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熄燈號|那段歲月 清新得像山裡早晨吹過白楊林的風

點擊上方“人民武警”可訂閱哦!

“清新得像山裡早晨吹過白楊林的風。

”每當看見列隊走過的新兵,我都在心中默默地重複這句話。

我遲疑得不敢跳下團裡接新兵的解放車,但當成了車廂裡的最後一個新兵時我不得不往下跳,結果非常丟人地被碩大的背包拖累了個仰面朝天。

爬起來後我的目光穿越過飛揚的彩旗和“歡迎新戰友”的標語直接命中大門口兩個荷槍實彈的哨兵。我有些緊張地望著他們閃亮的鋼盔和手中的槍,

心中一種奇怪的感覺讓我莫名有些腿軟。

鑼鼓聲驚天動地地響起來了,老兵們很歡樂地沖著我們笑,對我們丟盔棄甲的囧態絲毫沒有嘲笑甚至還表現出了極大的同情和理解。

一個黑而壯實的中士輕鬆地把我的背包掄上肩膀時我如同被從一座大山下解放出來般感激涕零,

崇拜地一溜小跑跟在老兵身後並發誓要在最短時間內變得又高又壯。

我的新兵連生涯開端于女兵連剪頭髮。那幾年瓊瑤的小說正風靡大陸,全中國的女孩子恨不得人人都留一頭長髮、長一雙柔情似水深情憂鬱的大眼睛,而顯然前者更容易些。於是新兵連裡的許多女兵都是一頭長髮,我也不例外。

當連長把隊伍帶到理髮室門前時,

女兵們集體沉默拒絕走進去。連長對這種場面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一轉眼手中已多了把碩大無比的剪刀,站在佇列前一臉陰謀地將剪刀搖得哢哢作響,說:“不進理髮室剪的就由我來剪,你們自己選。”女兵們的目光中頓時摻染了濃重的懷疑和動搖。

最後還是那句“識時務者為俊傑”的古諺起了作用,略加權衡後女兵們還是義無反顧地走進了理髮室。

身邊有輕輕的啜泣聲。

我卻冷靜得讓自己都有點出乎意料,看著長髮在下士理髮員手中變成了近乎於板寸的長度時還有點新鮮的感覺。下士靦腆地抱歉說不好意思我才當理髮員不久目前只會理這種髮型,我站起來敬畏地笑笑說,沒關係我從沒剪過這麼短的頭髮謝謝班長給我一次機會。

短短的頭髮再戴上帽子顯得有些大,訓練時常常會擋住眼睛。班長找了張報紙折了幾折後熟練地塞進我的帽圈周圍。班長是個山西兵,文靜白皙的姑娘,愛笑但也很嚴厲。

事隔多年我仍記得她動人的笑,那時我們都很喜歡她。班長談起部隊總是很深情,她很有經驗地告訴我們為剪頭髮掉眼淚幾乎是每一茬女兵新兵連的序幕。

序幕拉開後我們開始觸摸真正的士兵生活。出操訓練拔軍姿跑越野緊急集合軍事演習成了必修的功課。新兵連你追我趕的練兵和比武讓我們都要練瘋了,有時想想自己也驚訝於當時巨大的熱情。

我愈來愈迷戀這種火熱而蓬勃的生活,並始終堅信不站在演兵場上很難理解什麼是排山倒海、山呼海嘯,什麼是旌旗蔽日、氣壯山河。沙場秋點兵!一行行、一列列的士兵屏神靜氣執行著同一個口令。

“立正!”奇妙的兩個字!所有士兵從意志到軀體在瞬間鎖定,成了一支支繃在弦上的箭、一枚枚塞進膛裡的炮彈。“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漢語言文學中最簡單的幾個字被喊得威風八面虎嘯龍吟。“正步——走!”踢腿如風、落地砸坑,這是老兵們傳授的標準。

我喜歡一個班、一個排、一個分隊踢著正步高喊呼號向前進時的感覺,凝實的力量感和不可戰勝的氣勢就在這雷霆般的一起一落之間洶然而起。“就地臥倒、匍匐前進!”一片綠色的叢林刹時間變成了一片綠色的波濤。

指揮員站在佇列前,鋼鐵質地的嗓音傳送出一個又一個擲地有聲的口令,然後迅速被幾十人、幾百人疾風般準確無誤地執行著,仿佛他的思維、他的手臂一下被擴大、被延伸,每一個堅定而簡潔的命令,被我們這些“新兵蛋子”們一絲不苟地演繹得淋漓盡至。

我想時間倒回去一年我絕不會想到自己會變成這個樣子:帽子倒過來頂在頭上拔軍姿,腳面上放塊磚頭練正步,全副武裝跑越野,這是我們在訓練時間之外自己加小操的主要內容。

我們累得精疲力盡但第二天仍舊如火如荼,雖然緊急集合武裝越野一度讓我絕望得想從望不到盡頭的山路上滾下去。不過這個“一度”過去後我很快適應並迅速成長,從思想到外貌的成長。

