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泉州具有鯉魚躍海的風水大格局

泉州具有鯉魚躍海的風水大格局

曾祥裕 曾海亮

陽春二月走進泉州,我抽時間考察了泉州古城的風水。

當地朋友介紹說,泉州又稱鯉城。對於這種說法,我想是古人依據泉州的地形特徵而喝形。

我所在的贛州稱為龜城,那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由風水大師楊筠松根據贛州古城的地形而喝形的。由此我想探究鯉城之由來。

與就泉州鯉城的風水格局等話題與當地朋友交流,

經過與當地文化人陳先生的交流,我對泉州擁用有鯉城之雅稱,有了新的認識。 若從高空或遠方看去她就像是一個寬碩肥大平躺的鯉魚,豐澤是魚頭、東湖是魚眼,老鯉城區就是魚身,西湖是銀光閃閃的魚鱗,北峰以上的部分就是魚尾,從順濟橋以上到浮橋北門略上的部分為鯉魚腰身,當海水漲潮江水倒灌時就形成鯉魚腰帶之大富貴格。

當地人稱之為鯉魚躍出龍門的形狀。這寄託了當地人向外拓展事業的願望。事實上,在此風水意象感應下,泉州人以敢拼就是贏的理念飄洋過海闖天下,靠勤奮敏捷捕捉商機,發家致富。所以泉州有僑鄉之美稱。

由鯉城之形,可推測泉州的風水環境格局為:龍游江海和鯉魚腰帶格局, 洛水晉水二江渡龍入海。 以一詩以言之:鯉魚腰帶貴水潮,

紫帽眠弓狀元到, 更兼雙峰和清源, 道佛仙宗代代傳。

泉州具有鯉魚躍海的風水大格局

從風水的形氣觀來說,泉州具有鯉魚躍海的風水大格局,

這就形成泉州具有包容性的特點。我走訪了鯉城境內的多種宗教場所,瞭解到早在唐宋元時期,泉州因東方第一大港——刺桐港而名揚海內外,呈現“漲海聲中萬國商”、“市井十洲人”的繁榮景象,在這個時期,伊斯蘭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猶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種宗教在泉州廣泛傳播。由此造就泉州成為多元文化和諧共處、互促共榮的載體,
海交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在此大放異彩。

泉州具有鯉魚躍海的風水大格局,也賦予泉州蘊含著開放衝突、相容並存的多元特質,鑄就了泉州人相容並蓄、愛拼敢贏的人文性格。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人民在長達數百年的海外交通和經濟文化交流中,形成了“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勇氣和氣量。地狹人稠的泉州有著一年2000多億元的國民生產總值,規模以上企業4600多家,形成了石獅服裝城、晉江鞋都、南安石材、安溪茶都、德化陶瓷工藝等一批輻射面廣的區域性、全國性專業市場。

從考察泉州鯉城的風水格局對經濟、社會環境的影響,我更加確信: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的性格和氣質。

形成了石獅服裝城、晉江鞋都、南安石材、安溪茶都、德化陶瓷工藝等一批輻射面廣的區域性、全國性專業市場。

從考察泉州鯉城的風水格局對經濟、社會環境的影響,我更加確信: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的性格和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