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路遙才能知馬力,長測TPCAST無線VR套件後不吐不快!

“快半步盆滿缽滿,快兩步屍骨未寒……”作為無線VR的發起者,TPCAST銷量差強人意,是多走了一步半?長測之後,零鏡網不吐不快……

VR帶來震撼沉浸感的同時,頭顯連接線的拉扯成為了體驗者差評的集中地。

於是無線VR頭顯一度成為VR玩家的夢想。所以,當傳送科宣佈技針對HTC Vive開發TPCAST無線配件後,很快受到業內高度關注,成為不少人心中的夢幻裝備,是有情懷的產品。

奈何行業風雲變幻實在太快,VR的C端市場沒有如預期那樣快速成長,被VR業內捧為體驗NO.1的HTC Vive,

也沒能成為人手一台的數碼新寵。所以在Vive發佈近2年後才姍姍來遲的TPCAST,沒能趕上行業爆發初期的紅利,而是遇到Vive已經滯銷的尷尬。這顯然和預想中,火借風勢般的美好前景完全相反。

因為當前對消費者來說,很現實的問題是:

現在還值不值得為VR情懷充值?

TPCAST會不會隨著Vive的勢衰而很快被淘汰?

通過TPCAST實現的無線Vive體驗究竟如何,會不會是一筆冤枉投資?

對終端消費者來說,

HTC Vive本來就夠貴了(6888元),而且還面臨各種新設備的衝擊,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還有必要額外花費1999元為它買一套無線配件嗎?

零鏡網其實早在今年6月份就拿到了TPCAST套件的正式版本,但我們並沒有草草體驗撰稿了事。因為此前已經有各種開箱文,我們不覺得大家還需要是是而非,

人云亦云的評論。我們篤定路遙知馬力,長期使用後才能知道一款產品的更多細節,才能給大家更客觀的答案……

我們的答案分兩個部分,先說結論,然後再慢慢向大家解釋零鏡網的體驗過程,告訴大家為何會有這樣的結論。

一.對已經擁有Vive設備的人來說:

1.個人消費者,如果你還沒膩歪Vive,那麼TPCAST將會讓你更愛VR,值得升級。如果Vive已經在吃灰,那麼我也不覺得TPCAST能讓你重新愛上VR,

這錢真心沒必要花。

2.對體驗店業主來說,升級後的無線Vive,在理論上能給顧客更好的體驗。但你千萬不要忽略另一個致命的問題——穩定性。多一個配件,往往意味著更多的系統故障。而且TPCAST的續航電池不支持熱插拔……在大空間、定制體驗領域,背包PC依舊是更好的選擇。而小範圍的VR體驗區,做好線材的懸掛,也能基本解決纏繞麻煩,還能降低成本和故障率。總體來說兩個字——雞肋。

二.對於還沒有購入Vive的朋友來說,現在就別折騰了,靜觀年末Win MR設備的上市,或許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如果inside-out定位技術如期而至,屆時再配合上與之匹配的TPCAST FOR MR無線套件(官方宣稱會有的!),那PC VR的產品力又將到達一個新高度。

開箱:有淘寶賣家秀vs. 買家秀既視感……

和以往的嘗鮮版、預售版不同,零鏡網拿到的是TPCAST套件的正式版本。相比之前多次曝光的產品,這套TPCAST是有明顯不同的。

三大件,左到右依次是電池盒、接收器、發射端,白色盒子是電池。

頭顯無線信號接收器,很小巧,實測僅89g。

先看全家福,包裝盒小巧,但是裡面的內容不少:無線發射端、頭盔接收器、電源盒、電池(額外附送一個網袋)、一個無線路由器以及各種相關連接線。

在此之前,我曾在展會上體驗過TPCAST無線套裝,和我在網上看到的大多數宣傳照片吻合,看不到外延的連接線。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此前展示套裝的巧妙之處在於電池盒和電池的處理,用的是一塊小電池,合著電池盒被掛載於Vive頭帶的尾部。

但正式版的電池已經改為這個大傢伙,電量由展示版的6000mAh增加到20000mAh,電池長度也相應地增加了兩倍以上。而且重量不輕,加上電源盒,這個部件接近1斤重。Vive頭顯已經有1斤多(夠重了!),還再加上這個還不得把脖子壓出意見?

