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企業創業初期,用人要注意的五個問題

1.創業初期,股權不能分散

在創業初期的時候,不能搞像五個哥們兒,

每個人1/5的股份——這種公司十有九是要出事的。內部會鬥爭,只要情況一好轉,如果公司小的時候、沒賺錢的時候,大家都很好,如果一賺錢了,內部就很容易分裂。創業初期,股權不能分散。到一定規模之後,可以股權分散。

2.不用空降部隊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在其他的企業裡面,是個人才,那只能說在那個特定環境下,是個人才。

換了個環境,你就不一定是人才。

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你已經積聚一個隊伍了,這個人即使是個人才,但是原來的隊伍根據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不會接納他的。你老總、董事長再怎麼扶他,只要中層幹部抵制他,只要內心裡每個人稍微抵制點,他工作都展開不了。你再有本事,只要大家抵制你,你也沒辦法。但是你也不可能引進一個大海歸,就把所有過去的人通通都換掉,也不可能。

3.選人標準:又紅又專

紅,指人品好;專,指他的業務好。其實這個是兩方面的,其實任何一個團隊,你在周圍找人,都是能找到合適的人的,又紅又專的人都是能找到的。

紅,我想稍微有一點經驗的人,其實他的人品早期還是能看出來的;專,其實很大部分跟培養有關。你如果給他放那個位置,卻不授權給他,那他永遠專不了。你要把他放在那個位置上,還要授權給他,然後就培養他。

4.對幹部充分授權

讓最瞭解情況的人有決策權。像巨人不管是在高峰還是在低谷的時候,沒有出現一個叛徒。真正的巨人幹部沒有出來說過對巨人不利的話的,這與這些幹部得到充分授權有相當關係。充分授權不光是為了這一點,另外一點,公司工作效率會提高,一個企業在人數不變的情況下,作出的貢獻更高。

5.多引進戰術人才,少引進戰略人才

企業制定戰略的人不需要很多,

如果一個企業制定戰略的人太多,就會整天在一起誇誇其談。制定戰略的人是誰呢?就是公司董事長,他定的。然後他負責到處打聽消息,開拓知識面;如去讀書,今天跑這個經濟學家去聽,明天跑那個企業家去交流;然後身邊再安排幾個顧問或高層人員,進行培養。往往水準不高的人自封為戰略家,因為那東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沒辦法證實的。而戰術問題是,
你做得出來就是做得出,你做不出來就是不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