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劉紅斌:《老井》

請點擊上方“撿拾光陰的碎片”關注我們,

更多“關注”,更多優秀作品!

老 井

文:劉紅斌

農村人自有農村人的活法,農村的孩子也自有他們自己的樂子兒。

小時候,家裡有一口老井,按漢字的“田”字形分佈著四個物件:右上方是井口,右下方是一個水簸箕,左上方是一叢長得很旺盛的馬蘭花,左下方是用舊鍋養的一盆荷花。淩駕于“田”字之上的是一家磨得發光的轆轤。井口使用一整塊青石鑿成的。爬滿青苔的井壁上有一條條被井繩磨出的深淺不一的小溝兒。

那時候,我是絕不能靠近井口的,如果稍越雷池,母親的巴掌定會落在我的屁股上。她常常恐嚇我說:“井裡有大長蟲,專吃小孩。”但我還是偷偷地朝井裡看了幾回,漆黑的井底除有一點水光晃動外,根本看不見有長蟲在蠕動。

澆園子的時候是我學做大人的時候。父親或叔叔在井邊打水,轆轤發出吱吱的笑聲。水打上來,“嘩”的一聲倒在水簸箕裡,水便裝了滿滿一簸箕,歡快地打著旋。水簸箕的下方有一個窄窄的開口,清清的靜水便由此湧入龍溝,然後在龍溝的束縛下流向菜畦。

我的任務是開關畦口子,把水引到畦裡。那時,我扛著一把小火鏟,雄赳赳的站在畦邊,小戰士似的。站在道上的小朋友們別提多羡慕我了,

看著他們那眼神,我會把胸脯挺得更高。

要說最吸引我和夥伴們的缺失井旁的那一叢馬蘭花。春末,馬蘭花長出翠綠的長葉,綠油油地招惹人的眼。然而,我們所盼望的不是長長的葉子,而是那遲遲不開馬蘭花。如果有一天,我們中的一個人發現了第一朵馬蘭花,那麼,不出半天,我們這條街上的小朋友便都會知道。“紅斌家的馬蘭花開了!”“紅斌家的馬蘭花開了!”煎熬般的挨過幾日,

待到花開得多了,我們便著手做馬蘭新娘的遊戲。

那時候,任何一個小夥伴都是不能採花的,因為花是我家的。采下的第一朵花是送給新娘的,我總是把它戴在一個和我平時最要好的女孩頭上。女孩們會因此吵嘴,甚至會嚶嚶的哭。

怎麼辦?新郎只好答應她們,讓她們明天全做新娘。小禿小子們是永遠也做不成新郎的,因為有我。他們只能做吹鼓手,樂器從哪裡來?拔幾根馬蘭葉卷一卷。這些樂器有的能吹出吱吱的響聲,有的一點動靜也沒有,但他們的嘴是很好用的,各種聲響都能製造出來。新娘頭上罩著一塊不知道誰從家裡“偷”來的紅紗巾,在新郎的帶領下,在丫鬟婆子的簇擁下,煞有介事的在院子裡扭上幾圈。大人們有時會樂呵呵的看著我們胡耍,有時會因為我們把了他們的馬蘭而喝斥我們,看到大人們笑我們便更放肆,聽到大人的喝斥,我們便逃之夭夭。逃的時候是很狼狽的,樂器掉了,耳朵上的花掉了,新娘的紅蓋頭拖到地上了。但混亂持續不了多久,看大人遠了,我們便又重新打扮起來。

小孩都有嘴饞的毛病。那時候的我最想吃的那盆荷花結的蓮子了。蓮子是很不容易吃到嘴裡的。盼了長葉又盼開花;盼了開花又盼成熟。當這一切都過去時,還要過二叔那一關。那時,二叔還是半大小子,最喜歡捉弄小孩子。每次都是他最先把蓮蓬摘下來,然後坐在井臺的青石上讓我數蓮子。好在那時我已會數一些簡單的數字了,故而每次也不曾少吃過。二叔將蓮子去處,剝去青皮,摘去苦心,然後放入我早已張開的小嘴裡。蓮子是不能常吃到的,但希望總還是有的,有希望便會有結果,許多事情其實都這樣。

漸漸地長大了,於是到外面去求學,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從大學到單位,一個門又一個門,遠離了家,也遠離了那口老井……直到將放暑假的一天母親來信說:“紅斌,媽在井裡給你冰了西瓜,等你回來……”

哦,這到底又使我記起了母親,記起了歸家,記起了那口佈滿歲月的老井和老井邊的故事。

作者:劉紅斌,天津薊縣邦均中學一名普通語文教師,我在學校是語文老師中地理教的最好的,地理老師中語文教的最好的。

原創散文、詩歌、小說、攝影、繪畫、視聽......作品發佈平臺

責任編輯:★上善若水★

投稿郵箱:1544330226@qq.com

公眾號ID:jszy0307

朋友!如果您覺得這裡不錯。請將此文分享吧!邀請更多朋友加入我們,一起撿拾光陰裡的碎片!

大人們有時會樂呵呵的看著我們胡耍,有時會因為我們把了他們的馬蘭而喝斥我們,看到大人們笑我們便更放肆,聽到大人的喝斥,我們便逃之夭夭。逃的時候是很狼狽的,樂器掉了,耳朵上的花掉了,新娘的紅蓋頭拖到地上了。但混亂持續不了多久,看大人遠了,我們便又重新打扮起來。

小孩都有嘴饞的毛病。那時候的我最想吃的那盆荷花結的蓮子了。蓮子是很不容易吃到嘴裡的。盼了長葉又盼開花;盼了開花又盼成熟。當這一切都過去時,還要過二叔那一關。那時,二叔還是半大小子,最喜歡捉弄小孩子。每次都是他最先把蓮蓬摘下來,然後坐在井臺的青石上讓我數蓮子。好在那時我已會數一些簡單的數字了,故而每次也不曾少吃過。二叔將蓮子去處,剝去青皮,摘去苦心,然後放入我早已張開的小嘴裡。蓮子是不能常吃到的,但希望總還是有的,有希望便會有結果,許多事情其實都這樣。

漸漸地長大了,於是到外面去求學,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從大學到單位,一個門又一個門,遠離了家,也遠離了那口老井……直到將放暑假的一天母親來信說:“紅斌,媽在井裡給你冰了西瓜,等你回來……”

哦,這到底又使我記起了母親,記起了歸家,記起了那口佈滿歲月的老井和老井邊的故事。

作者:劉紅斌,天津薊縣邦均中學一名普通語文教師,我在學校是語文老師中地理教的最好的,地理老師中語文教的最好的。

原創散文、詩歌、小說、攝影、繪畫、視聽......作品發佈平臺

責任編輯:★上善若水★

投稿郵箱:1544330226@qq.com

公眾號ID:jszy0307

朋友!如果您覺得這裡不錯。請將此文分享吧!邀請更多朋友加入我們,一起撿拾光陰裡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