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家都爭著上渦輪,為啥豐田凱美瑞還繼續用自吸發動機?

作為豐田最重要的產品之一,凱美瑞向來深受廠商和消費者的重視。這次的新一代凱美瑞同樣如此,其搭載了許多代表豐田未來發展方向的技術,比如TNGA模組化平臺、8AT變速箱等。

然而,這些都不是重點,疆哥最在意的,是那台被稱為“Dynamic Force Engine”的2.5L自然吸氣發動機。

這台發動機在熱效率、動力水準等指標上全面進步,實力幾乎達到了當前汽油單動車的最高水準,以至於美國媒體《AutoGuide》發文稱:別指望豐田在短期推出渦輪增壓發動機了。那麼這款號稱豐田最佳的發動機,

到底牛在哪裡?今天疆哥就和大家一起探討探討。

先看療效

再嚴謹的語言都會有主觀性,所以我們先從資料上看看這台2.5L發動機的過人之處。Dynamic Force Engine分為兩個略有不同的版本,純汽油版熱效率高達40%,用於混動系統的版本熱效率41%。

此前熱效率最高的量產機型為第四代普銳斯上所用的1.8L發動機,熱效率40%,這次Dynamic Force Engine又破了自家的紀錄。經推測,新款混動凱美瑞百公里油耗將在4L以下。

Dynamic Force Engine的能耐不僅在於效率高,更重要的是克服了高效率發動機出力小的弱點:新2.5L發動機可在6600轉時輸出151kw(203ps);在4800轉時可輸出250牛·米;混動用2.5L發動機輸出176馬力和220 N*m。

對比現款豐田2.5L發動機,馬力提升了19匹,扭矩提升了15N*m,達到低功率2.0T的水準,完全能滿足日常駕駛。

為何是豐田呢?

既然這套Dynamic Force Engine如此優秀,那為何其來自于中庸的豐田,不是技術本田或者“黃金動力”大眾呢?其原因在於豐田對家用車動力有著不同的見解。

在渦輪熱潮剛興起的時候,豐田就曾表示不會在家用車領域使用渦輪動力,他們的工作重點在於提升自吸發動機的效率。

當然,他們沒說明白的心裡話其實是:渦輪發展那麼多年,本質上沒有什麼技術進步,

無非就是換用低慣量葉片、改善風道這些低門檻的活。我還不如先把發動機弄好,以後有機會隨時加上個渦輪也不會吃虧。後來,豐田也確實這樣做了:從寶馬那換來了雙渦管渦輪增壓技術後,再整合自家的VVT-iW+阿特金森迴圈,D-4S複合噴射技術,搗鼓出豐田現役8AR-FTS 2.0T發動機,與對手研究多年的家用渦輪增壓發動機比毫不遜色。

回到正題,Dynamic Force Engine正是基於豐田先前的各種自吸科技而來的。除了雙噴射、雙迴圈等老技術,豐田還通過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來提高發動機的效率:減少摩擦,優化排氣,加強冷卻和改善進氣。可以說,這次的新一代2.5L發動機並沒有突破性技術出現,只通過對老技術優化就達到了如此成績,順便還證明了渦輪沒必要存在。

對手們怎麼辦?

有望在熱效率上幹倒豐田的企業少之又少,但是最終效果能與豐田媲美的產品還是很多的。老對手大眾在新一代EA211發動機中也對各個細節做起了優化,同時創造性地在四缸機中引入奧迪的AVS系統來實現閉缸,且不談對舒適性的影響,起碼在油耗上有的極大的提升。許多廠商引入三缸機也是同樣的道理。另外,馬自達也另闢蹊徑,計畫在第二代SkyActiv-G發動機中引入均質充量壓燃技術(HCCI),能效有望比現款引擎提高30%,直指豐田。不管是少缸還是壓燃,這類動力已經與當前主流的發動機相去甚遠,在達到高效的同時能否保證舒適性和可靠性,都還需要時間去證明。

自然吸氣的未來

在未來,渦輪增壓發動機會被驅逐殆盡嗎?疆哥的答案是,會的。但那時候自吸發動機也沒什麼生命力了,因為未來必定是電動化的。所謂40%的效率,在動輒效率高達95%左右的馬達面前都是浮雲;就算電來自燃煤,集中發電的熱效率也遠高於移動內燃機。所以豐田其實很清楚,自家的混動再牛,也是純電動時代到來前的過渡產品,最多也不過牛氣10年左右,屆時拼的還是動力以外的實力。我們的自主品牌在這點上深謀遠慮,發展內燃機的同時,都不忘在新能源上佈局,就是為了抓住機會彎道超車。

回到消費者的角度上,該如何選車呢?豐田這套Dynamic Force Engine固然好,但是,車子並不只是行動載體,同時還是車主彰顯自身品味的工具。所以,許多消費者可能會因為價值觀、審美等因素放棄更高的燃效,這也無可非議。對於那些不看情懷看療效的實用消費者,搭載Dynamic Force Engine的新一代凱美瑞會相符你口味。

更多有趣有用有觀點的汽車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車域無疆

除了雙噴射、雙迴圈等老技術,豐田還通過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來提高發動機的效率:減少摩擦,優化排氣,加強冷卻和改善進氣。可以說,這次的新一代2.5L發動機並沒有突破性技術出現,只通過對老技術優化就達到了如此成績,順便還證明了渦輪沒必要存在。

對手們怎麼辦?

有望在熱效率上幹倒豐田的企業少之又少,但是最終效果能與豐田媲美的產品還是很多的。老對手大眾在新一代EA211發動機中也對各個細節做起了優化,同時創造性地在四缸機中引入奧迪的AVS系統來實現閉缸,且不談對舒適性的影響,起碼在油耗上有的極大的提升。許多廠商引入三缸機也是同樣的道理。另外,馬自達也另闢蹊徑,計畫在第二代SkyActiv-G發動機中引入均質充量壓燃技術(HCCI),能效有望比現款引擎提高30%,直指豐田。不管是少缸還是壓燃,這類動力已經與當前主流的發動機相去甚遠,在達到高效的同時能否保證舒適性和可靠性,都還需要時間去證明。

自然吸氣的未來

在未來,渦輪增壓發動機會被驅逐殆盡嗎?疆哥的答案是,會的。但那時候自吸發動機也沒什麼生命力了,因為未來必定是電動化的。所謂40%的效率,在動輒效率高達95%左右的馬達面前都是浮雲;就算電來自燃煤,集中發電的熱效率也遠高於移動內燃機。所以豐田其實很清楚,自家的混動再牛,也是純電動時代到來前的過渡產品,最多也不過牛氣10年左右,屆時拼的還是動力以外的實力。我們的自主品牌在這點上深謀遠慮,發展內燃機的同時,都不忘在新能源上佈局,就是為了抓住機會彎道超車。

回到消費者的角度上,該如何選車呢?豐田這套Dynamic Force Engine固然好,但是,車子並不只是行動載體,同時還是車主彰顯自身品味的工具。所以,許多消費者可能會因為價值觀、審美等因素放棄更高的燃效,這也無可非議。對於那些不看情懷看療效的實用消費者,搭載Dynamic Force Engine的新一代凱美瑞會相符你口味。

更多有趣有用有觀點的汽車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車域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