最顯著直觀的表現是我實現了當初的願望──三個月內我飛快地胖了起來,由剛入伍時的八十多斤猛增到一百二十四斤。我的飯量是直接原因也是鐵證。

那是我至今為止的有生之年中所創造的最為輝煌的奇跡:我心寬體胖面色黑紅走路生風幹活絲毫不打悚。新兵下連時我戴上列兵銜和領花帽徽得意洋洋地照了張像片寄回家裡,把老爸老媽驚了個目瞪口呆。

那段日子我永生難忘。我本來是個蒼白瘦弱又有幾分敏感內向,加之看多了《紅樓夢》而附帶出幾分多愁善感的中學生。而“那段日子”把一切都改變了,包括我的性格,我的人生。

在那段日子裡,我們出操訓練、搶著幫廚、參加勞動、打掃衛生,把鐵鍁掄得虎虎生風;我們刻苦地拔軍姿、用功地整內務、認真地參加政治學習、不知疲倦地奔跑在演兵場;我們見到每一個老兵都立正喊班長見到每一個校官都敬禮喊首長;我們拚命地盼信又拚命地寫信;我們在飯前、會前和每一個集中的場合放聲高唱戰鬥歌曲;我們逐漸忘記了嬌氣、忘記了多愁善感、忘記了白衣黑裙長髮簪花甚至忘記了林妹妹,卻學會了模仿排長的樣子樂哈哈地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在這個絕對抽象又絕對真實的大熔爐裡慢慢地融化,再慢慢地重塑成形。

下連後的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和一個叫海靜的漂亮女兵面對面坐在會議桌前。她是個下士,有一雙極美麗的眼睛。風吹過來,營房窗外的楊樹葉子閃著銀白光芒嘩啦啦地響。

她笑著甩甩頭髮,對我說:“看到你們就像看到以前的自己,戴著列兵軍銜,規矩又靦腆,清新得像咱們這兒山裡早晨吹過白楊林的風。”我一動不動地盯著她,一句話也沒說,事實上在老兵面前我也不知該說什麼才好,只是那麼傻呵呵地看著她,聽她娓娓地說著我們的連隊。

當時她那若有所憶的神情,在透過樹葉灑下來的陽光亮點中樸素而動人,連同她那句話,就此無比深刻地留在了我當兵的記憶中。

等我成為上等兵、下士、學員以至少尉、中尉直至上校時,每當看到一隊隊規矩靦腆而又曬得黑紅的列兵整齊得走過,耳邊就會響起那句話:“清新得像山裡早晨吹過白楊林的風。”

我的目光會追隨他們想到自己當列兵時的日子,事隔多年我卻總能清晰得記起那時每天都清掃的營區有多麼美;想團部門前的白楊樹不知道長得多高多粗了,想營區裡盛開的合歡與山坡上的桃花如火如血如我們青春的忠勇燦爛地燃燒;想著以前、現在和以後都會有一隊隊的士兵守護著各自的營區,讓鐵打的營盤永遠乾淨威風得如同一枚枚榮譽勳章閃耀在生命裡,天是藍的雲是白的地是黃的八一軍旗是火紅的,而我們和營區的白楊林,是綠色的。

跋涉在自己選擇的軍旅之路上,每遇迷茫困惑,總會想起營區的白楊林,風吹楊樹葉嘩啦啦的聲響仿佛老兵們的爽朗笑語,撫平心頭鬱氣,溫暖孤寒夜色。時光變遷,初心未改,哪怕鬢髮已有霜白,我們的夢想依舊是八一軍旗下鐵血的色彩。

“國有名,我無名,以無名,鑄威名”。這是軍人的宿命,這是軍人的使命,這是軍人的無上光榮。無論走得多遠,無論何時轉身,心之歸處,總有那片回蕩著軍歌、飛揚著軍旗、凝固著彈道、閃耀著青春的,青青白楊林。

(推薦人:莫荒)

出操訓練拔軍姿跑越野緊急集合軍事演習成了必修的功課。新兵連你追我趕的練兵和比武讓我們都要練瘋了,有時想想自己也驚訝於當時巨大的熱情。

我愈來愈迷戀這種火熱而蓬勃的生活,並始終堅信不站在演兵場上很難理解什麼是排山倒海、山呼海嘯,什麼是旌旗蔽日、氣壯山河。沙場秋點兵!一行行、一列列的士兵屏神靜氣執行著同一個口令。

“立正!”奇妙的兩個字!所有士兵從意志到軀體在瞬間鎖定,成了一支支繃在弦上的箭、一枚枚塞進膛裡的炮彈。“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漢語言文學中最簡單的幾個字被喊得威風八面虎嘯龍吟。“正步——走!”踢腿如風、落地砸坑,這是老兵們傳授的標準。

