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安徽省實施方案出爐!快看咱阜陽有哪些機遇?

近日,省發展改革委印發《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安徽省實施方案》,提出構建太原—鄭州—合肥發展軸,著力打造中原城市群連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鎮和產業集聚帶。

◆ ◆ ◆ ◆ ◆

★ 根據國家發佈的中原城市群規劃以及安徽省實施方案,

中原城市群將構建“一核四軸四區”網路化空間格局。其中,一大重點是發展太原—鄭州—合肥發展軸。未來,將加快鄭(州)合(肥)、鄭(州)太(原)高速鐵路、跨區域高速公路和城際快速通道建設。

★ 在中原城市群之間,將鼓勵城際客運公交化運營,推廣“一票式”聯程和跨城市“一卡通”服務。為此,安徽將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計畫加快建設商丘—合肥—杭州、鄭州—阜陽、合肥—新沂高速鐵路,

有序規劃推進合肥—蚌埠—宿州—淮北、阜陽—蒙城—淮北等一批城際鐵路。

★ 在公路運輸樞紐上,規劃建設合徐高速固鎮連接線、合肥至霍邱至阜陽、明光至定遠至巢湖等一批地方高速公路項目。

◆ ◆ ◆ ◆ ◆

《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安徽省實施方案》

政策解讀

近日,經省政府批准,省發展改革委印發了《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安徽省實施方案》(皖發改皖北〔2017〕544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現將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實施方案》出臺背景

2016年12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我省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五市納入規劃範圍。《規劃》旨在通過戰略引領,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拓展我國經濟發展新空間,形成網路化、開放式、一體化的中原城市群發展格局。《規劃》是指導中原城市發揮區域優勢,提升整體經濟實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行動綱領,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佈局重大項目的重要依據。
為貫徹落實國家《規劃》,根據省政府要求,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制定我省《實施方案)》,並經省政府同意,由省發展改革委印發。

二、《實施方案》起草的主要考慮

一是聚焦城市群建設。緊緊圍繞國家《規劃》所明確的重點任務和支持政策等,著眼於推進納入規劃五市區域創新、現代產業、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雙向開放等七大體系建設,明確具體任務和保障措施,

使得方案突出皖北城市群建設的重點,增強針對性和操作性。

二是對接省內政策。與《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皖北城鎮體系規劃(2015-2030年)》、《皖北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內容相對接,並及時吸納省政府出臺的有關“三重一創”、技工大省、科技創新、製造強省、招商引資等新政策新舉措,增強《方案》的時代特色。

三是把握皖北特點。皖北城市與中原城市群其它地區相比,城市規模、主導產業、基礎設施、要素瓶頸等問題更加突出,《方案》重點以提升自我、帶動周邊、融入中原為路徑和目標,引導納入規劃五市聚焦補齊短板,發揮比較優勢,努力後發趕超。

四是注重統籌借鑒。我們與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原其他四省和納入規劃五市保持溝通和銜接,積極借鑒兄弟省好的經驗做法,努力做到實施方案總體上與國家要求相吻合,工作進度與中原其他省份相同步,具體內容與五市發展訴求相呼應。

三、《實施方案》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畫為總抓手,以構建 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家級城市群為目標,堅持創新驅動,大力開展創新創業,培育發展新動能;堅持協調聯動,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堅持開放帶動,完善開放平臺和環境,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建設環境優良宜業宜居的城市群;堅持民生共用,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準,為建設中原城市群和五大發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到2020年,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和服務業基地陸續建成,與中原地區及滬蘇浙地區暢通對接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形成,內陸雙向開放合作格局加速構建,生態屏障更加穩固,人口和產業進一步集聚,納入規劃五市“十三五”期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0%以上,全面縮小與全省和中原城市群其他城市發展差距,與省內外周邊地區一體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成為美好安徽和中原城市群的重要增長極。

到2025年,現代化基礎設施網路體系全面形成,綜合實力和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快速上升,人口與經濟集聚度進一步提高,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的能力大幅躍升,與中原城市群和省內外周邊地區一體化發展全面實現。

四、《實施方案》重點任務

(一)建設區域創新體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優化區域創新格局。二是協同推動創新平臺建設。三是完善創業創新環境。

