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天,南海用最高禮遇,向30名南海·大城工匠致敬!

今日(8月8日)上午,2017南海大城工匠命名大會暨設立中標集團標準化事務所南海區辦事處簽約儀式隆重舉行。代表南海製造業頂尖水準的30名南海大城工匠,即將驚豔亮相!

長按下方二維碼

今日上午十點整,誠邀您一起和我們看直播!

△當日活動流程

直擊活動亮點

南海品牌製造的盛大路演

由18個行業、41家企業的創新成果構築的“南海品牌號”列車驚豔亮相。列車共有9個車廂,設置有傳統優勢製造、戰略新興製造、先進裝備製造、大城工匠等4個網站。

首批30名南海大城工匠亮相

在全市首創大城工匠評價標準體系,廣泛發動群眾,秉持匠心選出30名大城工匠。他們中既有一線工人,也有優秀企業家,以實力為南海品牌製造代言。

三組互動演繹匠人情懷

現場為工匠圓夢、跨洋通話傳遞工匠柔情、工匠與企業家對話展現南海產業轉型升級的雙子燈塔。

製造提質升級添新動能

中標集團標準化事務所南海區辦事處落戶南海,該平臺集標準化事務所、標準化服務產業聯盟、標準化專家庫、標準化創新基金、標準化服務雲為一體,將全面參與南海區的傳統及新興產業、智慧城市、大資料等領域的標準化體系建設與運營。

30位大城工匠將被命名

今日的現場,

將授予30人“南海·大城工匠”榮譽稱號,並啟動大城工匠成果巡迴展。本次評選的30名南海大城工匠,來自南海製造業的各個領域。他們身上追求極致、精益求精、鍥而不捨的工匠精神,值得我們致敬和學習!

事不宜遲,我們提前為大家劇透30位“南海·大城工匠”名單!

(點擊可查看大圖)

△長按上方二維碼,可動態領略30位元大城工匠風采哦~

第一批:傳統優勢製造業工匠

余國明:勇攀陶瓷技術“珠峰”

職務:廣東宏陶陶瓷有限公司副廠長

工匠印記:

他長期從事傳統陶瓷製造業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及生產程序控制的研究和新陶瓷產品開發。由他主持開展的高清三維膠輥印刷、隱形光學浮雕幻影技術、大紅噴墨墨水等專案研究走在國際前列,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結束了近代中國陶瓷人單方面向西方陶瓷強國學習的歷史。

潘利敏:為建築穿上優質“外衣”

職務: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研發中心總經理

工匠印記:

他致力於陶瓷行業技術創新研發,自我標準比國標更苛刻,務求把產品做到極致。在他眼中,陶瓷沒有達標,只有完美。他曾獲授予“十一五”輕工業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等稱號。其參與的多個項目斬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進步一等獎等榮譽,並榮獲全國建材、建陶行業技術創新大獎。

劉時友:用雕刻賦予石頭生命

職務:十又閣玉器藝術總監、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

工匠印記:

他以雕刻重現山水風姿,更雕琢出自己的工匠人生。他入行26年,不斷創新玉器雕刻,涉獵花鳥、山水等現代和傳統題材,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玉雕大賽,並獲國家、省級金獎10餘個,獲授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等榮譽,作品被不同級別的工藝美術館、博物館收藏。

崔漢彬:從喝酒就臉紅到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

職務: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九江酒廠大師工作室首席大師

工匠印記:

他浸潤品酒行業20多年,以敏銳舌尖和創新精神不斷尋求傳統米酒產品突破,兌出風味獨特的“九江酒”,並創造性地將傳統白酒的“直接勾兌方式”改革為“間接勾兌方式”。他多次受聘為國家級白酒評酒委員,被評為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先後獲得省市表揚。

梁燦堯:40年專注藤藝傳承創新

職務:佛山堯明號藤編家私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佛山市南海區南豪藤編藝術展覽館館長

工匠印記:

從小學徒,到製造樣板的技術,再到註冊打造藤王府品牌並負責該品牌產品的藝術總監,他所涉及的產品全部通過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審核,獲得200多款外觀設計專利證書,並獲中國工藝美術金獎3次、銀獎4次。他帶領團隊傳承非遺文化,振興南海藤藝,讓南海傳統技藝大放異彩。

