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玉林+ 北海:陸海聯動 打通廣西南部出海新通道

廣西東南部的玉林市龍潭產業園區裡,國家級廢鋼配送中心、中國南方不銹鋼深加工基地以及國家級結晶硫酸鎳生產基地等正在蓬勃發展;廣西北部灣東北岸的北海市鐵山東港產業園裡,

高端裝備製造業、臨港重化工業下游產業、海洋經濟、現代服務業等六大產業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2017 年4 月24 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同意設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龍港新區。根據批復,該新區的規劃範圍涵蓋北海市合浦縣、玉林市博白縣,採取“一區兩園”的建設模式,包括北海鐵山東港產業園、玉林龍潭產業園。這是廣西北部灣首個跨市合作園區,

總定位為廣西南部重要的出海新通道,北部灣臨港產業新城,廣西—香港合作的先行示範區,環北部灣發展新增長極。

廣西玉林龍潭產業園再生資源區

玉林: 面朝大海 風帆勁

北海市與玉林市是“親兄弟”,同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城市。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龍港新區的批復意味著,

玉林市將與北海市“親上加親”,玉林市也將正式打通出海通道,它“通江達海”的夢想近在眼前。

近年來,玉林市大力實施“東靠南下、通江達海”的開放戰略,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向海發展意識不強、產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不完善、對外貿易規模小、開放程度低等等,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唯一沒有海關、口岸、保稅區,

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尚未形成的城市。

玉林龍潭產業園園區一景

一直以來,從家門口出海,是玉林市的一個夢想。當地的機械製造、中藥材、陶瓷、服裝皮革等產業作為廣西具有突出優勢的產業,卻因為貨運時間長、成本高等因素,

大量“玉林製造”不走廣西港,而是選擇公路遠赴廣東等地出海。

玉林市委書記莫恭明表示,必須正視這些問題,著力打破內陸思維,要以向海發展的意識,謀劃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由內陸開放型向臨海開放型轉變、由腹地經濟向臨海經濟轉變、由內陸城市向臨海城市轉變,形成向海開放發展新格局。

現如今,有需求、有產業基礎、有巨大潛力的玉林市將依託龍港新區的臨海優勢,

大大縮短海運和陸運距離,通江達海、陸海聯動的南向大通道初現雛形。

玉林市博白縣龍潭鎮總體規劃

玉林市龍潭產業園是玉林臨海產業的主要集聚地,也是玉林融入北部灣經濟區的主要載體。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龍潭產業園簽約進駐企業36 家、總投資250 億元,初步形成了新材料、再生資源加工利用兩大產業齊頭並驅的格局。該產業園已打造出國家級廢鋼配送中心、中國南方不銹鋼深加工基地以及國家級結晶硫酸鎳生產基地等。

走進龍潭產業園,只見一片片丘陵變為平地,一條條寬敞筆直的道路四通八達,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拔地而起。“龍潭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利用園區已通過考核驗收,成為中國國內第一個口岸調往內地轉檢的再生資源園區。”龍潭產業園工委書記黃維說道。

當前,借著龍港新區的重大機遇,玉林市正按照“產港城”一體化的發展理念,堅持以港促產、以港興城、港以城興、港城共榮,全面推進龍潭產業園建設,加快打造成為北部灣新增長極、“雙核驅動”新平臺,成為北部灣新興臨港工業基地、北部灣生態濱海新城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鐵山港(龍潭)組團現代服務中心。

北海: 以海帶陸 走“向海之路”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鐵山港(龍潭)組團東岸合浦產業園產業關係圖

一直以來,北海市與玉林市的交流合作廣泛密切,如今兩市團結合作,聯手實施“一區兩園”建設,使得龍港新區開放開發進一步提速。

廣西北部灣港與東盟國家的47 個港口建立海上運輸往來,並開通內外貿航線44 條,與世界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港口通航,基本實現了東南亞、東北亞地區主要港口的全覆蓋,而北海則是其中的重要支點城市。近幾年,北海市“向海經濟”格局凸顯,陸續引進了斯道拉恩索北海林紙一體化項目、中石化煉化專案等大專案,建立起了電子資訊、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3 大千億元產業。正在興建的龍港新區,正助力北海、玉林兩市發揮自身優勢,攜手成為廣西北部灣畔兩顆耀眼的明珠。

北海鐵山東港產業園位於廣西北海市合浦縣白沙鎮,毗鄰廣東省、海南省,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處於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樞紐地帶,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

鐵山東港產業園具備良好的發展條件,在地理區位、海陸運輸、基礎設施、政務服務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借助北海的區位、產業等優勢,它無疑是玉林市發展向海經濟、融入“一帶一路”的好夥伴。

