的子女們不會因利貪心,親情反目成仇,更是延續母親仁義正直、勤儉厚德的育子家風。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經歷的生活故事,酸甜苦辣各種滋味。

在這個院子裡,還有我的舅舅們姨姨們的很多很多故事,有歡笑,有感動,有失落也有傷心。但一切如煙雲消散了一樣,留下的都是回憶中的暖意。當我咀嚼著酸棗面時,想起了太多太多的人和事,歎息時間如此之匆忙,如今我也到了當年長輩們的那個年齡,依稀在腦海中,想起山崖上那一棵棵堅挺生長的酸棗樹,從不畏歲月的風雨,年復一年的綻放著自己的芬芳,結出累累碩果,總結著自己每一年的春夏秋冬,和年輪留下來的雪雨風霜後的再次成長。

張浩:爸爸給你理個發吧

(最美祁縣)

臨近開學,我跟兒子說:“過來,爸爸給你理個發吧?”聲音聽著有點諂媚,完全失去了平日的威嚴。

“去外面理吧,理壞了怎麼辦?那麼大個小夥子……”

“沒事兒,理壞了大不了再短點。”

聽到妻子的嗔罵,兒子表現的倒很坦然。我便像得了將令一般,顛顛跑去拿來理髮工具,取電推剪,點幾點機油,裝上卡子,拿起梳子,小心翼翼操作起來。兒子的頭髮又密又硬。電推剪嗡嗡的響著,每每理完一處,後面便留下了平整的短髮,像夏天收割機過後留下的麥茬。我小心的侍弄著,直到腰酸背痛,電推剪燙到握不住,我才結束。

“去,洗洗,完了我再修改下。”

給兒子洗完頭,突然發現我得踮起腳尖才能看得到他頭頂。這小子,長高了。

“這兒陷進去一點。”妻子端詳後挑毛病。“那會兒手哆嗦了一下,長兩天就好了,長兩天。”我趕緊解釋。兒子倒沒說什麼,側身在鏡子裡照了照,用手摸了摸理壞的鬢角,“還行。”擰身走出去收拾工具。

理髮,我們這裡叫推頭,理髮剪稱其為推子。記憶中奶奶家就有一把推子,總是被父親保養的很亮,而且不讓我們輕易碰它。有一次偷偷把玩過,上面的彈簧很硬,我需要兩隻手才掰得動。

村裡那時候沒有理髮鋪,理髮要到十五裡以外的鎮上。經常有人來找父親理髮,地點不拘在哪裡,院子裡,街門口,路口樹蔭下。經常是這個人正理著,另個人下地回來,也便等在旁邊。周圍慢慢聚攏好幾個街坊,閒聊著,看父親一人在表演。

四五個人理完,地面上便散落著一層頭髮。長的,短的,白的,黑的。父親甩甩手,再攥兩下拳頭,活動一下手指,扭身招呼一旁的我,“過來,到你了。”

被父親理髮是一件極危險的事情。當時的我就這麼覺得。你得挺直了腰,脖子不能無力地耷拉,也不能用力繃著,這個尺度很難把握。我端坐在凳子上,兩手用力扣著凳子,腦子裡飛快的計算著,憑著頭頂上傳來的感覺,低頭,往左偏,往右偏。稍微一走神沒有配合動作,便會被斥駡,“挺直了,用力!”“別繃太緊!”同時發洩一般晃幾下我的腦袋。有時候還會挨一下打,推子磕在腦袋上,生疼。在往復幾次經歷這樣的磨難以後,終於聽到了大赦一般的話語,“行了,下來吧。”扭扭僵硬的脖子,手心裡全是汗。

這樣的磨難持續到97年8月份,那是父親最後一次主動喊我理髮,之後我倆騎自行車他送我去師範上學。我終於擺脫了一成不變的小平頭,享受著理髮師的輕柔動作,髮型也跟著時髦隨意改變著,板寸、四六分、三七分。工作之後患上了毛囊炎,頭上大大小小起了好多膿包。斷斷續續持續了好幾年,與其說患病,我寧願相信這些包是碰的,各種牆壁,各種釘子,軟的,硬的。再好的髮型都不能遮住疤痕。我又開始懷念留小平頭的日子了。

