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貴州江口雲舍村,如果不美,怎會被稱為土家第一村

簡單瞭解一下雲舍村

雲舍村,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的一座古村落,散落在梵淨山腳下的一粒“珍珠”。全村有439 戶1717人,是江口縣第一大寨,也是當地土家族風俗、文化保存得最為完整的村落,

有著“中國土家第一村”的美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雲舍來源

雲舍土家族上千年的悠久歷史,戰國時:“楚子滅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漢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舞、沅五溪,各為一溪之長,號五溪蠻。”雲舍土家族為辰水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而今特點和獨到之處就是,通過歷史演變,土家先民與其他民族先民交往、融合,通婚聯姻,雲舍土家族仍保留著自身民族遺傳,遺留的民族習俗,這裡是中國土家族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再現。

傳說“雲舍”土家山寨曾經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仙人因土家百姓勤勞、勇敢的精神而感動,移居到後山的仙人洞居住,把肥沃的土地讓給了土家百姓,土家人為了紀念仙人的功績,把寨子取名“雲舍”。

寓意為“雲中的房舍,仙人居住的地方”。實際“雲舍”二字是取源於土家語,意為“猴子喝水的地方”。

雲舍文化

在漫長的歲月中,雲舍土家族仍然保留著自身民族的風情習俗。獨具本民族特點的服飾,佩戴諧調美觀,豔麗雅致。民族傳統節日很多,幾乎每個月一天或幾天,除過共同的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等外,土家特點的“趕年”、“過社”、“清明”、“立夏”、“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傳統節日豐富多彩。

雲舍封建朝代遺傳的農耕農作,土家織錦,手編工藝,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保留至今的土法製作工藝,有道是“雲舍造紙,蔡倫為師”。唐代流傳的水排和作坊。古樸、典雅的土家民風民俗。“沖儺”、“還願”體現祖先崇拜的“祭祀土王”,神秘原始的“祭風神”,對萬事萬物皆有神靈的信仰,熱鬧風趣的“打鬧”,歡樂祥和的“建房禮詞”,亦歌亦泣的“哭嫁”、“鬧喪”跳起喪舞,唱起鬧喪歌,

送親人至“天堂”。源於原始巫術,驅除鬼疫的儺堂戲。伴隨著生產勞動所產生的“打鬧歌”、“上樑歌”、“土歌”、“情歌”、“盤歌”、“打溜子”、“毛古斯”、“金錢杆”、“猴兒鼓”、“八寶銅鈴”、“擺手舞”、“花燈”、“農燈”、“彩龍船”都顯示出雲舍土家人的古風習俗。對生產、生活和文藝現象的強烈滲透。

村中景點

神龍潭

在雲舍村東邊,流經一華里,注入太平河。神龍塘之所以神秘神奇,千百年來歷史均有記載。《貴州通志》:“雲舍泉在(銅仁府城)省溪北十裡。

歲旱,祈禱即雨。”道光《銅仁府志》稱:“雲舍泉(省溪司)北十裡,歲旱,血塗之,即雨。”神龍潭總結起來有三奇:一是深不可測;二是能預報天氣;三是不定期的泉水倒流。

龍塘河

龍塘河由神龍潭水順流而成,堪稱世界上最短的河之一。泉中及河中特有的珍稀魚類,及每年六、七月江魚逆流而上,回游神龍塘的奇景,更增添了神龍塘的神秘、神奇色彩。真可謂是“梵淨山下神龍泉,神奇神秘純自然”

轟鳴泉

在神龍潭約左側30米處有一泉,泉水是靠聲音控制的。人想用水,大叫一聲“水來”,水即出;用完後,水即回。

土家筒子屋

雲舍的古民居多是以桶子屋、三合院、四合院為主的幹欄式建築,翹角白沿,廊椽相接,青瓦若鱗,氣勢輝宏,十分古樸壯觀。特別是吊腳樓各色各樣的雕花欄幹,雖被歲月的煙塵熏得黢黑,但巧妙的構思,精湛的工藝,著實讓人嘆服。在造型設計上,有方、有圓、有斜、有萬字格、有福壽圖、有花卉、有動物及各種水果皆入畫圖。雖千差萬別,但均栩栩如生,充分體現了歷代土家族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古法造紙坊