我喜歡一個班、一個排、一個分隊踢著正步高喊呼號向前進時的感覺,凝實的力量感和不可戰勝的氣勢就在這雷霆般的一起一落之間洶然而起。“就地臥倒、匍匐前進!”一片綠色的叢林刹時間變成了一片綠色的波濤。

指揮員站在佇列前,鋼鐵質地的嗓音傳送出一個又一個擲地有聲的口令,然後迅速被幾十人、幾百人疾風般準確無誤地執行著,仿佛他的思維、他的手臂一下被擴大、被延伸,每一個堅定而簡潔的命令,被我們這些“新兵蛋子”們一絲不苟地演繹得淋漓盡至。

我想時間倒回去一年我絕不會想到自己會變成這個樣子:帽子倒過來頂在頭上拔軍姿,腳面上放塊磚頭練正步,全副武裝跑越野,這是我們在訓練時間之外自己加小操的主要內容。

我們累得精疲力盡但第二天仍舊如火如荼,雖然緊急集合武裝越野一度讓我絕望得想從望不到盡頭的山路上滾下去。不過這個“一度”過去後我很快適應並迅速成長,從思想到外貌的成長。

最顯著直觀的表現是我實現了當初的願望──三個月內我飛快地胖了起來,由剛入伍時的八十多斤猛增到一百二十四斤。我的飯量是直接原因也是鐵證。

那是我至今為止的有生之年中所創造的最為輝煌的奇跡:我心寬體胖面色黑紅走路生風幹活絲毫不打悚。新兵下連時我戴上列兵銜和領花帽徽得意洋洋地照了張像片寄回家裡,把老爸老媽驚了個目瞪口呆。

那段日子我永生難忘。我本來是個蒼白瘦弱又有幾分敏感內向,加之看多了《紅樓夢》而附帶出幾分多愁善感的中學生。而“那段日子”把一切都改變了,包括我的性格,我的人生。

在那段日子裡,我們出操訓練、搶著幫廚、參加勞動、打掃衛生,把鐵鍁掄得虎虎生風;我們刻苦地拔軍姿、用功地整內務、認真地參加政治學習、不知疲倦地奔跑在演兵場;我們見到每一個老兵都立正喊班長見到每一個校官都敬禮喊首長;我們拚命地盼信又拚命地寫信;我們在飯前、會前和每一個集中的場合放聲高唱戰鬥歌曲;我們逐漸忘記了嬌氣、忘記了多愁善感、忘記了白衣黑裙長髮簪花甚至忘記了林妹妹,卻學會了模仿排長的樣子樂哈哈地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在這個絕對抽象又絕對真實的大熔爐裡慢慢地融化,再慢慢地重塑成形。

下連後的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和一個叫海靜的漂亮女兵面對面坐在會議桌前。她是個下士,有一雙極美麗的眼睛。風吹過來,營房窗外的楊樹葉子閃著銀白光芒嘩啦啦地響。

她笑著甩甩頭髮,對我說:“看到你們就像看到以前的自己,戴著列兵軍銜,規矩又靦腆,清新得像咱們這兒山裡早晨吹過白楊林的風。”我一動不動地盯著她,一句話也沒說,事實上在老兵面前我也不知該說什麼才好,只是那麼傻呵呵地看著她,聽她娓娓地說著我們的連隊。

當時她那若有所憶的神情,在透過樹葉灑下來的陽光亮點中樸素而動人,連同她那句話,就此無比深刻地留在了我當兵的記憶中。

等我成為上等兵、下士、學員以至少尉、中尉直至上校時,每當看到一隊隊規矩靦腆而又曬得黑紅的列兵整齊得走過,耳邊就會響起那句話:“清新得像山裡早晨吹過白楊林的風。”

我的目光會追隨他們想到自己當列兵時的日子,事隔多年我卻總能清晰得記起那時每天都清掃的營區有多麼美;想團部門前的白楊樹不知道長得多高多粗了,想營區裡盛開的合歡與山坡上的桃花如火如血如我們青春的忠勇燦爛地燃燒;想著以前、現在和以後都會有一隊隊的士兵守護著各自的營區,讓鐵打的營盤永遠乾淨威風得如同一枚枚榮譽勳章閃耀在生命裡,天是藍的雲是白的地是黃的八一軍旗是火紅的,而我們和營區的白楊林,是綠色的。

跋涉在自己選擇的軍旅之路上,每遇迷茫困惑,總會想起營區的白楊林,風吹楊樹葉嘩啦啦的聲響仿佛老兵們的爽朗笑語,撫平心頭鬱氣,溫暖孤寒夜色。時光變遷,初心未改,哪怕鬢髮已有霜白,我們的夢想依舊是八一軍旗下鐵血的色彩。

“國有名,我無名,以無名,鑄威名”。這是軍人的宿命,這是軍人的使命,這是軍人的無上光榮。無論走得多遠,無論何時轉身,心之歸處,總有那片回蕩著軍歌、飛揚著軍旗、凝固著彈道、閃耀著青春的,青青白楊林。

(推薦人: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