既然不在意髮型,索性買個電推剪自己理髮。買回來第一天,我便喊父親給他寶貝孫子理髮。小傢伙坐在板凳上,極不老實,不但背挺不直,而且脖子扭來扭去,嘴裡嘟囔著,絲毫沒有配合父親的意思。父親滿頭大汗,彎著腰,晃動這肥胖的身體圍著小孫子轉圈,嘴裡叮嚀著。“你揍他麼,就像當年打我一樣。”我站在一旁笑著打趣。

“別人家兒子我不打。”父親還嘴硬。

爺孫倆好不容易折騰完,父親習慣性用食指刮了刮額頭上的汗珠,長長出了口氣。看著小孫子的腦袋,“等等,這兒再給你修一下。”小孩子才不理會,徑直跑了。

“爸,給我也理一下麼。”父親一愣,“不理不理,你花五塊到外面找人理去。”“來麼,理一次。”看我堅持,也沒有揶揄他的意思,他同意了。“來吧,坐下。”一樣的程式,只不過當年遮在我脖子上的父親的舊襯衫換成了專業的理髮布,當年“噶咋噶咋”的手推剪換成了“嗡嗡”的電推剪。我低頭側頭輕車熟路地配合著父親,他卻跟以前不一樣了,不但沒有了呵斥,也沒有再拿推子磕我腦袋,左手按在我頭上的時候竟然有些發抖。是緊張嗎?他努力地想給我來個板寸,但最終還是在板寸的棱角上又過了兩次。就這樣,我倆都安安靜靜的,只聽得到嗡嗡的電推剪。末了,他抬起我的臉,一如以前,仔細端詳了一會,“下次不要喊我理了,交待不了你了。”“哪裡交待不了?”我誇張地笑了兩聲,不笑我怕淚水會掉下來:我寧願你再暴躁的拿推子磕我腦袋,只換來你年輕的模樣。時隔十年,我終於還是又回到了土氣的小平頭。

我一直在找讓父親理髮時的感覺,直到那天看到了一個詞語——摩頂受戒。想來,兒子是比我強一些的,至少現在沒有嫌棄我理給他的髮型。但終究有一天,他會去追求更時髦的髮型。我也盼望他將來會有天突然找我理髮,我想,那時他應該就長大了。

劉乃春:父親與酒

(尚巾文化)

父親一生愛喝酒,他老人家的酒齡至少有七十多年。

父親十六歲那年,到祁縣晉商名人渠仁甫開的四升樓字型大小經商,站了二年櫃檯,深得東家賞識,於是便給他配備了一輛當時時髦的僧帽牌自行車,去汾陽杏花村聯繫業務。父親臨行前,渠仁甫囑咐道:“杏花村產各種名酒,談完業務,人家肯定熱情招待。你要牢記一句話:飲酒不醉最唯高。”父親銘記渠東家的囑託,在生意場上,左右逢源,巧妙應對,從為貪杯誤事。時過不久,父親頂起幾厘生意,年終分紅後,家裡買地、買牲口,日子越過越滋潤。

1953年,父親在祁縣北梁村供銷社當實物負責人。每逢月底盤點完實物,或者遇上雨雪天氣,父親便主動用工資打上酒和同事們抿幾盅。下酒菜是豬頭肉、炒雞蛋、花生米、豆腐乾。同事們喝酒聊天,其樂融融。有的臉色越來越紅,舌根開始有點發硬。此時此刻,父親便說起了渠仁甫的飲酒箴言:飲酒不醉最唯高,在一陣嘻嘻哈哈的逗笑中,父親悄悄地拿走了酒壺,讓同事們端起了飯碗。那時,父親以飲酒為橋樑,溝通了同志之間的關係,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同心協力,為“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積極工作,北梁村供銷社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單位。