土家人的祖先拜蔡倫為師,精學造紙,幾百來年延用至今。

仙人洞

傳說雲舍土家族的祖先們原居住在省溪司,通過幾代人的辛勤勞作,家族不斷強大,但卻很難找到一塊更好的地方,讓後人居住,於是殺豬宰羊祈求上蒼,仙人們看到他們如此忠誠,便將原居住的雲舍,讓給他們建造新居,自己卻退居後面的山洞裡,故稱“仙人洞”。

四十八腳庵第一腳庵

舊時人們到梵淨山朝拜,要拜五大皇寺、四十八腳庵,雲捨下河頭庵是朝拜人燒第一柱香的庵,在此燒了第一柱香後,才起步登山朝拜,相傳能保一路平安。

久旱潭漲水、久雨水回流

神龍潭每遇天旱,潭中會忽然湧出大水,蔚為大觀;而每遇久雨,潭中水下沉,呈倒流之勢。

巷道似迷宮

各個筒子樓之間相互串聯,構成一體,巷道相通,外來人若沒有嚮導幾乎走不出去。也是因為如此,從來沒有土匪敢於踏步雲舍,多年來保有了一方靜土。

住宿推薦

雲舍村裡農家現在大力發展農家樂,每到週末和節假日,也有不少遊人吃住在村裡,體驗下“隱居”鄉村的生活。如果不想住在村裡,也可返回江口縣城住宿,六、七公里,往返非常方便,或者雲舍村周邊的度假山莊也是不錯的選擇。江口縣城的賓館旅店主要分佈在梵淨山中路和三星東、西路,高中低檔都有。

去過的朋友這麼評價TA

①陣雨過後的一個下午,隨團參觀了雲舍,美啊,遠處的山,流過村道的小溪,滿塘的荷花。大家要注意腳下,千萬不要在河道青石板上面走,要摔倒的。

②本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很小的自然村落,因為有一潭碧水,因為古樸的民風,被人們發掘出來發展旅遊,如今漸漸熱鬧起來了。這裡離梵淨山很近。

③雲中仙舍一雲舍,值得一遊的地方,老天將山和水安放在一起,讓人感覺太偏心了,如果將民族文化整理好,前景可觀!!

④由橋、塔、亭組成的風雨橋,體現了當地少數民族建築藝術。奇美的山戀,與碧綠的田野、彎曲的河流、古樸的村寨、蔥郁的樹林融為一體,構成了美麗的田園風光。

交通路線

公共交通:

在銅仁城北客運站乘坐銅仁-梵淨山(經江口縣、雲舍村)的車,到雲舍村下車大約50公里,票價19.5元,車程大約2小時(會在江口縣汽車站停留一會兒)。

或者在江口縣汽車站(江口縣三星西路30號)乘坐江口-雲舍村的車,大約5公里,公車票價1元,車程大約十分鐘。

自駕路線:

杭瑞高速(G56)江口收費站下高速,經縣城走縣道X508,出縣城約十分鐘到雲舍景區,一路都有路牌指示。

最佳季節:四季皆可,每個季節都可賞玩

建議遊玩:建議2-3小時

門票:淡季68元,旺季98元

開放時間:09:00-18:00

地址:貴州省江口縣太平鄉雲舍土家民俗文化村

本文由雲果樹官方(yunguoshu.com)網路收集整理,如有侵犯還請聯繫刪除!