高軍豔:內衣品質堅守者

職務:廣東奧麗儂內衣集團有限公司車間生產主管

工匠印記:

作為工科隊伍裡少有的女強人,她入行21年,從車工起步,做到班長、主管。她堅守匠心,以深厚的技術功底,管理四個班組生產線的產品品質。2016年,她在大瀝“品質南海,工匠風采”服裝製作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技術能手”狀元獎。

于志龍:助力堅美“站上”世界最高樓

職務:廣東堅美鋁型材廠(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工匠印記:

專注鋁合金型材、門窗、幕牆等產品設計研究開發20載,他不斷求變。作為堅美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帶頭人,他主導了堅美以自主技術創新謀發展、利用門窗定制+互聯網的這兩次戰略轉型變革,並主持和參與了4項“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專案。

林建江:專注創新做好“一雙鞋”

職務: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監

工匠印記:

技術研發者,像沉默的狼,歷經不懈準備務求一擊而中。從事制鞋行業30年,他堅持以技術創新引領行業進步和產品革新,專注打造優質鞋類產品,推動中國鞋業走上國際舞臺。他曾為製造業內領先的輕便、穩固的時尚鞋類中底,潛心7年走訪多個城市尋找匹配的製造器械。其主導研發的新型複合型注塑中底生產工藝為行業帶來革新。

姚中沃:坐著擺渡船來創業的理科狀元

職務:廣東陽晨廚具有限公司董事長

工匠印記:

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他早期毅然創辦了國內第一家、目前最大的鐵質不粘鍋生產企業,深耕這一領域23年,成為6項不粘炊具國家標準主要起草人、2項國家發明專利發明人,先後獲得8項國家高新產品證書。他引導企業步入智慧化生產階段,產品在歐美同類產品中高端市場佔有率達到30%以上。

李明環:讓中國鋁型材“打遍天下”

職務:廣東華昌鋁廠有限公司模具設計部主任

工匠印記:

他有一個夢想:讓南海鋁型材走向世界最高水準。24年扎實的鋁型材擠壓模具經驗,主導和參與一系列國內外知名地標大廈幕牆鋁型材模具設計工作讓他積累了扎實基礎。2009年至今, 他帶領團隊累計開發出超過4萬種鋁擠壓模具。其參與的高鐵列車車體用超大型鋁型材擠壓模具研發,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成功替代德國進口產品。

第二批:新興製造業工匠

陳向東:20年淬煉一把“尺”

職務:廣東一方製藥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工匠印記:

他懷揣研究中藥配方顆粒的夢想埋首企業研發室,從技術員一步一個腳印走到現在;他以“打造一流標準”為目標,從零開始建立以薄層鑒別為技術核心的數百種重要配方顆粒品質標準,實現產品全程序控制,成功將120多個品種標準納入《廣東省中藥配方顆粒標準》。

王振明:27年演繹“金剛變形記”

職務:廣東新勁剛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工匠印記:

敢掀潮頭者,謂之勇;長立潮頭者,謂之能。作為企業之才,他主導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應用,自主開發的專利技術產品占企業銷售額和利稅的80%以上。作為行業先行者,由其主持和參與起草的兩項國家行業標準,為行業數十億出口產品提供了“敲門磚”。其主導研發的氧化物彌散強化粉末冶金材料技術更填補了行業空白。

龍莉英:20年潛心研發做強民族品牌

職務:廣東吉熙安電纜附件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工匠印記:誰言女子不如男,千難萬險歎平常。她是為了一個實驗資料敢爬幾十米高塔的“鐵娘子”,是歷經無數次研發和試驗不折彎的熱血女強人。她帶領團隊成功研發出用於高鐵運行的27.5千伏電纜附件,打破國外品牌壟斷,讓民族品牌進入高鐵建設領域,先後榮獲廣東省勞動模範、廣東省五一巾幗獎等榮譽。

李培濤:責任和擔當是做事的根本

職務:廣東昭信智慧裝備有限公司行銷總監

工匠印記:他從車間工人起步,堅持責任與擔當,憑藉不斷創新求索,近20年來斬獲實用新型專利12項。他帶領團隊累計研發投入20多台半自動及自動化設備,其中對於扁平線材成型機的研發屬國內首創。新研發設備的投入每年為企業節省180余萬元的成本,為南海企業轉型升級提供設備支撐。

