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梁思成與林徽因》,看建築學家林徽因的民族大義與學術貢獻

梁思成、林徽因,這一對學者伉儷,關於他們的傳說妨間流傳太多,

各種不知道源頭的野史八卦版本,讓人真假難辨。小編本篇想著重說說這個紀錄片《梁思成與林徽因》裡介紹的林徽因,拋開亂七八糟雜念專看她的學識才華,她是個天生多愁善感的小女子,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建築師,更是個有風骨的文人。

對於喜歡林徽因的人來說,可能每個人心中的林徽因形象都不一樣。詩人眼裡她是人間的四月天,女作家眼裡她是北平太太客廳的女主人,建築學研究者眼裡她又是中國建築學的第一代奠基人。而小編從她寫的書和這部紀錄片裡解讀出來的林徽因,溫柔、有出塵的外表也有滿腹的才華,還有令人激賞的堅韌和對古建築的熱愛,這樣的女子與梁思成結合真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可如今太多雞湯文把林徽因寫成愛情小說的女主角,被淺俗不瞭解真相的人弄得八卦滿天飛。小編覺得在那個時代走哪都能吸引眾人目光的林徽因,有的是機會飛黃騰達,但是她選擇成為了一名老師、文人、賢妻良母。

癡心建築和梁思成路途坎坷的去尋找古建築,其實當時的清華建築系沒經費,他們在李莊的生活過得十分艱苦。測量繪圖寫報告之餘也寫詩、散文當消遣,這麼聰慧有內涵的林徽因,無論有些人怎麼詆毀和泛酸嘲諷,依舊才華橫溢、氣質出眾,何況她的民族大義與學術方面的貢獻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有人說,如果在中國只看一座古建,那必須是佛光寺。當年梁思成林徽因發現佛光寺時,激動的在廊下淚流滿面,把帶來的所有罐頭都打開了慶祝——從西元857年到現在沒有修繕過的唐代大殿,原汁原味的唐代風貌。80年後,當我們跟著本紀錄片回首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與中國營造學社人員發現佛光寺的過程,

是現代學術第一次對佛光寺唐代建築與藝術作品的完整考察。

梁思成客觀來說很不容易,一直照顧多病孱弱的林徽因,自己身體也不好,在林徽因走後他續弦完全情有可原。況且,梁思成再娶的那個年代是不能用現在眼光來審視的,即使續弦,小編相信他依然愛著林徽因,林洙給梁思成帶來的是一種安慰和照顧,能撫平他的痛楚,最愛的女人一定還是林徽因,這個不用懷疑。

總之,林徽因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女建築師,稱得上中國建築學開山鼻祖,參與了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我們今天還能見識到的景泰藍工藝,是得益于林徽因和她的學生,她為了保衛古城牆抱病與人據理力爭,抗戰時她拒絕去美國,堅持與國家共存亡。

在林徽因走後他續弦完全情有可原。況且,梁思成再娶的那個年代是不能用現在眼光來審視的,即使續弦,小編相信他依然愛著林徽因,林洙給梁思成帶來的是一種安慰和照顧,能撫平他的痛楚,最愛的女人一定還是林徽因,這個不用懷疑。

總之,林徽因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女建築師,稱得上中國建築學開山鼻祖,參與了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我們今天還能見識到的景泰藍工藝,是得益于林徽因和她的學生,她為了保衛古城牆抱病與人據理力爭,抗戰時她拒絕去美國,堅持與國家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