遵循“一港一路、一區兩園”整體規劃,按照統一協調、分片開發、循序漸進的原則,抓緊推進龍港新區的規劃建設,全力推進鐵山東港產業園各項工作。目前,鐵山東港產業園相關規劃編制工作正有序開展,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在鐵山東港產業園落戶的2 個產業項目正在進行前期工作。

據悉,龍港新區是鐵山港(龍潭)組團的核心部分,新區的開發建設不僅是落實國家“三大定位”,和廣西“雙核驅動”戰略的重大舉措,也是經濟區銜接珠江—西江經濟帶、推動向東開放的重要佈局;未來對於打通玉林出海通道、促進玉林和北海協同發展,進一步推動經濟區東翼升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向海經濟風正勁,一幅龍港新區的新藍圖正在廣西北部灣畔勾勒,釋放出無限發展潛力。不難看出,玉林的巨大生產力可通過龍港新區建設得到更大釋放,北海鐵山港的生產力可通過玉林力量的注入也得到更大發揮,兩股力量共同開發建設好龍港新區,為廣西深入實施“雙核驅動”發展戰略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 / 呂俊芬

文 / 《中國—東盟博覽》雜誌

初步形成了新材料、再生資源加工利用兩大產業齊頭並驅的格局。該產業園已打造出國家級廢鋼配送中心、中國南方不銹鋼深加工基地以及國家級結晶硫酸鎳生產基地等。

走進龍潭產業園,只見一片片丘陵變為平地,一條條寬敞筆直的道路四通八達,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拔地而起。“龍潭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利用園區已通過考核驗收,成為中國國內第一個口岸調往內地轉檢的再生資源園區。”龍潭產業園工委書記黃維說道。

當前,借著龍港新區的重大機遇,玉林市正按照“產港城”一體化的發展理念,堅持以港促產、以港興城、港以城興、港城共榮,全面推進龍潭產業園建設,加快打造成為北部灣新增長極、“雙核驅動”新平臺,成為北部灣新興臨港工業基地、北部灣生態濱海新城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鐵山港(龍潭)組團現代服務中心。

北海: 以海帶陸 走“向海之路”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鐵山港(龍潭)組團東岸合浦產業園產業關係圖

一直以來,北海市與玉林市的交流合作廣泛密切,如今兩市團結合作,聯手實施“一區兩園”建設,使得龍港新區開放開發進一步提速。

廣西北部灣港與東盟國家的47 個港口建立海上運輸往來,並開通內外貿航線44 條,與世界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港口通航,基本實現了東南亞、東北亞地區主要港口的全覆蓋,而北海則是其中的重要支點城市。近幾年,北海市“向海經濟”格局凸顯,陸續引進了斯道拉恩索北海林紙一體化項目、中石化煉化專案等大專案,建立起了電子資訊、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3 大千億元產業。正在興建的龍港新區,正助力北海、玉林兩市發揮自身優勢,攜手成為廣西北部灣畔兩顆耀眼的明珠。

北海鐵山東港產業園位於廣西北海市合浦縣白沙鎮,毗鄰廣東省、海南省,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處於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樞紐地帶,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

鐵山東港產業園具備良好的發展條件,在地理區位、海陸運輸、基礎設施、政務服務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借助北海的區位、產業等優勢,它無疑是玉林市發展向海經濟、融入“一帶一路”的好夥伴。

遵循“一港一路、一區兩園”整體規劃,按照統一協調、分片開發、循序漸進的原則,抓緊推進龍港新區的規劃建設,全力推進鐵山東港產業園各項工作。目前,鐵山東港產業園相關規劃編制工作正有序開展,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在鐵山東港產業園落戶的2 個產業項目正在進行前期工作。

據悉,龍港新區是鐵山港(龍潭)組團的核心部分,新區的開發建設不僅是落實國家“三大定位”,和廣西“雙核驅動”戰略的重大舉措,也是經濟區銜接珠江—西江經濟帶、推動向東開放的重要佈局;未來對於打通玉林出海通道、促進玉林和北海協同發展,進一步推動經濟區東翼升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向海經濟風正勁,一幅龍港新區的新藍圖正在廣西北部灣畔勾勒,釋放出無限發展潛力。不難看出,玉林的巨大生產力可通過龍港新區建設得到更大釋放,北海鐵山港的生產力可通過玉林力量的注入也得到更大發揮,兩股力量共同開發建設好龍港新區,為廣西深入實施“雙核驅動”發展戰略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 / 呂俊芬

文 / 《中國—東盟博覽》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