三年困難時期,父親調到峪口鄉北團柏村供銷社工作。那時,供銷社沒有一滴好酒。偶爾銷售一些低質沙棘酒、五加皮酒、紅葡萄酒。只要弄上一點酒,父親仍然和同事們在晚上喝上幾口。當時買不到熟食、副食下酒,只能用鹹菜遷就。父親生怕夥伴們酒後發些牢騷,惹出麻煩事兒。待大家喝上一陣子後,年過半百的父親便繪聲繪色地講起戰爭年代的事兒:“俺村離子洪站炮樓不遠,一旦發現鬼子出來掃蕩,民兵們叭叭兩槍,掩護老百姓上山逃難……”然後,他老人家把話題一轉:“現在雖然生活苦一點,但生活在和平環境,沒有敵人騷擾,不用擔驚受怕。困難是暫時的,好日子不久就會來到。”樸實簡樸的話語,增添了大家克服困難,嚮往美好未來的信心。北團柏村供銷社多次受到上級表揚。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把年過古稀的父母接到縣城居住。父親喝上了瓶裝六曲香酒,山西二鍋頭酒,逢年過節也能喝上名酒。父親愛吃的下酒菜是糖醋裡脊、五花扣肉、五香花生、蝦醬豆腐。父親愛喝熱酒,他老人家說:“熱酒毒素少,對人身體好。”父親愛喝慢酒,我從來沒有見過他老人家“一口燜”。父親每次只喝四五盅,喝完後,他把酒壺搖一搖,聽到壺裡有響聲,微笑著自言自語:“細水長流,常喝常青”。

父親活了九十歲,是十幾年前去世的。父親生前愛酒,但從未醉酒,得益於“飲酒不醉最為高”這句話。仔細品味,悟出一個道理:飲酒限量,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有益於健康,有益於文明,有益於和諧。我懷念著父親,將這句富有哲理的話,刻骨銘心地記在心中。

留下偌大的一個家庭,上上下下幾十口人,所以外公很小就承擔起養家的重擔,中間經歷過他的兄弟姐妹們的反抗和不服,但終究還是不能擔起這份擔子,悻悻作罷。外公是會種瓜種菜的,而且在當時還是一把好手,所以在那些困苦的年月中,家人沒有遭過太多的饑餓,即使沒有糧食果腹,瓜菜依然充當了很重要的作用。外公人好,但愛罵他的子女們,外婆照顧得這個家可以說無微不至,後來外婆去世後後,外公寡言了不少,有時候去,看見他的眼神裡常常在回憶,可能是回憶那個任他說罵的外婆,想起了外婆的種種好,而他本人也在不算順暢的晚年生活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外婆,外婆是個善良到可能有些軟弱地步的一個人,除了伺候一家老小,對所有人都謹小慎微,低頭做事,這個老太太,對所有人都是幫助。是個苦命的人,從小沒有了媽,很小的時候在自己的脊背上就背上了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好像看孩子成了她的一種義務。出嫁後,自己生養了六個孩子,四個姑娘,兩個兒子,也是同天下的母親一樣,含辛茹苦的把六個子女拉扯養育成人,各自成家立業。記得很小的時候,暑假去外婆家住,當時正值收割小麥時節,那個年月,小麥是精貴的,有一次在大街上,拉麥子的馬車經過外婆家門口,掉下來一捆麥子,趕車的人沒有發覺,隨後我就把麥子撿回去了。當外婆看到我撿回去的那捆麥子,嚇得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說不能撿公家的東西,非要讓我送出去,我拿著那捆麥子出門後,就偷偷藏進門外那個水泥箱子裡去了。記得每次去外婆家,早飯是菜稀粥(其實除了米,都是南瓜塊兒,菜就是當時曬乾的菠菜葉子),印象裡直到現在都發愁吃那樣的飯,我和姨姨舅舅們吃這樣的飯,單獨會給外公做點小灶,或許外婆是體諒外公養家的不易,所以從伙食上多少給她自己的男人做一些補貼和安慰。在六個子女中,似乎格外親她的大女兒,也就是外婆最大的孩子,也就是我的母親。雖然外婆不認得字,但恪盡職守自己做人的本分,辛辛苦苦供養著她的孩子們,我想,天底下,有母親的孩子應該是比什麼都幸福溫暖吧。有時候命運似乎是不公的,在她老人家剛六十歲出頭沒幾年,就平靜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她的子女們,離開了親她愛她的外甥,沒有享受子女兒孫們的孝心,匆匆行走在開滿彼岸花的另一個世界。

