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常說這句話,會讓孩子一生不幸!好多父母依然在說!

媽咪讀呀原創

小小費發燒了,我帶孩子去醫院看醫生。

不出意外,先查一個指血。順利完成采血,就帶著孩子在一旁等結果。就在這時,一句句粗暴的怒呵傳入耳朵:“你怎麼那麼不懂事,我好討厭你!我煩死你了!”旁邊,一位媽媽抱著剛采完指血的小女寶寶,而那位怒斥孩子、不斷表示非常討厭女寶的,正是她的爸爸。

小女寶大概疼痛感比較明顯,手指蜷在一起,同時嗷嗷大哭。導致她爸爸沒有辦法將棉簽按壓在她的小手指上。

這位父親一邊咒駡著,一邊使勁掰女兒的手指。女寶寶的臉上又驚恐又委屈,哭得更厲害了。而全過程中,她的媽媽垂著頭,只是抱著孩子,並沒有阻止父親用這種粗暴的語言對待孩子。

小小費轉過頭問:“媽媽,那個叔叔為什麼那麼凶?”我無言以對。平時,因為自己從事正面管教的研習,深知這語言的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一些父母用那種語言的暴力來批評所謂“不聽話”的孩子。

其實,這樣的傷害比肉體的打罵更傷孩子的心。

研究認為,言語謾駡會造成孩子大腦損傷,影響孩子大腦區域的胼胝體、海馬回和前額葉。胼胝體——負責大腦兩個半球間傳遞動機、感覺和認知資訊的區域,海馬回負責大腦區的情緒管理,前額葉負責大腦區的思考和決策。

孩子的大腦是正在發育的過程,倘若總是被這種辱駡刺激,會發育成為了適應環境而進行“求存模式”的調整。既為避免父母生氣,變成膽小怕事、不敢拒絕,甚至自卑、吝嗇等思維模式。而這種思維模式一旦形成,很難再改變。

“我好討厭你,你真煩”——這句話對孩子傳遞來一種“你真的很多餘”的想法。在父母的這類語言傷害中,孩子內心將受到種種的挫折,

陷入為什麼我那麼不討人喜歡的自責之中,久而久之變得自卑,或者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對人的一生影響很大,尤其對女孩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對照以下幾點,你會發現,如果非常認同這些語言,那麼在生活或者工作中,無疑會讓自己犧牲,而成全別人。比如婚姻中的不幸,總想忍一忍就過去了。工作中面對上司不合理的工作安排,也不敢拒絕:沒事,再晚我也能做完。

1)你喜歡就好,隨便吧

2)別管我了

3)忍一忍就過去了

4)那好吧

5)可以,沒問題,再晚我也會做完

6)習慣就好

對孩子的語言暴力還包括:“我不要你了!”“你走,我討厭看見你!”等等一系列粗暴的說法。千萬別小看語言冷暴力,所謂“語言是一切誤會的根源”。為了讓孩子養成好性格,並擁有幸福的未來,請父母務必注意自己的言行。

互動空間:你小時候遭遇過語言暴力嗎?對你有什麼影響?歡迎留言討論!

互動空間:你小時候遭遇過語言暴力嗎?對你有什麼影響?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