安裝完成圖、接收器重量

所以我們看到的正式版是這樣的,頭顯上只增加了僅89g重的接收器,電池和電池盒用線材連接後,掛在腰間或者揣在兜裡。

安裝:真的是分分鐘搞定,毫無難度

官方很貼心地在官網上提供了安裝教學視頻,真的拍的很仔細,講解清晰明瞭,配合上實際操作。

零鏡網相信只要不是NC或者手殘一族,看過這個僅9分鐘的視頻後,都能輕鬆搞定TPCAST無線Vive的安裝操作。

開箱時,我們也曾被那一堆複雜的線材、配件迷惑過。然而看過視頻之後,我一邊和編輯部同事聊天,一邊漫不經心地安裝TPCAST,前後花費不到5分鐘,就是這麼簡單……

首先是拆掉頭顯的原連接線,換上無線接收器附帶的線材。

其次是把從頭顯上拆下來的線材連接到無線信號發射器上。(強迫症肯定要問這個USB接哪裡,這個哪裡都不接,空著就好!)

接著將路由器的lan口和PC的網口直連

然後是為頭顯上的無線信號接收端連接好電池模組

最後就是做好無線信號接收端和發射端的匹配,這裡需要特別注意,頭顯接收端的配對按鈕比較隱蔽,在接收器背面。

最後使用前,只需在PC上安裝一個驅動程式,無腦下一步就OK,直到出現圖中畫面表示準備就緒,就可以開始暢玩了。

體驗:槽點不少,若有信仰依舊“一白遮百醜”

首先是設備帶來的不適,主要體現在發熱量上,尤其是夏季本來衣物就單薄,無論是將電池組掛在腰間還是放在兜裡,都一定要注意方向。電池盒除了幫助頭顯取電,還是個無線收發裝置,工作中發熱量妥妥的。大夏天將它貼在靠身體的一側一定會後悔……

所以在用附贈的網袋裝電池組時,要注意方向,將電池朝向腰帶這一面。

另外,前面我們說過,這個電池盒子重近1斤,加裝在頭頂確實太為難脖子。然而將它放在兜裡也未見得好多少,褲子一個勁下滑,而且褲兜越來越燙……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將網帶系在皮帶上掛在腰間,散熱更好,且腰部掛在的異物感也更低。

接下來結合實際的家庭使用情況說說TPCAST最讓人頭疼的網路問題。

通常來說,會買Vive再加TPCAST的個人用戶都是Geeker玩家,他們不僅喜歡新鮮數碼設備,多數還很有研究。越是懂得多,越是要求高。所以路由器通常會選擇華碩或者網件的高端型號。而升級TPCAST必需要使用套裝自帶的路由器,這真的很為難大家……

TPCAST附帶的路由器是AC1200規格,對比起發燒友們動輒AC2000+,甚至雙路3000+的產

關於這個問題,零鏡網特地諮詢了傳送科技的工程師們。得知換用自己的高端路由器原則上講是可以的,但涉及到路由器針對性的調試和優化,傳送科技沒辦法為每一款路由器出一個攻略。所以乾脆來了個一刀切,後期會不會放開,目前暫時不好說。

那麼,有玩家可能會想了,為什麼不讓自己的路由器繼續正常工作,為PC加裝單獨的無線網卡,讓其通過無線連接互聯網,有線只用於連接TPCAST?我們幫你試了試……

VIVEPORT連接上網路之後,TPCAST軟體開始報錯,嘗試恢復Vive的無線連接。

然而這個方法還是出現了問題,成功啟動TPCAST和正常連接Steam(或VIVEPORT)你只能二選一。如果選前者,那麼Steam或VIVEPORT只能工作在離線模式下,下載好的單機VR內容體驗不受影響。但需要互聯,擁有社交或線上服務的內容(如VR影視)則不要想了……

然後說說續航,量產銷售的產品之所以取消了電池頭掛設計,除了照顧頸子,最重要的還是為了增加續航。頭掛對電池體積和重量限制太大,6000mAh只能讓TPCAST工作不到2小時。而現在20000mAh的電池,官方宣稱能持續工作5小時,零鏡網實測,根據溫度和使用頻率的不同,續航在4小時出頭,到5個半小時之間。