王曉東:不懈追求“健康中國”夢

職務:佛山市優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工匠印記:當個人前程遇上家國情懷,他選擇了後者。供職英國上市醫療器械企業近20年後,他於7年前毅然回國,聯合創辦了醫療科技企業,並帶領團隊成功建立國內首條、全球第五條全套海藻碳酸鈣敷料生產線。此舉打破了國外醫療器械行業巨頭壟斷地位。

譚宏偉:中國彩路行業“鋪路人”

職務:佛山市保路威環保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工匠印記:他是國內彩色防滑路面行業的發起人之一,環保彩路的宣導者。他自主研發的彩色防滑骨料趕超歐美先進水準,彩色路面專用粘合劑則遠優於國際標準,兩項產品在國內同行業中率先通過歐盟RoHS認證,產品的國內覆蓋率達到67%。他14年來專注于行業技術創新與發展,帶領公司成為中國彩色防滑路面的標杆企業。

黎柏允:讓環保插上互聯網翅膀

職務:廣東柯內特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兼技術研發中心經理

工匠印記:他在環保行業十年,不斷突破自我跨界創新。他主導研發的“貓頭鷹”監管系統,通過在檢測企業設置感測器搜集相關資料,進行自動分析,及時發現存在偷排漏排、治理設置閒置企業,實現精准監管,提升監管效率。目前,該系統檢測的排汙企業已達1206家。

楊雲峰:拿下中國“汽車界諾貝爾獎”的人

職務:佛山峰合精密噴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工匠印記:士之立志,如立根破岩之松,千磨萬擊還堅勁。他潛心研究精密噴射成形技術(PSF技術)近20年,突破歐美攻堅30餘年的難題,成為噴射成形和冶金製造領域的世界級權威。他努力推動科研成果市場化,摘取了具有“國內汽車界諾貝爾獎”之稱的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傅鑄紅:打造氣體行業隱形冠軍

職務:廣東華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工匠印記:他負責特種氣體、電子氣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管理,主導企業產品研發技術攻關二十余項。他帶領研發小組將六氟乙烷的純度從99.9%提高到99.9995%,並穩定在這一純度。世界每生產四部Iphone6Plus就有一部用華特氣體產品。經過多年攻關,他主持研發的產品已成功替代進口,並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馮堅強:跨界創新“點亮”千燈湖

職務:佛山市大明照明電器有限公司、英儒啟航孵化器總經理

工匠印記:一方華彩,照亮一方水土。他是以目標為鞭策,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為手段的製造業跨界者。其帶領團隊自主研發的通信杆、鐳射安全監測系統以優越性能或技術突破,獲國內外廣泛應用。他主導設計的“南海明珠”等特殊景觀照明燈飾讓千燈湖夜景成為南海的亮麗名片。

第三批次:先進裝備製造業工匠

盧新建:深耕焊接應用34年

職務:廣東泰格威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工匠印記:34年專注焊接工藝應用創新,讓他成為機器人焊接集成應用的佼佼者和國內無痕免打磨先進焊接技術進步的引領者。由其帶領的團隊研發出佛山首台完全國產化且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九軸工業焊接機器人、國內電梯行業首條鐳射無痕跡焊接門板無人自動化生產線,並成功推進全球首台輕量化重負載鋁材牽引機產業化落地。

李光遠:不走尋常路的“探索者”

職務:廣東精銦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工匠印記:他是助力中國資源開發步伐從陸地向海洋推進的“先頭部隊”。30多年投入海洋工程機械與船舶設計,讓他摘得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60余項。由其研發的產品性能遠優於進口,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他為國家實施海洋石油開發戰略提供先進的國產化配套,為客戶節約近50%的成本,年均效益上億元。

郭華忠:堅持把每個細節做到完美

職務:廣東瑞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工匠印記:22年堅守柔性材料智慧切割行業,自主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控皮革切割機、數控切割機及設計、排版、算料軟體等產品,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目前部分新產品和技術已趕超歐洲先進水準。他擁有多項專利,以“將產品做到超出客戶的期望值”為理念,帶領企業成為行業“隱形冠軍”。

