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中國的末代皇帝溥儀被稱為“馬桶皇帝”

末代皇帝溥儀,這輩子過得不管他願不願意,總之是被人擺佈的一生。在他悲催的一生中,他還得了個“馬桶皇帝”的稱號。

這稱呼的來由,說起來也是有些無奈。

1932年,日本在東北扶植偽滿洲國,

並通過威逼利誘讓溥儀“登基皇位”。

時代週刊上的溥儀

溥儀剛成為偽滿洲國皇帝的時候,還是雄心勃勃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他的終極目標就是恢復祖業,再造大清。

剛開始,溥儀很“勤政”,每天去親民樓批閱奏摺,勵精圖治,想要成就一番事業。

日本人是很會做表面功夫的,見了皇帝那個尊重啊。可是沒過多久,溥儀就感覺到了,基本自己說的做的都起不了任

何作用,也就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傀儡皇帝。

後來他就很少再去勤政了。

雖然日本人不給他權力,但是過場還是不落下的。偽滿洲國的法令頒佈、認識認命,最後都會請皇帝裁決。

其實呢,所有的事情日本人已經決定好了,只讓溥儀簽個字蓋個章,予以裁可。

而且每次還鄭重其事的召開國務會議,承請皇帝裁可。

其實在這之前,這些偽滿洲國的大政方針已經由日本各部次長會議上定下來了,溥儀根本沒有裁決的權力。

56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在瀋陽開庭,審判武部六藏和個古海忠(右)等日本戰犯,

溥儀作證人

那他為什麼被稱為了馬桶皇帝?

是因為,在偽滿皇宮,溥儀的衛生間位於臥室的對面,衛生間的抽水馬桶旁邊有一個小木桌,上面擺放著一些檔報紙。

溥儀有便秘的毛病,每天早上坐在坐便器上,奏事官便雙手舉過來要裁可的檔。

溥儀曾自述,很多檔他看都不看,因為他只能裁可,從來沒有裁過不可。偽滿時期的很多政令簽發就是這樣通過的。

所以,溥儀才被稱為馬桶皇帝。

可以一看

溥儀的這一生,怎麼說呢?單學歷史時,覺得他是可恨的,但讀過他的自傳又覺得他是可悲可憐的,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推薦大家閱讀一下。

關於溥儀,你有什麼想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