母親,母親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母親沒有多少文化,也就是接受了小學二年級的教育,雖然讀書很少,但性格潑辣,敢說敢當,照樣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一切都基於她勤勞鑽研,肯吃苦,善動頭腦不服輸的性格吧。說起上學,她一直感恩她自己的母親,假如不是我的外婆,可能連兩年的學校都沒有機會走進。同時也多少埋怨我的外公重男輕女。直到後來出嫁了,那個年代,我們村裡面大喇叭盒子裡廣播招收民辦教員,她想去都沒有資格去。其實我是堅信如果母親多上兩年學的話,完全有能力可以勝任的。據母親回憶告訴我,在那個物質不算豐富甚至有些貧困匱乏的時候,肚子都填不飽,到了母親該上學的年紀,自己張羅著上學,外公除了每天罵一個女孩子的不中用,似乎沒有別的方式去對待她。使得母親一直和她的奶奶睡在一起,只是為了躲避外公無端的責駡,可能失去一些,總有一些能得到補償,母親的奶奶格外喜歡我的母親,直到後來母親的奶奶90多歲糊塗的時候,還能記得我的母親,時刻惦記著。縱然外公沒有任何理由的反對母親上學,外婆特別親她的長女,想盡辦法讓母親上了學,母親也算爭氣,學習一直出色。但好像命運早就安排好了一樣,外公無休無止的說女孩子的種種不是時,不讓母親上學,後來母親一賭氣就不去了,從此踏上了一個還未成年,就肩負重擔給她娘家做一個苦勞力的人生角色。十二、三歲,和成年的男勞力掙一樣的工分,半夜出去看果樹,丘陵地帶的夜晚,可想而知的恐懼,卻要讓一個女孩子去面對太多的生活艱辛,同時還要比趕超那些年長正當年的男壯勞力。母親出嫁後,外公家少了母親這樣一個優秀勞動力,封建保守固執的外公還常常歎息“起色人家不養nou’er”,其實內心應該是捨不得母親這個好勞力。過分護家守家的本性,直到 母親從一個女孩出嫁後過上自己的小日子時,還常常顧及娘家的苦楚,以至於後來她 自己的兄弟姐妹說一切都是替老人在盡力的話來。實際上,我在為我的母親打抱不平,人生,其實應該心存感恩之心,人,不應該忽略親情的重要。雖然我們沒有成為什麼材料,但起碼不是家庭和社會的廢料。所以我們兄弟姐妹們出奇的團結親密,不論有天大的事情,懂得“情”字當頭。一是為了回報母親嚴苛的良苦教導,再也是為了不管到什麼時候,都可以讓母親放心踏實她的子女們不會因利貪心,親情反目成仇,更是延續母親仁義正直、勤儉厚德的育子家風。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經歷的生活故事,酸甜苦辣各種滋味。

在這個院子裡,還有我的舅舅們姨姨們的很多很多故事,有歡笑,有感動,有失落也有傷心。但一切如煙雲消散了一樣,留下的都是回憶中的暖意。當我咀嚼著酸棗面時,想起了太多太多的人和事,歎息時間如此之匆忙,如今我也到了當年長輩們的那個年齡,依稀在腦海中,想起山崖上那一棵棵堅挺生長的酸棗樹,從不畏歲月的風雨,年復一年的綻放著自己的芬芳,結出累累碩果,總結著自己每一年的春夏秋冬,和年輪留下來的雪雨風霜後的再次成長。

張浩:爸爸給你理個發吧

(最美祁縣)

臨近開學,我跟兒子說:“過來,爸爸給你理個發吧?”聲音聽著有點諂媚,完全失去了平日的威嚴。

“去外面理吧,理壞了怎麼辦?那麼大個小夥子……”

“沒事兒,理壞了大不了再短點。”

聽到妻子的嗔罵,兒子表現的倒很坦然。我便像得了將令一般,顛顛跑去拿來理髮工具,取電推剪,點幾點機油,裝上卡子,拿起梳子,小心翼翼操作起來。兒子的頭髮又密又硬。電推剪嗡嗡的響著,每每理完一處,後面便留下了平整的短髮,像夏天收割機過後留下的麥茬。我小心的侍弄著,直到腰酸背痛,電推剪燙到握不住,我才結束。

