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網路主播收入不菲未繳個稅 北京地稅罰款6000萬

【硬度快訊 3.11】跑車,火箭,飛機,遊艇……這些都是不同網路直播平臺中觀眾送給主播的禮物,不同的禮物的價格也不同。相信不少人在觀看直播的時候,都給主播送過禮物。這些禮物會被兌換成人民幣,

進入主播們的口袋。

據北京朝陽區地稅局透露,某平臺2016年所有主播直播收入為3.9億,但各主播沒有繳納個人所得稅,於今年補繳6000多萬元。

2016年被稱為“中國網路直播元年”。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線上直播平臺數量已經超過200家,活躍在這些平臺的網路主播數量更是多到無法統計。

刷禮物是怎麼回事 哪些人在給主播刷禮物

“資料靠刷,這是整個行業的潛規則。”作為業內人士,李旭並不忌諱向記者透露直播資料注水的現象——2014年直播剛開始火,基本上任何主播開播,平臺都會掛1千多個觀眾,

造成房間很熱鬧的假像。

現在同樣如此,一些平臺或“工會”的運營人員還會在房間裡維護,假扮正常觀眾不停給主播送禮物。在李旭看來,這跟“賣吼貨”是一個道理,你不去刷禮物,就不能帶動房間的氣氛,真實用戶也就不會送禮,而刷的禮物越多,主播的權重和排名也會靠前,增加曝光度。現在,李旭的公司有10多名運營人員,幾乎一人對接一個平臺,旗下主播在平臺上開播,

運營人員就會進入房間幫忙維持秩序或刷人氣。

在這裡小編總結一下:今日曝光的某平臺主播收入3.9億的禮物很大程度上是直播平臺為了吸引粉絲讓內部人刷的,那麼就尷尬了。這次6000萬算是直播平臺自己挖的坑,含著淚交的。

網路直播作為新興的行業,在近幾年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地稅人員在調查直播平臺的稅款時發現這些企業的業務規模和納稅比重差別很大,

於是進入某用戶量達百萬的直播平臺調研核實。最終瞭解到該公司主播將被打賞的禮物兌換成虛擬貨幣,通過支付寶提現,其中公司按比例提成。但是該公司收入中未包括主播收入,也沒有給主播代繳個人所得稅。

針對主播個人所得稅這個漏洞,地稅局表示會加大調查力度,監督各平臺遵從稅收制度。同時表示,各主播的收入並不僅僅是從禮物中獲得,還包括各種廣告收入,

線下收入,線下商演等。這些都會受到監控,並且加強對平臺和主播個稅繳納的監督和檢查。

小編希望主播們能夠做一個依法納稅的高素質主播,這將會是粉絲們樂意看到的。(硬度簽約作者 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