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乾貨:什麼樣的餐飲初創項目會受到資本追捧?

近幾年,資本對餐飲的態度越來越開放,也慢慢回歸理性。如今,什麼樣的餐飲項目會受資本青睞呢?餐飲品類品牌的機會又在哪?紅餐網專欄作者余奕宏認為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標準:簡潔、團隊精幹互補、盈利。

你覺得呢?

最近看了三個專案:

1.項目一:極其簡潔,但是無論是品類選擇,賽道選擇,還是單店模型都非常清晰,盈利狀況極佳,兩個月就開了三家店,創始人天天被投資人追著要投。

2.項目二:創始團隊龐大而豪華,商業模式複雜而鏈條長,整個bp充滿了當下最時髦的概念和字眼,盈利指標看上去很美,投資人來問我如何看待?

3.項目三:一個充滿前景的領域,

一套神奇的產品,一個極佳的商業模式,卻因為一個法律風險漏洞,導致創始人一年心血付之東流,損失近千萬。

鑒於商業秘密,我不能透露任何一家創業者資訊,大家也別猜測,有可能是我把不同的項目打散了描述。

近兩年,看了數百個餐飲項目,也陪著近200個餐飲創始人走過這個紛繁複雜的時期,心裡越來越有自己的一個又一個體系。

什麼樣的餐飲項目會受資本青睞呢?我認為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標準:

01

簡 潔

品類清晰,產品簡潔,人群精准,管道流暢。

簡潔是約伯斯的底層思維模型,推薦大家看一本書《瘋狂的簡潔》,可以幫我們每一個創始人理解真正的商業大師,頂級的產品經理的思維模型。

即便如西貝集團創新的新品牌麥香村,當初期的產品結構複雜,品類混亂,無論是投資人,還是業內專家,抑或是同行,都存有疑慮。

無論西貝集團如何強大,無論賈總多麼硬漢,無論團隊多麼牛逼,品類不清晰,產品結構複雜,別說十萬家店,十家店能否存活都是問號。

任何人不可以顛覆常識,顛覆消費者認知。與心智對抗的品牌,至今還沒看到活的滋潤的。

所幸,麥香村的1.0到3.0的產品反覆運算速度極快,

20天內就找到品類方向和產品主線。我們就把1.0版本的麥香村當作是賈總的又一次行銷。沒有吐槽,哪有關注,沒有關注,哪有流量。也許,這一次,大家又被營(tao)銷(lu)了。

但是,你不是西貝,更不是賈總。他這套快速反覆運算是基於西貝強大的組織協作能力和產品研發能力。

因此,一開始你就不要選擇複雜,一開始就要找到那個最適合你、最符合市場需求,最有競爭優勢的那個品類,

在此基礎上構架你的主產品線。

簡潔其實是最難的,把事情做的複雜是符合人性的,而簡潔是違背人性的。人們喜歡把事情做複雜,把產品做複雜,是基於追求安全感的需要。越是老江湖,越難做到簡潔。尤其在餐飲業,新手為什麼反而會容易單點突破,因為他根本沒有能力搞複雜的產品線。

只有品類清晰,產品簡潔,人群精准,管道流暢,你才有成為品類品牌的機會。

02

團隊精幹互補

☞精幹

初期合夥人有2-3個即可,任何企業的發展都是階段論,不同的階段配備不同的人才。所謂bp上的豪華團隊,豪華陣容,大多數是講給vc聽的。

我看孫陶然先生的創業36條軍規,其中講到創立一個品牌(企業),基本要走過四個階段,而第一個階段,再牛的人大致都需要兩年的時間來摸索那個從0到1的方向。

因此在這個階段,決策越快越好,決策鏈越短越好;

人數太多,尤其是所謂豪華精英團隊,光是決策成本和決策效率就無比低下,越是豪華團隊,越是精英,就想法越多。

☞互補

在今天的餐飲創業過程中,最好的組合是新老組合,跨界組合。

一個懂傳統餐飲運營系統,另一個懂使用者、懂品牌、懂互聯網;

一個是70後穩健壓得住,另一個可以是85、90後思想活躍,最重要是懂年輕人的語言、審美和訴求;

一個理性思維,一個感性思維;

一個善於思考,一個執行力強;

這都叫做互補。

團隊不在於人多,而在於精。最少不要少於兩人,最多不能超過四人。

早期創業最怕按照成熟企業一樣,搭建完美完整的部門架構。這一點,大企業出來的人最容易犯這個錯誤。

早期能外包,就外包。餐飲鏈條這麼長,不可能專家人才都出在你們團隊裡。這,也違背了常識。

03

盈利、盈利、盈利

這好像是句正確的廢話。

殘忍地告訴大家,資本的本性就是逐利性,這才是資本的真相。

無論是民間資本、風險資本、還是銀行等融資管道。他們的共性就是厭惡風險,喜歡利潤。

餐飲業之所以被很多創業者喜歡,不就是因為現金流好嗎?