“去,洗洗,完了我再修改下。”

給兒子洗完頭,突然發現我得踮起腳尖才能看得到他頭頂。這小子,長高了。

“這兒陷進去一點。”妻子端詳後挑毛病。“那會兒手哆嗦了一下,長兩天就好了,長兩天。”我趕緊解釋。兒子倒沒說什麼,側身在鏡子裡照了照,用手摸了摸理壞的鬢角,“還行。”擰身走出去收拾工具。

理髮,我們這裡叫推頭,理髮剪稱其為推子。記憶中奶奶家就有一把推子,總是被父親保養的很亮,而且不讓我們輕易碰它。有一次偷偷把玩過,上面的彈簧很硬,我需要兩隻手才掰得動。

村裡那時候沒有理髮鋪,理髮要到十五裡以外的鎮上。經常有人來找父親理髮,地點不拘在哪裡,院子裡,街門口,路口樹蔭下。經常是這個人正理著,另個人下地回來,也便等在旁邊。周圍慢慢聚攏好幾個街坊,閒聊著,看父親一人在表演。

四五個人理完,地面上便散落著一層頭髮。長的,短的,白的,黑的。父親甩甩手,再攥兩下拳頭,活動一下手指,扭身招呼一旁的我,“過來,到你了。”

被父親理髮是一件極危險的事情。當時的我就這麼覺得。你得挺直了腰,脖子不能無力地耷拉,也不能用力繃著,這個尺度很難把握。我端坐在凳子上,兩手用力扣著凳子,腦子裡飛快的計算著,憑著頭頂上傳來的感覺,低頭,往左偏,往右偏。稍微一走神沒有配合動作,便會被斥駡,“挺直了,用力!”“別繃太緊!”同時發洩一般晃幾下我的腦袋。有時候還會挨一下打,推子磕在腦袋上,生疼。在往復幾次經歷這樣的磨難以後,終於聽到了大赦一般的話語,“行了,下來吧。”扭扭僵硬的脖子,手心裡全是汗。

這樣的磨難持續到97年8月份,那是父親最後一次主動喊我理髮,之後我倆騎自行車他送我去師範上學。我終於擺脫了一成不變的小平頭,享受著理髮師的輕柔動作,髮型也跟著時髦隨意改變著,板寸、四六分、三七分。工作之後患上了毛囊炎,頭上大大小小起了好多膿包。斷斷續續持續了好幾年,與其說患病,我寧願相信這些包是碰的,各種牆壁,各種釘子,軟的,硬的。再好的髮型都不能遮住疤痕。我又開始懷念留小平頭的日子了。

既然不在意髮型,索性買個電推剪自己理髮。買回來第一天,我便喊父親給他寶貝孫子理髮。小傢伙坐在板凳上,極不老實,不但背挺不直,而且脖子扭來扭去,嘴裡嘟囔著,絲毫沒有配合父親的意思。父親滿頭大汗,彎著腰,晃動這肥胖的身體圍著小孫子轉圈,嘴裡叮嚀著。“你揍他麼,就像當年打我一樣。”我站在一旁笑著打趣。

“別人家兒子我不打。”父親還嘴硬。

爺孫倆好不容易折騰完,父親習慣性用食指刮了刮額頭上的汗珠,長長出了口氣。看著小孫子的腦袋,“等等,這兒再給你修一下。”小孩子才不理會,徑直跑了。

“爸,給我也理一下麼。”父親一愣,“不理不理,你花五塊到外面找人理去。”“來麼,理一次。”看我堅持,也沒有揶揄他的意思,他同意了。“來吧,坐下。”一樣的程式,只不過當年遮在我脖子上的父親的舊襯衫換成了專業的理髮布,當年“噶咋噶咋”的手推剪換成了“嗡嗡”的電推剪。我低頭側頭輕車熟路地配合著父親,他卻跟以前不一樣了,不但沒有了呵斥,也沒有再拿推子磕我腦袋,左手按在我頭上的時候竟然有些發抖。是緊張嗎?他努力地想給我來個板寸,但最終還是在板寸的棱角上又過了兩次。就這樣,我倆都安安靜靜的,只聽得到嗡嗡的電推剪。末了,他抬起我的臉,一如以前,仔細端詳了一會,“下次不要喊我理了,交待不了你了。”“哪裡交待不了?”我誇張地笑了兩聲,不笑我怕淚水會掉下來:我寧願你再暴躁的拿推子磕我腦袋,只換來你年輕的模樣。時隔十年,我終於還是又回到了土氣的小平頭。