神奇神秘純自然”

轟鳴泉

在神龍潭約左側30米處有一泉,泉水是靠聲音控制的。人想用水,大叫一聲“水來”,水即出;用完後,水即回。

土家筒子屋

雲舍的古民居多是以桶子屋、三合院、四合院為主的幹欄式建築,翹角白沿,廊椽相接,青瓦若鱗,氣勢輝宏,十分古樸壯觀。特別是吊腳樓各色各樣的雕花欄幹,雖被歲月的煙塵熏得黢黑,但巧妙的構思,精湛的工藝,著實讓人嘆服。在造型設計上,有方、有圓、有斜、有萬字格、有福壽圖、有花卉、有動物及各種水果皆入畫圖。雖千差萬別,但均栩栩如生,充分體現了歷代土家族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古法造紙坊

土家人的祖先拜蔡倫為師,精學造紙,幾百來年延用至今。

仙人洞

傳說雲舍土家族的祖先們原居住在省溪司,通過幾代人的辛勤勞作,家族不斷強大,但卻很難找到一塊更好的地方,讓後人居住,於是殺豬宰羊祈求上蒼,仙人們看到他們如此忠誠,便將原居住的雲舍,讓給他們建造新居,自己卻退居後面的山洞裡,故稱“仙人洞”。

四十八腳庵第一腳庵

舊時人們到梵淨山朝拜,要拜五大皇寺、四十八腳庵,雲捨下河頭庵是朝拜人燒第一柱香的庵,在此燒了第一柱香後,才起步登山朝拜,相傳能保一路平安。

久旱潭漲水、久雨水回流

神龍潭每遇天旱,潭中會忽然湧出大水,蔚為大觀;而每遇久雨,潭中水下沉,呈倒流之勢。

巷道似迷宮

各個筒子樓之間相互串聯,構成一體,巷道相通,外來人若沒有嚮導幾乎走不出去。也是因為如此,從來沒有土匪敢於踏步雲舍,多年來保有了一方靜土。

住宿推薦

雲舍村裡農家現在大力發展農家樂,每到週末和節假日,也有不少遊人吃住在村裡,體驗下“隱居”鄉村的生活。如果不想住在村裡,也可返回江口縣城住宿,六、七公里,往返非常方便,或者雲舍村周邊的度假山莊也是不錯的選擇。江口縣城的賓館旅店主要分佈在梵淨山中路和三星東、西路,高中低檔都有。

去過的朋友這麼評價TA

①陣雨過後的一個下午,隨團參觀了雲舍,美啊,遠處的山,流過村道的小溪,滿塘的荷花。大家要注意腳下,千萬不要在河道青石板上面走,要摔倒的。

②本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很小的自然村落,因為有一潭碧水,因為古樸的民風,被人們發掘出來發展旅遊,如今漸漸熱鬧起來了。這裡離梵淨山很近。

③雲中仙舍一雲舍,值得一遊的地方,老天將山和水安放在一起,讓人感覺太偏心了,如果將民族文化整理好,前景可觀!!

④由橋、塔、亭組成的風雨橋,體現了當地少數民族建築藝術。奇美的山戀,與碧綠的田野、彎曲的河流、古樸的村寨、蔥郁的樹林融為一體,構成了美麗的田園風光。

交通路線

公共交通:

在銅仁城北客運站乘坐銅仁-梵淨山(經江口縣、雲舍村)的車,到雲舍村下車大約50公里,票價19.5元,車程大約2小時(會在江口縣汽車站停留一會兒)。

或者在江口縣汽車站(江口縣三星西路30號)乘坐江口-雲舍村的車,大約5公里,公車票價1元,車程大約十分鐘。

自駕路線:

杭瑞高速(G56)江口收費站下高速,經縣城走縣道X508,出縣城約十分鐘到雲舍景區,一路都有路牌指示。

最佳季節:四季皆可,每個季節都可賞玩

建議遊玩:建議2-3小時

門票:淡季68元,旺季98元

開放時間:09:00-18:00

地址:貴州省江口縣太平鄉雲舍土家民俗文化村

本文由雲果樹官方(yunguoshu.com)網路收集整理,如有侵犯還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