汪義玲:追“風”不止步

職務:南方風機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總監

工匠印記:紮根風機領域20餘年,她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題。她帶領團隊設計秦嶺終南山隧道通風設備的集成系統,在國內首創電機直接驅動的動葉可調風機;又針對臺山ERP新堆型的核電站通風系統進行通風設計和系統集成設備的研發供貨,讓企業多次領先國內同行。她帶領團隊站在技術前沿,讓南方風機品牌之路越走越寬。

張泉宏:癡迷在“微秒的世界裡”

職務:廣東志高暖通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監

工匠印記:只有擁有核心技術,才能掌握話語權。為此,他沉潛空調行業近20年,把有限資源投入到無限技術創新中。他斥資打造國家認可的實驗室群,主導建立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舉辦國內外技術交流會,從硬體和軟體上全面助力企業技術升級,破解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困境,為新CMV直流變頻多聯產品生產主機板,徹底終結了外購的歷史。

施國繁:以微於髮絲的精度打敗國外產品

職務:佛山市南海中南機械有限公司廠長、總經理助理

工匠印記:技多壓身者眾,以技服人者稀。近40年來,他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提升員工操作技能。在他的帶領下,佛山中南機械有限公司得以在柴油機關鍵零部件製造這一細分領域成為“隱形冠軍”。他帶領技術團隊不斷銳意創新、刻苦鑽研,攻克一道又一道難關,創下了多項技術成果,是為以技服人之典範。

楊衛康:做好工業運轉中的一枚“齒輪”

職務:廣東東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裝備主管

工匠印記:從事鉗工起家的他如今技術精湛全面,銼削、塹削精度非常高,擅長解決機加工無法完成的手工精加工和機器維修過程中的疑難雜症。2012年至2016年,他組織參與17項新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轉化工作。作為一名從生產線上走出來的高級技師,他用自己二十幾年兢兢業業的工作描述了工匠是如何養成的。

何自立:妙想迭出的技術先鋒

職務:菱王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

工匠印記:從業20多年來,他始終致力於節能環保型電梯、大載重電梯、高速電梯及超高速電梯的研究。其主導完成的多項技術和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準,推動企業成為中國電梯行業的翹楚。多年厚積一朝大放異彩。個人獲得13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參與了2項國家標準的編制。

貴人兵:不知疲倦的研發千里馬

職務:佛山市賓巨集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

工匠印記:士貴有志,壯心不輟。他從事紡織行業27年,自主研發國內腹部折疊機、自動縫生產線、全自動絲襪包裝機等多項輕紡機械設備,填補了行業空白,大幅提升了國內輕紡行業的機械化水準。他所開展的十余項研究開發專案,取得了22項實用新型專利成果和6項發明專利,其專利成果全部轉化為高新技術產品。

王道旺:十年執著成就“修車王”

職務: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汽車維修技師

工匠印記:10年修復數以萬計輛汽車。在他手中,沒有修不好的汽車。在奧迪A3和高爾夫A7專案啟動階段,他發現並解決重點技術問題235項。在平均年齡不足25歲的佛山分公司,他每天都在為200多名年輕一線技術工人傳道授業,推動先進製造工藝薪火相傳。

記得啦!今日上午10點整,擔好凳仔睇直播!關注“南海發佈”微信功能表列【大城工匠】就可以看哦~

回復關鍵字獲取便民服務

最美家書|招聘|醫保

身份證|居住證|港澳通|護照|入戶

公租房|行政服務預約 | 違章查詢|招生

點擊【閱讀原文】,領略30位南海·大城工匠風采哦~

務求把產品做到極致。在他眼中,陶瓷沒有達標,只有完美。他曾獲授予“十一五”輕工業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等稱號。其參與的多個項目斬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進步一等獎等榮譽,並榮獲全國建材、建陶行業技術創新大獎。

劉時友:用雕刻賦予石頭生命

職務:十又閣玉器藝術總監、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

工匠印記:

他以雕刻重現山水風姿,更雕琢出自己的工匠人生。他入行26年,不斷創新玉器雕刻,涉獵花鳥、山水等現代和傳統題材,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玉雕大賽,並獲國家、省級金獎10餘個,獲授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等榮譽,作品被不同級別的工藝美術館、博物館收藏。

崔漢彬:從喝酒就臉紅到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

職務: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九江酒廠大師工作室首席大師

工匠印記:

他浸潤品酒行業20多年,以敏銳舌尖和創新精神不斷尋求傳統米酒產品突破,兌出風味獨特的“九江酒”,並創造性地將傳統白酒的“直接勾兌方式”改革為“間接勾兌方式”。他多次受聘為國家級白酒評酒委員,被評為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先後獲得省市表揚。

梁燦堯:40年專注藤藝傳承創新

職務:佛山堯明號藤編家私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佛山市南海區南豪藤編藝術展覽館館長

工匠印記:

從小學徒,到製造樣板的技術,再到註冊打造藤王府品牌並負責該品牌產品的藝術總監,他所涉及的產品全部通過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審核,獲得200多款外觀設計專利證書,並獲中國工藝美術金獎3次、銀獎4次。他帶領團隊傳承非遺文化,振興南海藤藝,讓南海傳統技藝大放異彩。

高軍豔:內衣品質堅守者

職務:廣東奧麗儂內衣集團有限公司車間生產主管

工匠印記:

作為工科隊伍裡少有的女強人,她入行21年,從車工起步,做到班長、主管。她堅守匠心,以深厚的技術功底,管理四個班組生產線的產品品質。2016年,她在大瀝“品質南海,工匠風采”服裝製作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技術能手”狀元獎。

于志龍:助力堅美“站上”世界最高樓

職務:廣東堅美鋁型材廠(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工匠印記:

專注鋁合金型材、門窗、幕牆等產品設計研究開發20載,他不斷求變。作為堅美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帶頭人,他主導了堅美以自主技術創新謀發展、利用門窗定制+互聯網的這兩次戰略轉型變革,並主持和參與了4項“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專案。

林建江:專注創新做好“一雙鞋”

職務: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監

工匠印記:

技術研發者,像沉默的狼,歷經不懈準備務求一擊而中。從事制鞋行業30年,他堅持以技術創新引領行業進步和產品革新,專注打造優質鞋類產品,推動中國鞋業走上國際舞臺。他曾為製造業內領先的輕便、穩固的時尚鞋類中底,潛心7年走訪多個城市尋找匹配的製造器械。其主導研發的新型複合型注塑中底生產工藝為行業帶來革新。

姚中沃:坐著擺渡船來創業的理科狀元

職務:廣東陽晨廚具有限公司董事長

工匠印記:

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他早期毅然創辦了國內第一家、目前最大的鐵質不粘鍋生產企業,深耕這一領域23年,成為6項不粘炊具國家標準主要起草人、2項國家發明專利發明人,先後獲得8項國家高新產品證書。他引導企業步入智慧化生產階段,產品在歐美同類產品中高端市場佔有率達到30%以上。

李明環:讓中國鋁型材“打遍天下”

職務:廣東華昌鋁廠有限公司模具設計部主任

工匠印記:

他有一個夢想:讓南海鋁型材走向世界最高水準。24年扎實的鋁型材擠壓模具經驗,主導和參與一系列國內外知名地標大廈幕牆鋁型材模具設計工作讓他積累了扎實基礎。2009年至今, 他帶領團隊累計開發出超過4萬種鋁擠壓模具。其參與的高鐵列車車體用超大型鋁型材擠壓模具研發,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成功替代德國進口產品。

第二批:新興製造業工匠

陳向東:20年淬煉一把“尺”

職務:廣東一方製藥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工匠印記:

他懷揣研究中藥配方顆粒的夢想埋首企業研發室,從技術員一步一個腳印走到現在;他以“打造一流標準”為目標,從零開始建立以薄層鑒別為技術核心的數百種重要配方顆粒品質標準,實現產品全程序控制,成功將120多個品種標準納入《廣東省中藥配方顆粒標準》。

王振明:27年演繹“金剛變形記”

職務:廣東新勁剛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工匠印記:

敢掀潮頭者,謂之勇;長立潮頭者,謂之能。作為企業之才,他主導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應用,自主開發的專利技術產品占企業銷售額和利稅的80%以上。作為行業先行者,由其主持和參與起草的兩項國家行業標準,為行業數十億出口產品提供了“敲門磚”。其主導研發的氧化物彌散強化粉末冶金材料技術更填補了行業空白。

