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現金貸,永遠不會消亡!

信用卡的知識點,要關注「卡卡書房」哦!

支持原創 我的文章不忽悠

自今年4月被銀監會點評批評以來,整個行業就籠罩在被取締的陰影中。

但大草以為,只要存在金融盲區,就永遠有“現金貸”滋生的土壤。

1”現金貸“or”高利貸“

現金貸這幾年很火,身邊好些人都往裡摻和,皆稱是暴利行業。

但是“現金貸”到底是什麼,沒有官方的定義,百度百科的解釋也很牽強。大草將其歸納為:“非銀行的小額信用貸款,具有利息高、門檻低、審批寬、到賬快等特徵”。

嚴格來說,微粒貸和螞蟻借唄也屬於“現金貸”範疇。目前“現金貸”已經被汙名化,各大正規平臺紛紛與之切割。

民間常用分來衡量利息,1分代表1%,即借1萬元1個月的利息是1百元。銀行貸款,通常在1分以內;信用卡分期貸款,基本在2分以內;而現金貸,則往往要3分以上!

最高人民法院對“高利貸”的定義是36%以上,按這個定義,現金貸基本上都是高利貸,因為絕大多數的現金貸都在36%以上。

為了規避法律限制,各大平臺先是把借款合同上的利息控制在年化36%之內,再巧立名目以“管理費”等名義收取隱形利息。

所以高利率更像是現金貸從娘胎裡就帶出來的特性,缺了高利率,現金貸恐怕根本生活無法自理。

2 存在即合理

既然是高利貸,為何現金貸還能野蠻生長?

我來給大家講個故事就明白了。

小草,二十歲不到,是來城市打工的農村孩子。

初來乍到,他發現送外賣收入不錯。

一個月能賺四五千,比在老家種地強太多了。

可是公司要自己買電動車,電動車要將近4千塊,小草還差兩千塊。

就這兩千塊,看似並不多,但銀行肯定是指望不上的,如果還沒有熟人可以借錢,那他就只能找貸款公司了。

貸款公司不在乎小草的學歷和職業,也很爽快答應放款,只不過要求一個月5分的利息。

各位看官覺得小草會答應嗎?

可能你認為這是一筆不划算的高利貸,

而且小草還不上的話真的會被坑死。

但其實這還算是理智的行為。

只借2000塊,一個月5%也才100。小草只花100塊錢的利息,就能順利買到電動車,買了電動車就能送外賣,送了外賣就能有四五千的收入,工資一發就馬上還清高利貸,最後皆大歡喜,到時候這區區100塊錢的利息真是太渺小了。

所以你看明白了嗎,需要現金貸的人都是希望能解決一時的困境,又苦於沒有其他融資管道才被動選擇。

之所以敢承受高息,一來是小額,完全在能負擔範圍之內,就算高息也可以承受。還有就是短期,高利貸只能臨時調劑,長期借高利貸的人,貸款公司都怕。

對於像小草這樣的人來說,現金貸的確是救命稻草。它的確解決了一部分因收入不高、職業不穩定而被銀行拒之門外的人的短期信貸需求,積極意義毋庸置疑。

現金貸的運作模式,跟小微銀行業務相似,“小額、分散、高息”。只不過他們將這三項原則更加極致化,“更小額,更分散、更高息”。

但是,真的像表面上這麼皆大歡喜嗎??

3 繁榮背後

我們來看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小草拿到了錢,買到了電動車,開心地幹上了送外賣的工作,但工作期間飛來橫禍出了事故。車子被毀了,人也要住院,別說這兩千塊錢,連醫藥費都困難了。一個月期限已到,小草還不上2千塊,開始利滾利,等半年以後小草出院,這個時候他欠貸款公司的錢估計連5千都不止了。

為了還上這筆錢,小草可能會接著找別的借款平臺來借,同樣的高息但他卻不得不接受。堵上了這個口子還要想辦法填上新借的債,債務越滾越大,最終小草出現債務黑洞,無法脫身,最後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用現金貸來拆東牆補西牆,資金鏈斷裂是遲早的事。而所謂新的“口子”,只不過是延續他們的吊瓶,多撐些時日罷了。

