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客家民居主要建築形式都在這,其中一種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客家人是中原漢民因避亂而大舉南遷廣東、福建、江西、臺灣等南方各少南方各省,

經過千年演化,而形成一支具有獨特方言、風俗習慣及文化形態的重要漢族民系。客家人因亂而南渡,多選擇在較為偏僻的山野之地聚族而居,形成了獨具客家特色民居。客家民居普遍具有充分的經濟性、良好的豎固性、突出的防禦性、奇妙的物理性(冬暖夏涼)、獨特的藝術性、講究風水、可聚族而居、規模大等特點。客家民居主要有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三種樣式,
其各具特色。

一、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又稱圍龍屋、圍屋、客家圍等,是著名的客家民居建築,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圍屋始建于唐宋,興盛於明清。圍屋結合了客家古樸遺風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基本都會有圍屋,包括廣東、江西、福建省、香港新界以及臺灣的屏東、雲林等地。其代表有深圳龍崗鶴湖新居、大萬世居、田豐世居、九廳十八井、新喬世居、東升圍、環水樓、茂盛世居等。

中國最大的客家民居——深圳龍崗鶴湖新居

圳龍崗鶴湖新居內景


深圳坪山區大萬世居

深圳坪山區大萬世居

廣東梅州最大圍龍屋——王監公祠

江西龍南客家圍屋

二、客家排屋

客家排屋是客家民居的樣式之一,它的功能與客家圍屋相似,有很強的防禦功能。這種碉樓和排屋相結合的傳統民居建築,被專家命名為排屋樓,

為客家人所獨有,其中的傑出代表就是鳳崗的油甘埔江屋、黃洞村和深圳的觀瀾版畫村以及玉田世居。

東莞市鳳崗鎮風崗排屋

東莞市鳳崗鎮風崗排屋

深圳觀瀾畫村

深圳觀瀾畫村

三、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以土作牆而建造起來的集體建築,呈圓形、半圓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 福建土樓屬於集體性建築,其最大的特點在於其造型大,無論從遠處還是走到跟前,土樓都以其龐大的單體式建築令人震驚,其體積之大,堪稱民居之最。福建土樓的傑出代表有龍岩永定縣的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

說明:

1、[方町]連結一方點滴,傳播中國特色文化,文章文字為原創,視頻、圖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若有異議請聯絡我們。

2、轉載請注明出處

東莞市鳳崗鎮風崗排屋

深圳觀瀾畫村

深圳觀瀾畫村

三、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以土作牆而建造起來的集體建築,呈圓形、半圓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 福建土樓屬於集體性建築,其最大的特點在於其造型大,無論從遠處還是走到跟前,土樓都以其龐大的單體式建築令人震驚,其體積之大,堪稱民居之最。福建土樓的傑出代表有龍岩永定縣的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

說明:

1、[方町]連結一方點滴,傳播中國特色文化,文章文字為原創,視頻、圖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若有異議請聯絡我們。

2、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