我一直在找讓父親理髮時的感覺,直到那天看到了一個詞語——摩頂受戒。想來,兒子是比我強一些的,至少現在沒有嫌棄我理給他的髮型。但終究有一天,他會去追求更時髦的髮型。我也盼望他將來會有天突然找我理髮,我想,那時他應該就長大了。

劉乃春:父親與酒

(尚巾文化)

父親一生愛喝酒,他老人家的酒齡至少有七十多年。

父親十六歲那年,到祁縣晉商名人渠仁甫開的四升樓字型大小經商,站了二年櫃檯,深得東家賞識,於是便給他配備了一輛當時時髦的僧帽牌自行車,去汾陽杏花村聯繫業務。父親臨行前,渠仁甫囑咐道:“杏花村產各種名酒,談完業務,人家肯定熱情招待。你要牢記一句話:飲酒不醉最唯高。”父親銘記渠東家的囑託,在生意場上,左右逢源,巧妙應對,從為貪杯誤事。時過不久,父親頂起幾厘生意,年終分紅後,家裡買地、買牲口,日子越過越滋潤。

1953年,父親在祁縣北梁村供銷社當實物負責人。每逢月底盤點完實物,或者遇上雨雪天氣,父親便主動用工資打上酒和同事們抿幾盅。下酒菜是豬頭肉、炒雞蛋、花生米、豆腐乾。同事們喝酒聊天,其樂融融。有的臉色越來越紅,舌根開始有點發硬。此時此刻,父親便說起了渠仁甫的飲酒箴言:飲酒不醉最唯高,在一陣嘻嘻哈哈的逗笑中,父親悄悄地拿走了酒壺,讓同事們端起了飯碗。那時,父親以飲酒為橋樑,溝通了同志之間的關係,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同心協力,為“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積極工作,北梁村供銷社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單位。

三年困難時期,父親調到峪口鄉北團柏村供銷社工作。那時,供銷社沒有一滴好酒。偶爾銷售一些低質沙棘酒、五加皮酒、紅葡萄酒。只要弄上一點酒,父親仍然和同事們在晚上喝上幾口。當時買不到熟食、副食下酒,只能用鹹菜遷就。父親生怕夥伴們酒後發些牢騷,惹出麻煩事兒。待大家喝上一陣子後,年過半百的父親便繪聲繪色地講起戰爭年代的事兒:“俺村離子洪站炮樓不遠,一旦發現鬼子出來掃蕩,民兵們叭叭兩槍,掩護老百姓上山逃難……”然後,他老人家把話題一轉:“現在雖然生活苦一點,但生活在和平環境,沒有敵人騷擾,不用擔驚受怕。困難是暫時的,好日子不久就會來到。”樸實簡樸的話語,增添了大家克服困難,嚮往美好未來的信心。北團柏村供銷社多次受到上級表揚。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把年過古稀的父母接到縣城居住。父親喝上了瓶裝六曲香酒,山西二鍋頭酒,逢年過節也能喝上名酒。父親愛吃的下酒菜是糖醋裡脊、五花扣肉、五香花生、蝦醬豆腐。父親愛喝熱酒,他老人家說:“熱酒毒素少,對人身體好。”父親愛喝慢酒,我從來沒有見過他老人家“一口燜”。父親每次只喝四五盅,喝完後,他把酒壺搖一搖,聽到壺裡有響聲,微笑著自言自語:“細水長流,常喝常青”。

父親活了九十歲,是十幾年前去世的。父親生前愛酒,但從未醉酒,得益於“飲酒不醉最為高”這句話。仔細品味,悟出一個道理:飲酒限量,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有益於健康,有益於文明,有益於和諧。我懷念著父親,將這句富有哲理的話,刻骨銘心地記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