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漢為“招才”有多拼?!200多個日夜鏖戰的成果全在這張圖裡

武漢就業前景如何?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良辰美景之時,

不是“及時行樂”,而趁少年時一日看盡長安花。

武漢,恰恰是你實現抱負的理想之處,2017年上半年武漢市就業景氣指數分析報告發佈,城鎮新增就業創4年來同期新高。

總體來看,2017年上半年,武漢就業景氣指數為110.89,處於擴張區。

今年上半年,武漢“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新創業計畫”一系列政策出臺,激發了創新創業的活力,加快聚集武漢創新創業人才。上半年,

全市新增創業1.56萬人,創業帶動就業6.82萬人,同比分別增長24%和17%。

好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武漢不斷完善雙創平臺體系,為創業者提供最便捷的服務。獲批新建4個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總數居副省級城市第一位;新增眾創空間18家、孵化器28家,5個“創穀”初見雛形。

大學生落戶武漢有多火?

今年1至7月,全市共新辦理落戶8.4萬人,較去年全年(5.6萬)增加2.8萬人,較去年同期3.6萬人增加2.3倍。其中,辦理大學生落戶4.2萬人,

較去年全年(1.8萬人)增2.3倍,較去年同期1.4萬人增加3倍。同時,共辦理在校大學生居住證16.3萬人,較去年全年增加2.1萬人,上升12%。

為留下百萬大學生,按照新政,大學生落戶武漢幾乎“零門檻”。

凡留在武漢創業就業的大學生,畢業3年內無須買房即可申請落戶,博士、碩士人員則可直接落戶。

有專家認為,戶籍新政的實施,放寬了大學生和優秀人才的落戶門檻,為武漢招才引智、趕超發展再添“加速器”。

除此之外,武漢積分落戶時代來臨。武漢市積分入戶管理辦法(試行)》10月1日起施行。而積分落戶政策體現武漢城市包容性。

應屆畢業生留漢成為一種潮流

產聚而城興,城興則才匯,才匯而更上層樓。武漢擁有82所高校,百余萬在校大學生,這一直是武漢引以為豪的一件事情。近年來,武漢畢業生留漢比例逐年增加,一位位年輕小夥把夢想留在了武漢。

2013年留在武漢工作的大學生約有10.4萬人,

選擇創業的有3000多人。2014年約有10.8萬人留在武漢就業,創業人數達4000人。2015年留漢大學生12.6萬人,創業人數達4800人。2016年吸引留漢就業畢業生15萬人,在漢創業人數6000多人。

值得注意的是,武漢高校今年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人數同比去年持續增長。

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和中南民族大學已陸續更新了不同範圍的畢業就業人數。其中,中南民族大學本科生到博士生,

今年共畢業6828人,留漢就業2059人;華中農業大學應屆本科畢業生1661人,留漢就業創業共計375人。武漢理工大學2017年本碩博畢業生留漢4065人,占全校本碩博總就業人數比例39.36%。

華中科技大學“最給力”,今年全校留漢就業的畢業生人數占就業總數的37.6%,較往年同期增加8%。

7月3日,在百萬大學生留漢政策“三個一批”發佈會上,武漢第一批大學生人才公寓、創業工位和見習崗位正式推出。

而在8月8日,武漢市江岸區、武漢開發區、洪山區、新洲區、東湖高新區共275套人才公寓住房集中交付。

為留下百萬大學生,武漢放了一波又一波大招,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你還等什麼?

編輯 | 劉靖宇

製圖 | 劉靖宇

校對 | 雷羽

責編 | 薑珊

武漢市江岸區、武漢開發區、洪山區、新洲區、東湖高新區共275套人才公寓住房集中交付。

為留下百萬大學生,武漢放了一波又一波大招,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你還等什麼?

編輯 | 劉靖宇

製圖 | 劉靖宇

校對 | 雷羽

責編 | 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