龍莉英:20年潛心研發做強民族品牌

職務:廣東吉熙安電纜附件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工匠印記:誰言女子不如男,千難萬險歎平常。她是為了一個實驗資料敢爬幾十米高塔的“鐵娘子”,是歷經無數次研發和試驗不折彎的熱血女強人。她帶領團隊成功研發出用於高鐵運行的27.5千伏電纜附件,打破國外品牌壟斷,讓民族品牌進入高鐵建設領域,先後榮獲廣東省勞動模範、廣東省五一巾幗獎等榮譽。

李培濤:責任和擔當是做事的根本

職務:廣東昭信智慧裝備有限公司行銷總監

工匠印記:他從車間工人起步,堅持責任與擔當,憑藉不斷創新求索,近20年來斬獲實用新型專利12項。他帶領團隊累計研發投入20多台半自動及自動化設備,其中對於扁平線材成型機的研發屬國內首創。新研發設備的投入每年為企業節省180余萬元的成本,為南海企業轉型升級提供設備支撐。

王曉東:不懈追求“健康中國”夢

職務:佛山市優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工匠印記:當個人前程遇上家國情懷,他選擇了後者。供職英國上市醫療器械企業近20年後,他於7年前毅然回國,聯合創辦了醫療科技企業,並帶領團隊成功建立國內首條、全球第五條全套海藻碳酸鈣敷料生產線。此舉打破了國外醫療器械行業巨頭壟斷地位。

譚宏偉:中國彩路行業“鋪路人”

職務:佛山市保路威環保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工匠印記:他是國內彩色防滑路面行業的發起人之一,環保彩路的宣導者。他自主研發的彩色防滑骨料趕超歐美先進水準,彩色路面專用粘合劑則遠優於國際標準,兩項產品在國內同行業中率先通過歐盟RoHS認證,產品的國內覆蓋率達到67%。他14年來專注于行業技術創新與發展,帶領公司成為中國彩色防滑路面的標杆企業。

黎柏允:讓環保插上互聯網翅膀

職務:廣東柯內特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兼技術研發中心經理

工匠印記:他在環保行業十年,不斷突破自我跨界創新。他主導研發的“貓頭鷹”監管系統,通過在檢測企業設置感測器搜集相關資料,進行自動分析,及時發現存在偷排漏排、治理設置閒置企業,實現精准監管,提升監管效率。目前,該系統檢測的排汙企業已達1206家。

楊雲峰:拿下中國“汽車界諾貝爾獎”的人

職務:佛山峰合精密噴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工匠印記:士之立志,如立根破岩之松,千磨萬擊還堅勁。他潛心研究精密噴射成形技術(PSF技術)近20年,突破歐美攻堅30餘年的難題,成為噴射成形和冶金製造領域的世界級權威。他努力推動科研成果市場化,摘取了具有“國內汽車界諾貝爾獎”之稱的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傅鑄紅:打造氣體行業隱形冠軍

職務:廣東華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工匠印記:他負責特種氣體、電子氣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管理,主導企業產品研發技術攻關二十余項。他帶領研發小組將六氟乙烷的純度從99.9%提高到99.9995%,並穩定在這一純度。世界每生產四部Iphone6Plus就有一部用華特氣體產品。經過多年攻關,他主持研發的產品已成功替代進口,並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馮堅強:跨界創新“點亮”千燈湖

職務:佛山市大明照明電器有限公司、英儒啟航孵化器總經理

工匠印記:一方華彩,照亮一方水土。他是以目標為鞭策,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為手段的製造業跨界者。其帶領團隊自主研發的通信杆、鐳射安全監測系統以優越性能或技術突破,獲國內外廣泛應用。他主導設計的“南海明珠”等特殊景觀照明燈飾讓千燈湖夜景成為南海的亮麗名片。

第三批次:先進裝備製造業工匠

盧新建:深耕焊接應用34年

職務:廣東泰格威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工匠印記:34年專注焊接工藝應用創新,讓他成為機器人焊接集成應用的佼佼者和國內無痕免打磨先進焊接技術進步的引領者。由其帶領的團隊研發出佛山首台完全國產化且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九軸工業焊接機器人、國內電梯行業首條鐳射無痕跡焊接門板無人自動化生產線,並成功推進全球首台輕量化重負載鋁材牽引機產業化落地。

李光遠:不走尋常路的“探索者”