電池網帶不僅方便你懸掛電池組,還有拉緊電池和盒子,避免意外滑落導致體驗中斷的作用。

對個人用戶來說,我們覺得這個水準是綽綽有餘的,根據體驗店資料,一個普通使用者一次玩耍通常不會超過2小時。

相比起來,使用後記得及時拔下電池才最重要,否則TPCAST套件會持續快速地消耗電量。放幾個小時再玩?對不起,請換電池或重新充電……

然後充電吧,你會鬱悶地發現,配套的電池不支援快充。這一點也是我們不太推薦體驗店主選購的重要因素。TPCAST電池能使用5小時,但充電需要10小時左右。對體驗店來說,至少需要準備3塊電池,2套充電位才能滿足一套TPCAST的持續使用。

其實電池價格倒是不貴,官方的直營網店標價398元/塊,多買幾塊對商業運營也算不上壓力。但關鍵在於TPCAST不支持熱插拔,再多電池在關鍵時刻也不管用,還得讓顧客停下來等待換電池、匹配、重啟……零鏡網覺得這對商業化運營來說可謂致命打擊。

最後是畫質:

這是個比較主觀的感受,而且在大多數遊戲應用中,我們感覺不出有線和無線連接的差異。TPCAST宣稱無線傳輸延遲在2ms內,並不會影響VR體驗的流暢。這點我是相信的,因為在我們的長期體驗中,哪怕一次偶爾的畫面卡頓都沒有出現過。

而且多數VR應用中,我仔細對比過無線和有線兩種連接方式的畫面品質。在同一套PC硬體和相同的圖形渲染設定下,大多數應用我是感受不到差異的。只有個別例外,比如the blu看大鯨魚的體驗。場景設定在比較昏暗的海底世界,在這種情境下,我的感覺有線連接時,畫面的亮度更高一些。TPCAST的畫面整體顯得偏灰暗,而這種灰暗,會讓畫面丟失一些細節。

在類似這樣的明亮環境中,我們感覺不出Vive的無線和有線模式在畫質上有差異。

在這裡,我不敢定論說TPCAST的無線傳輸壓縮或抽樣了原畫質。因為從技術理論上分析,TPCAST使用的WHD無線技術的資料頻寬,在理論上可以媲美HDMI 1.4有線傳輸標準。所以TPCAST沒有降低原圖畫質,以節省頻寬的必要。然而無線套件的工作受環境影響相對複雜,直傳過程是否會出現一些不可控意外或者別的什麼因素不得而知。

最要的事情,這是主觀感受、這是主觀感受、這是主觀感受……沒有設備能具體量化分析頭顯內的顯示水準。所以我們在此貼上有線、無線狀態下的兩張頭顯世界的照片對比,各位自己做個判斷吧。

(對焦困難,照片中只有小部分能完成對焦,所以我們放大了原片,方便大家比較。上圖是有線連接的Vive,下圖為TPCAST無線連接Vive的畫面。)

給力:再也不會被線材拉回現實世界!

有句形容美女的話,叫“一白遮百醜”。意思是白皙水靈的皮膚能抵消掉相貌、五官上的小瑕疵,顯得瑕不掩瑜,依舊美麗動人。

用這句話用來總結TPCAST,我覺得也很恰當。“線材將是VR設備成功的最大障礙!”,這是Oculus創始人Palmer Luckey在2015年時就發出的感慨。雖說問題不少,但TPCAST的剪刀計畫成功減掉了Vive惹人討厭的線材,對於不少用戶來說,這就是最關鍵的“一白”。

在此前的Vive體驗中,我深刻感受過分分鐘被連接線拉回現實世界的感受,多次差點被絆倒。線材的拉扯和磕碰,讓我在虛擬世界中刻意壓制自己的動作行為,感覺時刻處於束縛狀態,俗稱放不開,這種體驗是很反人性的!

TPCAST將Vive升級成無線連接後,我想這組肆意妄為的後空翻打怪體驗動圖,最能表達它帶給我們的自由是多麼美好。

零鏡點評: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從去年底發佈,到今年二季度末才開始正式批量發貨,我們很想說TPCAST,你遲到了!半年,在別的行業也許是發貨前很正常的準備時間,但在分秒必爭的VR發展初期,我們很難預估這段時間對TPCAST帶來負面影響究竟有多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TPCAST能更早,甚至是和Vive一同發佈,那麼Vive的銷量很可能將因自由的無線體驗而大幅提高。

但在Vive面臨滯銷,且各種inside-out設備即將面世的當下,無線加持的情懷也難以挽回Vive整體產品力的不足。

公正地說,TPCAST並沒有做錯什麼,與之相反,我們認為能將VR無線化是傳送科技為整個VR行業添磚加瓦的貢獻。可惜的是,當前VR硬體依舊太貴,而且長時間無法完成擁有質變的換代,導致體驗沒能如我們預期那樣的遞增。

