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0後“第一書記”馬遠行:心系百姓辦實事,情系民生促發展

2016年2月,茅坪鎮地關村迎來了一位90後小夥,駐村幹部馬遠行,

他看似瘦小的身軀卻肩負著地關村“同步小康”的重任。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他與地關村廣大幹部群眾一道,緊緊圍繞農村脫貧攻堅工作大局,堅持從“雙薄弱”村整治入手,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促發展,實實在在為當地百姓謀得了福利。

“今年李子掛果了,雖然不多,相信明年一定有好收成。”在地關村村委辦公室,我們遇見了馬遠行,他在整理完駐村日誌後,把村委會的幹部們召集到了一起,

就當前村子產業發展所需落實的具體工作進行協商交流。隨後,他和村委幹部一起來到村裡的青脆李基地,瞭解群眾近期青脆李的採摘情況。

據瞭解,地關村屬於省級一類貧困村,地處高寒山區,硬體設施落後,由於受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基本無帶動性產業,村級集體經濟幾乎為零。為解決群眾增收難、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等問題,

馬遠行來到村裡後,就帶領群眾大力發展精品水果、辣椒、烤煙等產業,為大家謀取一條條可持續發展之路,逐步改變地關村“人無三分銀”的舊局面。

從一名普通公職人員到基層農村第一書記,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馬遠行不僅完成了角色的轉變,也接受了一次基層群眾路線洗禮,先後帶領當地百姓建立了100畝辣椒基地、500畝茶葉基地、880畝烤煙產業基地,共涉及困難群眾181戶、631人。

在易地扶貧搬遷的工作中,馬遠行堅持戶戶見面,耐心解讀政策。曾經有群眾對他說,“政府自己修了房子賣不掉,為什麼硬要推給我們。”為此馬遠行帶領村支兩委幹部沒日沒夜入戶走訪,耐心細緻做群眾工作,通過幫助群眾算好經濟賬,分析發展前景,最終獲得群眾支持,2017年完成搬遷工作。

在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他走訪各貧困戶家庭,與他們促膝暢談,深入瞭解這些村民的家庭情況,

贏得了村民的稱讚。“他經常到我家來看施工隊工作的情況,也常和我聊天,對我很關心。”村民李德洪說。

對於村裡的困難群眾,馬遠行積極開展幫扶工作。他和村支兩委負責人一道,走訪了全村所有困難群眾,竭盡所能解決他們的問題,還將這些工作情況寫入他的幫扶日記裡,做好記錄。

馬遠行表示,按照黨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將在十月份前完成對地關村全村人居環境的改造工作。

下一步,打算協調上級部門資金,在地關村新修一家茶葉加工廠,採用公司+支部+農戶的模式,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農民的收入,早日實現貧困戶脫貧致富。

馬遠行就是這樣一位駐村幹部,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他工作認真,努力為老百姓謀發展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仇正騰 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