職務:廣東精銦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工匠印記:他是助力中國資源開發步伐從陸地向海洋推進的“先頭部隊”。30多年投入海洋工程機械與船舶設計,讓他摘得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60余項。由其研發的產品性能遠優於進口,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他為國家實施海洋石油開發戰略提供先進的國產化配套,為客戶節約近50%的成本,年均效益上億元。

郭華忠:堅持把每個細節做到完美

職務:廣東瑞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工匠印記:22年堅守柔性材料智慧切割行業,自主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控皮革切割機、數控切割機及設計、排版、算料軟體等產品,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目前部分新產品和技術已趕超歐洲先進水準。他擁有多項專利,以“將產品做到超出客戶的期望值”為理念,帶領企業成為行業“隱形冠軍”。

汪義玲:追“風”不止步

職務:南方風機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總監

工匠印記:紮根風機領域20餘年,她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題。她帶領團隊設計秦嶺終南山隧道通風設備的集成系統,在國內首創電機直接驅動的動葉可調風機;又針對臺山ERP新堆型的核電站通風系統進行通風設計和系統集成設備的研發供貨,讓企業多次領先國內同行。她帶領團隊站在技術前沿,讓南方風機品牌之路越走越寬。

張泉宏:癡迷在“微秒的世界裡”

職務:廣東志高暖通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監

工匠印記:只有擁有核心技術,才能掌握話語權。為此,他沉潛空調行業近20年,把有限資源投入到無限技術創新中。他斥資打造國家認可的實驗室群,主導建立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舉辦國內外技術交流會,從硬體和軟體上全面助力企業技術升級,破解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困境,為新CMV直流變頻多聯產品生產主機板,徹底終結了外購的歷史。

施國繁:以微於髮絲的精度打敗國外產品

職務:佛山市南海中南機械有限公司廠長、總經理助理

工匠印記:技多壓身者眾,以技服人者稀。近40年來,他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提升員工操作技能。在他的帶領下,佛山中南機械有限公司得以在柴油機關鍵零部件製造這一細分領域成為“隱形冠軍”。他帶領技術團隊不斷銳意創新、刻苦鑽研,攻克一道又一道難關,創下了多項技術成果,是為以技服人之典範。

楊衛康:做好工業運轉中的一枚“齒輪”

職務:廣東東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裝備主管

工匠印記:從事鉗工起家的他如今技術精湛全面,銼削、塹削精度非常高,擅長解決機加工無法完成的手工精加工和機器維修過程中的疑難雜症。2012年至2016年,他組織參與17項新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轉化工作。作為一名從生產線上走出來的高級技師,他用自己二十幾年兢兢業業的工作描述了工匠是如何養成的。

何自立:妙想迭出的技術先鋒

職務:菱王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

工匠印記:從業20多年來,他始終致力於節能環保型電梯、大載重電梯、高速電梯及超高速電梯的研究。其主導完成的多項技術和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準,推動企業成為中國電梯行業的翹楚。多年厚積一朝大放異彩。個人獲得13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參與了2項國家標準的編制。

貴人兵:不知疲倦的研發千里馬

職務:佛山市賓巨集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

工匠印記:士貴有志,壯心不輟。他從事紡織行業27年,自主研發國內腹部折疊機、自動縫生產線、全自動絲襪包裝機等多項輕紡機械設備,填補了行業空白,大幅提升了國內輕紡行業的機械化水準。他所開展的十余項研究開發專案,取得了22項實用新型專利成果和6項發明專利,其專利成果全部轉化為高新技術產品。

王道旺:十年執著成就“修車王”

職務: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汽車維修技師

工匠印記:10年修復數以萬計輛汽車。在他手中,沒有修不好的汽車。在奧迪A3和高爾夫A7專案啟動階段,他發現並解決重點技術問題235項。在平均年齡不足25歲的佛山分公司,他每天都在為200多名年輕一線技術工人傳道授業,推動先進製造工藝薪火相傳。

記得啦!今日上午10點整,擔好凳仔睇直播!關注“南海發佈”微信功能表列【大城工匠】就可以看哦~

回復關鍵字獲取便民服務

最美家書|招聘|醫保

身份證|居住證|港澳通|護照|入戶

公租房|行政服務預約 | 違章查詢|招生

點擊【閱讀原文】,領略30位南海·大城工匠風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