更糟糕的是軟體發展的嚴重滯後,從應用層面上拖了VR的後腿,讓它變成了一個DEMO看起來還不錯,但實際玩無可玩、用不知如何用的尷尬產品。而這一切顯然不是傳送科技憑一己之力就可以解決的行業問題。

在此情況下,就算具備“再也不會被線材拉回現實世界”這個優勢,TPCAST也會顯得很雞肋。虛擬世界不夠美好,我們又有什麼理由留在裡面?不被線材拉回,用戶主動退出VR世界,其實才是更值得全行業反思的問題。

無線是大勢所趨,而傳送科技的機會未必是TPCAST Vive!

在此前專訪傳送科技時,零鏡網已經從傳送科技CTO周朝暉先生那裡獲知,傳送科技的無線產品並沒有Vive獨佔的特性,為其他產品匹配的標準無線套件其實已經在路上。我們相信無線是大趨勢,但TPCAST Vive或許不是那個期待中的爆款。

就目前來說,零鏡網更看好微軟的MR計畫。比如下半年預計大規模上市的5大家Win MR設備,若能像微軟宣稱的那樣具備inside-out定位技術和2000元左右的低廉價格,硬體競爭力將大增。再憑藉微軟的號召力,或許能促進VR內容快速爆發。屆時,傳送科技或許能因此受益,因為這些MR設備或許需要一款TPCAST for MR來説明它會打造極致體驗。MR成為爆款,那麼TPCAST for MR應該就是個爆款配件……

三大件,左到右依次是電池盒、接收器、發射端,白色盒子是電池。

頭顯無線信號接收器,很小巧,實測僅89g。

先看全家福,包裝盒小巧,但是裡面的內容不少:無線發射端、頭盔接收器、電源盒、電池(額外附送一個網袋)、一個無線路由器以及各種相關連接線。

在此之前,我曾在展會上體驗過TPCAST無線套裝,和我在網上看到的大多數宣傳照片吻合,看不到外延的連接線。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此前展示套裝的巧妙之處在於電池盒和電池的處理,用的是一塊小電池,合著電池盒被掛載於Vive頭帶的尾部。

但正式版的電池已經改為這個大傢伙,電量由展示版的6000mAh增加到20000mAh,電池長度也相應地增加了兩倍以上。而且重量不輕,加上電源盒,這個部件接近1斤重。Vive頭顯已經有1斤多(夠重了!),還再加上這個還不得把脖子壓出意見?

安裝完成圖、接收器重量

所以我們看到的正式版是這樣的,頭顯上只增加了僅89g重的接收器,電池和電池盒用線材連接後,掛在腰間或者揣在兜裡。

安裝:真的是分分鐘搞定,毫無難度

官方很貼心地在官網上提供了安裝教學視頻,真的拍的很仔細,講解清晰明瞭,配合上實際操作。

零鏡網相信只要不是NC或者手殘一族,看過這個僅9分鐘的視頻後,都能輕鬆搞定TPCAST無線Vive的安裝操作。

開箱時,我們也曾被那一堆複雜的線材、配件迷惑過。然而看過視頻之後,我一邊和編輯部同事聊天,一邊漫不經心地安裝TPCAST,前後花費不到5分鐘,就是這麼簡單……

首先是拆掉頭顯的原連接線,換上無線接收器附帶的線材。

其次是把從頭顯上拆下來的線材連接到無線信號發射器上。(強迫症肯定要問這個USB接哪裡,這個哪裡都不接,空著就好!)

接著將路由器的lan口和PC的網口直連

然後是為頭顯上的無線信號接收端連接好電池模組

最後就是做好無線信號接收端和發射端的匹配,這裡需要特別注意,頭顯接收端的配對按鈕比較隱蔽,在接收器背面。

最後使用前,只需在PC上安裝一個驅動程式,無腦下一步就OK,直到出現圖中畫面表示準備就緒,就可以開始暢玩了。

體驗:槽點不少,若有信仰依舊“一白遮百醜”

首先是設備帶來的不適,主要體現在發熱量上,尤其是夏季本來衣物就單薄,無論是將電池組掛在腰間還是放在兜裡,都一定要注意方向。電池盒除了幫助頭顯取電,還是個無線收發裝置,工作中發熱量妥妥的。大夏天將它貼在靠身體的一側一定會後悔……

