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A股平地一聲雷,哪些股票有爆倉危險?

水皮

水皮雜談,一家之言,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資本風雲,

我們今天的話題是A股平地一聲雷,股權質押呈現爆倉的危機。

在A股市場,股權質押危機是個老話題,唯一有懸念的是誰來捅破這層紙?誰來引爆第一顆雷?

那麼盛夏的季節,我們看到這顆雷被洲際油氣引爆了,這是2017年首家因為股權質押爆倉而被強平的上市公司,也順勢揭開了股權質押風險的一角。

股權質押會壓倒樂視網?

股權質押是指出質人以其所擁有的股權,

作為質押標的物而設立的質押,是現在A股上市公司股東們常用的一種融資手段。但是為防止出現無法償付本金的情況,金融機構對質押個股設有質押率、預警線、平倉線等,當股價跌至平倉價時,質押方有權對其強行平倉。

在二級市場上,將股權質押玩兒的最溜的要數賈躍亭,而賈躍亭彌補樂視資金缺口的慣用手法就是頻繁地使用股權質押,借新還舊。

然而,就是賈躍亭最後一筆重量級的股權質押,

可能成為壓倒樂視網股價的最後一根稻草。

2015年下半年,賈躍亭一次性質押了5.07億股,占到持股數的97.2%,套現近百億資金。一年多過去了,當初高位質押的股票一路下跌,早在這次停牌之前就觸及了平倉警戒線。按最新公告,樂視股票將在三個月內複牌,在沒其他重大利好的情況下,樂視網連續跌停的可能性很大,那這筆5億股的股權質押將遭遇爆倉風險。

據瞭解,這筆高達百億鉅資的質押,涉及到11家券商、1家信託和1家銀行,如果強行平倉的話,很有可能出現股價踩踏,這對於樂視網的股價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

A股進入“無股不押”時代

僅一個樂視網不能準確的反映出股權質押對現在的市場有多大的危害,如果水皮說A股已經悄然進入了“無股不押”時代,現在想要找到一隻完全沒有涉及股權質押的個股,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大家是否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呢?

口說無憑,我們來看看中登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最新的資料,目前兩市共有3253只個股涉及了股權質押,占全體A股(3300只個股)的比例達到98.58%,全市場只剩下47只個股沒有涉及股權質押。所有股權質押股中,有114只個股的質押比例超過50%,有42只個股的質押比例超過60%,還有11只個股的質押比例超過70%,其中,藏格控股累計質押了16.87億股,占其總股本的比例達到81.4%,

為兩市第一高水準。

A股如此高的股權質押比例,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主要還是借助了2015年杠杆牛市的東風,2015年一年的質押市值竟然高達4.4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36.5%,一舉奠定了現在市場中“無股不押”的局面。

風險集中在哪兒?

儘管股權質押屬於股東行為,一般不會對公司經營產生影響,但一些超高比例質押的公司還是值得投資者多加留意,因為一旦發生風險,這些股東將面臨“無券可補”的局面,我們具體來看看,現在市場上股權質押的風險主要集中在哪兒?

從大板塊來看,主機板上市公司共計質押了2.93萬億元、中小板質押了1.86萬億元,創業板則質押了0.86萬億元,中小板的質押市值占全市場的比例約為三分之一。

從行業角度來看,兩市進行股權質押最多的行業主要是醫藥生物、房地產和傳媒板塊。醫藥生物行業中質押市值最高的4只股是上海萊士、康美藥業、必康股份和美年健康,傳媒板塊中質押市值最高的4只個股份別是巨人網路、世紀華通、完美世界和樂視網。

此外,一些剛上市時間很短的次新股和半次新股們,也開始投入到了股權質押的大潮中,且力度絲毫不弱於老股。最為明顯的案例是2016年6月24日上市的盛訊達,累計進行了41筆股權質押,占公司股權比例的65.25%。

機構都怕了,小散還是躲吧

巧的是,今年以來,由於價值投資觀念盛行,上證50為首的藍籌股漲勢驚人,而中小創題材股一地雞毛,隨著部分個股股價的一步步下跌,股權質押暗藏的爆倉風險也開始顯露,除了洲際油氣“被強平減持”外,近期科林環保、歡瑞世紀和銀河生物等公司也因公司股價觸及平倉線被實際控制人緊急停牌,設法自救。

通常而言,大股東面臨股權質押平倉壓力時,可以採取追加抵押證券、追加抵押現金和贖回質押股權、停牌等舉措自救,但就實際情況來看,停牌是大股東“自救”主要的護身符,以時間來換空間。

但是,伴隨著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停牌制度的管理力度,這個萬能護身符的功效將大大減弱,大股東以後用什麼方式來應對爆倉危機,就不用我們擔心了,畢竟他們神通廣大。

我們還是多為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們操操心吧,據水皮所知,目前機構對於股權質押業務非常非常謹慎,機構都怕了,小散還是躲吧。

這些股東將面臨“無券可補”的局面,我們具體來看看,現在市場上股權質押的風險主要集中在哪兒?

從大板塊來看,主機板上市公司共計質押了2.93萬億元、中小板質押了1.86萬億元,創業板則質押了0.86萬億元,中小板的質押市值占全市場的比例約為三分之一。

從行業角度來看,兩市進行股權質押最多的行業主要是醫藥生物、房地產和傳媒板塊。醫藥生物行業中質押市值最高的4只股是上海萊士、康美藥業、必康股份和美年健康,傳媒板塊中質押市值最高的4只個股份別是巨人網路、世紀華通、完美世界和樂視網。

此外,一些剛上市時間很短的次新股和半次新股們,也開始投入到了股權質押的大潮中,且力度絲毫不弱於老股。最為明顯的案例是2016年6月24日上市的盛訊達,累計進行了41筆股權質押,占公司股權比例的65.25%。

機構都怕了,小散還是躲吧

巧的是,今年以來,由於價值投資觀念盛行,上證50為首的藍籌股漲勢驚人,而中小創題材股一地雞毛,隨著部分個股股價的一步步下跌,股權質押暗藏的爆倉風險也開始顯露,除了洲際油氣“被強平減持”外,近期科林環保、歡瑞世紀和銀河生物等公司也因公司股價觸及平倉線被實際控制人緊急停牌,設法自救。

通常而言,大股東面臨股權質押平倉壓力時,可以採取追加抵押證券、追加抵押現金和贖回質押股權、停牌等舉措自救,但就實際情況來看,停牌是大股東“自救”主要的護身符,以時間來換空間。

但是,伴隨著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停牌制度的管理力度,這個萬能護身符的功效將大大減弱,大股東以後用什麼方式來應對爆倉危機,就不用我們擔心了,畢竟他們神通廣大。

我們還是多為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們操操心吧,據水皮所知,目前機構對於股權質押業務非常非常謹慎,機構都怕了,小散還是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