我們經常見於報端的因暴力催收、過度消費等問題,往往都像這個暗黑版小草的故事一樣,最後資金鏈斷裂無法償還,不僅個人深陷債務泥潭,連著借款平臺一起拉下水。

4 荊棘叢生

現金貸很賺錢,來分這盤羹的人越來越多,BAT、京東蘇甯等巨頭紛紛介入。資質稍好的客戶,都去了這些正軌的利息便宜的大平臺。

但是網貸公司小貸公司也要賺錢的啊,撈不著普通客戶,只能將客群資質一降再降,對借貸者的財務狀況審查放水,以高利息彌補高風險。

好的客戶遲早會游上岸,只剩下陷進去的劣質客戶在泥潭裡打轉。

據有關媒體統計,現金貸的壞賬率已經超過20%,好些新的平臺逾期率都已經高達40%。更可怕的是,絕大數的現金貸借款人,都存在著多頭借款,同時在好幾個平臺上借款,這就跟金融危機裡的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去是一串串的。

這裡面的風險誰都知道,但都願意賭一把,自己不會是借貸人最後的“接盤俠”。高利放款、暴力催收、風控混亂,負面輿論已經將現金貸逼到了風口,政府遲早會對現金貸下手。

可現金貸是不會消亡的,它會被改良被整頓,但會永遠存在。因為只要有金融盲區,就會有現金貸。隨著個人征信環境建設的日益完善,金融監管的逐步到位,現金貸行業遲早會面臨新一輪洗牌。大浪淘沙之後,粗暴浮躁的現金貸市場,終會冷靜下來。

歡迎加入卡卡書房的卡友群

文 | 大草

編輯 | 斯年

“小額、分散、高息”。只不過他們將這三項原則更加極致化,“更小額,更分散、更高息”。

但是,真的像表面上這麼皆大歡喜嗎??

3 繁榮背後

我們來看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小草拿到了錢,買到了電動車,開心地幹上了送外賣的工作,但工作期間飛來橫禍出了事故。車子被毀了,人也要住院,別說這兩千塊錢,連醫藥費都困難了。一個月期限已到,小草還不上2千塊,開始利滾利,等半年以後小草出院,這個時候他欠貸款公司的錢估計連5千都不止了。

為了還上這筆錢,小草可能會接著找別的借款平臺來借,同樣的高息但他卻不得不接受。堵上了這個口子還要想辦法填上新借的債,債務越滾越大,最終小草出現債務黑洞,無法脫身,最後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用現金貸來拆東牆補西牆,資金鏈斷裂是遲早的事。而所謂新的“口子”,只不過是延續他們的吊瓶,多撐些時日罷了。

我們經常見於報端的因暴力催收、過度消費等問題,往往都像這個暗黑版小草的故事一樣,最後資金鏈斷裂無法償還,不僅個人深陷債務泥潭,連著借款平臺一起拉下水。

4 荊棘叢生

現金貸很賺錢,來分這盤羹的人越來越多,BAT、京東蘇甯等巨頭紛紛介入。資質稍好的客戶,都去了這些正軌的利息便宜的大平臺。

但是網貸公司小貸公司也要賺錢的啊,撈不著普通客戶,只能將客群資質一降再降,對借貸者的財務狀況審查放水,以高利息彌補高風險。

好的客戶遲早會游上岸,只剩下陷進去的劣質客戶在泥潭裡打轉。

據有關媒體統計,現金貸的壞賬率已經超過20%,好些新的平臺逾期率都已經高達40%。更可怕的是,絕大數的現金貸借款人,都存在著多頭借款,同時在好幾個平臺上借款,這就跟金融危機裡的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去是一串串的。

這裡面的風險誰都知道,但都願意賭一把,自己不會是借貸人最後的“接盤俠”。高利放款、暴力催收、風控混亂,負面輿論已經將現金貸逼到了風口,政府遲早會對現金貸下手。

可現金貸是不會消亡的,它會被改良被整頓,但會永遠存在。因為只要有金融盲區,就會有現金貸。隨著個人征信環境建設的日益完善,金融監管的逐步到位,現金貸行業遲早會面臨新一輪洗牌。大浪淘沙之後,粗暴浮躁的現金貸市場,終會冷靜下來。

歡迎加入卡卡書房的卡友群

文 | 大草

編輯 | 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