所以在用附贈的網袋裝電池組時,要注意方向,將電池朝向腰帶這一面。

另外,前面我們說過,這個電池盒子重近1斤,加裝在頭頂確實太為難脖子。然而將它放在兜裡也未見得好多少,褲子一個勁下滑,而且褲兜越來越燙……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將網帶系在皮帶上掛在腰間,散熱更好,且腰部掛在的異物感也更低。

接下來結合實際的家庭使用情況說說TPCAST最讓人頭疼的網路問題。

通常來說,會買Vive再加TPCAST的個人用戶都是Geeker玩家,他們不僅喜歡新鮮數碼設備,多數還很有研究。越是懂得多,越是要求高。所以路由器通常會選擇華碩或者網件的高端型號。而升級TPCAST必需要使用套裝自帶的路由器,這真的很為難大家……

TPCAST附帶的路由器是AC1200規格,對比起發燒友們動輒AC2000+,甚至雙路3000+的產

關於這個問題,零鏡網特地諮詢了傳送科技的工程師們。得知換用自己的高端路由器原則上講是可以的,但涉及到路由器針對性的調試和優化,傳送科技沒辦法為每一款路由器出一個攻略。所以乾脆來了個一刀切,後期會不會放開,目前暫時不好說。

那麼,有玩家可能會想了,為什麼不讓自己的路由器繼續正常工作,為PC加裝單獨的無線網卡,讓其通過無線連接互聯網,有線只用於連接TPCAST?我們幫你試了試……

VIVEPORT連接上網路之後,TPCAST軟體開始報錯,嘗試恢復Vive的無線連接。

然而這個方法還是出現了問題,成功啟動TPCAST和正常連接Steam(或VIVEPORT)你只能二選一。如果選前者,那麼Steam或VIVEPORT只能工作在離線模式下,下載好的單機VR內容體驗不受影響。但需要互聯,擁有社交或線上服務的內容(如VR影視)則不要想了……

然後說說續航,量產銷售的產品之所以取消了電池頭掛設計,除了照顧頸子,最重要的還是為了增加續航。頭掛對電池體積和重量限制太大,6000mAh只能讓TPCAST工作不到2小時。而現在20000mAh的電池,官方宣稱能持續工作5小時,零鏡網實測,根據溫度和使用頻率的不同,續航在4小時出頭,到5個半小時之間。

電池網帶不僅方便你懸掛電池組,還有拉緊電池和盒子,避免意外滑落導致體驗中斷的作用。

對個人用戶來說,我們覺得這個水準是綽綽有餘的,根據體驗店資料,一個普通使用者一次玩耍通常不會超過2小時。

相比起來,使用後記得及時拔下電池才最重要,否則TPCAST套件會持續快速地消耗電量。放幾個小時再玩?對不起,請換電池或重新充電……

然後充電吧,你會鬱悶地發現,配套的電池不支援快充。這一點也是我們不太推薦體驗店主選購的重要因素。TPCAST電池能使用5小時,但充電需要10小時左右。對體驗店來說,至少需要準備3塊電池,2套充電位才能滿足一套TPCAST的持續使用。

其實電池價格倒是不貴,官方的直營網店標價398元/塊,多買幾塊對商業運營也算不上壓力。但關鍵在於TPCAST不支持熱插拔,再多電池在關鍵時刻也不管用,還得讓顧客停下來等待換電池、匹配、重啟……零鏡網覺得這對商業化運營來說可謂致命打擊。

最後是畫質:

這是個比較主觀的感受,而且在大多數遊戲應用中,我們感覺不出有線和無線連接的差異。TPCAST宣稱無線傳輸延遲在2ms內,並不會影響VR體驗的流暢。這點我是相信的,因為在我們的長期體驗中,哪怕一次偶爾的畫面卡頓都沒有出現過。

而且多數VR應用中,我仔細對比過無線和有線兩種連接方式的畫面品質。在同一套PC硬體和相同的圖形渲染設定下,大多數應用我是感受不到差異的。只有個別例外,比如the blu看大鯨魚的體驗。場景設定在比較昏暗的海底世界,在這種情境下,我的感覺有線連接時,畫面的亮度更高一些。TPCAST的畫面整體顯得偏灰暗,而這種灰暗,會讓畫面丟失一些細節。