一般來講,1-10家店規模時,如果你的品類競爭力強,單店模型好,盈利狀況極佳,你怎麼會缺錢呢?

很多投資人找到我,問我認不認識誰誰誰,往往這些誰誰誰根本就不想拿投資人的錢,因為他不缺錢,他們的店都非常賺錢,他們有非常好的現金流。

所以,你越是賺錢,就會越有錢追捧,你越是賠錢,資本就離你有多遠就多遠。

記得勝鼎資本合夥人張峰所說:互聯網企業看未來,餐飲企業看過去。而這個過去,我的理解有兩層含義:1.你的過去賺錢能力 2.這個行業過去的本質。

這個話雖不至於那麼絕對,但是在餐飲這個傳統服務企業裡,無論商業模式怎麼變,故事怎麼講,品類機遇、單店模型、產品複購率、標準化系統,這些一個也繞不過去。

所以,把你的第一個單店做到非常賺錢,且可以被規模化複製,資本自然會找上門來。

1.簡潔

2.團隊精幹互補

3.盈利盈利盈利

這才是吸引資本的正確姿勢。

——————

作者:余奕宏,轉載請注明。紅餐網,頭號餐飲新媒體,百萬級訂閱量。趨勢、實戰、菜譜,你們關注的,我們都提供。

02

團隊精幹互補

☞精幹

初期合夥人有2-3個即可,任何企業的發展都是階段論,不同的階段配備不同的人才。所謂bp上的豪華團隊,豪華陣容,大多數是講給vc聽的。

我看孫陶然先生的創業36條軍規,其中講到創立一個品牌(企業),基本要走過四個階段,而第一個階段,再牛的人大致都需要兩年的時間來摸索那個從0到1的方向。

因此在這個階段,決策越快越好,決策鏈越短越好;

人數太多,尤其是所謂豪華精英團隊,光是決策成本和決策效率就無比低下,越是豪華團隊,越是精英,就想法越多。

☞互補

在今天的餐飲創業過程中,最好的組合是新老組合,跨界組合。

一個懂傳統餐飲運營系統,另一個懂使用者、懂品牌、懂互聯網;

一個是70後穩健壓得住,另一個可以是85、90後思想活躍,最重要是懂年輕人的語言、審美和訴求;

一個理性思維,一個感性思維;

一個善於思考,一個執行力強;

這都叫做互補。

團隊不在於人多,而在於精。最少不要少於兩人,最多不能超過四人。

早期創業最怕按照成熟企業一樣,搭建完美完整的部門架構。這一點,大企業出來的人最容易犯這個錯誤。

早期能外包,就外包。餐飲鏈條這麼長,不可能專家人才都出在你們團隊裡。這,也違背了常識。

03

盈利、盈利、盈利

這好像是句正確的廢話。

殘忍地告訴大家,資本的本性就是逐利性,這才是資本的真相。

無論是民間資本、風險資本、還是銀行等融資管道。他們的共性就是厭惡風險,喜歡利潤。

餐飲業之所以被很多創業者喜歡,不就是因為現金流好嗎?

一般來講,1-10家店規模時,如果你的品類競爭力強,單店模型好,盈利狀況極佳,你怎麼會缺錢呢?

很多投資人找到我,問我認不認識誰誰誰,往往這些誰誰誰根本就不想拿投資人的錢,因為他不缺錢,他們的店都非常賺錢,他們有非常好的現金流。

所以,你越是賺錢,就會越有錢追捧,你越是賠錢,資本就離你有多遠就多遠。

記得勝鼎資本合夥人張峰所說:互聯網企業看未來,餐飲企業看過去。而這個過去,我的理解有兩層含義:1.你的過去賺錢能力 2.這個行業過去的本質。

這個話雖不至於那麼絕對,但是在餐飲這個傳統服務企業裡,無論商業模式怎麼變,故事怎麼講,品類機遇、單店模型、產品複購率、標準化系統,這些一個也繞不過去。

所以,把你的第一個單店做到非常賺錢,且可以被規模化複製,資本自然會找上門來。

1.簡潔

2.團隊精幹互補

3.盈利盈利盈利

這才是吸引資本的正確姿勢。

——————

作者:余奕宏,轉載請注明。紅餐網,頭號餐飲新媒體,百萬級訂閱量。趨勢、實戰、菜譜,你們關注的,我們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