(二)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三是發展壯大現代農業。四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五是優化區域產業分工合作。

(三)完善現代城鎮發展體系。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推進重點中心城市建設。二是推進縣城建設。三是推進鎮村建設。四是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四)健全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包括六個方面:一是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二是強化水利保障能力。三是構建集約高效、安全泛在的資訊網路。四是提升能源發展品質效益。五是完善城市基礎設施。

(五)共建共用公共服務體系。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積極繁榮文化事業。二是大力發展衛生和健康事業。三是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四是聯動發展社會保障事業。

(六)構築綠色生態環境保障體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共築綠色生態屏障。二是推進環境聯防聯治。三是建設綠色城市。

(七)構建全方位雙向開放體系。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積極融入重大國家發展戰略。二是構建對外開放合作平臺。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四是深化區域合作。

五、《實施方案》保障措施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明確相關責任目標,建立協調推進機制,確保工作聯動推進,共贏發展。二是強化主體責任。明確主體責任,研究制定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三是強化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支持五市參與中原城市群發展,提升城市建設發展整體水準。四是強化督導評估。加強跟蹤分析和檢查督導,適時組織開展實施效果協力廠商評估,確保各項任務指標和政策舉措落地見效。

城市規模、主導產業、基礎設施、要素瓶頸等問題更加突出,《方案》重點以提升自我、帶動周邊、融入中原為路徑和目標,引導納入規劃五市聚焦補齊短板,發揮比較優勢,努力後發趕超。

四是注重統籌借鑒。我們與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原其他四省和納入規劃五市保持溝通和銜接,積極借鑒兄弟省好的經驗做法,努力做到實施方案總體上與國家要求相吻合,工作進度與中原其他省份相同步,具體內容與五市發展訴求相呼應。

三、《實施方案》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畫為總抓手,以構建 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家級城市群為目標,堅持創新驅動,大力開展創新創業,培育發展新動能;堅持協調聯動,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堅持開放帶動,完善開放平臺和環境,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建設環境優良宜業宜居的城市群;堅持民生共用,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準,為建設中原城市群和五大發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到2020年,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和服務業基地陸續建成,與中原地區及滬蘇浙地區暢通對接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形成,內陸雙向開放合作格局加速構建,生態屏障更加穩固,人口和產業進一步集聚,納入規劃五市“十三五”期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0%以上,全面縮小與全省和中原城市群其他城市發展差距,與省內外周邊地區一體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成為美好安徽和中原城市群的重要增長極。

到2025年,現代化基礎設施網路體系全面形成,綜合實力和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快速上升,人口與經濟集聚度進一步提高,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的能力大幅躍升,與中原城市群和省內外周邊地區一體化發展全面實現。

四、《實施方案》重點任務

(一)建設區域創新體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優化區域創新格局。二是協同推動創新平臺建設。三是完善創業創新環境。

(二)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三是發展壯大現代農業。四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五是優化區域產業分工合作。

(三)完善現代城鎮發展體系。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推進重點中心城市建設。二是推進縣城建設。三是推進鎮村建設。四是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四)健全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包括六個方面:一是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二是強化水利保障能力。三是構建集約高效、安全泛在的資訊網路。四是提升能源發展品質效益。五是完善城市基礎設施。

(五)共建共用公共服務體系。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積極繁榮文化事業。二是大力發展衛生和健康事業。三是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四是聯動發展社會保障事業。

(六)構築綠色生態環境保障體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共築綠色生態屏障。二是推進環境聯防聯治。三是建設綠色城市。

(七)構建全方位雙向開放體系。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積極融入重大國家發展戰略。二是構建對外開放合作平臺。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四是深化區域合作。

五、《實施方案》保障措施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明確相關責任目標,建立協調推進機制,確保工作聯動推進,共贏發展。二是強化主體責任。明確主體責任,研究制定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三是強化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支持五市參與中原城市群發展,提升城市建設發展整體水準。四是強化督導評估。加強跟蹤分析和檢查督導,適時組織開展實施效果協力廠商評估,確保各項任務指標和政策舉措落地見效。