在類似這樣的明亮環境中,我們感覺不出Vive的無線和有線模式在畫質上有差異。

在這裡,我不敢定論說TPCAST的無線傳輸壓縮或抽樣了原畫質。因為從技術理論上分析,TPCAST使用的WHD無線技術的資料頻寬,在理論上可以媲美HDMI 1.4有線傳輸標準。所以TPCAST沒有降低原圖畫質,以節省頻寬的必要。然而無線套件的工作受環境影響相對複雜,直傳過程是否會出現一些不可控意外或者別的什麼因素不得而知。

最要的事情,這是主觀感受、這是主觀感受、這是主觀感受……沒有設備能具體量化分析頭顯內的顯示水準。所以我們在此貼上有線、無線狀態下的兩張頭顯世界的照片對比,各位自己做個判斷吧。

(對焦困難,照片中只有小部分能完成對焦,所以我們放大了原片,方便大家比較。上圖是有線連接的Vive,下圖為TPCAST無線連接Vive的畫面。)

給力:再也不會被線材拉回現實世界!

有句形容美女的話,叫“一白遮百醜”。意思是白皙水靈的皮膚能抵消掉相貌、五官上的小瑕疵,顯得瑕不掩瑜,依舊美麗動人。

用這句話用來總結TPCAST,我覺得也很恰當。“線材將是VR設備成功的最大障礙!”,這是Oculus創始人Palmer Luckey在2015年時就發出的感慨。雖說問題不少,但TPCAST的剪刀計畫成功減掉了Vive惹人討厭的線材,對於不少用戶來說,這就是最關鍵的“一白”。

在此前的Vive體驗中,我深刻感受過分分鐘被連接線拉回現實世界的感受,多次差點被絆倒。線材的拉扯和磕碰,讓我在虛擬世界中刻意壓制自己的動作行為,感覺時刻處於束縛狀態,俗稱放不開,這種體驗是很反人性的!

TPCAST將Vive升級成無線連接後,我想這組肆意妄為的後空翻打怪體驗動圖,最能表達它帶給我們的自由是多麼美好。

零鏡點評: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從去年底發佈,到今年二季度末才開始正式批量發貨,我們很想說TPCAST,你遲到了!半年,在別的行業也許是發貨前很正常的準備時間,但在分秒必爭的VR發展初期,我們很難預估這段時間對TPCAST帶來負面影響究竟有多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TPCAST能更早,甚至是和Vive一同發佈,那麼Vive的銷量很可能將因自由的無線體驗而大幅提高。

但在Vive面臨滯銷,且各種inside-out設備即將面世的當下,無線加持的情懷也難以挽回Vive整體產品力的不足。

公正地說,TPCAST並沒有做錯什麼,與之相反,我們認為能將VR無線化是傳送科技為整個VR行業添磚加瓦的貢獻。可惜的是,當前VR硬體依舊太貴,而且長時間無法完成擁有質變的換代,導致體驗沒能如我們預期那樣的遞增。

更糟糕的是軟體發展的嚴重滯後,從應用層面上拖了VR的後腿,讓它變成了一個DEMO看起來還不錯,但實際玩無可玩、用不知如何用的尷尬產品。而這一切顯然不是傳送科技憑一己之力就可以解決的行業問題。

在此情況下,就算具備“再也不會被線材拉回現實世界”這個優勢,TPCAST也會顯得很雞肋。虛擬世界不夠美好,我們又有什麼理由留在裡面?不被線材拉回,用戶主動退出VR世界,其實才是更值得全行業反思的問題。

無線是大勢所趨,而傳送科技的機會未必是TPCAST Vive!

在此前專訪傳送科技時,零鏡網已經從傳送科技CTO周朝暉先生那裡獲知,傳送科技的無線產品並沒有Vive獨佔的特性,為其他產品匹配的標準無線套件其實已經在路上。我們相信無線是大趨勢,但TPCAST Vive或許不是那個期待中的爆款。

就目前來說,零鏡網更看好微軟的MR計畫。比如下半年預計大規模上市的5大家Win MR設備,若能像微軟宣稱的那樣具備inside-out定位技術和2000元左右的低廉價格,硬體競爭力將大增。再憑藉微軟的號召力,或許能促進VR內容快速爆發。屆時,傳送科技或許能因此受益,因為這些MR設備或許需要一款TPCAST for MR來説明它會打造極致體驗。MR成為爆款,那麼TPCAST for MR應該就是個爆款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